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探索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成为引导城乡区域都市农业、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是具有区域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以及休闲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广域农业公园,并具有资源丰富、产业融合等基本特征。金华市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规划基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人文生活等良好的资源禀赋,提出了“三生融合”的总体发展模式和旅游产品体系,以及“五区、一核、一廊、一路”的全域空间布局结构,为金东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七彩山水田林,缤纷大地花园”的美好画卷。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全域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3-0033-05
  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径[1]。而农旅融合、休闲农业与农业公园的创新发展也成为各地助力农业产业兴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村环境提升的有效措施和行动实践。在各地形形色色的农业公园、农业景区中,国家农业公园这一密切关联农业、农民、农村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等“三农”和“三生”问题的综合发展模式广受关注,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踐探索时有报道[2-3]。笔者结合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创设“国家休闲农业公园”项目,打造全域大花园、大景区,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探讨国家休闲农业公园这一引领新时代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途径和规划方法,以期与业界同仁交流、互鉴。
  1 国家休闲农业公园缘起与发展
  1.1 缘起
  在“国家休闲农业公园”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之前,已经有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农业公园”“国家农业公园”等相关概念和项目实践。
  1.1.1 休闲农业 在海外发达国家或地区起步较早,且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田园景观和乡村自然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种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1.1.2 休闲农业园 则是休闲农业采用园区化管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空间,其以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和养殖)为基本功能,配备一定的旅游观光和休闲生活服务设施,在发挥农业经济功能和农业生态功能的同时,具备为城乡居民提供旅游观光、采摘体验、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丰富的社会服务功能[5],使一产和三产得以融合发展。
  1.1.3 农业公园 是借鉴公园发展思路,将农业的生产加工等活动过程与公园的休闲功能结合[6],也就是将现代农业生产空间与公园绿地休闲空间有机结合的形式,是各类具有游览观光、休闲体验、文化交流和农产品生产消费等功能的农业园区的统称,也是重要的城乡绿色开放空间之一[7]。农业公园与一般农业园的区别在于农业公园更强调对公众开放、休闲服务功能以及园林化景观环境。
  1.1.4 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的提出,一般认为是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等一些民间机构、规划单位和部分学者,在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项目规划实践探索时提出“中国农业公园”概念,并由此衍生而来(即也称其为“国家农业公园”),认为“中国农业公园”是一种新型农业旅游形态,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等,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体[2]。而且国家农业公园相比一般农业公园具有更大的空间区域范围,是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8]。
  1.1.5 国家休闲农业公园 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则是国家农业公园的升级创新类型,提出的背景是国家层面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推广和实施。
  1.2 发展及定义
  从休闲农业到农业公园、农业旅游景区,全国各地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农业公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也持续了若干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等地出现的一些“国家农业公园”[9-11]。全域旅游这一发展战略提出后,休闲农业越发成为现代农业的核心内涵之一,休闲旅游服务功能得以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基于之前的国家农业公园概念和实践,近2年浙江金华等一些地方提出并开展了“国家休闲农业公园”的创新发展探索,力求打造都市区域中央大花园、全域大景区,实现园区景区化、村景一体化、民房变民宿、田园成公园、旅游全域化等。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国家休闲农业公园的核心内涵无疑是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全域休闲旅游经济和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人文各个领域促进城乡融合,并从国家层面引导城乡区域都市农业、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考虑从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管理和统筹发展,笔者将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归纳定义为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如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审批立项和授牌,符合一定标准,具有显著休闲旅游功能的广域农业公园。
  2 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功能与特征
  2.1 功能
  从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可以看出,其主要功能包括3个方面,即区域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和休闲旅游服务。
  2.1.1 区域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功能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实际需求,区域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是国家休闲农业公园的基本功能,国家休闲农业公园与当地城乡绿色大环境体系融为一体,共同维系资源永续利用与生态和谐。
  2.1.2 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供给功能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包括各类植物和动物产品的初级生产和加工)与消费供给是国家休闲农业公园重要的基础经济功能,也是标志性功能,没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和优质丰富的农产品供应,农业公园就名不副实。   2.1.3 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休闲旅游服务则是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最为主要的功能,能够突出体现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与不断提升的城市化进程相融合,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娱乐等多元化的服务,与此同时,乡村居民也从服务业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全域旅游发展重要目标之一。
