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澡堂子
见到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洗浴中心、洗浴广场、洗浴城的招牌,我想起了过去的澡堂子。
词语的变化总是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步伐紧密相关的。澡堂子,一个通俗易懂的句子,现在却演化出了那么多的名堂。
其实,澡堂于就是专门供人们洗澡的地方,所谓堂子,就是盛水的池子,但是有不少单位的浴室,地方狭小,只有淋浴,不安池子,人们也俗称澡堂子,概指一切可供人们集体洗浴的地方。
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限于居住条件都不具备洗浴条件,身上脏了,想洗个澡,大多去街上的公共浴室——澡堂子。那时候,相当一部分单位也都不设浴室,每个月发给职工三五块钱的洗理费,作为福利,由职工自己解决洗澡问题。只有大中企业、机关或特殊工种,单位才给职工修建澡堂子,一般市民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习惯是环境养成的,限于条件,当时人们也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只有公休放假,身上脏得实在不行了,这才到外面洗一回澡。
俗话说:需求产生供给。经常洗澡的人很少,所以街上的澡堂子也不多。为什么?洗澡得花钱呀!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到公共澡堂子洗一次澡只要两毛五分钱,可那也是钱呢!穷惯了的人们,能省则省,能将就就将就,到澡堂子洗一次澡,虽不敢说是奢侈之举,但也绝对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那年月,朋友之间办事应酬,联络感情,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请客吃饭下馆子,而是说:我请你洗澡!可见洗澡在当年也算是一种交际手段。当然,洗完澡,请客的东家一般要多添壶热茶,买两碟萝卜瓜子,最多也花不了三两块钱。
到澡堂子洗澡,先交钱换牌,进到里面休息厅,凭牌将衣服脱在竹筐里,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再到浴室洗澡。
浴室一般分为里外两大间,外间是手盆和淋浴,里间是两个水池子,分别灌着温水和热水。里面的温度较高,雾气蒸腾,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少人泡在池子里烫澡,泡得头上冒汗通体舒畅时,有的人还要时不时地大声吼上一嗓子——“美!”“痛快!”声音在屋顶回荡不绝,有绕梁三日之功。
人们洗完澡,披上浴巾,可在大厅木制的单人榻床上休息。休息厅出售香烟、茶水、青萝卜、瓜子等等,躺在那喝壶茶,吃几片青萝卜,嗑一碟瓜子,或聊天或小睡,可谓是一种享受。
手头宽裕又有闲功夫的人,有的泡澡堂子成瘾,没事就约上朋友到澡堂子泡澡,解乏解困,喝茶闲聊,一呆就是半天。人称这种人为“堂腻子”。那年月,大城市有点规模的澡堂子,整天都有这样的“堂腻子”出入。
如今,绝大多数家庭都具备了洗浴条件,有的商品房还有所谓的“双卫”一一两个洗浴间。不少人现在养成了睡前洗澡的生活习惯,一家三口在两个洗浴卫生间里可劲地折腾,这在过去人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传统意义上的澡堂子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洗浴中心,什么桑拿、足疗、保健、娱乐,一应俱全。不过,它和过去的澡堂子不完全是一回事。
电 报
电报曾经是最为快捷便利的无线通讯手段。20年以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话,外地亲友遇有急事要事,电话打不了,写信邮寄时间又太长,只有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到了电报局,写好单子,发报员“滴滴哒哒”,一会儿时间就把信息传到千里之外了。
电报意味着事情的紧急重要,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用电报联系。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怕接电报,除非是事先做好了思想准备。比如出门,报个平安;比如联系业务,通报情况等等。但绝大多数的家庭电报都和突发事件有关,让人心惊肉跳,坐卧不安。
电报为了及时传送信息,争抢时间,不管白天黑夜,邮递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电报送到收件人手里。以当时的条件,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摩托车了。什么时候见到邮递员驾着摩托车在街道上风驰电掣般地疯跑,那一定是在送电报呢。
有时侯深更半夜,马路上传来一阵“嘟嘟嘟”的摩托车声,就听外面有人喊:“某某某,拿戳子!”家里的大人听到喊声,心惊胆颤慌里慌张忙着找图章。深夜来电,那十有八九是外地亲友出了什么大事。那年月,每个家庭都怕这突如其来的电报,没有大事、要事、急事,谁会火急火燎地花钱发电报呢!
当然,那时也有一些假电报,那是事先捏鼓好,用来骗人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的知识青年不少到外地下乡插队的,自己想回家,父母想孩子,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有些入便通过电报传个假信。孩子写信让父母打个电报,然后拿着电报找到领导请假:家里谁谁谁病危,让我马上回去。领导明知有假,也不好回绝。千里之外,电报的内容难以核实,真耽误了人家大事,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没办法,准假吧!您瞧,电报成了当时行之有效的假条,屡试不爽,百骗百胜。只要你花得起路费,一纸电报,准能找到回家的借口。
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打电报的代价相对昂贵,一个字三毛钱。为了省钱,人们写的电报内容都相当简洁,可谓是字斟句酌,惜字如金。“母病速归”,短短的四个字,便把要讲的内容及要求说清楚了。那意思是:母亲生病了,肯定还是重病,你不马上回来就有见不到面的危险。这样的电报,立竿见影,马上能唤回急切的游子。当然,真的假的,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电报简洁,但得明了,为了少花几毛钱,省几个字,事情没说清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小者误事,大者毁人。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影《黑炮事件》,主人公就是因为电报的内容引起歧义,惹出了一身的麻烦。
电报再快,也得人工传递,随着电信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它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手机、电话、因特网进入到千家万户,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在外国,操起电话,按下键盘,马上就能“千万里追寻到你”,你想躲都躲不掉。信息时代把地球变小了,变成了地球村,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电报能不被淘汰吗?
