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文指南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师生最头疼的就是课外文言短文的选文,很多学校在复习时,一些教师对选材的盲目性、随意性,往往选择十分艰深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练习。因为试题选文漫无边际,使学生对文言短文的学习要求无从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时失去方向,多走了不少弯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对课外文言短文产生恐惧心理,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我想对2009年中考文言短文教学复习中的选文问题提三点想法:
  
  一、选文的方向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对文言短文的选择一般有三种:一是仅选择课内文言短文,如:重庆卷2008年文言文选择了《陋室铭》,这是选自课内讲读课文。二是全从课外选择文言短文,如南通市2008年中考卷就选择了一篇课外文言文,分别是《刘邦论天下之道》。三是课内、课外各选一段,2008年浙江宁波卷选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张大复的《梅花草堂集》节选,其中《爱莲说》选自课内讲读课文,《梅花草堂集》选自课外。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文全部选择课内文章,会让我们的师生对课内文言文有依赖心理,因为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不外乎朗读停顿、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所以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把课内有限的几篇古文记上,不去总结归纳,不会灵活运用,长期下去,只能培养一些书呆子,这同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如果全部选择课外文言文,学生就会放松了对课内一些精读古文的学习,舍本逐末,去练习课外文言文,结果古文基础不扎实,课内的没有学好,课外的又囫囵吞枣,最后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我认为,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中考趋势,从课内课外各选一段文言短文,是比较恰当的做法,既强化课内文言文的教与学,又照顾到向课外的适当延伸。
  
  二、选文的难易度
  
  考查课外文言文,最难的是选文的难易度的把握,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那么,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对“浅易”把握得不够准确。如:某市2007年中考卷选了韩愈《进学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①;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②相逢,治具毕张③。拔去凶邪,④登崇畯良。⑤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⑥。爬罗剔抉⑦,刮垢磨光⑧,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注:①【嬉】游戏,马虎②【圣贤】圣君贤臣③【治具毕张】治国策略都具备了④【登崇畯良】重用贤臣⑤【占小善者率以录】有小特长的人都被录用⑥【庸】用⑦【爬罗剔抉】认真鉴别筛选⑧【刮垢磨光】细心培养锻炼。
  以上选文,不超过120字,就有8个生字词,这样的选文就是教师在阅读时都感到十分困难,何况是刚刚学习古文的初中生。这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命题难易度评价标准的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浅易”的短文如何把握呢?1.短文不宜太长,一般在300字左右;2.生字词不能超过5个;3.考查知识点应是课内文言文学过的重点知识。如2008年盐城市中考题课外文言文选择了《孙叔敖纳言》一段,考查的字词有两个:“孙叔敖为楚令尹”中的“为”和“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中的“去”,这两个词在初中文言文的讲读课文中,均为学生应重点掌握的,“为”与“吴广为都尉”(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中的“为”、“去”与“则有去国怀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中的“去”同义,也就是说,要求学生理解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是学生在课内学过的重点应该掌握的字词,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课外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也尽量考句间停顿,如2008年盐城中考题,课外文言文所考查的朗读停顿是:“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就是考查学生的句子间的停顿。
  教师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选择难易适度的课外短文,让学生练习,一是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复习中把握文言文中考的难度,有的放矢地去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应,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课标推荐的课文内容和老师设计的问题答案。
  
