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阳,带着股天真的莽撞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19日,路阳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侯欣颖 / 摄)

  最近几年,导演路阳的头发一直在变白。仿佛昨日还是个芳华少年,倏忽之间,一簇簇银丝不经意长了出来,爬满半头。
  惊于岁月,不如惊于他在电影上投注的心力。
  5年前,他开始了电影《刺杀小说家》的制作,开机仪式上立下豪言壮志:“我们要拍一部很厉害的电影,跟大家一起!”
  “很厉害”,首先指的是内核,“这是一部关于信念、相信的力量的电影”。5年制作,尤其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这一点,似乎更显价值。
  其次是视效。路阳想做的是中国电影目前为止从未有过的视效大片——“是新鲜的、用一种东方方式去拍的视效电影,不是对好莱坞的模仿”。2020年12月19日,路阳在参加环球人物年度盛典演讲的间隙,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那一天,他讲的也是信念——对中国电影的信念。
《刺杀小说家》剧照,董子健饰演小说家路空文。

  大年初一,7部电影登陆院线,相比票房乘风破浪的《唐人街探案3》与凭借“合家欢” “催泪弹”成功逆袭的《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显然是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口碑两极,喜欢的惊艳,不喜欢的直说看不懂。小说改变现实的设定、两个世界的奇幻冒险、首个“类人生物”CG(电脑图形)角色……路阳把观众投入到一场始料未及的观影体验中。
郭京飛饰演“老僧”,上妆6 小时,眼睑都贴胶。

  演员黄渤说:“这是一部以前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电影。”张译则感叹:“这部电影把我的想象力甩开好几条街。”

相信的力量


  采访开始,路阳就感慨,2020年是太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电影中的硬核数字角色,浑身带刺,战斗力爆表。

  2019年,电影《刺杀小说家》完成了拍摄部分,进入漫长的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影视行业遇到了疫情冲击,每一部影片的命运都变得不可预知。
  但路阳相信,这部电影终究会被人看到。“只要相信,就能实现”,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电影在原本想表达的内容上,似乎又多了些东西,“我们面对了很多的起伏、很多的悲伤,但是总要往前走”。
  电影《刺杀小说家》改编自作家双雪涛的同名小说。关宁(雷佳音饰)因女儿被拐,踏上寻女之路,在夜里梦到一座神秘的城。一家公司找到他,要他去暗杀小说《弑神》的作者路空文(董子健饰)。在两人的接触中,关宁发现梦中的城与《弑神》中的城极为相似,而他的现实世界好像也被小说情节影响着。
  创作源自双雪涛的一股愤懑情绪。当时,他刚辞职专职写作,总被退稿、否定,怀才不遇,于是用两周时间憋出这部短篇,希望给自己一些鼓励。文中,他讲创作、讲坚持、讲父爱、讲信念,又隐隐约约投射着个人的处境。在电影创作上经历过重重困难,也初为人父的路阳,在里面看到了自己。
  但将之改编,并非易事。小说不到3万字,4个编剧,改了整整两年。看到定稿剧本后,双雪涛没有提任何修改意见,用“出乎意料”来形容满意程度。
  电影中屠灵这一角色,在原著中本是引导主人公进入故事的一个非重要角色,更多地呈现出讲述和旁观视角。电影则需要将其生动化,最终,路阳决定让屠灵化身为一个女性角色。在考虑屠灵的演员人选时,路阳思考了很多,“她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有很强势一面的女性”。而在路阳眼中,杨幂身上的某些特质,恰好契合这个角色,“(杨幂)有非常刚强的一面,在她身上有一种力量感。她也没有演过这样的反派角色,(我)很好奇她处理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路阳始终觉得,人物永远是故事的核心、电影的核心,所以无论是对演员的选择,还是对角色的改编,首要的前提是对角色建立信念感。
  信念感还体现在一段重要的人物关系上。雷佳音饰演的关宁和董子健饰演的路空文,一个是一直寻找自己失踪孩子的父亲,一个是郁郁不得志但坚持创作的小说家,“两个人很像,有一种镜子内外的映射关系,非常奇妙”。他们都在坚持,互为拯救者,也互为启发者,因为对方的存在,彼此找到希望和信念。
  这就是路阳想要在这个春节传递给观众的信念——这个世界有很多可能性,只要你愿意去相信。

