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净界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雕塑家李志正先生的作品,给我一直以来的印象就是,素,净。
  认识先生已有十多年。最初见到这位花白头发、目光清澈、一脸澄净的素净老者,只觉得他不俗,不凡;多次见到,就觉得他为人很谦和,不欲不求,尤其有内蕴……好长时间没见了,最近在一次聚会上偶遇,已经七十八岁的国家级雕塑大师,先生仍然没有一点虚傲,仍然澄澈如初,不增不减,不垢不滞。他拉住我的手,笑着说,“仍要干活”,“不干活儿就真的老了”——你看,先生是不是完全没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大上”,只当自己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劳作的普通而年轻的工匠?
  嗯,工匠。肯定的。
  普通吗?当然普通。但其实也绝不普通。
  木匠出身的艺术大家齐白石先生就曾自刻印章“大匠之门”。一生潜心于金石雕塑的李志正先生无疑就是位“匠人”。但人与人不同,匠与匠不同。李志正先生之匠,参乎前贤,素心独照,悉心运技,技近乎道。
  故而,想到李志正先生,我总想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典籍,由南朝刘勰撰写。其结构严密、论述细致,“体大而虑周”。《序志》这样定义:“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文之用心”,“心哉美矣”,我觉得李志正先生佩用“素心雕龙”,是大可以的!
  二
  李志正先生甘当工匠。
  作为优秀工匠,李志正成名已久,他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批工艺美术大师。
  1980年,《山西日报》即对他的事迹做过专门报道。“各种玩具、存钱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轻托莲花的观音玉手,那种轻柔与力量的有机结合足以让你震撼;表情各异的石膏佛祖头像,嘴角流露出的每一抹微笑,都是智慧與觉悟的微笑。”报道高度称赞他,“拯救了一个频临倒闭的企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时光回溯到1977年。已经从事煤矿井下装煤重苦力十年多的李志正先生,终于有机会调到矿区街道办的一个频临倒闭的小瓷厂当技术员。活儿轻了,口粮少了,工资低了,但这是一份与他喜好和心性相符的工作。他尤其珍视这份工作,想努力用自己的技术维系这个小厂。他考察到当时国内工艺品稀缺,就主动请缨担当了工艺品设计、制作和焙烧的重任。
  投入,绝对的投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那种投入!
  现在人几乎想象不到那种拼命三郎般的投入。
  李志正先生没明没黑、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甚至两次放弃了到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深造的机会,无惧身染肺结核、角膜炎、肠套叠等凶险的疾病,他用一以贯之的认真、细致、真情见性的“匠心”和“匠术”,以简驭繁,以精驭巧,全身心投入地设计出130多种市场“抢手”的陶瓷和雕塑作品。
  先生在瓷厂的十年间,累计生产他设计的工艺品1000多万件,其中百分之七十直接出口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工厂实现了大量利润,为国家创得了宝贵的外汇。工厂也由最初的三十来人发展到三百多员工。
  如此成绩无疑堪称“厥功至伟”!以致,当时好几位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光临了这个大集体工厂,亲自接见了李志正先生。
  但先生却依然“不激不厉”,不虚不浮,不摇不动,砥砺精进。他只是更加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世界里,保持着努力“维系工厂发展”的那颗朴素初心。
  三
  佛缘,确实是佛缘。
  一个偶然机缘,李志正先生接受了当时云冈研究所所长邀请,设计“云冈旅游纪念品”。
  其他人搞旅游纪念品,或要迎合市场,肆意解构原型,甚至粗制滥造;或要简单复制,只取其型,无视其神。但李志正先生一味素心,不违素心,坚持素心。他给自己定下原则:第一,要有云冈情调云冈特色;第二,不能“伤”了古人。——这种“不迎合、不苟且”的艺术家思维无疑超越了很多庸俗的设计理念。他既不简单重复云冈石窟佛造像,又把旅游纪念品当成艺术品来重新设计塑造,提升文化含金量,提高收藏价值。
