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思想与人格魅力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放眼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高大形象,中国人民怀念毛泽东,把毛泽东思想视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把毛泽东思想比喻为永远不落的太阳。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段历程上,都能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人们敬仰东方升起的太阳,更珍视毛泽东思想的光芒。
  历史的声音
  思想会结出果实,这句话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毛泽东早就预言:“我们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我们必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建设新中国,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些目的。”毛泽东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奋斗。毛泽东在世时大部分西方人不喜欢他,一些西方国家拒绝他的理论,但在他逝世多年后,与他相关的事情不断发生。他被一再评论,乃至肯定。人们对毛泽东有了超强的感知力,他受到更多人的敬重和爱戴。西方政要、学者把他举荐为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西方青年人不远万里到中国穿草鞋、走长征路,体验他当年领导红军过草地的壮举。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领导功绩的西方学者越来越多。见过他的西方政要写回忆录追述他的睿智、语言的风趣幽默,高度评价他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第三世界国家的教科书里有了他的语录和故事……。凡此种种,都证明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和他的思想理论不断升温,被人民缅怀和歌颂,被西方人接受并钦佩。这种现象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硬道理。


  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其理論都是经过思考、调查、研究、实践,再实践,揭示出符合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的真理。毛泽东的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非凡的政治阅历和政治眼光;二是有严格的文章训练功底;三是能将自己的决策转化为思想理论,启迪人教育人说服人。他的文章读起来流畅,有感染力,特别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丰富的历史典故贯穿其中。从大会报告、讲话、新闻稿的消息、评论,及署名文章、电报、命令、公告、书信等都能体现出来,这在中国政治家中绝无仅有。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他的文章高屋建瓴,没有雄霸之气和鼓噪之感,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研究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战争年代他没有放过一枪一弹,指挥的战争却石破天惊,决战千里:四渡赤水,不过黄河、转战陕北;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有人说:毛泽东在“农舍”里,靠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这不是戏说,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指导行动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需要革命的理论。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事件,很少有人去阅读去思考。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潜心研究历史、哲学、古代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探求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把图书馆布满灰尘的书带到宿舍床头、校园曲径、田野河边、岳麓书院……那些书不仅仅是历史,也折射出政治策略、处世智慧。读书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有了格局和改变命运的思考,也有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毛泽东能洞察一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道理言简意赅,总有高人一筹的思维方法。三湾改编后,部队初上井冈山,毛泽东针对红军中农民占主体,革命性、组织性、纪律性不强的问题,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完善为八项注意),提出了“三大任务”,确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毛泽东从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大决策,为人民军队铸魂定型,为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和决议,把一支农民占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受老百姓欢迎,能打胜仗的革命队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是人民军队的行动准则。正是这支军队南征北战22年,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人民才有70年来的一切。历史留下了感叹:不怕解放军现代化,就怕解放军毛泽东化!
  信仰的力量
  对于毛泽东来说,他一生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结识了马克思主义,第一个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态,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
  毛泽东在1945年5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总结讲话中向大家推荐了五本马列著作,并以自己的学习经验敦促大家,“我们可以把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他就是这样做的。
  他对曾志说:自己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就翻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从中受到新的启发。这足以说明:毛泽东的读书活动与客观实践深刻关联,不是跟在书本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实际需要出发,依据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当年党内研究马列有年的不少,狠下功夫甚至倒背如流者也有之,但是在活学活用方面却没人能与毛泽东相比。
  毛泽东对一切问题的发问,尤其是抽象的、重要问题,都要从马克思那里得到智慧。他说: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好多次。他的许多理论是按照马克思揭示的规律与指出的方向、变化、前进的;其中许多重要策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毛泽东殷切希望革命队伍多一些读马列、懂马列、运用马列思想指导革命实践的共产党人。他说:我们党内要有相当多的干部,每人读一二十本书、三四十本马列的著作,我们有这样丰富的经验,有这样长的斗争历史,如果读通了这些马列的著作,我们党就武装起来了,我们党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据逄先知同志回忆:1949年,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干部要学习12本马列著作。在现存的档案中,胡乔木写了12本书的目录,毛泽东在目录前面加了“干部必读”四个字。由毛泽东起名“干部必读”的12本书,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教材,从思想上武装了一代共产党人,塑造了他们丰富而坚实的精神世界。
  毛泽东有坚定的信念,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在党内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追随者,并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物,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习思考的理论。他的理论思想深刻、语言朴实,为我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成为留给我们博大精深的理论遗产和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一浪高过一浪的毛泽东热,就是信仰的种子在开花。
  感召未来
  毛泽东思想可以看做是一部中国革命史的记录,他的整个革命历程,就是创造一个伟大时代的历程。在中国革命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在关系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都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也都有重要文章留下来。那些理论有对当时历史现状的分析、描述,和对形势的研判,现在读来不难发现,每一章都清晰地镌刻中国革命的历史。
  毛泽东作为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战略思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人能放射出如此炫目的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也没有人能在艰难曲折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治理国家的光明大道,写出深刻的理论文章一呼百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谁能说:没有毛泽东仍然会有新中国!
