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考察,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中国共产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而构建和谐社会,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崭新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必须着眼于人,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其他文献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高校辅导员核心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效供给,前提是解决其筹资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长效筹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在农村公共产品筹资过
近代西方自然法的自然权利转向并非历史的基因突变,它是人类生存方式重大变革在观念上的反映。前现代社会是一种“群体本位”的社会形态,自然法从总体上表现为自然义务,现代社会
中国能源市场的上游价格已完成市场化并与国际接轨,而终端零售市场价格却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有证据表明,政府的这种管制很可能是出于对于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
企业的领袖气质是能够对社会、顾客、其它企业产生强烈吸引力的特殊企业气质。在生态文明倍受重视的情况下,企业的领袖气质必然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这是由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总
高校生涯、职涯、学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的学风角度看,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从主体内在契合性和学习主动性上看,“三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
阐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的弊端,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费时低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探讨了提高英语精读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语用失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言语层面的语用失误,对于非言语层面的语用行为失误,还缺乏系统而成熟的研究。从语用行为失误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