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分结合 岳池川菜基地探路现代农业新模式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示范

高标准培育地道食材


  4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的川菜基地一期曾拱桥村观景平台,放眼望去,经过调形整理的1.2万亩高标准农田如一个巨型的调色盘,挥洒在错落有致的9村3000余农户之间。阳光辉映下,600亩油菜硕果满枝,丰收在望;1000亩蜜梨枝繁叶茂,长势喜人;4000亩稻田、“稻+鱼”“稻+鸭”梯次排开,片片新绿中泛出粼粼波光;7000亩蔬菜瓜果地上,多支农民作业小组正在播种、移栽、施肥、浇水,欢声笑语中写满了甜蜜。


作业小组播种施肥


川菜基地的“稻田+鱼”种养循环区一角


川菜基地公司总经理梁徐(中)向记者介绍智能化育苗大棚建设情况

  “前面正在施工的大棚就是川菜基地的智能化蔬果幼苗培育车间,这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广安农业发展总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川菜基地公司总经理梁徐说,“智能化育苗大棚1月31日开始建设,目前大棚主体已搭建完成,正在安排智能设备,很快将建成投产。”
  智能化育苗车间占地21.8亩,总投资745万元,共有连栋钢架薄膜育苗大棚10栋,建有通风系统、苗床水肥一体化系统、保温系统等配套设施。
  梁徐说:“大棚建成后,完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培育蔬果幼苗。将极大地提高蔬菜苗生产能力,种苗全部提供给基地内各村农户,在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标准化种植,不仅保证了品质,而且改变了农户过去散种粗放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大棚两侧整齐的土地上,农民正在田间忙着播种玉米,移栽南瓜、冬瓜,繁忙而有序。正在领取生产物资的苟角镇红朝门村村民宋桃光,去年4月发动村里200户村民从川菜基地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南瓜。作为主体责任人,宋桃光负责与公司对接,并组织村民进行管护。宋桃光说:“以前家家户户种庄稼都是一亩三分地,一次性种200亩地,想都没想过。现在不同了,既有优良的品种,又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不怕种不好。去年每亩收入达到了1500元,今年继续干!”谈话间笑意写在了脸上。
  刚从外地学习取经回来的岳池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川菜地道食材发展中心主任邓南新告诉记者,川菜基地已与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由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基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并研发新技术、新品种,目前已开发出60个蔬菜瓜果品种,通过示范引领,为基地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多规合一

高起点打造区域品牌


  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的川菜基地一期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广安市共同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基地包括苟角镇倒碑村、曾拱桥村、水浮山村、大梨树村、薛家坪村、红朝门村等9个村,耕地面积约1.2万亩,覆盖人口3044户9824人。基地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基地公司总经理梁徐(左二)和村合作社负责人在田间指导农民移栽南瓜


岳池苟角镇倒碑村村主任何直文(中)向记者介绍村民收益情况

  今年初,国家正式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发展重大政策,为广安新一轮快速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必须先行。面对可能倍量增长的生态安全农产品需求,审时度势,川菜基地在既定“厅市共建、政府组织、国企引领、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利农富农”的建设思路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修订完善了《中国川菜地道食材生产基地总体规划(2019—2021年)》《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9个村村庄建设规划》的“1+3”示范区乡村振兴规划蓝图。从而形成基地“一心两园六区”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多个规划,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方面目标统一,高起点打造区域品牌。
  邓南新表示,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宜田则田、宜土则土”原则,实施田土优化调型4200亩并配套沟、池、凼、渠、路基础设施;探索适宜丘区蔬菜、水稻、油菜等种收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路子;建设智能化育苗、生产大棚、蔬菜博览园等600亩;按照“一村一品、一园多产、产景相融”思路,发展生态蔬菜瓜果7000亩、水稻4000亩、优质水果1000亩;同时,以合作經营方式建设占地70亩年出栏1.2万头土猪养殖场;实施10个村土地增减挂钩,合理布局新村聚居点。

三方联动

构建“613”利益共同体


  “这个方式好得很,农民土地入股有保底收益,技术、苗子有人管,销售不操心,盈利了分红占大头,参加种植管理还可挣工钱。感谢基地的政策啊!”岳池县苟角镇倒碑村村委会主任何直文说,去年政府主导的基地建设启动后,倒碑村群众积极性很高,全村百余户自发成立合作社,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通过合作社参与基地运营,年末家家都有好收获。   1月19日,川菜基地在苟角镇大梨树村举行的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活动,彻底点燃了农民的激情。发放现场,排队、签字、领现金,一沓沓崭新的大红钞票攥在手里、乐在心里。刚领到3000多元的孙大爷感叹道:“以前村里每家每户各管各,经常是抢着种一样的菜,结果行情一变就卖不出去。自从加入合作社之后,种啥卖啥有基地分派,我们只负责管护,一年下来我们不仅有保底分红,还不用再愁卖不出去,每个月比以前多了好几百元的收益呢。”
  是什么让农户有如此高的热情呢?答案当然是高效的运管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在邓南新看来,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去推动,再好的规划也永远只是美好的愿景。而川菜基地的运营管理从一开始就明确实行“统分结合”的模式,由国有企业统一计划生产、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种养标准、统一销售,承包户只需组织劳动力,进行分散管护。繼而在这种模式下,创新建立了“1+4”的利益联结机制,“1”即保底收益,农户以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所得的稳定收益;“4”即农户依靠劳动获得工资收入、依靠入股获得盈利分红、依靠资产资源租赁获得租赁收入、依靠第三产业获得服务收益。基地收益按6:1:3比例分别给农户、村集体、国有企业进行分红。这种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引领分散小农户、基地运行市场化、产品品牌化的“平台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户、村集体和基地平台公司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充分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按此模式和机制,川菜基地组建了由岳池县农业集团、广安市农业发展总公司、9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公司等12个股东构成的平台公司。运营中,由基地公司统一规划整合9村土地,组织各村农户进行分功能区标准化生产,实行以村为单位的考核办法,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在种、管、护、采、送、销等各环节都有专人各司其职,而各村则根据基地统一规划和本村传统习惯,分别种植不同类别的农产品。目前,基地已与四川、云南、广西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等以订单生产的方式合作。

