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生与音乐为伴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诗书为伴,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情画意;以绘画为伴,可以让人生变得缤纷多彩;以音乐为伴,可以让人生洋溢生命的激情……以音乐为伴,我们会变得轻松;以音乐为伴,我们会赶走寂寞;以音乐为伴,我们能感悟人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张抗抗的散文《音乐之伴》——
  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也就是说,有音乐为伴,人生才会充满快乐,生活才能流淌清流。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陪伴我们的音乐会有不同的含义,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所以女作家张抗抗在《音乐之伴》里说:“音乐是有年龄的。”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篇美文,感受不同年龄的音乐魅力。
  在作家眼里,幼年的音乐是“简单而稚拙”的,也是“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的。作家运用一连串形容词,从不同角度揭示幼年时音乐的特点,显示出作家深厚的语言功底。文章接着把幼年的音乐比作“保姆”,其节奏是“摇篮式”的,在它的陪伴下,“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少女时代的音乐,轻捷而多情,如“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这时的音乐,如深夜恋人的“倾诉和呼唤”,既让人“心跳脸红”,显得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又“纯真无邪”,是“来自生命本源的冲动”,让人无限“欢欣”。作家精心选词造句,将少女的心事和少年的音乐刻画得微妙无比,楚楚动人。
  青年时期的音乐,则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最初,音乐是“青春热情”的载体,是“内心狂热崇拜和爱恋的对象”的寄托,其特点是“激昂、亢奋、热烈和雄壮”,煽动着我们“为信仰和理想奔走”。等我们开始变得“沉稳和成熟”时,音乐则“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从充满激情到拥有思想,我们在成长,音乐的内涵在升华。
  中年的音乐,则又返璞归真,变成了“一种娱乐和休闲”。表面看来,音乐对人生的作用降低了,其实,对于“杂事俗事缠身”的人们来说,享受音乐无异于享受生命的快乐。虽然,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以至于显得有些“奢侈”。
  而老年的音乐,则是人们“灵魂的回声”,显得“自然淡泊”,“宁静透明”。“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祇,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陪伴着人们平静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接着,作家由分到总,总结出音乐富有包容性的特点,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的音乐其实也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人分享。从这一层意义讲,音乐又是没有年龄的。
  那么什么是音乐呢?作家连用六个“无”字,故意先渲染音乐的“模糊”与“空灵”,然后才指出音乐是“流逝的时间”、“固化的记忆”,行文曲折有致而又一气呵成,文气逼人。其中,“流逝”与“固化”看似矛盾,实则各有所指,从不同角度揭示音乐的内涵,词语运用十分精妙。最后,作家指出,人们在用心感受音乐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这,也正是音乐的永恒价值所在。
  音乐之伴
  张抗抗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枝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来自生命本源的冲动,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到了发烧友的年龄,音乐是托付和发泄所有的青春热情,寄托内心狂热崇拜和爱恋的对象。那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偏爱激昂、亢奋、热烈和雄壮的歌曲。音乐在那个年龄已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作为激情的象征存在,它是一种煽动性极强的燃料,可将我们的血肉点燃,为信仰和理想奔走。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聲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祇,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选自《特别文摘》2017年7期)
  1.结合上下文,解释“发烧友”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开篇说“音乐是有年龄的”,结尾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发烧友,形容“痴迷”于某件事物的人群。
  2.不矛盾。“音乐是有年龄的”,是说不同年龄阶段喜欢的音乐不同,音乐对于人们的意义也有所不同;“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是说“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分享”。
  3.在不同年龄阶段,音乐陪伴我们成长、成熟,让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什么是音乐?有人说,音乐是童年那一首歌谣;有人说,音乐是月夜那一曲琴音;有人说,音乐是腰间那一阵鼓声……
  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它无影无踪,无味无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音樂是一泓晶莹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底的杂质,冲去无尽的烦恼;音乐是一座七色的虹桥,把人与人的心海紧紧相连,让彼此间的隔阂灰飞烟灭,让爱洒满人间。其实,音乐是什么,无须阐释。它永恒存在,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以自己独特的音符感动着世间的人们。
  请以“音乐是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参考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一、关于补题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完整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补充题目的时候,可以选用提示语,如将题目补充为“音乐是童年那一首歌谣”、“音乐是一座七色的虹桥”等;也可以推而广之,自己另外补充题目,如“音乐是那校园的歌声”、“音乐是我失败时的激励”等。
  二、关于主题
  品读提示语,不难发现可以从两个方面立意:音乐的内涵;音乐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提炼主题,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三、关于技法
  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十分宽泛。在构思的时候,我们要化大为小,从一个角度或某个侧面表现主题,而提示语“音乐是童年那一首歌谣”等,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借鉴。
  四、关于文体
  要求已经排除了诗歌这一体裁,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文体呢?第一,写记叙文,用名人故事或自身经历阐释音乐的内涵,及对人生的功用;第二,写议论文,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第三,写抒情散文,最好选择一条线索,将有关素材串连起来,做到“形散而神凝”。
其他文献
考场真题  谈到“醒”,我们能够想到自然的苏醒、亲情的提醒、自我的醒悟等等,从而联想到很多很多。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中考佳作  醒 来  济南一考生  又和妈妈吵架了。我真烦恼!
