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无论从考试的目的、内容、性质还是选拔的标准都没有可比性,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将两者相提并论,因为二者都是国家最为重视的抡才大典。对于科举考试而言,正史记录得最多的是名字和名次,某朝某代某年某科,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而在古代笔记中,却呈现出别样的记载,那就是但凡能金榜题名者,大都不仅仅因为考生的八股文做得多么好,还必然有“品德加分项”。
科举考试中的“品德加分项”,首先要提的是祖宗,一个人能考中功名,绝对是因为祖宗积德——而且是积大德的缘故。
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了好几桩这样的事情。
万历年间在福建清流当过县令的蒋皆我,做官时“多惠政”。那时一些山民迷信蛊术,“多畜蛊毒,人至辄死”,蒋皆我不信这个邪,坚决取缔,抓捕培养和配置蛊毒的人,并找到治疗蛊毒的良方公之于众,很多人因此幸免于难。清流旧时还有一个恶俗,凡是卖给富贵人家做婢女的女孩,等同于奴隶,每天要做无数艰苦的工作,“日椎髻赤脚负汲道中”,就算成年了也不能出嫁。而家里贫穷的小伙子们又娶不起媳妇,只能打一辈子光棍……蒋皆我觉得这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于是下令,凡是家中有婢女的,满二十岁必须出嫁,不然主家要受重罚,“能遵令者各赠以银”,结果一天就有几千个女孩找到了夫婿。
清流的老百姓对蒋皆我感激不尽,等他卸任时,集资买了一石的豆子送给他,豆子能发芽,在古代寓意着“子子孙孙发科发甲”,结果蒋皆我的儿孙一大堆考中进士的,“俱以文学宦绩著名东南,至今不绝”。
救万民跟救一命,效果相同。有个名叫徐北山的天津人,以贩盐为生,后来渐渐中落。乾隆五十年的除夕,他外出躲债,在一个小巷子里突然听见“黑暗中有哭声甚惨”,他举起火把一照,见是一个穷人,一边哭泣一边往树上打绳结,一看就是准备上吊,徐北山赶紧上前问他怎么回事,那人说自己欠债实在还不起了,徐北山把自己身上最后一点钱给了他说:“我其实也是外出躲债,时日艰难,但总要想办法活下去,寻短见算怎么一回事呢?”那人跪地磕头,起来时见徐北山已经悄然离去……十几年后,徐北山的两个儿子徐澜、徐淮分别考中进士,第三子徐汉亦考中嘉庆戊午举人。
不过祖先到底积德不积德,这是个很难掌控和改变的事情,所以本人的“积德”更加靠谱、可操作性更强。
清代学者许奉恩在《里乘》中写过一个很传奇的志异故事:“甲与乙偕赴秋试,袱被同车”,这天日暮时分,突然迷路,见前有茅屋数椽,上前叩门求宿,突然“闻内哭声甚哀”,俩人觉得奇怪,很久,哭声总算慢慢停了下来,一老妇持灯开门,问他们什么事?“甲乙以失路借宿告”,老妇面有难色,说家中没有男人,又很狭窄,难以住宿。甲乙二人说:有个容膝之地,得免露宿即可,别无他求。老妇只好同意了。
二人很高兴,跟着老妇人进了屋子,把袱被铺在地上,准备这么坐到天亮,因为没有其他事可做,就跟老妇聊天,问她家男人去哪儿了,刚才听到十分悲伤的哭声,所为何事?那老妇人叹息道:“我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本地颇具微名的读书人,赶上瘟疫,不幸双双遇难,剩下我和儿媳两个孀妇难以存活,何况丧事花费巨大,借了不少钱,而今又还不上,不得不让儿媳改嫁到债主家抵债,儿媳不愿,我又不忍,只好抱头痛哭……”说着又不禁落下泪来。
甲乙闻之恻然,问老妇人一共欠了多少钱的债,老妇回答说是四十两银子。甲乙商量了一下对她说:“我们出外赶考,带了充足的路费,索性赠你们四十两银子,帮你们婆媳二人还债好不好?”老妇一听,跪在地上就磕头,泣谢道:“倘若能如此,恩同再造,结草莫报!”甲乙连忙将她扶起,从行囊中拿出四十两银子交给她,等到天亮便辞别而去。
恰是农历七月中旬,正所谓新秋残暑,晴雨不时。这天傍晚,甲乙二人正发愁这回该去哪里投宿呢,只见月出东山,皎若晶镜,路旁突然出现一座小草屋,门口有两个人正在徘徊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见到甲乙二人至,那俩人拱手上前道:“恭候二位已经很久了,请你们到草屋里歇息片刻吧!”甲乙二人定睛一看,只见这俩人一个是老翁,“苍髯垂胸,年可五十许”,另外一个比较年轻。甲乙二人十分高兴,连称打扰,老翁说:“二公休得谦让,蜗居狭陋,还请不要见怪才是。”
