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果国际 在争议声中挂牌纽交所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怕,没有哪个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像橡果国际这么备受争议。
  2007年5月3日,橡果国际终于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其在股市的首日表现创造了今年以来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之最,位列所有外国上市公司的前三。这是鲜有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纽交所CEO特意向橡果国际高层表达了祝贺。可当橡果国际的高层凯旋时,却发现有人朝橡果国际大泼冷水。
  导致橡果国际在海内外冰火两重天的根本原因,是橡果所处的电视购物产业在中美两国的认知上存在很大差异。电视购物在美国已非常成熟,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QVC等电视购物企业上市,且多年来业绩一直稳健增长。然而,电视购物在中国的发展却饱受非议。这也一度让橡果国际在上市进程中受阻。
  
  妖魔化的电视购物
  
  一贯低调的橡果国际突然陷入舆论围攻中。
  1998年春,时年29岁的杨东杰和美国伙伴筹建了橡果国际公司。公司筹建效仿的是美国已经相当成熟了的电视购物。两年之后,电视直销经验丰富的胡煜君加入橡果,担任CEO,此后公司便逐步成长为中国电视直销行业中的领头羊。
  2002年前后,橡果国际聘请了德勤会计事务所做财务审计。胡煜君表示这主要是为了给股东提供一个真实可信赖的报表,丝毫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的打算。但慢慢的,德勤发现橡果国际几年来的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好,管理规范,认为其完全可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因此介绍了一些投资顾问公司给橡果高层。而此时,对方也正有此意,想引进国外有电视购物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最终,橡果国际选择了风险投资商赛富(前身为软银亚洲),2005年获得其4300万美元的投资。
  资本充裕的橡果国际加快了业务步伐,购买了更多的电视台广告时段,更多的电视观众熟悉了橡果国际的名字。与此同时,公司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海外上市筹备。
  可好景不长,一贯低调的橡果国际突然陷入舆论围攻中。
  2006年8月,对橡果国际来说是黑色的一个月。当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即从是年8月1日起,禁止播放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五类产品的电视直销广告。橡果国际不得不停播了产品销量不错的相关产品,导致营业额锐减。
  屋漏偏遭连阴雨,就在这时,有关橡果国际丰胸等产品无效果以及暴利的消费投诉此起彼伏。一些媒体记者也根据调查写了诸多不利于橡果的负面报道。一时间,橡果国际在舆论中成了暴利的骗子公司。
  这场舆论风波也引起了香港和海外相关投资者的注意,并对此进行了调查。尽管事后证明,很多投诉事件只是张冠李戴,并非橡果国际所为,但中国的电视购物行业已被舆论妖魔化,橡果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投资者对橡果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变得谨慎起来,橡果的上市进程也受了一定影响。
  
  “黑八”后的调整
  
  在这轮大浪淘沙的洗牌中,橡果国际存活了下来。
  前述的“八月禁令”加速了中国电视购物产业的洗牌,也使橡果国际迅速作出了产品结构的转型调整。2006年,橡果国际与恒基伟业、中国联通、联想、金立、万利达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进行了深度合作,主推电子产品。其中,橡果平台推出的由恒基伟业生产的商务通信息安全手机,销售额超过了一亿元。其它产品,如电子导航仪等在橡果国际销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此外,橡果国际还斥资收购了电子词典企业名人,强化了其在教育产品中的优势地位。
  


