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模式改革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核心内容。文章结合电大成人教育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进行分析,根据法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几年的教学摸索,对远程教育下法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初探。
[关键词]法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核心内容。开展试点以来,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对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研究和实践,旨在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多种媒体资源和手段综合应用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而法学教育的核心是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为培养的目标。结合电大成人教育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学课程的特征,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初步探索出一条远程教育下法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法学教学是在老师“三中心论”的理念下进行的。在教学习惯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并且学生很少向老师提出问题,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的一些技能,如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必要的训练,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一批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机械化”人才。为了适应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多种媒体资源和手段综合应用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面该校下了很大的功夫。
(一)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法学教学中如何“导”、怎样才能“导”好学生是每个老师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开展开放教育试点研究得最多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对课程和学生的研究,基本上确定了能够充分体现“导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首先,该校根据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需求,重点在学习方式、方法、媒体资源选择与应用、知识面拓宽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和辅导,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如对《刑法学》课程,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中,尝试实行了“交叉章节制”,把刑法总则与分则放到一起,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以适当的集中面授课,体现“少”的特点;在辅导课上着重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突出“精”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增强对新刑法有关问题的讲授与介绍,实现“新”的要求。
其次,根据法学专业的特点,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可以自由发表他们的不同观点,甚至可以形成激烈的辩论会。比如在讲《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的效力时,设置了一个热点问题,即荷兰规定安乐死为合法,人们能否为避开内国法而离开自己的国家,前往荷兰以达到适用荷兰法的目的?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氛围特别活跃,学生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二)变“被动”为“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上,该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课前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在开始一个新的知识点讲授之前,他们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复杂的问题,这个(些)问题多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能够吸引学生。而要圆满回答和解决这个(些)问题,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该问题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合同法》有关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列出十多个比较前沿性的问题。当时笔者担心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能会难倒他们,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料在面授时出勤的27个学生(全班共46人)每人手头都准备了厚厚的一大叠资料,其中有些学生还专门用论文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充当老师
法学专业的学员,尤其是本科班的,大部分来自公、检、法等部门,有一定法学理论基础,且有的还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有些课程内容让他们来讲解更适合,比如《刑法学》中的贪污贿赂罪这一章,笔者就让检察院的一名老检察官来讲解,这样,一来可以让授课者巩固知识,二来可以让听课者感受法学实践经验,同时也能激化他们的学习热情,争取在下一次上课能充当老师,以便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法学教学模式,改进法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老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基础上,无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和呆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第一位,其意志统辖着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则变得非常被动,起着知识“接收器”的作用,从而失去了应该具有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我们知道,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缜密的归纳概括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这种呆板乏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很难炼就出这些能力的。为了适用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达到师生共同探索和双向交流,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开放教育学生大部分都是成人学生,工学矛盾、家学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上许多学生多年没有走进课堂进行学习,所以在课堂上一时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如果老师上课时就法律原则讲原则,就法律概念讲概念,这样会让学员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和接收。为了让学生消除这些烦躁,该校通过案例教学法,把枯燥乏味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穿插到典型的实际案例中。通过老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员思考寻找相关案例的争诉点,运用理论知识揭开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及对策。比如在讲《证据学》中有证据种类知识时,教师先选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证据是哪种类型的证据,以及每种证据在整个案件当中所起的作用,当事人怎样充分运用证据来证明相关的案件事实,司法机关又是如何来审查和认定证据等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法律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模拟法庭教学法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学者说:“法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的培养,而是一种职业训练。”模拟法庭是这种职业训练最好的方式,也是法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程序法的教学中非常适用。比如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中,教师事先选择有事实和法律争议,具有可辩性的案例,让学生熟悉案情。然后结合学员的兴趣和特长分派角色,并要求各个角色依据事实和程序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文书,在一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按照法庭正式开庭程序进行模拟开庭审理。审理完毕由指导老师对案件进行点评,并对模拟法庭的全程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做一个总结。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完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辩论法
开放教育学员最大的特点是参差不齐,无论是学员的年龄、知识结构还是理论水平、社会阅历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各自自学教材,但是各有所得,感受各异。对于同一个问题,彼此有不同的理解,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课堂辩论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对某一具体事实中的争论性问题的思索、辩论来增强学生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往活动空间。如在讲授《证据学》有关证据特征、证据规则的合法性的内容时,以“毒树之果”为题组织全班辩论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讨论非法收集证据的法律效力。学生感到通过课堂辩论,视野得到开阔,分析问题也较以前更全面。