  三、选文的原则
  
  选文首先应该看它的思想性,对学生应该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如,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中考卷中选择的《孟母三迁》、《邴原泣学》、《小儿不畏虎》等,均是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有教益的。但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文的关联性。选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有关联或有相同之处,内容上相关联,如,《晏子使楚》、《晏子辞千金》是人物的关联,《邹忌讽齐王纳谏》、《孙叔敖纳言》是文体的关联,《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安徽池州2007年中考卷)是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关联,特别是知识点的关联。
  最近几年中考卷,考文言文时一般会在课内课外各选择一段文言短文,2008年各地中考卷中比较普遍的运用了这种方式:山东淄博卷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课外),湖北黄冈选《愚公移山》(课内)、《小儿不畏虎》(课外),浙江丽水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郑龙谏勿伤百姓》(课外),浙江宁波选《爱莲说》(课内)、《梅花草堂集》(课外),浙江绍兴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罴说》(课外),湖南株洲选《三峡》(课内)、《赵襄王学御》(课外)等等,这样选文,向师生发出这样的信息,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内文言文的教学,又要适当向课外延伸,两者不能偏废。一是对考生文言基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迁移能力考查。课内文言文学习要扎实,有较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中,应对自如,举一反三。一般中考卷中考查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必须是课内文言文中应知应会的,所考查字词大都能在课内文言文中有稽可查,只不过语境进行了转换,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二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还考查学生实践探究,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通过求同、辩异,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内容的理解,激发其创新思维火花。比较往往是小角度切入,或从选文的思想内容,或从选文的表现手法,或从选文的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考查,如:太原市2008年中考卷古文阅读考查,选择了甲文:《桃花源记》节选(课内),乙文:《资治通鉴》“房玄龄奏”(课外),进行了比较阅读,阅读思考题为: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这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比较其共性的东西。参考答案: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此答案有两点容易疏忽,一是观点表述不鲜明;二是没有结合已学古文阐述。)再如:盐城市2008年中考卷古文阅读考查,选择了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课内),乙文:《孙叔敖纳言》(课外),进行了比较阅读,阅读思考题为: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这道题其实是比较这两段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学生要通过比较阅读,探究出邹忌、“老父”分别运用的设喻(类比)、反面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这是解答好这道题的关键。参考答案:邹忌运用设喻(或委婉或类比)的方法进谏齐王,“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欣赏示例1:欣赏邹忌,巧妙运用设喻(或类比),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欣赏示例2:欣赏“老父”,从反面讲道理,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欣赏示例3:还可以都欣赏或都不欣赏,自己重新选择一种。能答到示例3的,可加创新分。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224700)
其他文献
1939年12月15日,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飘》(又译《乱世佳人》)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首次公映,获得巨大成功。共耗资400多万美元,有60余名主要演员和近万员配角参加演出。影片公演后,很快受到最热烈的欢迎,迄今为止,仍是电影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之一。小说于1936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先后获得美国的普利策奖和国家书籍奖,创下了一天之内销售5万本的纪录,以及在
期刊
孩子就应该是孩子。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儿时的玩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父母家人对他的爱。可他们不是,生活在颖州的孩子不是。他们的童年是被歧视、孤立、轻视充斥着。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爱。他们的周围有的却是病毒、药瓶、还有比这个更可怕的是歧视,疏远。  颖州,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这里看不见像样的房子,看不见人们脸上的笑容,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漠然,冷漠。在那
期刊
综观所有的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细心的人会发现,我们只要能巧妙运用“虚题实写、实题虚写;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这十六字方针,我们就能很快地构思立意。    一、虚题实写、实题虚写    “虚”与“实”是一对相反相对、相辅相生的概念,“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象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
期刊
语文来自生活,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才能绽放出鲜活而妩媚的花朵。当然语文课堂也不能只限于斗室之间,它应和生活的血液一起流淌,和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笔者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课堂和生活紧紧相连。力争让生活的土壤来丰富学生的思想,让社会的感动来净化他们的心灵。    一、仿写流行歌曲——超男超女尽现风采    时下某些流行歌曲,不仅旋律好而且内容灵动,十六七岁的学生愿意唱,也乐于唱。于
期刊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是一首以“约会”为题材的叙事诗,作者是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赵师秀。全诗写了生活中一件极细微的小事:客人久候不至。  诗的前两句重在写景,“黄梅时节”即春末夏初,这个季节多雨也很常见,而作者在这儿用上“家家雨”一词,不仅极言雨水之多,而且以雨写家,以雨写人。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常常下雨,人被困在家中,因乍晴又雨,风
期刊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1]。本文拟以“鉴真东渡与张家港精神”实践活动为个案,进行活动方案设计。    一、
期刊
《雁鸣湖畔》是张笑天的一部长篇小说,《雁鸣湖新绿》是张笑天的一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生活中的幻想、幻想中的现实,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该篇写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比喻生动,对比深刻    “啊,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雁鸣湖的过去:那是“遍布灰黑茅草房的破败山村”,是“从不被人注意的荒草丛生的野渎寒塘”的“大山嘴子乡”,难怪乎那里的人们精神麻木和“满面彩色”。如今,这里发展
期刊
【作文试题】  作文题目:我想起了 。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500字至1000字的文章。1.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满分作文】  我想起了柴米油盐  深圳一考生  生活的滋味,如同柴、米,油,盐的滋味。  ——题记  柴  柴在深山。绿着的时候是树,或者灌木。青春在风中,摇动
期刊
灾难深重的四川同胞们:  谁说废墟下尽是人间地狱?  柔弱而执著的臂膀下也有生命的呼吸,  谁说坚硬的石块下没有生命的奇迹?  天使的爱也能融化钢筋水泥!  当大地开始肆虐,  当生灵开始哭泣,  是老师伸出臂膀护住幼小的生命;  是母亲使死神不敢打扰那香甜的气息。  沉重的屋顶压不垮你们的脊梁,  塌陷的天空摧不毁你们的手臂!  狂暴的石块终于在你的肩上平息,  而此时的你却已安心离去……  当
期刊
来深圳多年了,却总是想起老家门前的那条小河。  她犹如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那甜甜的酒窝被幸福灌满,心中的朵朵浪花被欢乐翻腾。她一路蹦着,跳着,既欢快,又轻盈。她吹着牧曲唱着欢乐的歌,迈着缓缓的脚步,丁冬、丁冬地流向远方。  她亦犹如一位热爱生活的少女。每一朵浪花里都有她的追求,每一个脚印里都有她的希望。她永不停息地迈着缓缓的脚步,抒发着对山河的痴情,表达着对大海的热爱。记得开始学写作文时,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