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都巿风景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澡堂子
  
  见到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洗浴中心、洗浴广场、洗浴城的招牌,我想起了过去的澡堂子。
  词语的变化总是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步伐紧密相关的。澡堂子,一个通俗易懂的句子,现在却演化出了那么多的名堂。
  其实,澡堂于就是专门供人们洗澡的地方,所谓堂子,就是盛水的池子,但是有不少单位的浴室,地方狭小,只有淋浴,不安池子,人们也俗称澡堂子,概指一切可供人们集体洗浴的地方。
  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限于居住条件都不具备洗浴条件,身上脏了,想洗个澡,大多去街上的公共浴室——澡堂子。那时候,相当一部分单位也都不设浴室,每个月发给职工三五块钱的洗理费,作为福利,由职工自己解决洗澡问题。只有大中企业、机关或特殊工种,单位才给职工修建澡堂子,一般市民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习惯是环境养成的,限于条件,当时人们也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只有公休放假,身上脏得实在不行了,这才到外面洗一回澡。
  俗话说:需求产生供给。经常洗澡的人很少,所以街上的澡堂子也不多。为什么?洗澡得花钱呀!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到公共澡堂子洗一次澡只要两毛五分钱,可那也是钱呢!穷惯了的人们,能省则省,能将就就将就,到澡堂子洗一次澡,虽不敢说是奢侈之举,但也绝对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那年月,朋友之间办事应酬,联络感情,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请客吃饭下馆子,而是说:我请你洗澡!可见洗澡在当年也算是一种交际手段。当然,洗完澡,请客的东家一般要多添壶热茶,买两碟萝卜瓜子,最多也花不了三两块钱。
  到澡堂子洗澡,先交钱换牌,进到里面休息厅,凭牌将衣服脱在竹筐里,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再到浴室洗澡。
  浴室一般分为里外两大间,外间是手盆和淋浴,里间是两个水池子,分别灌着温水和热水。里面的温度较高,雾气蒸腾,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少人泡在池子里烫澡,泡得头上冒汗通体舒畅时,有的人还要时不时地大声吼上一嗓子——“美!”“痛快!”声音在屋顶回荡不绝,有绕梁三日之功。
  人们洗完澡,披上浴巾,可在大厅木制的单人榻床上休息。休息厅出售香烟、茶水、青萝卜、瓜子等等,躺在那喝壶茶,吃几片青萝卜,嗑一碟瓜子,或聊天或小睡,可谓是一种享受。
  手头宽裕又有闲功夫的人,有的泡澡堂子成瘾,没事就约上朋友到澡堂子泡澡,解乏解困,喝茶闲聊,一呆就是半天。人称这种人为“堂腻子”。那年月,大城市有点规模的澡堂子,整天都有这样的“堂腻子”出入。
  如今,绝大多数家庭都具备了洗浴条件,有的商品房还有所谓的“双卫”一一两个洗浴间。不少人现在养成了睡前洗澡的生活习惯,一家三口在两个洗浴卫生间里可劲地折腾,这在过去人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传统意义上的澡堂子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洗浴中心,什么桑拿、足疗、保健、娱乐,一应俱全。不过,它和过去的澡堂子不完全是一回事。
  
  电 报
  电报曾经是最为快捷便利的无线通讯手段。20年以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话,外地亲友遇有急事要事,电话打不了,写信邮寄时间又太长,只有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到了电报局,写好单子,发报员“滴滴哒哒”,一会儿时间就把信息传到千里之外了。
  电报意味着事情的紧急重要,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用电报联系。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怕接电报,除非是事先做好了思想准备。比如出门,报个平安;比如联系业务,通报情况等等。但绝大多数的家庭电报都和突发事件有关,让人心惊肉跳,坐卧不安。
  电报为了及时传送信息,争抢时间,不管白天黑夜,邮递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电报送到收件人手里。以当时的条件,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摩托车了。什么时候见到邮递员驾着摩托车在街道上风驰电掣般地疯跑,那一定是在送电报呢。
  有时侯深更半夜,马路上传来一阵“嘟嘟嘟”的摩托车声,就听外面有人喊:“某某某,拿戳子!”家里的大人听到喊声,心惊胆颤慌里慌张忙着找图章。深夜来电,那十有八九是外地亲友出了什么大事。那年月,每个家庭都怕这突如其来的电报,没有大事、要事、急事,谁会火急火燎地花钱发电报呢!
  当然,那时也有一些假电报,那是事先捏鼓好,用来骗人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的知识青年不少到外地下乡插队的,自己想回家,父母想孩子,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有些入便通过电报传个假信。孩子写信让父母打个电报,然后拿着电报找到领导请假:家里谁谁谁病危,让我马上回去。领导明知有假,也不好回绝。千里之外,电报的内容难以核实,真耽误了人家大事,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没办法,准假吧!您瞧,电报成了当时行之有效的假条,屡试不爽,百骗百胜。只要你花得起路费,一纸电报,准能找到回家的借口。
  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打电报的代价相对昂贵,一个字三毛钱。为了省钱,人们写的电报内容都相当简洁,可谓是字斟句酌,惜字如金。“母病速归”,短短的四个字,便把要讲的内容及要求说清楚了。那意思是:母亲生病了,肯定还是重病,你不马上回来就有见不到面的危险。这样的电报,立竿见影,马上能唤回急切的游子。当然,真的假的,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电报简洁,但得明了,为了少花几毛钱,省几个字,事情没说清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小者误事,大者毁人。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影《黑炮事件》,主人公就是因为电报的内容引起歧义,惹出了一身的麻烦。
  电报再快,也得人工传递,随着电信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它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手机、电话、因特网进入到千家万户,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在外国,操起电话,按下键盘,马上就能“千万里追寻到你”,你想躲都躲不掉。信息时代把地球变小了,变成了地球村,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电报能不被淘汰吗?
