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世界政治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政治家比撒切尔夫人的经历更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她是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2013年4月8日,这位“铁娘子”的生命走到尽头。但不少英国人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女人依旧息息相关——撒切尔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从杂货店到唐宁街10号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杂货店主的女儿。撒切尔的父亲罗伯茨,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事惊天动地的政治生涯。他在女儿五岁时就要求她独立思考,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撒切尔7岁时,他就带她去图书馆,但只允许她看人物传记以及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书籍;他经常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的雄辩能力;他让早年的撒切尔生活在清淡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家里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并不是罗伯茨在经济上困顿到如此地步,而是他执意为女儿创造一种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氛围。这个生活在杂货店老板严苛要求下的女孩,没有零花钱,不能跟其他同学一起做游戏,她甚至不被允许说出“我干不了”或“太难了”这样的话……凡此种种,成就了与众不同的撒切尔。
11岁时,撒切尔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在凯斯蒂辩论俱乐部的辩论会上,她以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观点和凌人的气势让同学们甘拜下风。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后来她放弃大学读的化学专业,毕业后改修法律,从而走上政坛,从一个普通女孩,最终成为一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政治家。
多年前,当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走进保守党党魁爱德华·希思的办公室,宣布她决定与他竞争党主席的职位时,这位前首相甚至连头都没抬。“你会输的。”他说,“祝你今天过得好。”谁也没想到,这个杂货店主的女儿后来成为20世纪执政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成为影响这个国家最深的政治家之一。
命运选择让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她领导这个国家时所体现出来的性格和态度都是来自她的家乡格兰瑟姆,来自她那青少年时期孤独而又有些沉闷的氛围,来自她那严厉而又专制的父亲。这个底层出身的女孩在没有显赫门第的庇荫下,依靠不断努力和顽强奋斗脱颖而出,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充满争议的执政生涯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在那个普遍认为女性太软弱不适合管理社会的时代,撒切尔夫人以不可思议的强硬和独断专行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从政表现甚至比男人还要强悍。
在保守党资深议员杰弗里·阿切尔的记忆中,每当撒切尔夫人有了新的想法,就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杰弗里,这件事得这么这么发展……现在,从我办公室出去,让整个国家接受这项主张!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答一声:“是,首相大人。”但他对此心服口服,因为“她的信念吸引了我——如果她相信什么,就会贯彻这一目标,并为它而战”。
就任首相一年之后,面对舆论希望改变经济政策的呼声,撒切尔发出了政治生涯中最有名的豪言:“我要对那些屏息凝神、等待着传媒所宣扬的‘180度掉头’成真的人们说:你爱怎么转就怎么转,但本夫人,绝不掉头。”
当年,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对此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
推動自由市场的信念,使撒切尔夫人几乎摧毁了英国的福利体系。经常遭遇抗议,英国民众包围她的座驾,边喊着“撒切尔滚蛋”,边朝她扔生鸡蛋。但这位女性从来不为所动。她的手提包里长年装着梳子、口红、手帕,以及脸上被泼硫酸后可用的解毒剂。
从1982年起,英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这场战争为撒切尔在1983年的大选中赢来压倒性胜利。
多年来,围绕着撒切尔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了头部。撒切尔在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同样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称赞她改变了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加深社会贫富分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而撒切尔夫人在卸任时自己给出的评语是:“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
她终究是一个女人
“铁娘子”从政生涯中少有的落魄时刻,是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台阶上的失足一跌。
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邓小平同撒切尔的第一次会见,成为中英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开始的标志。当时,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胜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士气正盛,信心爆棚。但她没想到的是,来到中国后,她领教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的决心。
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邓小平立刻针锋相对地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邓小平还讲了一句很厉害的话,他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一下子打掉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情绪失落,以至于走下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时,膝盖一软栽倒在地。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扶起。撒切尔夫人起身后神态自若,显露出其处变不惊的“女强人”本色。但很明显,“铁娘子”在会谈两个半小时之后的心情是沮丧的。 这个24岁就站在购物中心的肥皂箱子上发表演讲的1950年大选的最年轻的女候选人,在还是牛津大学学生时就习惯了面对整屋子的男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她漫长的从政史上,似乎只在一个场合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女强人的落寞,那就是在1982年的北京。有人分析撒切尔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被“遗忘”的撒切尔
