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舶来品的大学,直到1916年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京大学才有现代之意。“无论何种学派,苟其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随即北大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的学府”。但是,论及大学自身的诞生历史,可谓悠久,其也在不断探索中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早期的英国模式中,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试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是追求真理的“象牙塔”。但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这一理想被洪堡的柏林大学所“摧毁”。在弗莱克纳斯的言语里,大学终于成为了“一个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鉴别成就以及培训真正高水平人才的机构”,大学开始慢慢注重专业研究。可历史的发展总是不经意地快于人们的手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克尔的眼中,现代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求赶上时代,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可以说,现代大学不再是一个“乡村”或是“市镇”,早已变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大学在跌宕起伏的定位自身角色的过程中,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市场力量早已不容分辩地占据一席之位。
一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由来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势。197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当各国纷纷将市场化引入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我国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出现了摇摆和停顿,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大学里,“通货膨胀冲击着教工微薄的工资收入,政府的财政拨款只包了教师的工资支出,仅仅维持着学校不关门,能用于购置图书、设备,进行课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经费则所剩无几,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大学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财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高校追求经济利益随即合法化,教师纷纷“下海”、学校不断“创收”成为潮流。高校在招生、收费方面实行的“双轨制”,使大学中的教育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大学开始逐步市场化。其后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上学实行收费,使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这更是加快了高校的市场化、功利化。而这一切的变化对我们的大学来说实在是太快了,容不得我们思考自身,况且也没有能力来思考,因为最初仅剩的大学传统早已被刚结束不久的“文革”涤清。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我国的行进,着实比其他国家要复杂得多,各种冲突斗争也明显地多。
二 我国大学市场化中的冲突与斗争
高等教育市场化力求通过市场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可是,大学作为一种代价付出极高,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提供资金的,都很少有只出钱而不试图控制大学或者改造大学的。这就使得为了维护自身独立性而需跟资金来源之间的抗争成为大学的必然使命。当然,置身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大学需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但是又需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界限,进而保护自己的原有特性。可如今,在大学艰难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对其造成足够威胁的莫过于这无处不在的市场力量了。
面对强劲的市场化动力,市场力量和市场运行的规则已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们大学的生存土壤,并在无形中向大学内核渗透,直逼大学的灵魂。大卫·科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中肯定了市场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但是也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泛滥而感到担忧。大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位,众多国家都在探讨,其中不乏已经找到某种平衡的世界一流大学。可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大学,从诞生到现在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跌宕起伏,大学传统时有时无。因而,没有主心骨和精神脊梁的我们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奔袭时,剩下的更多是理想与现实、存在与生存、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冲突斗争了。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被视为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最初的愿望,学者努力维护自己的精神殿堂,在理性的世界中遨游。即使主张“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威斯康辛思想者们也不曾忘记“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够立即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们也仍旧对学术研究心驰神往。可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今天,整体浮躁的我们却断章取义地只注重到大学仅需要为经济服务,而忽视了大学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在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同时,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过分强调经济价值,忽视精神价值,甚至把利益作为大学的根本目的,市场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这必然会刺激大学组织产生过分追求物质刺激的功利行为,必然会导致大学忽视引领社会的价值导向。当骨感、卑微的理想遭遇到残酷、铜臭的现实时,当教育的公共性、专业性被经济利益、市场性所掩盖时,当只注重市场化后所带来的金钱和声望,而忽视大学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时,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积淀的我们将会更快地走向虚无与迷茫。
(二)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的冲突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说过:“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持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的传统被外部组织和内部成员所接受和认可,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竞争机制、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我们考虑的不再是合理存在而是如何生存。为此,大学之间开展了诸如争夺生源、创建品牌、学校排名与声望、拨款与经费、规模与效益等的激烈生存竞争。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只有追求眼下的利益,纷纷将自己置身于市场之中。市场与大学的紧密结合,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慢慢相信,市场的介入可能会让大学更好地存活,更合理地存在。可是,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忽视了大学存在合法性的根源。 我们一拥而上地争创“一流”,不顾实际地高呼建设综合性大学,结果各校之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我们纷纷热衷兴建大学城,扩大学生规模,片面讲究就业率、考研率,结果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低下;我们留恋排行榜上的名次,用数量化的指标和空洞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结果学术泛滥;我们盲目适应市场,专业越设越细、越设越怪,等等。“‘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终于,我们在竞争中存活下去,但仅有的内涵被完全抽空,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大学”。更为过的是,市场化与行政化同流合污,权钱交易,更是将大学存在合法的根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销毁殆尽。大学的管理人“不再有吸引他们的伟大思想,有的只是自己和他们的大学的生存需要”。