  在产品的甄选上,橡果国际强化了“良心、良品”概念,并有意识地不再盲目追求“新、奇、特”产品,而强调了产品和品牌的主流性,选择那些更多消费者所需要和能接受的产品进行推广。
  就在禁令发布后很短的时间内,橡果便迅速完成了调整,很大原因在于橡果已有了一个扎实的团队和运营体系。
  中国的电视购物产业已几经沉浮。2000年前后,中国的电视直销企业数量从1000多家锐减到300家左右,市场规模从原来的每年200亿元左右缩减到40亿元左右,缩水幅度达到80%。这是中国电视购物企业的第一轮洗牌。在这轮大浪淘沙的洗牌中,橡果国际存活了下来。
  杨东杰曾总结过橡果得以存活并越做越大的原因,第一条就是有个优秀而团结的团队。
  实际上,橡果国际的管理团队一直很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创始人杨东杰,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酷爱骑自行车运动的他,治理公司讲究稳健和制度。杨东杰申请过一些专利,专利保护意识比较强,杨还喜欢同一些国际公司进行交流。CEO胡煜君则在帝威斯等多个电视直销公司工作过,对电视直销行业的洞察力超强,胡的合作伙伴和下属评价其看问题能直击要害,自2000年以来,负责橡果国际的业务,并对橡果国际的模式创新有所贡献。此外,橡果国际还吸引了有过多年在美国工作经验的首席财务官和相关投资部的人才。这些高管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财务中心在上海,运营中心在北京。杨东杰和胡煜君则同时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办公。
  在杨东杰看来,另一个能使橡果国际迅速作出调整的原因是其商业模式的体系保障。胡煜君曾多次向员工强调,橡果国际不仅仅是个电视购物公司,而是个拥有实业的跨平台多品牌的整合营销公司。
  
  比盛大更成功?
  
  “橡果的模式跟美国有点儿像,又有点儿不像。”
  “橡果国际很可能是比盛大更成功的企业,而吸引赛富的正是橡果国际的商业模式。”投资过盛大的赛富总裁阎焱曾这样表示。原赛富合伙人周志雄则评价:“橡果的模式跟美国有点儿像,又有点儿不像”,他认为橡果国际是家典型的基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公司。此番论调也得到诸多投行和财务顾问的认同。
  在2004年第二季度曾有一家美国上市公司找到橡果,希望引进橡果的资产。橡果曾一度犹豫是否要借壳上市。但最后橡果国际的易凯资本执行董事金鹏坚持主张橡果还是直接上市比较好。
  在上市筹备的最后一天,橡果国际以及各相关合作伙伴曾讨论是否如期上市。当时决定继续推进上市。不过由于受累当时舆论,投行反馈回来的定价让橡果国际难以接受,于是搁浅了上市。
  但抛开当时的舆论影响,橡果国际本身的资质还是被很多人看好。在橡果国际筹备上市过程中,纽交所做了很大的争取工作。胡煜君向《英才》记者介绍说,纽交所一再要求前来公司拜访,在实地了解了橡果国际后,他们表示:“橡果国际完全满足纽交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并建议橡果选择纽交所上市。考虑到纽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其上市企业多为巨无霸企业,崇尚稳健的橡果国际开始倾向于纽交所。
  2007年4月18日,筹备得当的橡果国际开始上市路演,首站为香港,之后是美国的诸多城市。胡煜君感叹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断地向各种投资机构去介绍企业,讲故事,讲企业的价值。有时一天甚至参加十个路演。”
  在投资者的诸多问题中,商业模式是最关键的问题。橡果的商业模式是电视购物和传统分销结合的业务模式。胡煜君回忆道,路演时,说完橡果的商业模式后,很多投资者都惊奇怎么会是这样一个模式,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半天到一天后,这些投资者一旦领悟,就雪片般地下单了。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聚合物在毛织物活性染料染深色时后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原理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最终确定该聚合物的最佳用量在4%~5%(owf),深色毛织物[染料用量达6%owf)的湿摩擦牢度可达
通过三甲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J-00制备了一种新型树脂(NJ-03),树脂性质表征说明,通过改性季胺基被成功引入,树脂骨架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碱性基团。研究了pH、盐浓度
采用己二醇、己二酸等经缩聚反应制备新型聚酯基涂层剂,研究了原料的配比、不同催化剂、不同升温速度控制对涂层剂酸值与羟值的影响。FT—IR分析结果表明聚酯基涂层剂的结构与
提出了基于超声射频(RF)时间序列的肝纤维化程度评分方法,尝试为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和诊断提供定量无创的影像辅助手段。首先使用宽频超声线阵探头获取活体肝组织的回波RF信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借“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之机,笔者针对我国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和冶金固体废物的处理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博采众长,提高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