三、利用多种媒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法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大都是一些原则、概念、原理的阐述。加上开放教育学员自身的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偏差很大,参差不齐,理论基础较差,家学矛盾和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单薄,如果在教学中光靠面授辅导是难以学好的。因此在开放教育的整个教学辅导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把面授辅导与其它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应用现代多种媒体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达到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一)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网络和电子课件进行教学
面对开放教育集中面授时间短,而教学内容又多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案例、一个重点、难点问题的文字都比较多、比较长,在黑板上抄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有些内容光讲一遍,学生又往往难于理解和解答。现在电脑教学的大量运用,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为此,该校制作了几门课程如《中国法制史》、《刑法》电子教学课件。课件按章设立,每一章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搜集、选择相应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改写、编辑,并提出讨论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在电脑上演示制作的电子课件,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
(二)网上BBS讨论
利用BBS网上讨论,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答疑。近几年该校共组织、参加了多次BBS网上讨论,每一次都较为成功。在讨论中,学生除了就期末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咨询外,还就相关内容的案例提出来进行分析,许多同学对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意见。该校对学生的看法给予了解答和分析,学生感到较为满意。
(三)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交互教学
该校自开放教育开办以来,全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电子信箱,而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建立了自己的电子信箱,这样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随时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送到该校的电子信箱中,该校收到邮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及时回复。
(四)加强小组学习
该校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自身处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一现实情况,网络建设滞后。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劣势,该校加强了小组方面的学习与指导,利用各个学员行业(例如: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特点 ,综合他们分布情况与行业特性,以理论来指导他们各自行业的实践,同时也从他们各自行业特性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
(五)加强平时作业和考前辅导的交互
对学生平时作业的批改及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近年来该校严格考核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教师及时批改、讲评作业的情况,强化该环节的交互性,教师对学生作业基本做到了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使学生能从作业批改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作业存在的共性、倾向性问题,教师在集中面授辅导时还要进行专题讲评。今后,应将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继续深化,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把教学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适应新的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成人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光先.影响电大学报质量的原因探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
[3]肖河.由教育内外部关系论远程教育的建设[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
[4]李文杰.开放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证据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1).
[5]张仕英,钱长顺,杨路华.对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3,(06).
[作者简介]胡畅辉,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法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核心内容。开展试点以来,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对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研究和实践,旨在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多种媒体资源和手段综合应用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而法学教育的核心是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为培养的目标。结合电大成人教育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学课程的特征,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初步探索出一条远程教育下法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法学教学是在老师“三中心论”的理念下进行的。在教学习惯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并且学生很少向老师提出问题,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的一些技能,如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必要的训练,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一批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机械化”人才。为了适应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多种媒体资源和手段综合应用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面该校下了很大的功夫。
(一)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法学教学中如何“导”、怎样才能“导”好学生是每个老师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开展开放教育试点研究得最多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对课程和学生的研究,基本上确定了能够充分体现“导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首先,该校根据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需求,重点在学习方式、方法、媒体资源选择与应用、知识面拓宽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和辅导,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如对《刑法学》课程,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中,尝试实行了“交叉章节制”,把刑法总则与分则放到一起,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以适当的集中面授课,体现“少”的特点;在辅导课上着重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突出“精”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增强对新刑法有关问题的讲授与介绍,实现“新”的要求。
其次,根据法学专业的特点,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可以自由发表他们的不同观点,甚至可以形成激烈的辩论会。比如在讲《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的效力时,设置了一个热点问题,即荷兰规定安乐死为合法,人们能否为避开内国法而离开自己的国家,前往荷兰以达到适用荷兰法的目的?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氛围特别活跃,学生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二)变“被动”为“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上,该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课前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在开始一个新的知识点讲授之前,他们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复杂的问题,这个(些)问题多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能够吸引学生。而要圆满回答和解决这个(些)问题,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该问题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合同法》有关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列出十多个比较前沿性的问题。当时笔者担心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能会难倒他们,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料在面授时出勤的27个学生(全班共46人)每人手头都准备了厚厚的一大叠资料,其中有些学生还专门用论文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充当老师