(三)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的冲突
究竟金钱是大学的生命,抑或是精神?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大学里,究竟是精神驱动着大学前进,还是利益在作祟?在物欲横流的“象牙塔”中,知识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者、学生都在叫嚣着维护自身的利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的学术身份已经在原来的研究和教学身份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身份,即“学术经理人”。教师不再单纯追求真理或做真理的维护者、开拓者。他们也不再仅仅考虑哪些研究课题具有知识挑战性及学术价值,能以最好的方式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是更多考虑哪些课题有机会获取大量的经济回报,或者根据获得利润多少来从事资金提供者要求的研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学术造假或是学术剽窃来换取自身利益,这在经济学中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它实现了最少的投入换来了利益的最大化。从此,我们的教师开始面临着精神忠诚和利益忠诚两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煎熬与抉择。
同时,我们高等教育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进而提高整体社会的道德素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学里处处充满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风气,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自身价值体系越来越受到市场文化的影响,幻想成为领导者或者人上人,忽视自身人格和心态的塑造,利益驱动着学生们的所有行为。学生在这种“隐性课程”的塑造下,浮躁和功利心态日益严重。事实上,“如果大学不是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社会和公民的责任感,这样的规范就会出问题,就会随着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和利己,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
论及学科。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组织,它的发展为大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益依旧渗透进来,并驱动着各学科之间展开生死竞争。市场机制始终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就决定着市场会选择直接可以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和学科,而那些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和研究将会被漠视,排斥在边缘地带,这种现象如今屡见不鲜。“在决定高教活动发展方向时,暂时的市场需要而不是内在的基础需要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使得基础研究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见效慢、风险大,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可是,忽视了这种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并且引导人类进步的基础研究,一时见成效的应用型研究又该如何稳步地前行?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不容回避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在积极面对市场化的同时更多地是要思考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它。当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我们在面对强有力的市场化动力时,又该如何在理想与现实、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精神驱动和利益驱动的冲突中寻求到平衡?又该如何把握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市场化可以说是机遇,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国家、政府、社会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静下心来重新认清、定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高卿,吴远远.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及其对我国高
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一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由来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势。197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当各国纷纷将市场化引入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我国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出现了摇摆和停顿,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大学里,“通货膨胀冲击着教工微薄的工资收入,政府的财政拨款只包了教师的工资支出,仅仅维持着学校不关门,能用于购置图书、设备,进行课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经费则所剩无几,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大学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财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高校追求经济利益随即合法化,教师纷纷“下海”、学校不断“创收”成为潮流。高校在招生、收费方面实行的“双轨制”,使大学中的教育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大学开始逐步市场化。其后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上学实行收费,使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这更是加快了高校的市场化、功利化。而这一切的变化对我们的大学来说实在是太快了,容不得我们思考自身,况且也没有能力来思考,因为最初仅剩的大学传统早已被刚结束不久的“文革”涤清。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我国的行进,着实比其他国家要复杂得多,各种冲突斗争也明显地多。
二 我国大学市场化中的冲突与斗争
高等教育市场化力求通过市场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可是,大学作为一种代价付出极高,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提供资金的,都很少有只出钱而不试图控制大学或者改造大学的。这就使得为了维护自身独立性而需跟资金来源之间的抗争成为大学的必然使命。当然,置身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大学需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但是又需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界限,进而保护自己的原有特性。可如今,在大学艰难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对其造成足够威胁的莫过于这无处不在的市场力量了。