  于是,不谈条件,不计待遇,李志正先生在佛国梵境的云冈一蹲就是两个半月。白天,他匍匐在石窟里潜心研究,仔细探求和理解北魏佛造像的雕塑风格和技巧;晚上,则在灯光下一点一点硬啃文献巨著《云冈石窟》,文像互参,咀嚼消化。终于,他对北魏雕塑对佛像雕塑有了全新的理解,设计制作出了五种神态、表情、风格各异的佛祖头像,用现代艺术家的思维和技法,很好地诠释了博大的佛学精髓和主旨精神。因而甫一问世,就极受追捧,得到雕塑界同仁和百姓的广泛赞誉。
  由此,李志正先生正式进入了梵境禅界的雕塑王国,全身心投入到佛像雕刻艺术之中,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先生的雕塑作品先后建在了五台山、三亚和台湾高雄等地,摆在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最显著位置;他还设计雕刻了《北大校钟》、《香港回归纪念钟》、《澳门回归纪念钟》、云冈石窟《大同钟》、山西洪桐《祭祖宝鼎》《成都文殊院舍利塔》等;他的工艺雕塑作品则完成了北魏云冈佛头造像及云冈飞天浮雕造像系列;大同华严寺辽金造像系列等。他的工艺雕刻作品也先后斩获了轻工部一等奖、全国旅交会二等奖、香港专刊金奖、全国展览奖、省优秀设计奖,省文博会金奖等。论文入选《全国工艺美术讲座》一书。先生还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参加了2008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第17届世界手工艺大会。
  四
  在雕塑界,佛教也被称为“像教”。
  人们对佛教的认识,首先是通过佛造像来实现的。佛造像在景观、庙宇中,“庄严宝相”其实是雕塑家有意“强加”给人一种静穆、端庄、唯美的艺术性感觉。艺术家通过会心含蓄的笑容,流布万方的目光,繁缛华丽的宝饰和背景装饰,以及一些神秘而特定的禅印等,使佛像静观自在,外化仁爱慈悲,以此感召人心,聚集信仰。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以,李志正这样发声:雕刻造像之意大矣哉!   但在古往今来所有的佛造像中,先生尤其欣赏的是云冈石窟的北魏佛造像。他在一篇论文里这样阐述云冈佛像:“大佛……双腿单盘,坐姿平坦开阔、是豁达胸怀的象征。体态中正安定、内刚外柔,集父亲的阳刚挺拔与母亲的温柔平静于一身。两手臂作定印,两腋虚空、圆融,呈现出心念宁静的气功态和磁场效应。……(躯体上)线条的律动和节奏充满佛乐流畅超然的韵味。边饰二方连续的图案细密工整,寓意着佛教法度的严谨。”
  能够把对佛像的理解,同一个人的心胸志向、一个人的父母亲人,以及工艺的、物理的、哲学的等辩证思维紧密结合,就绝不是一个亦步亦趋的普通工匠。
  这需要境界,需要静界,更需要净界。“静则灵,灵则慧”,方能直趋通灵净界!
  因而先生即使手动设计雕塑时,心无旁骛,扫去尘埃,虔心于斯。闲下来时,他就静静地博览群书,独思,笃悟。
  先生认为,云冈大佛为了塑造刚劲、雄浑的巨人体魄,大佛的造型从整体到局部都作了几何形的概括、夸张和变形,使静穆的佛像更具象征性,把“简洁就是丰富”的美学妙理运用到了极致。
  先生感觉,大佛得道觉悟后会心含蓄的笑容,充满对芸芸众生无限关爱和期待的眼神,只要与你的目光对接了,就叫你一生一世无法释怀。
  先生发现:静如泰山的坐佛背后是毡包式的天宇,呈现着“空故纳万境”的包容,背景上面用浅浮雕加线刻的装饰图案幻化出一派“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的自由、幽玄的天国美景。神秘的火焰纹样是宇宙能量的象征。时间、空间和能量在这虚空间里聚合。大佛与背景一凸一凹,一简一繁,一静一动,一实一虚、一厚重一空灵的形式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提升了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和感悟。
  他還发现,石窟造像高情远韵的意境也得益于材质和色彩的单纯,年久风化形成的残缺美和沧桑感使自然造化与人为的创造浑然天成,增强了石窟艺术的深度和神秘气氛。
  因此,当灵山塑造巨佛想要邀请先生,并要求按照其设计的模型雕塑佛像时,先生明确指出,这不是他心目中的大佛!并断然拒绝,舍弃了大额佣金。
  五
  如同“书如其人”、“画如其人”,所有艺术品,包括雕刻作品,都会潜含作者技功、心相、心境的投射。李志正先生倾心云冈造像,拓展北魏佛像雕塑,以自己的修为、学识、见解、技法、禅意和净界,从云冈石窟既有的佛造像中俊逸化出,融刚正、端庄、睿智、慈悲、乐观、虔诚等为一体,创造了一批魄力雄强、厚重浑朴、宏图远志、充满活力的饱含北魏风骨和华夏精魄的艺术精品。
  这是多大的素心!这是多大的净界!
  诗人歌德说:“谁拥有了艺术,谁就拥有了宗教”。
  而我要说,李志正先生则通过雕塑宗教佛像的方式,丰富和创新了艺术!