见到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洗浴中心、洗浴广场、洗浴城的招牌,我想起了过去的澡堂子。
词语的变化总是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步伐紧密相关的。澡堂子,一个通俗易懂的句子,现在却演化出了那么多的名堂。
其实,澡堂于就是专门供人们洗澡的地方,所谓堂子,就是盛水的池子,但是有不少单位的浴室,地方狭小,只有淋浴,不安池子,人们也俗称澡堂子,概指一切可供人们集体洗浴的地方。
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限于居住条件都不具备洗浴条件,身上脏了,想洗个澡,大多去街上的公共浴室——澡堂子。那时候,相当一部分单位也都不设浴室,每个月发给职工三五块钱的洗理费,作为福利,由职工自己解决洗澡问题。只有大中企业、机关或特殊工种,单位才给职工修建澡堂子,一般市民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习惯是环境养成的,限于条件,当时人们也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只有公休放假,身上脏得实在不行了,这才到外面洗一回澡。
俗话说:需求产生供给。经常洗澡的人很少,所以街上的澡堂子也不多。为什么?洗澡得花钱呀!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到公共澡堂子洗一次澡只要两毛五分钱,可那也是钱呢!穷惯了的人们,能省则省,能将就就将就,到澡堂子洗一次澡,虽不敢说是奢侈之举,但也绝对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那年月,朋友之间办事应酬,联络感情,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请客吃饭下馆子,而是说:我请你洗澡!可见洗澡在当年也算是一种交际手段。当然,洗完澡,请客的东家一般要多添壶热茶,买两碟萝卜瓜子,最多也花不了三两块钱。
到澡堂子洗澡,先交钱换牌,进到里面休息厅,凭牌将衣服脱在竹筐里,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再到浴室洗澡。
浴室一般分为里外两大间,外间是手盆和淋浴,里间是两个水池子,分别灌着温水和热水。里面的温度较高,雾气蒸腾,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少人泡在池子里烫澡,泡得头上冒汗通体舒畅时,有的人还要时不时地大声吼上一嗓子——“美!”“痛快!”声音在屋顶回荡不绝,有绕梁三日之功。
人们洗完澡,披上浴巾,可在大厅木制的单人榻床上休息。休息厅出售香烟、茶水、青萝卜、瓜子等等,躺在那喝壶茶,吃几片青萝卜,嗑一碟瓜子,或聊天或小睡,可谓是一种享受。
手头宽裕又有闲功夫的人,有的泡澡堂子成瘾,没事就约上朋友到澡堂子泡澡,解乏解困,喝茶闲聊,一呆就是半天。人称这种人为“堂腻子”。那年月,大城市有点规模的澡堂子,整天都有这样的“堂腻子”出入。
如今,绝大多数家庭都具备了洗浴条件,有的商品房还有所谓的“双卫”一一两个洗浴间。不少人现在养成了睡前洗澡的生活习惯,一家三口在两个洗浴卫生间里可劲地折腾,这在过去人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传统意义上的澡堂子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洗浴中心,什么桑拿、足疗、保健、娱乐,一应俱全。不过,它和过去的澡堂子不完全是一回事。
电 报
电报曾经是最为快捷便利的无线通讯手段。20年以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话,外地亲友遇有急事要事,电话打不了,写信邮寄时间又太长,只有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到了电报局,写好单子,发报员“滴滴哒哒”,一会儿时间就把信息传到千里之外了。
电报意味着事情的紧急重要,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用电报联系。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怕接电报,除非是事先做好了思想准备。比如出门,报个平安;比如联系业务,通报情况等等。但绝大多数的家庭电报都和突发事件有关,让人心惊肉跳,坐卧不安。
电报为了及时传送信息,争抢时间,不管白天黑夜,邮递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电报送到收件人手里。以当时的条件,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摩托车了。什么时候见到邮递员驾着摩托车在街道上风驰电掣般地疯跑,那一定是在送电报呢。
有时侯深更半夜,马路上传来一阵“嘟嘟嘟”的摩托车声,就听外面有人喊:“某某某,拿戳子!”家里的大人听到喊声,心惊胆颤慌里慌张忙着找图章。深夜来电,那十有八九是外地亲友出了什么大事。那年月,每个家庭都怕这突如其来的电报,没有大事、要事、急事,谁会火急火燎地花钱发电报呢!
当然,那时也有一些假电报,那是事先捏鼓好,用来骗人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的知识青年不少到外地下乡插队的,自己想回家,父母想孩子,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有些入便通过电报传个假信。孩子写信让父母打个电报,然后拿着电报找到领导请假:家里谁谁谁病危,让我马上回去。领导明知有假,也不好回绝。千里之外,电报的内容难以核实,真耽误了人家大事,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没办法,准假吧!您瞧,电报成了当时行之有效的假条,屡试不爽,百骗百胜。只要你花得起路费,一纸电报,准能找到回家的借口。
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打电报的代价相对昂贵,一个字三毛钱。为了省钱,人们写的电报内容都相当简洁,可谓是字斟句酌,惜字如金。“母病速归”,短短的四个字,便把要讲的内容及要求说清楚了。那意思是:母亲生病了,肯定还是重病,你不马上回来就有见不到面的危险。这样的电报,立竿见影,马上能唤回急切的游子。当然,真的假的,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电报简洁,但得明了,为了少花几毛钱,省几个字,事情没说清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小者误事,大者毁人。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影《黑炮事件》,主人公就是因为电报的内容引起歧义,惹出了一身的麻烦。
电报再快,也得人工传递,随着电信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它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手机、电话、因特网进入到千家万户,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在外国,操起电话,按下键盘,马上就能“千万里追寻到你”,你想躲都躲不掉。信息时代把地球变小了,变成了地球村,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电报能不被淘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