是的,很多时候,人们甚至忘了作为政治家的撒切尔是个女人。
英国媒体曾把撒切尔称为英国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首相。但实际上撒切尔夫人非常后悔从政,她甚至曾经表示,如果时光倒流,她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之路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
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上的成功,离不开丈夫丹尼斯的支持。在2002年时,撒切尔夫人出现多次轻度中风,丹尼斯在2003年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也加重了病情。丹尼斯去世以后,本来就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深居简出的她渐渐失去了昔日叱咤风云的“铁娘子”的风采。
与撒切尔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尔被撒切尔夫人的变化“震惊”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琳达说,那一年去拜访撒切尔时离撒切尔夫人的生日只有3天,可这位昔日结交广泛的政治强人只收到了4张生日贺卡。这个孤独的老人把这可怜的几张生日贺卡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虽然她曾经期望过起码可以收到几十张。
琳达說:“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极少被人关注,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撒切尔主义’,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历史时期……撒切尔夫人虽然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夫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遗忘撒切尔的,除了大众,还有她的子女。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从小成绩奇差无比,又在学校称王称霸。荒废学业的马克在工作之后也没消停过,利用其母亲职务之便“牟利”的事例并不少见。这个有名的花花公子曾在1982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时迷路了4天,撒切尔在执政生涯里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2004年马克又因为资助购买飞机,以策划在赤道几内亚发动政变而被捕……撒切尔夫人为儿子操碎了心。但年老体衰后,居住在西班牙的马克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母亲一次。马克的双胞胎妹妹卡罗尔,有时候数月都不去看八十多岁的患病母亲。最后这几年,撒切尔虽然居住在豪宅里,但只有忠诚的老管家陪着她,由两名护士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她在身体越来越差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健忘。或许,在人们渐渐淡忘她的时候,她也希望去淡忘曾经的一切。
撒切尔这一生,霸气外露,那么所有的孤独和寂寞,也许都是成功所附赠的“礼物”。如今,“铁娘子”离开了人世。一生都想赢的她,和所有人一样,终究输给岁月。
编辑/刘柳
从杂货店到唐宁街10号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杂货店主的女儿。撒切尔的父亲罗伯茨,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事惊天动地的政治生涯。他在女儿五岁时就要求她独立思考,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撒切尔7岁时,他就带她去图书馆,但只允许她看人物传记以及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书籍;他经常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的雄辩能力;他让早年的撒切尔生活在清淡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家里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并不是罗伯茨在经济上困顿到如此地步,而是他执意为女儿创造一种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氛围。这个生活在杂货店老板严苛要求下的女孩,没有零花钱,不能跟其他同学一起做游戏,她甚至不被允许说出“我干不了”或“太难了”这样的话……凡此种种,成就了与众不同的撒切尔。
11岁时,撒切尔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在凯斯蒂辩论俱乐部的辩论会上,她以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观点和凌人的气势让同学们甘拜下风。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后来她放弃大学读的化学专业,毕业后改修法律,从而走上政坛,从一个普通女孩,最终成为一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政治家。
多年前,当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走进保守党党魁爱德华·希思的办公室,宣布她决定与他竞争党主席的职位时,这位前首相甚至连头都没抬。“你会输的。”他说,“祝你今天过得好。”谁也没想到,这个杂货店主的女儿后来成为20世纪执政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成为影响这个国家最深的政治家之一。
命运选择让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她领导这个国家时所体现出来的性格和态度都是来自她的家乡格兰瑟姆,来自她那青少年时期孤独而又有些沉闷的氛围,来自她那严厉而又专制的父亲。这个底层出身的女孩在没有显赫门第的庇荫下,依靠不断努力和顽强奋斗脱颖而出,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充满争议的执政生涯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在那个普遍认为女性太软弱不适合管理社会的时代,撒切尔夫人以不可思议的强硬和独断专行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从政表现甚至比男人还要强悍。
在保守党资深议员杰弗里·阿切尔的记忆中,每当撒切尔夫人有了新的想法,就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杰弗里,这件事得这么这么发展……现在,从我办公室出去,让整个国家接受这项主张!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答一声:“是,首相大人。”但他对此心服口服,因为“她的信念吸引了我——如果她相信什么,就会贯彻这一目标,并为它而战”。