  毛泽东的出现是一个历史奇迹。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越贡献、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刻印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记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在中国革命万般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带着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从万千重围中走向陕北,走向最后辉煌胜利的终点。长征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不朽史诗。有人整理出这样一组数据:中央红军长征时有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还有二十五军。中央红军长征一共368天,其中有15天在决战,有235天在白天行军,有8天在夜行军,只有44天在休息。红军每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他们占领过62个城市,10个地方军阀曾经围追堵截过他们。长征开始有七八万人,到了陕北只有六七千人。他们总共爬了18座大山,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走过24条大河,跨越了11个省份。每一公里牺牲3到4个红军。读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谁不说这是历史奇迹。毛泽东就是这一奇迹的创造者!
  毛泽东的领导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几度受到党内排挤或被迫终止领导权。毛泽东离开革命队伍之时,便使中国革命遭受挫败。例如1929年古田会议之前,毛泽东受到排挤,失去了红四军党内和军队内的职务。不久红军受到敌人的重创。 10月,红四军派人去请毛泽东,使其重新回到红军领导岗位。毛泽东认真总结红军在建军建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人民军队在此定型。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毛泽东受“左”倾机会主义的排挤,离开了领导岗位。党内领导在红军战略方针决策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当时敌人重兵压境,形成口袋状只等红军去钻。博古、李德还坚持到湘西与二、六军团汇合,这无疑是死路一条。毛泽东坚决反对博古、李德的方针,建议红军向贵州进军。历经反复磋商说服工作,毛泽东向贵州转移的意见得到采纳,使红军从低潮中走了出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是党在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指挥了“四渡赤水”,这是他军事生涯中高超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毛主席曾经回忆:“从游击战争开始的一天起,任何一个独立的红色游击队或红军的周围,任何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周围,经常遇到的是敌人的‘围剿’。敌人把红军看作异物,一出现就想把它捕捉。”毛泽东领导红军反反复复地进攻、转移和撤退,常常在敌强我弱、“围剿”和反‘围剿’的较量中展示党的领导,在充满压力和张力的斗争环境中,万千劫难,百折不回,领导红军屡挽危局。
  心忧天下,必得天下。当年苏区被敌人封锁,缺衣少食,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就在战火纷飞中思考、写作、指挥打仗。在战火中他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畅想着未来的革命高潮,预言中国革命成功的走向:“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磅礴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从来震聋发聩的好文章都是鲜血写成,然后又为历史所检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启发和唤醒了一大批受压迫受剥削的中国人,让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凡是非凡之人都有非凡之谋。战争年代,在井冈山、在瑞金,特别是在延安,毛泽东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著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毛泽东像一个民族英雄,像武林小说里那种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辩听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该怎么出手。他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问题,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是一片空旷的未来。他要有敏捷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对中国革命的见解。在党内毛泽东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对于革命戰争的指挥,都高一筹,做事想问题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他是领袖,更是思想家,这些卓越的才能,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两次重大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弱到强的飞速发展。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使他成为引导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英明领袖。新华门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告诉我们,毛泽东与共产党已融为一体,这是未来的召唤。   人格魅力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历史不能假设,但研究历史常常可以假设。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一次次思考: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和他的英明领导,或许中国的历史将会重新改写。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在不断升华。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成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是跟随毛泽东久经考验的党政军领导骨干,都是在革命队伍中成长成熟起来的领导人,都是新中国成立的奠基石,他们跟着毛泽东南征北战,打出了一个红色中国。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政治问题,而且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战争问题;不但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党会治国的有力的骨干,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军的有力骨干。这是无数先烈的热血浇灌出来的革命的鲜花,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而且是世界共产党和世界人民的光荣。”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是一座人格丰碑,他的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许多话语一直被中国人民广泛学习和引用,成为有为之士的座右铭,“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毛泽东活着时不同意把他和马恩列斯并列,他去世后多年,人们在对比中越来越感到,毛泽东完全可以和马恩列斯相提并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证明的真理。诚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我们党就一定还在黑暗中苦斗。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中,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解决前进道路上面对的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替时代立言。历史掀起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许多节点历历在目,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卓越才能密切相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作为軍事家、政治家的毛泽东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却离我们越来越近,毛泽东在人民的思想中。
  建国70年来,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思想一直在中国人民心中升华,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人们奔向韶山寻根,来到延安访旧,涌向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不仅仅是为了寄托哀思,怀念伟人,更重要的是为了领会毛泽东思想,汲取毛泽东的人格力量……
  一切都会远去,唯有光辉的思想永存。人格靠思想站立!
