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背后,都有其背景及其隐喻。《谁是笨鸟?》的故事对于作文指导而言无疑是有很好隐喻作用。
近日,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户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远远望去,只见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然后总被撞得落回窗台;但它坚持不懈,每日总要撞十来分钟,尔后又跌回窗台,随即离开。人们好奇心大发,纷纷猜测它大概是为了进那房间,而就在这鸟儿站立的窗台旁边,另一扇窗户是大开的,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只大笨鸟。
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那鸟儿吃得不亦乐乎。
众人哗然。
这则故事于作文指导而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大人(教师、家长等)有时候就好比文中“好奇心大发”的人们,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强加于孩子,而且往往还自以为是。我曾听说一孩子在《我发现了……》一文中写自己上课时发现了教师把某个字的音读错了,他悄悄查了字典,发觉那个字只有一个读音,不是多音字,但没有敢举手告诉老师……家长读了这篇习作后说老师怎么会读错字?一定是你自己没认真听讲。因此你接着后面写自己听错了,误以为老师错了,向老师赔礼道歉,保证以后认真听课。家长最后叮嘱,以后不要干这样的蠢事了,记住要写教师好才能得高分,否则没你好果子吃。李白坚教授也曾举了这样的例子:《解放日报》载文道:“我有个小外孙女在读初一,她入学后几篇作文的成绩连续下降,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篇《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她讨厌作业太多了,每晚要做到九点、十点钟。老师的批评是:‘知识是从做作业中获得的,不应该讨厌。’第二篇《我的弟弟》,文章写了表弟顽皮,把她心爱的钢笔拆坏了,还说弟弟仗着年纪小,在家中颇多‘霸气’。老师批语是:‘应该写些好人好事’。”再如“五子登科(抱孩子、提篮子、拾票子、推车子、扶瞎子)的写作模式”,“‘开头重要、结尾点题、中间流水’的应考对策”,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照应;或是审题五法、立意六招、选材七条、布局八要……
瞧,大人们从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出发,从各个方面为孩子指出了作文的“光明之路”,倘若孩子们不照做,便成了“这是一只大笨鸟。”然而大人们却不知“笨鸟”的写作乐趣不在要飞进屋里,而在“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上。比如在小学生的心里,“他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因为老鼠能到处乱窜,他觉得好玩,所以就想变成老鼠。某个大人说了:纯粹胡闹,当什么不好,偏偏做个老鼠,还是四害之一。可是小孩子他就是高兴。”他还可以把《一件有趣的事》写成如何玩泥巴,弄得小伙伴满脸满身都是。某大人又说了,这么不爱干净,该挨板子,又有什么趣?可是,小孩子他就是喜欢。一旦在这些事上你说他了,这个不好,那个不对,那么他在以后写作时一定会有所顾忌,怕被笑话、被批评。他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真实的情感”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不要把我们成人的情感强加给小孩子,更不应以成人的的情感去理解小孩子的情感。这样只会扼杀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和孩子的真性情,我们看到的将会是少年老成、四平八稳的作文,如“八股文”一样丝毫没有一点童趣和儿童的灵性。那时,我们才会悲哀是我们这些“大人笨鸟”在造就一批没有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小孩笨鸟”!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幸福街小学)
近日,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户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远远望去,只见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然后总被撞得落回窗台;但它坚持不懈,每日总要撞十来分钟,尔后又跌回窗台,随即离开。人们好奇心大发,纷纷猜测它大概是为了进那房间,而就在这鸟儿站立的窗台旁边,另一扇窗户是大开的,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只大笨鸟。
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那鸟儿吃得不亦乐乎。
众人哗然。
这则故事于作文指导而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大人(教师、家长等)有时候就好比文中“好奇心大发”的人们,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强加于孩子,而且往往还自以为是。我曾听说一孩子在《我发现了……》一文中写自己上课时发现了教师把某个字的音读错了,他悄悄查了字典,发觉那个字只有一个读音,不是多音字,但没有敢举手告诉老师……家长读了这篇习作后说老师怎么会读错字?一定是你自己没认真听讲。因此你接着后面写自己听错了,误以为老师错了,向老师赔礼道歉,保证以后认真听课。家长最后叮嘱,以后不要干这样的蠢事了,记住要写教师好才能得高分,否则没你好果子吃。李白坚教授也曾举了这样的例子:《解放日报》载文道:“我有个小外孙女在读初一,她入学后几篇作文的成绩连续下降,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篇《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她讨厌作业太多了,每晚要做到九点、十点钟。老师的批评是:‘知识是从做作业中获得的,不应该讨厌。’第二篇《我的弟弟》,文章写了表弟顽皮,把她心爱的钢笔拆坏了,还说弟弟仗着年纪小,在家中颇多‘霸气’。老师批语是:‘应该写些好人好事’。”再如“五子登科(抱孩子、提篮子、拾票子、推车子、扶瞎子)的写作模式”,“‘开头重要、结尾点题、中间流水’的应考对策”,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照应;或是审题五法、立意六招、选材七条、布局八要……
瞧,大人们从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出发,从各个方面为孩子指出了作文的“光明之路”,倘若孩子们不照做,便成了“这是一只大笨鸟。”然而大人们却不知“笨鸟”的写作乐趣不在要飞进屋里,而在“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上。比如在小学生的心里,“他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因为老鼠能到处乱窜,他觉得好玩,所以就想变成老鼠。某个大人说了:纯粹胡闹,当什么不好,偏偏做个老鼠,还是四害之一。可是小孩子他就是高兴。”他还可以把《一件有趣的事》写成如何玩泥巴,弄得小伙伴满脸满身都是。某大人又说了,这么不爱干净,该挨板子,又有什么趣?可是,小孩子他就是喜欢。一旦在这些事上你说他了,这个不好,那个不对,那么他在以后写作时一定会有所顾忌,怕被笑话、被批评。他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真实的情感”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不要把我们成人的情感强加给小孩子,更不应以成人的的情感去理解小孩子的情感。这样只会扼杀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和孩子的真性情,我们看到的将会是少年老成、四平八稳的作文,如“八股文”一样丝毫没有一点童趣和儿童的灵性。那时,我们才会悲哀是我们这些“大人笨鸟”在造就一批没有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小孩笨鸟”!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幸福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