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虚岁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一件容易让人迷惑的事。
  古人计算年龄以过年为标准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以年为单位。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1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1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中国,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传统文化中的拜年,是家族或宗族的亲戚之间串门走动,拜见长辈,给老人送礼、磕头、祝福;同时接受孩子们的新年问候,给孩子们压岁钱。为什么有这种活动呢?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每一个人的生日。春节有一副经典对联,叫作“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能反映春节增岁的意义。
  虚岁的出现
  在户籍制度出现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报出自己的准确年龄,只能借助衣服尺寸、所掌握的技能、能担负的工作等来说明。实际上,在大众文化水平普遍极低的情况下,记住自己的准确年龄既没有必要,也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能力之外。
  年龄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便于汲取资源。中国人有虚岁要感谢战国时期实行军事集权的秦国。秦国在公元前375年创立了户籍制度,到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登记年龄,目的主要有两个:征税和征兵。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有了中央政府就有了税。在自然经济下,税的直接体现是粮食和人力,所以怎么控制人是统治者最重视的问题,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登记人口。从公元前231年“令男子书年”开始,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颁布《户籍法》之前,官府的户籍和档案只记载民众的生年或年龄,不记出生的月和日。
  所以,按照这种记岁法,哪怕你出生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在岁数上也和出生在同年第一天的人没有任何差别,即便你們的实际年龄差了几乎整整一岁。
其他文献
1944年腊月底,在南市几家园子献艺的平津曲艺名流要联合筹办一场“搭桌戏”,也就是现在说的“义演”。艺人们考虑到相声名家郭荣启的拿手段子《法门寺》有唱、有做、有哏,而且这出京剧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用人多,唱段少,曲艺演员们排起来容易,于是决定反串这出戏。  大家商量着分派了角色:郭荣启在相声里塑造郿坞县的赵廉很精彩,赵廉就由他演;刘瑾由梅花鼓王金万昌、笑话大王张寿臣一前一后扮演;贾桂由相声名家
期刊
顶真的鼻子,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面部的线条虽不硬而有一种硬的感觉……这是胡兰成眼中的苏青。张爱玲则用了这样一句“张氏比喻”形容闺中密友苏青的脸:“像从前大户人家有喜事,蒸出的馒头上点了胭脂。”  苏青的老家在宁波城西一个叫浣锦的小村庄。这个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埠的商城,是浙东到上海的门户。100多年来,宁波人就有了那么一种热辣、现实、不陈腐的新兴的市民气象。苏青的现实与爽
期刊
古代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和炉子,这些取暖工具都需要使用燃料,燃料费是古人冬天里一笔不小的开销。古时,朝廷会给公职人员发放“取暖补贴”,即俗称的“烤火费”。工资的别称“薪水”,细究起来,便与“取暖补贴”有关。  古代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主要由俸银、禄米、柴直(值)银三大部分组成。柴直银就是包括冬天的薪炭费用在内的生活补贴。早期烤火费多是以实物发放,如宋代,每年从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发炭,宰相、枢密使每人
期刊
胡辣汤是西安市民离不开的早餐,已经与肉夹馍、羊肉泡馍共同成为这座城市的风味名片。这鲜香浓郁的胡辣汤究竟从何而来?“独立起源说”与“豫汤西迁说”各有拥趸,争论激烈。对生活在西安的“道北人”来说,胡辣汤就是来自故乡河南,而传来的原因也很明确—抗日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也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味蕾与胃。  舌尖上的乡愁  作家梁实秋籍贯浙江杭州,但素来以北京人自居,谈起羊肉时说它“是北平人主要的
期刊
清朝的帝王们在医学方面大都十分自信,他们甚至会与御医PK,自己开药方。  比如康熙帝对补药就有自己的见解。大臣赫世亨向他進奉补药时,康熙帝说:“我从来不吃补药,我劝你也别吃。补药对人的身体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你吃完补药之后有什么反应吗?”赫世亨说没有,康熙帝说:“补药就像那些小人说的奉承话一样,听着好听,实际上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康熙帝还曾严厉批评皇八子胤禩,说他没事儿经常吃补药,结果越补越糟。  
期刊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古时,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其祭祀诸神,称为“腊祭”。  腊祭之名始于周代。《周礼》中载,腊祭祭祀的是农事方面的八位神灵,腊八的“八”即源于“祭八神”之俗。  因腊祭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人们将十二月称为“腊月”。不过秦汉之前,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汉代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祭之日,南北朝时才将腊祭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日”,此后民间就将这一天
期刊
1.把厚水彩纸铺平,用羊毛板刷蘸水上下左右刷匀,水分多少以水不在纸面上流动为宜。画狗用的时间比较长,故刷水后即可着笔。先用大白云笔调群青、赭石、土黄,淡色勾出头部外轮廓。  2.再少蘸一点水,把嘴巴也一起画出。  3.继续用淡色画身上的毛和脚。为了表现毛的质感,可将笔豪压扁。  4.尾巴和前后腿可用大号笔放笔画出,笔触过了轮廓线也不要紧,最后可用重墨来调整。  5.头顶着色要用浓墨并掺进一些水粉色
期刊
在包子铺买了几个豆沙包准备当第二天的早饭,掏了掏口袋,没零钱。于是,我打开手机,准备用支付宝付账。谁知费了好大劲才把支付宝页面打开,扫码又扫了好半天。终于跳出付款框,输个密码又等了近一分钟,然后才听到对方的手机提醒“支付宝到账5.6元”,而我的手机依然停留在支付页面。包子铺老板瞥了我一眼,一脸不屑的样子,似乎在说:“你这样也配用支付宝?”要是俺家妞在,肯定也要鄙视我:“我好好的手机交给你,这才两个
期刊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军事评论家之一,张召忠一贯是时髦的。即使在家接受采访,他也要为两鬓斑白的头发打上摩丝,根根分明的发丝微微隆起,清爽利落,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一些。他身上的白色T恤虽不起眼,但左胸上印着的“world peace(世界和平)”表明这是一件“局座同款定制T恤”,这款T恤在“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商城中售价138元。  2 0 1 5年的最后一天,张召忠开通了名为“局座召忠”的微信公众号,召
期刊
或许你对大卫·爱登堡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你多半看过这些纪录片:《地球脉动》《植物私生活》《冰冻星球》……都是极为经典的BBC自然纪录片。大卫·爱登堡参与了其中每一部纪录片的策划、拍摄与解说,他的人生也如影片中的镜头一样精彩。  因为曾被英国女王授予爵位,所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爵爷”。从26岁到91岁,爵爷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儿—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用精彩幽默的话语解说大自然。从1952年的《动物园探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