  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带给中国人民的深远影响。毛泽东,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永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连在一起。
  毛泽东会陪伴我们到永远!
  (作者系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
其他文献
风起香山云竞渡,赶考京城,未忘来时路。济世何须圈霸土,长留脉动今人数。  仗劍英雄追梦去,道在民间,心有擎天柱。谁伫厅前吟几度,南窗已见花千树。  临江仙·看电视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举步长街情漫舞,旌旗幻作轻纱。东风箭指向天涯。大江高坝起,胜策顶层加。  几度庆功呼不应,隐名豪杰无花。行星远寄梦回家。险峰成大路,铁血耀中华。
期刊
施暴  入耳调唆发酒狂,伤人毁物任嚣张。  家园自毁无惭意,邪道迷心胜饿狼!  打英美旗闹事  不认炎黄不认娘,星条米字倚肩扛。  哪知世上留奇恥,道地洋奴自曝光!  告洋状  乱港反中撞铁墙,哀求主子再帮忙。  斑斑劣迹添新丑,祸国人渣举世详。  愚昧  崛起中华日日强,背身闭眼抱夕阳。  环球大势明如火,小丑无知自取亡!
期刊
编者按: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弘扬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湖南韶山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及部分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有关高校的16位专家、学者作
期刊
我曾羡慕开天辟地的初创,  萬里征途中的真刀真枪;  我曾羡慕改革开放的起航,  前进航行中的乘风破浪。  因为后来,很多我都没有赶上,  不尽的遗憾无尽的向往;  因为后来,我正亲历新的担当,  不尽的激情无尽的绽放。  我自豪,我是中国年轻人,  祖国走在复兴的大路上,  赶着年轻奏响时代节拍,  创造奇迹为祖国打扮梳妆。  我自豪,我是中国年轻人,  祖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赶着年轻书写时
期刊
今年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在纪念列宁诞辰的日子里,重温他100年前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一文,联系当前的实际,给人诸多的启示。  一、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1920年,红色苏维埃政权基本打败了国内外敌人的扼杀,围剿,即将取得胜利,开始进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的时刻。列宁指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并且特别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近代以来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曲折证明,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是实现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质变,也验证了坚持中国
期刊
大别山是革命的山,大别山区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据相关党史书刊和档案资料记载,最早到大别山区领导、指导革命运动的先驱是恽代英同志。周恩来早期虽然没有直接深入大别山区指导革命运动,但是心里却一直牵挂着这块红色的热土。一、设立鄂豫皖 组建红一军  1930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在上海听取了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关于大别山区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随后,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鄂豫
期刊
克拉玛依  大漠油城一览痴,亦诗亦画展雄姿。  是谁握起并州剪,剪出江南山水奇?  克拉玛依河  一湾碧水绿油城,无限风光无限情。  多少游人多少爱,花前月下踏歌行。  引水济克纪念碑前题句  引水堪称不世功,石油兒女尽豪雄。  一河千里春波绿,润遍城乡诗意浓。  参观石油矿区陈列馆  夺油会战赴雄边,捷报频传美梦圆。  一部辉煌矿区史,饱含两字苦和甜。
期刊
2020年10月23日,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论述了抗美援朝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影响力、捍卫新中国安全的历史地位和反对世界霸权的深远意义,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把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敬重捍卫“最可爱的人”作为历史的责任,新时代的需要。一、贯彻落实“
期刊
5月14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京举办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23人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室艺术指导、一级导演陈力介绍拍摄情况和创作体会。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逢先知到会讲话。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姚有志,中央军委办公厅高级研究员俞源,红旗文稿杂志社原社长李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立华、胡澄作重点发言。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政委秦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