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才信爱情有奇迹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粉红的爱情小说、电影,麻雀变凤凰的新闻故事,最容易让女人们迷失在爱情宗教中,等待“总有一天会出现的白马王子”。
  我在一家婚恋网站工作的时候,曾经很单纯很努力地想帮助单身男女解决找对象的问题。于是我们发了一个征集,请单身会员到公司来,聊聊他们的择偶期待和困惑,看看他们的难题究竟在哪里。
  很快我们就吸引了一大批女会员过来,她们一开始比较拘谨,不过一旦聊起自己向往的爱情对象,眼睛就亮起来。你可以听到一些非常美好非常细腻非常激动人心的词汇在会议室里飘荡。而在我们的整个征集过程中,只有极个别的男人愿意和我们聊,而且用词精准,谨慎,实际。我开始意识到,爱情和婚姻是相当一部分女人的宗教。
  许多女人都提到了“灵魂伴侣”,她们坚信这是自己宁缺毋滥的唯一理由。如果再细问下去,“灵魂伴侣”当然不能太丑,太矮,脸上长痘,太小气——自然,月薪八千元以下的屌丝不太可能是灵魂伴侣。
  这个灵魂伴侣一般会有良好的修养,体贴的个性和心有灵犀的默契。最后,她们会满怀期待地说:“如果有这样的男会员一定要介绍给我啊!”——我们几个年轻的女编辑都风中凌乱了:如果发现了这样的男人,还不够内部消化的!——“不!”她们又坚定且不屑地说,“我并不是要你们说的那种万人迷,我要的只是在冥冥之中为我量身打造的那个人,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类似这个案例的情况在后来反复出现:某女,工作一般,一个月挣三四千元,长得路人甲,谈吐也乏善可陈,她就不断地向我们描述“那个他”,就像冰河世纪的那只执着的松鼠描述着那颗泛着诱人光泽的松果。我听着听着就恍惚起来。如果一个勉强不会淹死的人说要去拿奥运会游泳冠军,他自己都会觉得好笑。但再平凡的女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爱情梦想好笑,而且,她坚信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这就是爱情啊,能产生一切奇迹的爱情啊。”
  最初几次,我们还会盲目鼓励这样的女会员:是的,你不必轻易妥协,一切皆有可能,缘分还没到。后来我不得不承认,除非她们说的那个“灵魂伴侣”完全没有“灵魂”,一切才有可能。因为她们的“爱情奇迹”包括:一个有些钱有些闲有些情趣还不能丑的男人,既不因她普通的相貌和才能而忽略她,反而因她任性的脾气而喜欢她,最后还因为她那空洞塞满幻想的大脑而对她着迷不能自拔。
  她们滔滔不绝地说,她们用全身心的真诚在等待一份值得她们拥有的爱情。嗯,可以想象,那样一份爱情的出现,就像一颗又大又罕见的松果,给她们的生活带来香甜的气息和令人羡慕的装饰,一扫原有的单调、匮乏和尴尬,如果还能顺便让她们衣食无忧就更好了——她们如此真诚而迫切地等待着、甚至都感动了自己——可她们并不着急让自己改变一点点。
  于是我知道我那“很单纯很努力”的方向错了,要解决她们的难题,做的远远不止介绍对象和心理建设这么简单,那是电影《窈窕淑女》里示范的庞大工程。比如:逼她们对自己狠一点,有更体面的收入,学会挑选衣服、打理妆容;还得多和男人接触,了解男人的真实想法,认清自己的局限和需求——听到这里,她们会惊叫:天啊,爱情怎么可以这么功利!
  爱情就是这么功利。不愿意相信爱情功利,常常是不满自己的处境、又缺乏动力和能力去改变、只能寄望于一生中唯一可能出现的奇迹:那个叫“爱情”的玩意。地球上满是狗尾巴草,狗尾草只能长出狗尾巴花,结不出松果来。哪怕一棵狗尾草再怎么虔诚地信仰松果,也做不到。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哪个神能做到这一点。爱情啊,这个全世界信徒最多的宗教,也做不到。也许有一天她们会哭着说:“爱情欺骗了我!”