面对强劲的市场化动力,市场力量和市场运行的规则已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们大学的生存土壤,并在无形中向大学内核渗透,直逼大学的灵魂。大卫·科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中肯定了市场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但是也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泛滥而感到担忧。大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位,众多国家都在探讨,其中不乏已经找到某种平衡的世界一流大学。可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大学,从诞生到现在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跌宕起伏,大学传统时有时无。因而,没有主心骨和精神脊梁的我们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奔袭时,剩下的更多是理想与现实、存在与生存、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冲突斗争了。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被视为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最初的愿望,学者努力维护自己的精神殿堂,在理性的世界中遨游。即使主张“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威斯康辛思想者们也不曾忘记“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够立即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们也仍旧对学术研究心驰神往。可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今天,整体浮躁的我们却断章取义地只注重到大学仅需要为经济服务,而忽视了大学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在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同时,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过分强调经济价值,忽视精神价值,甚至把利益作为大学的根本目的,市场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这必然会刺激大学组织产生过分追求物质刺激的功利行为,必然会导致大学忽视引领社会的价值导向。当骨感、卑微的理想遭遇到残酷、铜臭的现实时,当教育的公共性、专业性被经济利益、市场性所掩盖时,当只注重市场化后所带来的金钱和声望,而忽视大学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时,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积淀的我们将会更快地走向虚无与迷茫。
(二)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的冲突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说过:“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持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的传统被外部组织和内部成员所接受和认可,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竞争机制、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我们考虑的不再是合理存在而是如何生存。为此,大学之间开展了诸如争夺生源、创建品牌、学校排名与声望、拨款与经费、规模与效益等的激烈生存竞争。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只有追求眼下的利益,纷纷将自己置身于市场之中。市场与大学的紧密结合,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慢慢相信,市场的介入可能会让大学更好地存活,更合理地存在。可是,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忽视了大学存在合法性的根源。 我们一拥而上地争创“一流”,不顾实际地高呼建设综合性大学,结果各校之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我们纷纷热衷兴建大学城,扩大学生规模,片面讲究就业率、考研率,结果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低下;我们留恋排行榜上的名次,用数量化的指标和空洞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结果学术泛滥;我们盲目适应市场,专业越设越细、越设越怪,等等。“‘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终于,我们在竞争中存活下去,但仅有的内涵被完全抽空,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大学”。更为过的是,市场化与行政化同流合污,权钱交易,更是将大学存在合法的根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销毁殆尽。大学的管理人“不再有吸引他们的伟大思想,有的只是自己和他们的大学的生存需要”。
(三)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的冲突
究竟金钱是大学的生命,抑或是精神?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大学里,究竟是精神驱动着大学前进,还是利益在作祟?在物欲横流的“象牙塔”中,知识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者、学生都在叫嚣着维护自身的利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的学术身份已经在原来的研究和教学身份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身份,即“学术经理人”。教师不再单纯追求真理或做真理的维护者、开拓者。他们也不再仅仅考虑哪些研究课题具有知识挑战性及学术价值,能以最好的方式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是更多考虑哪些课题有机会获取大量的经济回报,或者根据获得利润多少来从事资金提供者要求的研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学术造假或是学术剽窃来换取自身利益,这在经济学中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它实现了最少的投入换来了利益的最大化。从此,我们的教师开始面临着精神忠诚和利益忠诚两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煎熬与抉择。
同时,我们高等教育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进而提高整体社会的道德素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学里处处充满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风气,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自身价值体系越来越受到市场文化的影响,幻想成为领导者或者人上人,忽视自身人格和心态的塑造,利益驱动着学生们的所有行为。学生在这种“隐性课程”的塑造下,浮躁和功利心态日益严重。事实上,“如果大学不是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社会和公民的责任感,这样的规范就会出问题,就会随着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和利己,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
论及学科。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组织,它的发展为大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益依旧渗透进来,并驱动着各学科之间展开生死竞争。市场机制始终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就决定着市场会选择直接可以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和学科,而那些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和研究将会被漠视,排斥在边缘地带,这种现象如今屡见不鲜。“在决定高教活动发展方向时,暂时的市场需要而不是内在的基础需要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使得基础研究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见效慢、风险大,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可是,忽视了这种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并且引导人类进步的基础研究,一时见成效的应用型研究又该如何稳步地前行?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不容回避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在积极面对市场化的同时更多地是要思考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它。当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我们在面对强有力的市场化动力时,又该如何在理想与现实、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精神驱动和利益驱动的冲突中寻求到平衡?又该如何把握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市场化可以说是机遇,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国家、政府、社会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静下心来重新认清、定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高卿,吴远远.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及其对我国高
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