视效做了两年半


  《刺杀小说家》的视觉特效部分,是这部影片的亮点,也是难点。视效指导徐建,之前做过《流浪地球》和《悟空传》,接到这个项目后的第一个想法是:“导演是不是疯了?”
  在他看来,《刺杀小说家》构建的两个世界,尤其是用视觉盛宴营造出的奇幻世界,比《流浪地球》难很多,是一个绝对巅峰级的挑战。但也因为这样,“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干真正的视效大片了”。
  《刺杀小说家》的视效做了两年半,背后是一个个坚实的数字:异世界和角色概念图画了2000多张;“分镜”做了4个多月,分镜头故事板有2095张;整个场景搭建耗时5个多月,建了20多个摄影棚,搭建面积17万平方米;光视效团队就有七八百人;疫情隔离期间,徐建公司的300多人通过云技术远程操控进行渲染,几百台电脑一刻不停,才有了最后的成片。   路阳以前没做过这么大视效量的东西,制作周期之长、过程之复杂都超乎想象。“那是一种全新的创作体验,跟打了鸡血一样在工作。我们真的要做这样一个东西,而不是在过程中逐步去妥协和退让。”
  《刺杀小说家》用到很多新技术,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拍摄、虚实结合拍摄等等。如此多的硬核技术完整地运用在同一部电影中,尤其是大规模的虚拟拍摄,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史无前例。“视效百分百都是中国团队,这也是让我们特别骄傲的事情。”路阳说。当人们认为只有电影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好莱坞才能拍出所谓“特效大片”时,《刺杀小说家》凭借“全中国视效班底”完成了一次“挑战不可能”。
  与此同时,《刺杀小说家》的内容也是东方的,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故事”。“我希望给中国电影工业的进程带来一些微小的意义。”说到这里,路阳有些激动,眼神里有着些许纯真的理想主义。

导演是一份伟大的职业


  《刺杀小说家》的原著中有这样一幕,小说家仿佛突然听见一个遥远的声音对他说,一生只能做“写小说”这件事。他被选中了,别无选择。
  现实中的路阳也有这样“被击中”的一刻,冥冥之中被引上电影之路,“好像就只想做这件事”。
  1997年,日本导演北野武执导的电影《花火》获得第五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是北野武职业生涯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对年轻时的路阳影响最深的电影之一。
  “《花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电影的看法。”路阳第一次认识到,导演是把目光对准生活和真实的人,那些细节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导演的目的不是讲一个奇异的故事,而是让你去对人生、对人和人的关系产生深切的体会。“那个时候意识到,导演原来是这么伟大的一个工作。”
  路阳的父亲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身在文艺圈,深知这一行实在太苦。“他已经吃到苦了,就想让我走另外一条路看看。”于是,高中文理分科时,父亲要求路阳一定学习理科。
  如父亲所期盼,路阳考入北京理工大学。但毕业后工作一年,他就辞了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随后进入电影行业。时至今日,路阳给的解释正如小说家一样,“别无选择”。
  路阳的第一部电影《盲人电影院》(2010年)来自他和朋友的一个偶然想法。当时,朋友在一家专门为盲人放电影的影院做了半年志愿者。“我在想,盲人去看电影,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念头,路阳开始了处女作的创作。没承想,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釜山电影节、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第二部电影《房车奇遇》反响平平。2014年,路阳的第三部电影《绣春刀》上映。凭借该片,路阳获得华鼎奖“最佳新锐导演”,成为在业界颇受期待和瞩目的青年导演,也走入了大众视线。
  说来有趣,当初反对路阳做电影的是父亲,后来鼓励路阳创作电影《绣春刀》的也是父亲。
  路阳很早就有了《绣春刀》的构思,但一直只是雏形。拍完《盲人电影院》后,父亲催促他:“你要不要把《绣春刀》拍出来,至少先把剧本写出来。”
  路阳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项目,毕竟自己的处女作成本那么小,谁会给他投资《绣春刀》呢?但父亲很坚持,逼着他写,“所以这件事情能够促成,跟爸爸给我的压力有关系”。
  《绣春刀》里,没有金庸的侠之大者,也没有古龙的浪子佳人,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在明末的乱世里委身庙堂,隐忍苟活,百般挣扎仍为棋子。电影上映后,口碑与票房双赢,成为中国武侠电影的一个全新样态,路阳也被定义为“新派武侠导演”。
路阳的处女作《盲人电影院》(2 0 1 0 年),来自他和朋友的一个偶然想法。

