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更强,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笔者任教五年级,虽然在笔者的一再强调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但有相当部分学生阅读非常被动,缺乏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呢?
一、师生共读,培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的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能强求学生去读书呢?
我们要做的事,首先自己每天至少要阅读半小时,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除了电视和游戏,我们还可以从书籍中找到乐趣,得到知识。当阅读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自然的时候,学生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籍,享受文字带给他们的快乐。当学生主动地拿起书的时候,教师是不是就完成任务了呢?其实不然,这时,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来阅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因为学生更愿意受到别人的关注,这也是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所以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不妨每周拿出一两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陪他们共同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慢慢地,等学生领略到阅读的乐趣后,就会独立阅读了。
二、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量
(一)先“有趣”,再“有用”
现在从家长到学校都在关注孩子的阅读,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但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将“有用”作为购买儿童读物的先决条件,而且不少教师也把“有用”作为课外书籍的推荐理由。然而学生是否喜欢阅读,关键在于“有趣”而非我们成人观念里的“有用”。
笔者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她很注意孩子的阅读,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开始讲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小学识字后让孩子读插图本的安徒生童话,孩子上五年级后,她又买来了厚厚的一本纯文字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集。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读课外书了”。还有一位家长,他一考虑到孩子需要阅读,就直接买来《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结果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吓住了。这些家长为孩子提供着“经典”阅读,旁人对他们的选择可能也提不出什么批评。可是孩子们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书,但他们知道不需要哪本书,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拒绝。
教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来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他的兴趣所在。
(二)注重“量”的积淀
考虑到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笔者认为学生应该重点阅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学生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学生一口气读几十万字。小学生对散文大多不感兴趣;而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最多也只有1万字。学生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阅读20个小故事。经常阅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教师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学生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总的来说,教师在选择书籍上,要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只有“有趣”,才能让学生实现阅读活动,才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实现阅读的“有用”。
三、讲究方法,体验阅读乐趣
(一)无负担阅读
一般来说,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刚有点阅读的兴趣时,就急于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感想,谈体会,想必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习惯还没养成之前,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自由地去阅读,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学生喜欢阅读,自觉地去阅读时,可以通过做书签、摘抄让自己感动的语言等方式诱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此时做笔记就成了爱好而非包袱。
(二)营造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班级读书角,设立班级书架,使教室成为学生的阅读乐园,把尽量多的阅读书籍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如让每个学生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把书放在课桌上。在家里,要求家长把希望孩子阅读的好书放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過去,从而进入阅读状态。
四、注重课堂教学
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这个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在课文教学快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起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兴趣。如:“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三万人马,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阅读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总之,兴趣是学生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能找到快乐,有快乐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基于兴趣的阅读才有持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内外的有利时机,启发诱导,才会给学生的阅读注入生机与活力,才会使语文阅读魅力无穷。在我们的学生都爱上阅读后,我相信他们就会体会到有阅读相伴的成长是幸福的,有书香弥漫的生活是快乐的。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更强,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笔者任教五年级,虽然在笔者的一再强调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但有相当部分学生阅读非常被动,缺乏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呢?
一、师生共读,培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的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能强求学生去读书呢?
我们要做的事,首先自己每天至少要阅读半小时,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除了电视和游戏,我们还可以从书籍中找到乐趣,得到知识。当阅读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自然的时候,学生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籍,享受文字带给他们的快乐。当学生主动地拿起书的时候,教师是不是就完成任务了呢?其实不然,这时,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来阅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因为学生更愿意受到别人的关注,这也是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所以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不妨每周拿出一两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陪他们共同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慢慢地,等学生领略到阅读的乐趣后,就会独立阅读了。
二、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量
(一)先“有趣”,再“有用”
现在从家长到学校都在关注孩子的阅读,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但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将“有用”作为购买儿童读物的先决条件,而且不少教师也把“有用”作为课外书籍的推荐理由。然而学生是否喜欢阅读,关键在于“有趣”而非我们成人观念里的“有用”。
笔者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她很注意孩子的阅读,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开始讲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小学识字后让孩子读插图本的安徒生童话,孩子上五年级后,她又买来了厚厚的一本纯文字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集。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读课外书了”。还有一位家长,他一考虑到孩子需要阅读,就直接买来《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结果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吓住了。这些家长为孩子提供着“经典”阅读,旁人对他们的选择可能也提不出什么批评。可是孩子们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书,但他们知道不需要哪本书,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拒绝。
教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来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他的兴趣所在。
(二)注重“量”的积淀
考虑到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笔者认为学生应该重点阅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学生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学生一口气读几十万字。小学生对散文大多不感兴趣;而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最多也只有1万字。学生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阅读20个小故事。经常阅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教师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学生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总的来说,教师在选择书籍上,要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只有“有趣”,才能让学生实现阅读活动,才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实现阅读的“有用”。
三、讲究方法,体验阅读乐趣
(一)无负担阅读
一般来说,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刚有点阅读的兴趣时,就急于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感想,谈体会,想必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习惯还没养成之前,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自由地去阅读,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学生喜欢阅读,自觉地去阅读时,可以通过做书签、摘抄让自己感动的语言等方式诱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此时做笔记就成了爱好而非包袱。
(二)营造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班级读书角,设立班级书架,使教室成为学生的阅读乐园,把尽量多的阅读书籍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如让每个学生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把书放在课桌上。在家里,要求家长把希望孩子阅读的好书放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過去,从而进入阅读状态。
四、注重课堂教学
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这个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在课文教学快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起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兴趣。如:“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三万人马,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阅读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总之,兴趣是学生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能找到快乐,有快乐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基于兴趣的阅读才有持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内外的有利时机,启发诱导,才会给学生的阅读注入生机与活力,才会使语文阅读魅力无穷。在我们的学生都爱上阅读后,我相信他们就会体会到有阅读相伴的成长是幸福的,有书香弥漫的生活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