酒足饭饱,月至中天,明河横练。老翁说:“良夜逢嘉客,闷饮殊属无趣,咱们不妨寻个题目比赛制艺(八股文)如何?”于是效仿科举考试,从《四书》里寻了三句话拟三道考题,一起撰文。“甲乙构思颇苦,见老者少者走笔风驰,顷刻三艺各就”。老翁把自己和儿子的文章拿给甲乙二人看说:“我们父子二人遁迹荒郊已久,对制艺已经忘却得差不多了,草草急就,敢求斧正。”甲乙读之,叹为杰作,自愧不及。
老翁说:“夜已经很深了,二位先生不妨早早休息,明天早晨出发去赶考吧!”说完跟那年轻人席地而眠,甲乙疲惫了一天,在东西二榻上分别躺下熟睡。
第二天早晨他们醒來,不禁大吃一惊,发现自己居然躺在坟地里,无论床榻、餐具都消失不见,只有昨夜游戏所做的“考卷”,骇愕良久,再看眼前两座坟墓的墓碑上姓名,正是那老妇的丈夫和儿子!他们知道昨夜二鬼乃是报恩,赶忙把老翁和其子的“考卷”背牢。“入闱,果此三题,录之,果同中式;春闱,复联捷成进士。”
当然,还有一种特别罕见的,就是祖先也积德,自己也给力的,等于在“品德加分项”上再加一道保险,想不考中功名都难。
清代学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写道光时期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的汤金钊事。汤金钊是萧山人,他的父亲乃是做小生意的,除夕收了账,揣着三十两银子,冒着风雪回家,忽然见街边的小巷子里,有夫妻俩在抱头大哭,“声甚哀”。汤父上前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在这里哭泣?丈夫说:“欠了一屁股的债,年三十实在躲不过去了,债主让我把妻子改嫁给他还债,但我们夫妻俩感情甚好,实在不忍分离。”汤父想了想问:“你们欠债主多少钱?”答曰三十两银子,汤父点点头:“这倒正好。”于是倾囊所出。夫妻俩感动极了,一个劲儿问他姓名,汤父只说自己姓汤就离开了,夫妻俩一路打听,知道他有个儿子名金钊,尚年幼,已经上学堂,正在读书,夫妻俩“谨记之,以图厚报”。
这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十三四岁,相貌非常美丽,浙江巡抚“欲进美女以媚和珅”,满处寻找美女,结果看上了他们的女儿,重金买下送到京城给和珅做妾。和珅非常宠爱她,没过几年她给和珅生下一个儿子,在家中地位更高,和珅对她“惟其言是听”。而女子的父母每次来京城看她,都不忘了提醒她有位姓汤的人对其家有再生之德,切不可忘,这女子“思报汤德”,没事儿就给和珅吹枕边风,和珅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这一年乡试,和珅专门给浙江主考官下了一道密令,如果有个叫“汤金钊”的人参加考试,务必照应。和中堂的话,主考官岂敢不听,“榜发,(汤金钊)巍然解首”——解首就是解元,乡试第一名。汤金钊哪儿知道这些事,按照规矩入京准备参加下一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没过两天,“和珅使人持名片,送银三百两至”,恰好汤金钊外出,送东西的人只好先回和府,并叮嘱旅店老板,让他转告汤金钊,明天去和府一趟拜见和大人——只要汤金钊去了,接下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汤金钊都是十拿九稳的第一名!
等晚上汤金钊回到旅店,听店老板转达了和珅的话,长叹道:“我凭真才实学做官,绝不做趋炎附势之人。”当即雇车出京回萧山,“不入闱”。
不久和珅败亡,汤金钊才重新参加礼部会试,这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大家都拿他比作两次谢绝张居正延揽的明代大才子汤显祖,而嘉庆皇帝也认为他不肯依附和珅,十分难能可贵,这对他后来仕途之路的一帆风顺,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积德”和金榜题名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不过,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封建专制时代的老百姓,这点儿小心思既可笑又可怜,对手中握有权力而为非作歹的官吏,畏之,惧之,无奈之,最后只能谄之,哄之,叹息之!