期刊
成长是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我们徜徉在其中,品尝了幸福,分享了欢乐,也体会了苦痛,经历了失败……酸甜苦辣、得失进退,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因为“成长感悟”类作文命题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在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掌握这类作文的一些写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真题回放  2017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题目:越来越_______的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
期刊
什么是成长?有人说,成长是一篇烦恼的诗,一首动人的歌;也有人说,成长是美丽的,也是疼痛的。可见,成长是一个微妙而特别的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人生的成长期,才能无怨无悔呢?  时文赏析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无论怎么付出,怎么努力,却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在这个时候,请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灰心丧气。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稽振颉的“奇文”《成长的“蘑菇期”》,会告
期刊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很多同学怕写作,其实是因为不得法。不信,与我一起来研读《香菱学诗》,看香菱是怎样由不会学到精彩的。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24年—1763年),名霑,字夢阮,号雪芹,满洲正白旗人。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后因其父曹颙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曹家势败家亡。遭此变故,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
期刊
人生的历程,如同一篇篇随笔。回首时,总有许多温暖的记忆萦绕在心头,亲情的呵护、老师的教诲、同学的鼓励……每每回忆起来,感动都会从心底涌起。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俗话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其實就是一篇篇随笔的累积,当你重新翻阅的时候,只要你在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用心地咀嚼许多往事,那些看似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就会触动你的情感神经;那些曾经让你内心感受
期刊
学生對相交平行的理解
期刊
快  老师教导我:“现在学习挺紧张,你要提高效率知道吗,做什么都要快!”  听了他的话,我深受感动,从此课堂上我总是第一个睡着。  罚站  我们班一个男同学,数学满分,英语不及格,被英语老师罚站到走廊。  没一会儿,数学老师路过,带他上另一个班上数学课去了。  充钱  现在上数学课的感觉就是:数学老师扔给我们一些初级装备,教会我们几个初级技能就让我们去打Boss。  我们打不过,她就用她的满级装备
期刊
“动力源”,是推动力的源泉。随着一个人的不断成长,总有一些人、事、景、物,映入我们的眼帘,潜入我们的心底,成为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标准,进而转化为成长中不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虽历经艰难和困苦,但总会赢得一次次的蜕变,昂首向前。今天,我们就以广东深圳中考作文命题为例,来盘点一下我们成长的动力源。  中考文题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
期刊
李树松,1968年出生,河北省香河县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业余创作。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赵飞黄,高一(3)班学习最刻苦的一名学生。除了上课听讲,他总是把头压得低低的,整个身子都呈一种要扎进书里去的架势。赵飞黄成为班级第二名时,发现自己对稳居第一名的陈先伦有些嫉妒,他在自省中意识到嫉妒是心
期刊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古今中外的诗词歌曲中,歌颂家乡的占相当大的一部分,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什么“青春作伴好还乡”,无不表达着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是的,家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美好的,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绪。思乡话题的作文也是每年各类考场中常考的一类题目,那么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如何来写好这类作文呢?  由于“思乡”是人的一种情结,是一种感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