其他文献
当年周总理到大连视察的时候,就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叫“苞米面的肚子,‘的确良’的裤子。”意思是大连人在穿着上很有些“穷”讲究。这里得加一个注解,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确良”真的是一种算得上时尚的面料,在朴实的棉布和厚重的军用呢子对比下,“的确良”轻盈挺实,令人侧目。不过大连人即使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也把自己弄得很鲜光,为此宁可委屈了肚皮。这样的劲头在经济浪潮之下,经历了十几年服装节的洗礼,终于步步晋升
期刊
记得小时候给喜欢的男孩子打电话,讲到搜肠刮肚还不肯挂,他突然说:“你那边有鸟叫呢。”我傻兮兮地说:“有吗?你没有听错吗?”标准的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当然应该是有的,因为窗外就是江阴路,花鸟市场。  读中文的同学到我家里来,看到斜阳照壁,一株繁盛的泡桐树垂下花来,马上赞赏不已,误以为我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去动植物园,大家又以为我应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却也大失望。我大概是那种神经很
期刊
我是一头牛,一头健壮的小公牛。我和我的兄弟们住在一个很大的牧场里。定期在我们中间都会有一批被送出去,再也不会回来。这次轮到我了。  我和同伴们被大卡车运到一个黑黑的小屋,进去一看,哇!都是我的同伙,我看见一头个儿比我高一点的,长得比我英俊的大公牛,它正凝视着一扇木门。我跑过去问它:“喂!我们是来干什么的?”  “来找死的!兄弟,你怕吗?”它先用双眼瞪了我一下,然后又望着那扇门。  “怕?哼!我才不
期刊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定,如果你手头正好有100万,你会选择买什么样的房子呢?  100万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市中心的豪宅估计买不动,乡下的平房又看不上,这样的价格掰着手指算来算去,大概也只能买到市中心不大的二手房,要买大一点的,那就只有到效区,不过运气好的话,100万还可以买到一栋郊区的经济型别墅,不过地段就差了不少。那到底买哪种房好呢?这不仅仅是选择住在哪所房子里的问题,更是选择栖息在哪一种生活方
期刊
[策划人语]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主题,却不是宏大叙述,我们从“节约时间”入手。生命苦短,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一些生活化的细部经验和体验,更符合时间的点点滴滴与细致入微的常态。普通人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阐述,看似简单,容易被忽略,但却是真正的智慧和品行的体现。  就像一个看上去可以扛起大树的男人,和一个看上去可以生养很多孩子的女人,总让人感到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一样。时间就是生命;活泼泼的
期刊
这期扉闻的主题是道歉。  中国人爱面子,道歉自然就比较困难,失财事小,丢脸事大。都知道是在说郭敬明了。有大人倚老卖老地说,现在的小孩子真厉害,宁可赔钱,也不愿说声对不起。  其实,这是大人们不及小孩子的地方。时代不同了,要懂得会算账。赔点钱那是有形资产,而面子则是无形资产。钱可以再赚,面子丢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大人们长大成人的这些年,物质相对匮乏,或者还没有到“等我有钱了,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
期刊
《上海:新十字街头》定价22.00元  发生在这上海新十字街头的无数琐碎、细微的变化的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同时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传统与时尚、世俗与雅致、妖冶与矜持……它们或冲突、或融合、或变异、或淘汰……本书以跳跃的视角,动感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与万:广风情。《巴黎会不会塌陷》定价20.00元  007是怎么诞生的?他的父亲是谁?长得与梦露相像的:女人
期刊
七点刚过的地铁车厢,照例半空不满。若车是活物,此刻大约正酝酿着反胃——在吞吐即将汹涌起来的人流之前,它的绝望包裹在漠然里,全写到了乘客的脸上。  X就是掐好了这个点上车的。心里打着鼓点,脚下踩着棉花,对面的车窗玻璃上映着他纸一样白的脸。事不宜迟,他想,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老师的面孔和声音交叠起来,忽而远忽而近“两个字,突破。突破自己的极限。你的极限是什么?是表达。你知道表
期刊
每天下班回家,无论多晚,无论天雨天晴,在我家小区的门口,总能看见几个含肩屈背的身影。他们不是乞丐,他们有家,但他们给我的印象,却像是飘落在街边的枯叶,流浪是他们的宿命。他们是一群无照经营的街边摊贩,其中有一对,是我非常熟悉的夫妇,他们用三轮车推着时下最新鲜的水果,惨淡经营着这个刚刚能维持生计的生意。看得出,那辆有些破败的三轮车上,装载着他们家庭收入的全部,也装载着他们生活的全部。  他们的日子过得
期刊
打小就知道上海人把黄金一族叫做“黄货”,把大小金条喊成“大黄鱼”和“小黄鱼”。从那时起,心底里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黄金是天下最值钱、最宝贵的东西。  中国人发现黄金是比较早的,使用黄金的历史也是如此。在上古,它就被列为贡品,据《尚书·禹贡》记载“厥贡惟金三品。”其中又以黄金为尊,司马迁说:“虞夏之币,金有三等,或黄或白或赤。”但是,黄金并不是生来就是货币就成为人世间最值钱的物质。  二十多年前,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