  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标签中,《刺杀小说家》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带着电影之路上的孤勇,毅然前行。

“奥利给”少年

电影《绣春刀》剧照,凭借此片,路阳被定义为“新派武侠导演”。

  如今,电影对路阳来说,已从“遥不可及”成为“非做不可”。双雪涛曾评价路阳的电影有一股“少年气”。工作中,路阳似乎总是有一股天真的莽撞劲儿,做着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尝试。
  在《刺殺小说家》剧组,路阳是“最不像导演又最优秀的导演”,口头禅是“再保一条”,哪怕这个镜头OK了,也带着演员一遍遍尝试更多可能。剧组的大场面很多,导演经常需要坐在离现场比较远的监视器前,但每次拍摄,路阳都是奔跑着从监视器到现场。过了第一个月,更是不怎么待在监视器帐篷里。他希望和演员更近一些,随时感知现场的状态。
  雷佳音说,路阳有童真和“二次元”精神;杨幂评价他,是那种少年,背后似乎有个太阳,头上绑着横条,写着“奥利给”——这个感叹词,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路阳如同“二次元”漫画中的人物,会让能量值坚持到最后一刻。《刺杀小说家》后期的最后7个月,他一点一点调整,终于把影片从160多分钟剪到125分钟,觉得剪无可剪。请了宁浩过来看了看,聊了聊,又剪掉了3分钟。
  路阳和《人潮汹涌》导演饶晓志是好朋友,加上《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三人经常一起旅行,在彼此的电影中客串。没事的时候,路阳一个人也会在街上溜达,坐地铁、去菜市场。“我们必须保持着跟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特别重要。”
  生活中的路阳,更温和一些,是“猫奴”,拍摄《绣春刀》时给了猫不少镜头,拍摄结束后,干脆把片场的猫抱回了家。
  他也是“漫迷”,小时候看遍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连环画和《机器猫》《圣斗士星矢》等日漫。最近还在看《JOJO的奇妙冒险》第八部。
  在路阳眼中,猫也好,漫画也好,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微小的甚至有一些幼稚的存在,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我们在长大,更了解这个世界,但是总有些东西,我们希望可以一直保存下去。”
  坐在记者面前的路阳,好像还是那个少年,永远纯真,永远热情澎湃。
  路阳: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代表作品《盲人电影院》《绣春刀》《绣春刀:修罗战场》《金刚川》等。由他执导的新片《刺杀小说家》于2021年2月12日上映。
其他文献
进入工作状态的林宇辉,神情专注,目光锐利。  “小王,采訪时间提前一点吧,我5点有事了。”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一级警督、高级工程师林宇辉退休了,反而更忙了。因为参加了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也因为给章莹颖案的凶手克里斯滕森画像,林宇辉出圈了,模拟画像这个行业也出圈了。全国各地的求助消息像雪花一样飞来,而他,把每一片“雪花”都接了下来。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有段时间他甚至累病了,但他知道
2021年1月29日,刘晓明在驻英大使馆接受本刊视频专访。  “老兵可以退役,但精神永不谢幕。”1月25日,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任内最后一篇文章《难忘英伦十一载》,在文末借这句英国军歌名言挥别英伦三岛。这句话也是他对自己半生外交事业的总结明志。29日,刘大使接受《环球人物》记者视频专访。31日,他偕夫人归国,满怀深情发表致辞:“持节英伦11年,我成为中英关系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国大使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批评遗产。“五四”以后,前辈学者如陈中凡、郭绍虞、朱东润等清理这方面遗产,做了很多工作。敏泽同志在此基础上,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写出了长达七十六万言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一位文学界前辈称道此书“广大而精实,会通而周密”,确非溢美之辞。  这部批评史,不是孤立地研究文学理论,而是将其置于广泛的历史联系中来考察,这是贯穿于