就任首相一年之后,面对舆论希望改变经济政策的呼声,撒切尔发出了政治生涯中最有名的豪言:“我要对那些屏息凝神、等待着传媒所宣扬的‘180度掉头’成真的人们说:你爱怎么转就怎么转,但本夫人,绝不掉头。”
当年,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对此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
推動自由市场的信念,使撒切尔夫人几乎摧毁了英国的福利体系。经常遭遇抗议,英国民众包围她的座驾,边喊着“撒切尔滚蛋”,边朝她扔生鸡蛋。但这位女性从来不为所动。她的手提包里长年装着梳子、口红、手帕,以及脸上被泼硫酸后可用的解毒剂。
从1982年起,英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这场战争为撒切尔在1983年的大选中赢来压倒性胜利。
多年来,围绕着撒切尔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了头部。撒切尔在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同样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称赞她改变了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加深社会贫富分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而撒切尔夫人在卸任时自己给出的评语是:“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
她终究是一个女人
“铁娘子”从政生涯中少有的落魄时刻,是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台阶上的失足一跌。
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邓小平同撒切尔的第一次会见,成为中英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开始的标志。当时,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胜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士气正盛,信心爆棚。但她没想到的是,来到中国后,她领教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的决心。
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邓小平立刻针锋相对地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邓小平还讲了一句很厉害的话,他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一下子打掉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情绪失落,以至于走下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时,膝盖一软栽倒在地。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扶起。撒切尔夫人起身后神态自若,显露出其处变不惊的“女强人”本色。但很明显,“铁娘子”在会谈两个半小时之后的心情是沮丧的。 这个24岁就站在购物中心的肥皂箱子上发表演讲的1950年大选的最年轻的女候选人,在还是牛津大学学生时就习惯了面对整屋子的男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她漫长的从政史上,似乎只在一个场合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女强人的落寞,那就是在1982年的北京。有人分析撒切尔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被“遗忘”的撒切尔
是的,很多时候,人们甚至忘了作为政治家的撒切尔是个女人。
英国媒体曾把撒切尔称为英国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首相。但实际上撒切尔夫人非常后悔从政,她甚至曾经表示,如果时光倒流,她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之路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
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上的成功,离不开丈夫丹尼斯的支持。在2002年时,撒切尔夫人出现多次轻度中风,丹尼斯在2003年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也加重了病情。丹尼斯去世以后,本来就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深居简出的她渐渐失去了昔日叱咤风云的“铁娘子”的风采。
与撒切尔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尔被撒切尔夫人的变化“震惊”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琳达说,那一年去拜访撒切尔时离撒切尔夫人的生日只有3天,可这位昔日结交广泛的政治强人只收到了4张生日贺卡。这个孤独的老人把这可怜的几张生日贺卡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虽然她曾经期望过起码可以收到几十张。
琳达說:“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极少被人关注,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撒切尔主义’,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历史时期……撒切尔夫人虽然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夫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遗忘撒切尔的,除了大众,还有她的子女。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从小成绩奇差无比,又在学校称王称霸。荒废学业的马克在工作之后也没消停过,利用其母亲职务之便“牟利”的事例并不少见。这个有名的花花公子曾在1982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时迷路了4天,撒切尔在执政生涯里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2004年马克又因为资助购买飞机,以策划在赤道几内亚发动政变而被捕……撒切尔夫人为儿子操碎了心。但年老体衰后,居住在西班牙的马克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母亲一次。马克的双胞胎妹妹卡罗尔,有时候数月都不去看八十多岁的患病母亲。最后这几年,撒切尔虽然居住在豪宅里,但只有忠诚的老管家陪着她,由两名护士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她在身体越来越差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健忘。或许,在人们渐渐淡忘她的时候,她也希望去淡忘曾经的一切。
撒切尔这一生,霸气外露,那么所有的孤独和寂寞,也许都是成功所附赠的“礼物”。如今,“铁娘子”离开了人世。一生都想赢的她,和所有人一样,终究输给岁月。
编辑/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