  简介
  李志正,生于1942年,河北泊头人,著名雕塑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艺术顾问。中国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陶瓷作品曾入选“全国玩具展览”、“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全国艺术陶瓷展览”。
  设计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雕塑“祭祖宝鼎”获中国“洪洞大槐树”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
  雕塑“天歌”入选全国城市雕塑优秀设计方案展;
  雕塑“清风朗月”、“运转”入选“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雕塑“千手观音”、“菩萨”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获山西省文博会金奖。
其他文献
也许是那身警服太神奇  都说你美丽  也许是那张笑脸太熟悉  都向你致敬意  城头高高雪小巷绵绵雨  一朵警花开万家  万家故事说的都是你  也许是那条老街太朴实  都把你当知己  也许那片社区都是家  都喊你贴心女  城头高高雪小巷绵绵雨  一颗芳心暖万家  万家燈火都在你心里  城头高高雪小巷绵绵雨  一朵警花开万家  万家灯火说的都是你  城头高高雪小巷绵绵雨  一颗芳心暖万家  万家灯火都
期刊
市歌舞剧院让红色经典剧目闪耀舞台  回首歌声飘过的岁月,那一首首《红梅赞》《绣红旗》曾经激励了几代人。近日市歌舞剧院正在排演歌剧《江姐》,这是该院继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之后的又一部红色经典剧目。这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搬上舞台且久演不衰的歌剧,其中排山倒海的交响乐和如歌如诗的咏叹调交织的舞台剧,成为了歌剧的高峰。剧中江姐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象征。如今,市歌舞
期刊
老郝,全名郝玉江,50多岁,离异,嗜酒。我和老郝做了五年的同事,但也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他卒于心梗,去世的时候是2016年的清明节。身边没有亲人相送,我和王杰算送他最后一程的人吧!  老郝是单位机关楼的门房,因为离异,一个人每天待在单位一楼的门房,满脸都是褶子,人就像个麻杆,似乎风一吹就倒。我对他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每天中午,我回家路过一楼大厅,他总是微醉着说:“回呀!”然后露出一口黄牙,笑的好不
期刊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然而我们的大同姑娘裴星茹仍然奋战在亚锦赛的摔跤场上,最终以3比1战胜日本选手,摘得女子57公斤级比赛金牌。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这个值得大同骄傲的摔跤新星。  2008年,裴星茹开始学习摔跤,2013年一举获得全国少年锦标赛冠军,在2014年的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崭露头角,随后在2016年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征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就取得了60公斤级冠军,在201
期刊
2017年9月9日,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获得“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9月16日晚,施一公在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谈到他对卓越人才的期望与思考。  1995年,我在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拿到博士学位,尽管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板上钉钉,会去做学问了,但我仍然去面试了几个职位位置,期望不让自己留遗憾。我拿到了一个保险公司中国首席代表的位置。当时面试我的一位面试官跟
期刊
古城墙溯源  四  已故历史学家殷宪考证认为,北魏和平城,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北魏选择了平城,平城成就了北魏。  关于平城的建城史,过去我们只敢说到秦汉,2007年,省、市考古所在北关操场城街东北部的翰林别苑小区工地发掘了北魏的太官粮窖遗址。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先生从北魏圆钵形粮窖与汉代数间小型房形建筑的叠压情况推断,这处北魏皇家粮仓可能是建在一座汉代仓储遗址上的。在这里不仅出土了29枚中为“平
期刊
1951年,63岁已病入膏肓的杜月笙和44岁已徐娘半老的孟小冬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婚礼,同年,杜月笙在香港死去。如同杜月笙的上海滩传奇,他与孟小冬之间也可谓是一场让人唏嘘的缘分传奇。  杜月笙未发迹前为孟小冬的风采沉醉,发迹后却从未仗势强求过,很多年,他一直在一旁或者远处默默地注视、帮助孟小冬。  孟小冬有另一段著名的情感纠葛——与梅兰芳的爱恨婚姻。她和梅兰芳算是一种青梅竹马,但却掺杂着太多现实,与其
期刊
《坛经》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惹尘埃。”尘世不免沾染人一些浮燥的东西,置身其中能跳脱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渴望。初夏的某日,我怀着久已的向往,拜谒了佛教清凉圣境——五台山。此次出行,虽愚昧未减,却也清爽了不少。  五月飞雪  清晨即起,驱车南下。上大运高速公路,东折经108国道,于上午10时许,直抵五台山北麓。  汽车沿公路逶迤而上,山势愈显陡峻。未知觉间,气温已
期刊
小时候,一个夏秋相交的午后,家门口的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很是让人心痛。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啊,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毁就毁在结果太多、枝叶太旺,招风啊。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并不明白祖父话中的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
期刊
千钧一发,他英勇无畏,冲向罪犯,一招制胜!!  初见陈翔是在大同市某医院的病床上。他给人印象沉稳、谦和。眼神里透着坚毅和执着。  大年初二,本该是阖家团圆、欢喜的时刻,陈翔和他的战友们却刚刚处置完一次抓捕任务。这次任务中,他果断击毙近乎疯狂的罪犯,英勇负伤。  “当警察,关键时刻就得冲上去!不然,咋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旁人看来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短兵相接的瞬间,被眼前这位身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