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抓“活鱼”扎根生活找创意——《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采写手记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云客户端创作的H5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创意互动一等奖.rn这件作品之所以能够荣获大奖,与其独特创意密不可分.创意的关键点,就是以H5的形式,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与十八洞村村民座谈的现场照片,讲述七年来村里的巨大变化,反映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这样独特的创意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践行“四力”抓“活鱼”,扎根生活找创意.
其他文献
从1988年南京大学毕业,到2021年正式退休,我在中国日报社新闻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3年,先后在国际部、体育部、评论部、国内部、特刊部、21世纪报等部门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虽然在报社内部换了多个部门,但我对采编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一直没有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学习,逐渐成长,不断感受到新闻工作的神圣并自觉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我在自己30多年的职业长河中采撷了几朵小小的浪花,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期刊
学界对《汉书·苏武传》“蹈其背以出血”中“蹈”的训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从语言系统内部出发,通过分析相关要素在东汉时期的语义特点和分布规律,考证了“蹈”的确切含义是“用脚踏揉”.
今年11月,是我满60岁退休的日子,不知不觉,我已在新闻行业干了42年.今天,既有一种老了,累了,想停下脚步歇息歇息的强烈愿望,也有一种“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还更有一种想要把过去的岁月重新来过的冲动和渴望.rn一、不以“先天不足”而自弱,时间让我们蝶变rn1979年10月,正当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云南日报社进行了首次用人制度改革,吸收了30名在报考大专院校中以微弱分数落榜、昆明地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被称为“练习生”.
期刊
2021年6月11日,我面戴N95口罩、身着防护服,登上了开罗飞往中国的航班,告别了我新闻生涯的最后一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罗记者站,并在回国后办理了退休手续,我的新闻人生由此画上了句号.rn年纪稍长的人,都会记得一部老电影《李双双》,里面男女主人公有这样一句台词:“先结婚,后恋爱.”这些年来,我常常借用这句台词来形容我与新闻持续38年的缘分.我当年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大学毕业时学校分配的.那时,中文系毕业的我还怀揣着一个文学梦,从未想过与新闻桕随相伴.但是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新闻,后来又发自内心地
期刊
青春如歌,最是动听;岁月如潮,让人追思.37年前,1984年11月,我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河南日报社工作.37年来,无论是在新闻采编岗位,还是在综合管理岗位,我自觉践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初心使命,用笔触忠实记录中原大地沧桑巨变,用奋斗服务党媒集团融合转型,把自己的最美芳华奉献给挚爱的新闻事业.
期刊
电视新闻专题《百亿大和解》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创作团队通过调查式、记录式手法,从关键人物入手,用冲突悬念推进,真实细节呈现,讲述了曾“引爆”全国的西王集团百亿债务危机得以破解始末,展示出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期刊
回顾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下乡村、做专刊、跑时政、上夜班……每个岗,每一年,都竭尽全力.有收获,有泪水,更有快乐.最深的感受是,新闻工作是一项长干常新的工作,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新闻的脚步.回首往昔,一些故事渐渐涌上心头.
期刊
在特殊疫情之下,纪录片生产模式也变为“云”制作.前方采访拍摄在武汉,编辑和后期制作在北京,前后方远程协作推进,边拍边剪.每天,前方进入医院拍摄,传回拍摄素材,后方及时下载梳理.到了深夜,一天的拍摄基本结束,北京的编辑团队和前方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交流当天拍摄内容,商量第二天拍摄计划.有时,也会根据跟拍对象的工作情况,随时调整拍摄时间.比如,重症监护室护士通宵值班,前方就会通宵跟拍.
期刊
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以“铸魂九十年迈步从头越”为主题的202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于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期一天.在年会开幕暨主题论坛上,新华社社长何平同志作主旨讲话,并宣布新华社研究院成立,向7个研究中心授牌.总编辑傅华同志主持会议,社领导刘思扬、周宗敏、严文斌、朱海黎同志出席.
期刊
新华社2020年5月19日播发的长篇通讯《习近平的扶贫故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文章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看真贫、扶真贫的感人故事,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遭遇疫情阻击战的特殊时刻,为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我们通过解码这篇稿件的创作思路,分享报道创新的几点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