其他文献
东威海港口,一家俄罗斯风情的咖啡屋为海港增添了一抹异国情调。胖胖的女主人努内,正在屋里磨着咖啡豆,她不时地抬头看看正在清洗酒杯的男主人邓忠岗。两人偶尔四目相对,便会甜蜜一笑,一如18年前初见时的模样。  1997年,白富美努内选择穷屌丝邓忠岗,跟着他从亚美尼亚来到威海荣成市詹家庄村。16年,她由一名富家女变成一名农村妇,再到现在的咖啡屋老板,这一路的辛酸,努内说只有走过的人才会懂得。但无论多么艰难
期刊
每个偷渡客都有一个美国梦,他们幻想着天堂般的生活来到这里,却陷入地狱般的苦难。  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一股赴美留学潮,吸引了很多人去美国淘金,由于出国签证难办,有的人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选择偷渡的方式漂洋过海去美国。  2000年,多佛尔惨案58名中国偷渡客窒息而死震惊世界,但依然阻止不了偷渡者的脚步,他们前赴后继,不惜花重金前往梦中的国度。  近期,一部由三位留学生拍摄,以“新一代90后偷渡
期刊
肖伟起初不懂CFO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可后来看到一篇文章,《中国CFO世界的女掌门人们》,“认识”了几位大公司里的女首席财务官,立刻对CFO代表的含义产生好感——英文缩写就是比“管家婆”三字洋气多了。  肖伟在家里就负责管账。她其实数学从没及过格,可管钱只要会加减乘除就行。两口子紧巴巴的几千块钱能有多复杂?也就需要个好耐心,把每天的支出记录下来,有经验了,每个月月初做份预算,月底比对下看哪些方面有超
期刊
拾好东西准备下班,手机突然跳出一条短信,是余海。“我在你公司楼下呢,出来坐会吧。”我握着手机,迅速下楼。余海在苏州生活,偶尔到上海出差,但极少来看我。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像歌词里写的:大于友情,小于爱情。  高中时期,他是班长,我是团支书。他喜欢在学习上跟我较劲,考试前总会气势汹汹地向我下战书:“看着吧,夏一朵,这次我定能超过你!”但每次成绩下来,我总是班上的第一名。  其实他各科成绩也不赖,只是英
期刊
发展到今天,家庭这个公司已经进入3.0的互联网版本。如果说1.0版的家庭公司是大观园里的女儿国,2.0版的家庭公司是情景喜剧《我爱我家》,3.0版的家庭公司,就是小男人《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和再婚家庭里孩子当家的《家有儿女》。  董事长1.0版:贾母  在大观园里,董事长是最高权力者,贾母。她曾经事必躬亲,含冤受屈,如今三十年媳妇熬成婆,江湖地位稳固,无可动撼,于是可以很从容退休,过着含饴弄孙的逍遥
期刊
俗话说:“搭伙好过日子。”不管是开公司,还是组建家庭,都要找人合伙经营。  男女搭伙,遵循的是“异性相吸,优势互补,发挥潜力”的生物本能。在“搭伙”的历史上,起初男人图的不过是传宗接代,狩猎一天回家后能喝到热汤睡到热炕头;女人也只想在残酷生存中有个依靠,帮自己做做体力活。但不管最初的搭伙理由是什么,如何把日子过好始终是婚姻家庭永恒不变的核心。  渐渐的,家庭规模庞大起来,单纯的男女关系之外,还有了
期刊
作为唯二的董事会成员,CEO这个全能职位被简单地理解为“可以发号施令的角色”,分工混乱、观念冲突的小夫妻把它当做香饽饽,却忘了这个CEO可没有配备做事的下属。  “你和你老公,一定是你说了算吧。”  大学同学出差路过武汉,少不了要拜访东道主蒋丽丽,都是女人,话题很容易就扯到感情、婚姻上。大学时,蒋丽丽是教育系出了名的女权主义者,“以后一定找个听话的男人结婚。”大家都以为她八成会晚婚,没想出了校门才
期刊
我要独立财务权  程卓左手拿着刚出炉的身份证,右手摊在陈瑜面前:“妈,我是大人了,我现在要求收回财务权。”  和父母小时候没有私人财产概念、乖乖交出所有压岁钱相比,程卓赶上了“财商教育”的好时代。  陈瑜这一代人童年饱受“压榨”,不想再把这套教育放在儿子身上,“培养孩子财商要趁早”的早教理念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但父母的惯常做法也就一招:不动孩子的钱,帮他们存起来。  偏偏这代孩子接触网络早,维权
期刊
决定公司命运的,也许就是一次成功的收购或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家庭命运的,只需要成员们的一个念头:“我”和家庭,谁更重要?  在保留了大家长作风的家庭,也许会走向“独裁”。老一代CEO、CAO、CFO不退休,继续用武力或财力压制其他成员,使其怨不敢言;或夫妻中的一方搞中央集权制,把家庭变成一言堂。  最常见的坏结局是散伙。新旧两个家庭为权益相争,CEO决策无能;家务分配不均,CAO协调能力有限;或者
期刊
为什么要给农村男青年都贴上“凤凰男”的标签?一股脑地把道德水平和阶级划等号,往小了说是浅薄,往大了说是居心叵测。  不知道现在的城市上空是不是飞满了凤凰男,近些年来,我从各种影视剧里,各种知音体的网文里,读到了他们彷徨的影子,以及他们被扫射得像筛子一样的坏名声。  什么是凤凰男?百度百科上说得很明白,“凤凰男作为一种标签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奋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