祖宗积德:救人一命惠及子孙
科举考试中的“品德加分项”,首先要提的是祖宗,一个人能考中功名,绝对是因为祖宗积德——而且是积大德的缘故。
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了好几桩这样的事情。
万历年间在福建清流当过县令的蒋皆我,做官时“多惠政”。那时一些山民迷信蛊术,“多畜蛊毒,人至辄死”,蒋皆我不信这个邪,坚决取缔,抓捕培养和配置蛊毒的人,并找到治疗蛊毒的良方公之于众,很多人因此幸免于难。清流旧时还有一个恶俗,凡是卖给富贵人家做婢女的女孩,等同于奴隶,每天要做无数艰苦的工作,“日椎髻赤脚负汲道中”,就算成年了也不能出嫁。而家里贫穷的小伙子们又娶不起媳妇,只能打一辈子光棍……蒋皆我觉得这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于是下令,凡是家中有婢女的,满二十岁必须出嫁,不然主家要受重罚,“能遵令者各赠以银”,结果一天就有几千个女孩找到了夫婿。
清流的老百姓对蒋皆我感激不尽,等他卸任时,集资买了一石的豆子送给他,豆子能发芽,在古代寓意着“子子孙孙发科发甲”,结果蒋皆我的儿孙一大堆考中进士的,“俱以文学宦绩著名东南,至今不绝”。
救万民跟救一命,效果相同。有个名叫徐北山的天津人,以贩盐为生,后来渐渐中落。乾隆五十年的除夕,他外出躲债,在一个小巷子里突然听见“黑暗中有哭声甚惨”,他举起火把一照,见是一个穷人,一边哭泣一边往树上打绳结,一看就是准备上吊,徐北山赶紧上前问他怎么回事,那人说自己欠债实在还不起了,徐北山把自己身上最后一点钱给了他说:“我其实也是外出躲债,时日艰难,但总要想办法活下去,寻短见算怎么一回事呢?”那人跪地磕头,起来时见徐北山已经悄然离去……十几年后,徐北山的两个儿子徐澜、徐淮分别考中进士,第三子徐汉亦考中嘉庆戊午举人。
自己积德:资助孀妇得到泄题
不过祖先到底积德不积德,这是个很难掌控和改变的事情,所以本人的“积德”更加靠谱、可操作性更强。
清代学者许奉恩在《里乘》中写过一个很传奇的志异故事:“甲与乙偕赴秋试,袱被同车”,这天日暮时分,突然迷路,见前有茅屋数椽,上前叩门求宿,突然“闻内哭声甚哀”,俩人觉得奇怪,很久,哭声总算慢慢停了下来,一老妇持灯开门,问他们什么事?“甲乙以失路借宿告”,老妇面有难色,说家中没有男人,又很狭窄,难以住宿。甲乙二人说:有个容膝之地,得免露宿即可,别无他求。老妇只好同意了。
二人很高兴,跟着老妇人进了屋子,把袱被铺在地上,准备这么坐到天亮,因为没有其他事可做,就跟老妇聊天,问她家男人去哪儿了,刚才听到十分悲伤的哭声,所为何事?那老妇人叹息道:“我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本地颇具微名的读书人,赶上瘟疫,不幸双双遇难,剩下我和儿媳两个孀妇难以存活,何况丧事花费巨大,借了不少钱,而今又还不上,不得不让儿媳改嫁到债主家抵债,儿媳不愿,我又不忍,只好抱头痛哭……”说着又不禁落下泪来。
甲乙闻之恻然,问老妇人一共欠了多少钱的债,老妇回答说是四十两银子。甲乙商量了一下对她说:“我们出外赶考,带了充足的路费,索性赠你们四十两银子,帮你们婆媳二人还债好不好?”老妇一听,跪在地上就磕头,泣谢道:“倘若能如此,恩同再造,结草莫报!”甲乙连忙将她扶起,从行囊中拿出四十两银子交给她,等到天亮便辞别而去。
恰是农历七月中旬,正所谓新秋残暑,晴雨不时。这天傍晚,甲乙二人正发愁这回该去哪里投宿呢,只见月出东山,皎若晶镜,路旁突然出现一座小草屋,门口有两个人正在徘徊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见到甲乙二人至,那俩人拱手上前道:“恭候二位已经很久了,请你们到草屋里歇息片刻吧!”甲乙二人定睛一看,只见这俩人一个是老翁,“苍髯垂胸,年可五十许”,另外一个比较年轻。甲乙二人十分高兴,连称打扰,老翁说:“二公休得谦让,蜗居狭陋,还请不要见怪才是。”
酒足饭饱,月至中天,明河横练。老翁说:“良夜逢嘉客,闷饮殊属无趣,咱们不妨寻个题目比赛制艺(八股文)如何?”于是效仿科举考试,从《四书》里寻了三句话拟三道考题,一起撰文。“甲乙构思颇苦,见老者少者走笔风驰,顷刻三艺各就”。老翁把自己和儿子的文章拿给甲乙二人看说:“我们父子二人遁迹荒郊已久,对制艺已经忘却得差不多了,草草急就,敢求斧正。”甲乙读之,叹为杰作,自愧不及。