着眼长远

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川菜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下一步将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依托冷链物流,通过专业配送、农超对接、网络直销等方式,打响中国川菜地道食材生产基地品牌。”邓南新说。
  邓南新表示,川菜基地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会,以川菜产业体系为驱动,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绿色果蔬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粮油加工园、蔬菜加工园,打造“土字号”川菜品牌集群,并通过设立农事劳作教育、果蔬采摘体验等九个功能区,高水平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打响中国川菜地道食材生产基地品牌。同时,大力挖掘苟角镇省级书法之乡和省级森林小镇名片资源,发挥白云湖水利风景名胜区生态优势,利用书法文化、川菜文化、竹编文化、渔村文化等元素,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川菜博览会、川菜品赏会等活动,推动农文旅多业态融合、产村联动发展,最终形成“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的全域大美格局。
  回望川菜基地,盎然的春意,齐整的土地,忙碌的身影,希冀的眼神,早已深深地留在了脑海。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融自然山水、艺术田园、现代农耕、诗意栖居为一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已然就在眼前。
其他文献
6月,在世界经济因疫情逆势下行的特殊时期,我们迎来了全国两会之后第一个克难奋进的月份。转眼,半载将逝,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时间尤为紧迫。  “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守住‘六保’底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月22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目标任务,要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六稳”“六保”催征急。两会前,一系列稳经济的政策密集发布,
期刊
“兴医贷”护航最美逆行者  兴文县中医医院作为兴文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为应对疫情发展,该医院需对现有医疗设备进行升级,并需购进专用诊疗设备及相应药品;同时,因该院属于事业单位,其单位资产属于公益设施不能用于抵押,导致院方出现暂时性资金短缺。兴文农商银行主动与院方取得联系,积极对接贷款事宜,为该院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从贷款调查到发放仅用时3天,于2月25日为县中医院发放信用贷款50
期刊
西昌邛海美景。杨黎明 摄西昌市民营经济发展经验  西昌民营经济发展的成绩是和西昌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密不可分的。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黄金十年”和“铂金十年”开局阶段期间西昌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发现西昌走的是一条在党委坚强领导下,依靠想干敢干的魄力和实干苦干的定力,发挥自身要素禀赋优势,“以城聚人、以城兴产、以城市发展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  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民营经济
期刊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智能经济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技术成为了核心生产力,从PC、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信息经济已经从数字经济发展到了智能经济的高级阶段。而智能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促使我们反思工业经济发展当中的弊端,更能借助制度和传统理念的改变,促进我国经济模式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所副所长王小鲁:  扶持中小企业要“三
期刊
攀枝花水务一角“疫”不容辞,责无旁贷  “整个疫情期间,我们炳草岗水厂60名职工全部在岗,24小时在线监控,每小时监测一次,严格按照水务战疫12条措施执行。”炳草岗水厂常务副厂长冯永江向记者说道。春节以来,他和全体职工忙碌在供排水水质监测战线上,付出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确保了攀枝花千万百姓家里自来水的水质安全。  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区正常有序供水,集团公司迅速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制定
期刊
5月8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组织6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为期3天的免费創业知识培训。该区对年龄在50岁以下,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采取邀请专业教师、送教上门的方式,向返乡农民工详细讲解创业理念、创业方式、创业条件以及创业成功的案例等。
期刊
人才技术深度融合。宜宾二院作为华西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并层层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按照“以市带县、以县带乡”战略,深入南溪区、长宁县、江安县、珙县、兴文县及临港经开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  4月17日,宜宾二院与江安县人民医院、江安县中医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4月23日,宜宾二院与南溪区人民政府、南溪区中医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至此,“宜宾市第
期刊
民族地区对外开放能力较弱  四川省民族地区主要位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涵盖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省民族地区面积有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14%。相对于四川省其他地區,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闭塞。2018年民族地区(包括“三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5.0%
期刊
“双翼”齐飞“两城”按下“快进键”  英雄花开,太阳正晴。4月15日,攀西科技城天星湖公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声隆隆。湖区工程和配套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绿化、园林景观等工程接近尾声,开放在即。  同一天,在与攀西科技城一山之隔的钒钛新城,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生产线项目也正加紧施工。  两个“城”、两个项目、一种建设状态,这是攀枝花当下加快推进“两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
期刊
传承战斗基因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战斗基因”,源自她曾作为军队应急机动医院的历史。医院传染科原为成都军区传染病防治中心,曾作为主力参加过“非典”的疫情防控工作。尽管医院2004年移交四川省,但是医院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传统,以及传染科的专业优势得到了保留和延续。  此次疫情发生后,医院先后被确定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院充分发挥“迅速机动”的一贯行动风格,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