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今年70岁了。去年夏天,父亲问我:现在装一台空调需要多少钱?父亲想买一台空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正愁着父亲70岁生日为他买什么,就揽下这件事:你甭管多少钱,费用我来承担。
于是,父亲成了村里第一个用上空调的人。父亲站在家门口,老远就有人大声问他:老张,空调装上啦!父亲总是嘿嘿地笑,朗声应答:是小正为我装的!正是我的乳名。
百善孝为先,我没有想到,两千块钱不到的投入,竟让我得到了一个好名声。这又让我羞愧:工作这么多年,这还是我一次性为父母支付最多的一笔费用。
父亲是个性格倔强的人,从不向子女示弱。他说过,只要自己还站得起来,就决不向子女“投降”!我们要为他和母亲添置什么,他一概断然拒绝。村里一半人家有了电话,家里的电话才装上,还是两个月前大哥先斩后奏,“强行”给装上的。
父亲每月有五六百元的退休工资,这点收入在城里算不上什么,在农村却不一样,这是父亲不向我们“投降”的主要原因。可这点小钱,柴米油盐、人情行礼全指望着它,过日子也不容易。我们平日只好暗暗地补贴没有任何收入的母亲。
父亲问我空调价格,并没有打算让我掏钱,他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了几百元。这又何苦呢!
想想我读高中的时候,父亲每月工资40多元,他给我30元;我上大学,他工资涨到70多元,他每月按时寄给我60元。假期到父亲的工作单位看他,许多人跟我说:你爸现在麻将都不打了!父亲一辈子只有打麻将一个爱好。为了我上学,他克扣了自己打麻将的“经费”。
如果我也按这个工资比例回报父亲几年,那该是买多少台空调的钱?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账,是永远算不清的。而父母常常把自己为子女所做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却不愿意给子女增添任何负担。就像父亲,哪怕伸手接受子女的孝心,他也看做是向子女“投降”。
父亲年岁大了,终于肯向我们“投降”了,可他还是没有弄明白:自己给了子女一生,子女还有什么不能付出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正愁着父亲70岁生日为他买什么,就揽下这件事:你甭管多少钱,费用我来承担。
于是,父亲成了村里第一个用上空调的人。父亲站在家门口,老远就有人大声问他:老张,空调装上啦!父亲总是嘿嘿地笑,朗声应答:是小正为我装的!正是我的乳名。
百善孝为先,我没有想到,两千块钱不到的投入,竟让我得到了一个好名声。这又让我羞愧:工作这么多年,这还是我一次性为父母支付最多的一笔费用。
父亲是个性格倔强的人,从不向子女示弱。他说过,只要自己还站得起来,就决不向子女“投降”!我们要为他和母亲添置什么,他一概断然拒绝。村里一半人家有了电话,家里的电话才装上,还是两个月前大哥先斩后奏,“强行”给装上的。
父亲每月有五六百元的退休工资,这点收入在城里算不上什么,在农村却不一样,这是父亲不向我们“投降”的主要原因。可这点小钱,柴米油盐、人情行礼全指望着它,过日子也不容易。我们平日只好暗暗地补贴没有任何收入的母亲。
父亲问我空调价格,并没有打算让我掏钱,他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了几百元。这又何苦呢!
想想我读高中的时候,父亲每月工资40多元,他给我30元;我上大学,他工资涨到70多元,他每月按时寄给我60元。假期到父亲的工作单位看他,许多人跟我说:你爸现在麻将都不打了!父亲一辈子只有打麻将一个爱好。为了我上学,他克扣了自己打麻将的“经费”。
如果我也按这个工资比例回报父亲几年,那该是买多少台空调的钱?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账,是永远算不清的。而父母常常把自己为子女所做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却不愿意给子女增添任何负担。就像父亲,哪怕伸手接受子女的孝心,他也看做是向子女“投降”。
父亲年岁大了,终于肯向我们“投降”了,可他还是没有弄明白:自己给了子女一生,子女还有什么不能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