  2.2 特征
  基于概念内涵与主要功能,国家休闲农业公园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5个方面:(1)具有丰富的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山(平原地区除外)、水、田、林、园、庄,以及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情和历史人文景观,主要体现出一定区域农业产业经济;(2)具有发达且高度融合的产业结构体系,包括一、二(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三产融合或一、三产业融合;(3)具有较完善的休闲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服务要素,并满足体验、科教、康养等多元化需求;(4)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空间范围,一般以非城市化空间为主的县级行政区域,特殊情况下可以为乡镇级行政区域;(5)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立项和授牌。
  3 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规划实践
  3.1 属地概况与“三生”資源分析
  3.1.1 属地概况 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全境,处于日益崛起的浙中都市群中西部中心城市主轴线上,G60沪昆高速公路、G25长深高速公路、甬金高速、330国道以及沪昆高铁、金丽温高铁等国家及区域交通动脉汇聚于此。距杭州国际机场仅2 h车程,距中国小商品城义乌、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等城市均不到50 km。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总面积661 km2。区域地貌类型多样,主要由平原、平畈、岗地、丘陵、低中山等构成,总体上呈南北高、中部低的区势。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7 ℃左右,年均降水1 300~1 400 mm。水文属于钱塘江水系,分东阳江和武义江,有数十条溪流与之相连。境内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森林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盆景苗木之乡美称。
  3.1.2 “三生”资源分析
  3.1.2.1 自然生态资源 金东区自然林地斑块总面积达 16169 km2,占总面积24.46%,其中连片分布南北的大型自然山林斑块面积约占总林地斑块面积99.00%,现状森林覆盖率45.59%(其中平原绿化林木覆盖率27.06%)。同时具有发达的水系和交通廊道网络,江、溪水系廊道呈现脉络状分布全区,较好地联系了南北山林和中部平原田园乡村景观,形成安全稳定的自然水环境系统格局。绿道廊网建设,也大大增强了区域景观空间的联系和休旅功能。
  3.1.2.2 农业生产资源 金东各乡(镇)分别具有各自的主导、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表1)。
  3.1.2.3 人文生活资源 金东具有丰富的人文生活资源,涵盖5个方面:(1)作为“仙佛圣地”(黄大仙、定光佛等)的宗教文化;(2)地处金衢盆地腹地的农耕文化;(3)以山头下村、琐园村等为代表的民居古建文化;(4)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遗址众多的红色文化;(5)以施光南、艾青为代表的诗歌文化。
  金东依托“三生”资源优势,按照“农业基地景区化、景村一体化、农旅全域化”目标,围绕A级休闲农业景区、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休闲绿道等项目建设,已先后创建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点4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以及数10个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为浙江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3.2 基于“三生融合”模式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3.2.1 构建基石——“三生融合”模式 规划遵循“融合”发展理念,将自然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生活环境建设与休闲旅游全地域、全要素有机结合,创新发展现代景观休闲农业,创建都市休闲大花园。一方面以景观安全格局、景观多样性、环境生态修复等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又以公园景区规划原理为指导,融合都市居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旅游、营农科教体验等功能,打造现代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和生态宜居的田园城镇、美丽乡村、新时代休闲旅游综合体,最终形成“1 1 1”的“三生融合”发展模式,即“1个全域化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 1个全域化的农业生产景观系统 1个全域化的人居生活景观系统”,每个子系统在全区域范围内不同时间和局部空间上既各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融合、协调发展,共同构建新时代全域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图1)。
  3.2.2 构建核心——“三生”型旅游产品谱系 基于“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和模式,同时遵循“以农为本”,立足“三农”[12]与“三生”[13]的核心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其内涵与特色,着力打造生产型、生活型、生态型三大类群旅游产品谱系(图2),在实现金东全域大花园、大景区建设目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都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功能、多层次休闲旅游需求。
  3.2.3 构建形式——“七彩花园”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布局遵循聚集特色产业、体现空间功能、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品等原则,基于“三生融合”理念和模式,着力打造“七彩山水田林,缤纷大地花园”(“七彩花园”),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总体空间结构布局为“五区、一核、一廊、一路”:源东百桃产业文化休闲园区(焕彩桃源)、缤纷花木产业文化商贸园区(炫彩花田)、城郊乐活农耕体验休闲园区(丰彩蔬果)、北山仙佛盆景文化艺术园区(异彩景苑)、南山森林旅游康养度假园区(迷彩森林)、全域化休闲旅游发展驱动核(精彩田园)、两江八溪水韵生态观光彩廊(映彩花廊)、全景生态人文旅游一号公路(畅游金东)。以上8个空间单元代表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自然人文景观元素,经过概念化形象设计为类似花朵图案,可作为旅游宣传形象标志(图3、图4)。
  3.2.4 构建内容——主要建设项目 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围绕分区空间景观特色打造,充分结合现状资源条件和发展目标,同时体现良好经济性、生态性和文化性,精心规划建设各类景区、园区等休闲旅游项目94个,其中提升类项目42个、创建类项目52个(表2)。   4 结语
  国家休闲农业公园规划建设作为新时代浙江省乃至全国
  发展全域化休闲旅游、推进农業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先试模式和创新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验和示范,树立示范样板和品牌,尚须进一步加强农旅、文旅、商旅等多业态融合与创新,还须要加强多学科、多部门、多地区、多领域的交叉协作和实践探索,同时借鉴新时期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农民等乡村自然与社会资源优势,大力探索公园化、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全社会生态文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毛 峰. 乡村全域旅游: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与径[J]. 农业经济,2019(1):46-48.