老翁说:“夜已经很深了,二位先生不妨早早休息,明天早晨出发去赶考吧!”说完跟那年轻人席地而眠,甲乙疲惫了一天,在东西二榻上分别躺下熟睡。
第二天早晨他们醒來,不禁大吃一惊,发现自己居然躺在坟地里,无论床榻、餐具都消失不见,只有昨夜游戏所做的“考卷”,骇愕良久,再看眼前两座坟墓的墓碑上姓名,正是那老妇的丈夫和儿子!他们知道昨夜二鬼乃是报恩,赶忙把老翁和其子的“考卷”背牢。“入闱,果此三题,录之,果同中式;春闱,复联捷成进士。”
双重积德:不附和珅名震天下
当然,还有一种特别罕见的,就是祖先也积德,自己也给力的,等于在“品德加分项”上再加一道保险,想不考中功名都难。
清代学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写道光时期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的汤金钊事。汤金钊是萧山人,他的父亲乃是做小生意的,除夕收了账,揣着三十两银子,冒着风雪回家,忽然见街边的小巷子里,有夫妻俩在抱头大哭,“声甚哀”。汤父上前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在这里哭泣?丈夫说:“欠了一屁股的债,年三十实在躲不过去了,债主让我把妻子改嫁给他还债,但我们夫妻俩感情甚好,实在不忍分离。”汤父想了想问:“你们欠债主多少钱?”答曰三十两银子,汤父点点头:“这倒正好。”于是倾囊所出。夫妻俩感动极了,一个劲儿问他姓名,汤父只说自己姓汤就离开了,夫妻俩一路打听,知道他有个儿子名金钊,尚年幼,已经上学堂,正在读书,夫妻俩“谨记之,以图厚报”。
这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十三四岁,相貌非常美丽,浙江巡抚“欲进美女以媚和珅”,满处寻找美女,结果看上了他们的女儿,重金买下送到京城给和珅做妾。和珅非常宠爱她,没过几年她给和珅生下一个儿子,在家中地位更高,和珅对她“惟其言是听”。而女子的父母每次来京城看她,都不忘了提醒她有位姓汤的人对其家有再生之德,切不可忘,这女子“思报汤德”,没事儿就给和珅吹枕边风,和珅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这一年乡试,和珅专门给浙江主考官下了一道密令,如果有个叫“汤金钊”的人参加考试,务必照应。和中堂的话,主考官岂敢不听,“榜发,(汤金钊)巍然解首”——解首就是解元,乡试第一名。汤金钊哪儿知道这些事,按照规矩入京准备参加下一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没过两天,“和珅使人持名片,送银三百两至”,恰好汤金钊外出,送东西的人只好先回和府,并叮嘱旅店老板,让他转告汤金钊,明天去和府一趟拜见和大人——只要汤金钊去了,接下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汤金钊都是十拿九稳的第一名!
等晚上汤金钊回到旅店,听店老板转达了和珅的话,长叹道:“我凭真才实学做官,绝不做趋炎附势之人。”当即雇车出京回萧山,“不入闱”。
不久和珅败亡,汤金钊才重新参加礼部会试,这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大家都拿他比作两次谢绝张居正延揽的明代大才子汤显祖,而嘉庆皇帝也认为他不肯依附和珅,十分难能可贵,这对他后来仕途之路的一帆风顺,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积德”和金榜题名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不过,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封建专制时代的老百姓,这点儿小心思既可笑又可怜,对手中握有权力而为非作歹的官吏,畏之,惧之,无奈之,最后只能谄之,哄之,叹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