法学专业的学员,尤其是本科班的,大部分来自公、检、法等部门,有一定法学理论基础,且有的还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有些课程内容让他们来讲解更适合,比如《刑法学》中的贪污贿赂罪这一章,笔者就让检察院的一名老检察官来讲解,这样,一来可以让授课者巩固知识,二来可以让听课者感受法学实践经验,同时也能激化他们的学习热情,争取在下一次上课能充当老师,以便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法学教学模式,改进法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老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基础上,无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和呆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第一位,其意志统辖着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则变得非常被动,起着知识“接收器”的作用,从而失去了应该具有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我们知道,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缜密的归纳概括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这种呆板乏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很难炼就出这些能力的。为了适用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达到师生共同探索和双向交流,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开放教育学生大部分都是成人学生,工学矛盾、家学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上许多学生多年没有走进课堂进行学习,所以在课堂上一时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如果老师上课时就法律原则讲原则,就法律概念讲概念,这样会让学员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和接收。为了让学生消除这些烦躁,该校通过案例教学法,把枯燥乏味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穿插到典型的实际案例中。通过老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员思考寻找相关案例的争诉点,运用理论知识揭开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及对策。比如在讲《证据学》中有证据种类知识时,教师先选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证据是哪种类型的证据,以及每种证据在整个案件当中所起的作用,当事人怎样充分运用证据来证明相关的案件事实,司法机关又是如何来审查和认定证据等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法律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模拟法庭教学法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学者说:“法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的培养,而是一种职业训练。”模拟法庭是这种职业训练最好的方式,也是法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程序法的教学中非常适用。比如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中,教师事先选择有事实和法律争议,具有可辩性的案例,让学生熟悉案情。然后结合学员的兴趣和特长分派角色,并要求各个角色依据事实和程序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文书,在一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按照法庭正式开庭程序进行模拟开庭审理。审理完毕由指导老师对案件进行点评,并对模拟法庭的全程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做一个总结。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完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辩论法
开放教育学员最大的特点是参差不齐,无论是学员的年龄、知识结构还是理论水平、社会阅历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各自自学教材,但是各有所得,感受各异。对于同一个问题,彼此有不同的理解,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课堂辩论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对某一具体事实中的争论性问题的思索、辩论来增强学生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往活动空间。如在讲授《证据学》有关证据特征、证据规则的合法性的内容时,以“毒树之果”为题组织全班辩论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讨论非法收集证据的法律效力。学生感到通过课堂辩论,视野得到开阔,分析问题也较以前更全面。
三、利用多种媒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法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大都是一些原则、概念、原理的阐述。加上开放教育学员自身的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偏差很大,参差不齐,理论基础较差,家学矛盾和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单薄,如果在教学中光靠面授辅导是难以学好的。因此在开放教育的整个教学辅导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把面授辅导与其它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应用现代多种媒体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达到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一)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网络和电子课件进行教学
面对开放教育集中面授时间短,而教学内容又多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案例、一个重点、难点问题的文字都比较多、比较长,在黑板上抄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有些内容光讲一遍,学生又往往难于理解和解答。现在电脑教学的大量运用,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为此,该校制作了几门课程如《中国法制史》、《刑法》电子教学课件。课件按章设立,每一章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搜集、选择相应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改写、编辑,并提出讨论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在电脑上演示制作的电子课件,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
(二)网上BBS讨论
利用BBS网上讨论,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答疑。近几年该校共组织、参加了多次BBS网上讨论,每一次都较为成功。在讨论中,学生除了就期末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咨询外,还就相关内容的案例提出来进行分析,许多同学对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意见。该校对学生的看法给予了解答和分析,学生感到较为满意。
(三)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交互教学
该校自开放教育开办以来,全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电子信箱,而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建立了自己的电子信箱,这样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随时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送到该校的电子信箱中,该校收到邮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及时回复。
(四)加强小组学习
该校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自身处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一现实情况,网络建设滞后。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劣势,该校加强了小组方面的学习与指导,利用各个学员行业(例如: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特点 ,综合他们分布情况与行业特性,以理论来指导他们各自行业的实践,同时也从他们各自行业特性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
(五)加强平时作业和考前辅导的交互
对学生平时作业的批改及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近年来该校严格考核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教师及时批改、讲评作业的情况,强化该环节的交互性,教师对学生作业基本做到了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使学生能从作业批改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作业存在的共性、倾向性问题,教师在集中面授辅导时还要进行专题讲评。今后,应将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继续深化,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把教学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适应新的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成人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光先.影响电大学报质量的原因探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
[3]肖河.由教育内外部关系论远程教育的建设[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
[4]李文杰.开放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证据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1).
[5]张仕英,钱长顺,杨路华.对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3,(06).
[作者简介]胡畅辉,湖南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