  [2]王昆欣,张苗荧. 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2):193-197.
  [3]刘亮亮. 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5):320-324.
  [4]颜文华.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海外经验借鉴[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200-204.
  [5]马锦义,于艺婧,王雅云,等. 休闲农业园中矿山废弃地改造利用设计[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34(4):37-42.
  [6]吴彦姿. 中日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江西农业,2017(3): 94-96.
  [7]马锦义,张宇佳,陈 璐. 农业公园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15(8):131-134.
  [8]曾永生,李国新,潘 丽. 浅谈区域性国家农业公园规划方法——以广东台山国家农业公园总体概念规划为例[J]. 工业设计,2018(9):89-91.
  [9]郝美彬,周 君. 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初探──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农学学报,2018,8(2):86-89.
  [10]李 萌,柴多梅,白春明,等.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为例[J]. 绿色科技,2016(24):149-151.
  [11]唐 政,刘保艳. 国家农业公园农业产业规划探析──以万州国家农业公园为例[J]. 青海农技推广,2018(4):5-8.
  [12]罗治情,官 波,陈娉婷,等. “三农”数据云平台设计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209-212.
  [13]谭 敏,陈 浮,张 敏,等. 基于“三生”空间的乡村综合评析及重构路径研究——以徐州市姚集镇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4):302-307.
  收稿日期:2019-07-31
  作者简介:马锦义(1964—),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绿地及农业园区等规划设计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讨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冷蒸”品质的影响,获取“冷蒸”灭菌的最佳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对加热处理后“冷蒸”的色泽、葡萄糖含量、感官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79 ℃、加热时间为20 min 时,“冷蒸”的a*值为0.928,葡萄糖含量为50.80 μg/mL,感官品质为优,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说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加热灭菌工艺是可行的,加热时间(20 min)与温度
摘要:以水果黄瓜心灵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水果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基质配方栽培条件下,水果黄瓜心灵的长势及果实品质均优于土壤栽培。其中菌渣、兔粪及骨粉等混合发酵基质 ∶ 土壤=3 ∶ 1(体积比,处理2)时的栽培效果最好,菌渣、兔粪及骨粉混合发酵基质 ∶ 土壤=1 ∶ 1(体积比,处理1)时次之,土壤栽培(对照)效果最差。与对照处理相比,处理2栽培条件下,水
摘要: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江苏省内苏南、苏北2地(分别是句容果园和徐州果园)监测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的消长情况,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2地果园避雨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均明显低于露天栽培,其中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8.78倍,徐州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4.35倍。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条件下
摘要:雌激素受体(ERα)和多巴胺(DA)可参与雌性动物动情周期调节,故本研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探讨了社会隔离对雌性动情周期及ERα和DA的影响。成年雌性ICR小鼠社会隔离10 d后,检测其动情周期变化及动情期和动情间期中枢ERα-IR和TH-IR神经元表达。结果发现,社会隔离延长了雌鼠的动情前期和动情期(P<0.05),但对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没有影响;社会隔离和动情周期均会
摘要:Escherichia coli Rosetta菌株是基因克隆表达的重要宿主菌,为了探索裂解E.coli Rosetta菌体的新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到1株能裂解E.coli Rosetta菌株的噬菌体,命名为ETP-1,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裂解效率。结果表明,EPT-1在双层平板上形成直径为1~3 mm的噬菌斑;噬菌斑透明,周围有晕环;该噬菌体的潜伏期为20min,裂解期为70 min,在55
摘要: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
摘要:以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梯度NaCl溶液(0.15%、0.30%、0.45%、0.60%)处理90 d后对其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分析夏蜡梅的耐盐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下,夏蜡梅幼苗的株高、基径、比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冠比、生物量均受到抑制;除0.15%盐浓度的主根长、根冠比与对照差
摘要:研究不同贮存时间的番茄酒化学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对不同贮存时间番茄酒化学成分含量和种类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以番茄汁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番茄酒中的醇类、醛酮类物质以及酒石酸、草酰乙酸、琥珀酸含量减少,苹果酸、乳酸与柠檬酸含量增加,酯类、酸类、芳香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草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变化不大,金属元素Fe、Cu、C
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遇到事情就指责别人”的人。这样的评价意味着这个人推卸责任、没有担当、只会为自己找借口……在多数人的自我评价中,都不会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人们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角度,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付出、辛苦、不容易。  但生活中,这样的事几乎在时刻发生。  “你看,水洒了,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你又忘记作业,整天脑袋里想啥呢?”  “非得喝奶茶啊,这不有矿泉水么!没有公主的命,净是公主
摘要:利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1株淀粉酶高产菌株,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化方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菌株的16S rRNA序列,同时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根据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卢森坦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lucentensis);该菌株的最适产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