二十年代——三十年代    问:你能为我们谈谈书法技术与装帧工作的关系吗?  答:这是一个专题。这儿就简要地说一说吧。一个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要有深邃的绘画技术、图案基础技术为根底,然后才能发挥其所长;同时还要有汉字的书法基础,才能书写出变化多端、美观大方的美术字体。装帧工作者要有工艺美术形象思维,才能把一本出版物装饰得似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如果仅仅为了外表美观,而不切题,还不能说是一种上好的装帧设
日本投降了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全民抗战的序幕,从此结束了中华民族百余年在世界舞台上忍辱蒙羞的历史。抗战八年,中国人民经受了火与血的洗礼,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九四五年日寇无条件投降,意味着一个更新时代的到来。  抗战开始之前我还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青年学生,时代的洪流把我从北平古城冲来冲去,经湖北、江苏、湖南,最后来到四川。寒暑八易在一生当中不是短暂的时间,然而
夫故国江山之思,室家亲友之爱,此皆人之恒情,系乎天性者也。才人发其文藻,志士吐其宏抱,并能感动人心,传乎久远。是以灵均泽畔之吟,而光六合;少陵江干之什,而情感千秋。盖其辞则悱恻缠绵,其意则光明磊落,是以能涤尘浊、扬正气、起共鸣而砺志节也。所系既大,其感自深。千古鸿文,几无不与其时代之潮流相激荡,与其国族之命运共呼吸也。验之中外,莫不如此。  《神州吟》者,海峡两岸诗家唱和之集也。情出于肺肝,声铿乎
在使用“漫画”这个通用名称之前,凡在报刊上发表的带有政治或社会寓意的画,曾经用过“讽刺画”、“滑稽画”、“笑画”、“寓意画”之类名称。大约二十年代后期,从日本输入“漫画”这个总称,才概括了这类具有特殊性能的画种。毕克官同志在他的《中国漫画史话》提到,这种画古已有之,举了很多例子,其中有的只有文字记载,原画已见不到,而清代罗两峰的《鬼趣图》尚存于世,可以作为实例供我们研究。  《鬼趣图》画的是鬼,实
读了《读书》八一年十一期所载《对于的新思考》后,觉得有些话要说,并因此引起了对有关一些问题的思考,虽是一孔之见,也许不无参考的价值。  《新思考》对《促织》的思想内容提出了如下新见解:“从故事所达到的最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说,悲剧顶点还不是人之投井自尽,而应该在于人之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也一起否定了。人变成了蟋蟀。这第二次自我否定比第一次自我否定更可悲哀。这是从人物
齐鲁书社版《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收有沈尹默自作的《念远词》和《松壑词》二种;另《寄庵词》,为汪东(旭初)所作;《涉江词》,为沈祖所作。全书胶版彩印。《念远词》、《松壑词》合订为一册;沈尹默于另纸手为题记云:“此余近岁所为令慢,写寄千帆、子二君请是正者,二君珍视之,装成一册。值余来成都,出示索为题记,因志其由来如此。癸未(一九四二年)嘉平。”盖为沈尹默每成一词作,即写寄程千帆、沈祖二君以征求意见,
老舍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大学时代老师之一,我直接听过他给我们讲的《小说作法》与《欧洲通史》两门课。那是一九三五年的暑后,他从济南齐鲁大学转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来任教了。大概由于同后来的校长意见不合的缘故,一年后他就离开了山大,但仍住在青岛,专门从事创作。记得,《牛天赐传》《月牙儿》《骆驼祥子》等作品,就在那时期或略前略后完成;因为无论当他在山大任教时或离开山大寓青时,我常听到他谈起这些作品的完成或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