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本研究从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现状,提出从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工程伦理模块化课程教育体系、构建新工科人文教育模式、建立工程伦理教育评价体系以及提升教师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能力五个方面探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机制,力求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9-0184-06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bviously lacking.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suggests adjus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ing engineering ethics modular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the new engineering humanities education pattern, establish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to analyz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mechanism.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工程倫理教育是指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实施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伦理意识,并能自觉遵循伦理规范和应对工程伦理问题,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1-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信息、通信和技术行业(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的系统集成公司和非IT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 在工作过程中, 他们经常会面临与顾客、企业、环境等各方利益和责任的问题[3]。因此,如何切实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水平, 是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符合国家课程思政大政方针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的载体。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4],明确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科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可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和研究,破解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困境,重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职业教育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新范式
通过调研,顶层设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五位一体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模型,形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新范式,将有效补充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体系,理论意义显著。
(三)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李伯聪教授曾指出,“没有与伦理无关的工程,所有的工程活动不但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其内就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网络技术人才,大部分都在施工现场担任技术或管理的工作,他们经常会面临与客户(雇主)、公司、环境等的利益伦理、责任伦理和技术伦理。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必然的、紧迫的。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分析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8级、2019级、2020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就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意识、能力和接受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教育意愿进行调研。共发放354份问卷,回收33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5%。
(一)工程伦理意识的调研
在问及“如何看待大数据技术带来的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及数据鸿沟等伦理问题”时,仅有3.6%(12人)选择“危害性大,应确立相应的技术、职业等伦理原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有82.8%(274人)选择“若有危害,是国家、企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另有13.6%(45人)选择“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此项调查表明,3.6%的工程伦理意识强,82.8%的工程伦理意识淡薄,另有13.6%的工程伦理意识缺失,不具备从事ICT相关行业的工作。工程伦理意识缺失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容易造成不恰当的工程决策(见图1)。
(二)工程伦理能力的调研
在问及“某企业网络进行升级换代,你作为现场实施工程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具了工程图,且找专家论证过这是最優的可行方案,但是老板觉得这样实施公司不赚钱,让你修改工程规划图,你是否修改”时,有79.5%(263人)选择“修改”, 17.5%(58人)选择“不修改”,3%(10人)选择“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打算”(见图2左)。
在问及“假设你是某大型国有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接触到企业大量的核心机密,某一天你的同学让你将企业核心信息卖给他,并声称不会告发你,如果你不给就将你的个人信息发到网上,你是否会给他”时,有72.8%(241人)选择“将企业核心机密给他”,15.4%(51人)选择“不将企业核心机密给他,并会报警”,11.8%(39人)选择“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打算”(见图2右)。
此项调查表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时,大部分同学(80%以上)不能够做出对社会、他人、环境等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三)工程伦理教育意愿的调研
在问及“你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了解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时,通过网络(含网站、论坛、微博、聊天软件等)占75.8%,电视占15.3%,广播占4.7%,报纸占1.9%,其他为2.3%,专业教育为0;在是否需要接受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教育一项中,94.3%(312人)选择了是,4.5%(15人)选择无所谓,1.2%(4人)选择否。这些数据表明,工程伦理教育还未被列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但是94.3%的学生是愿意接受工程伦理教育的(见图3)。
通过以上调研,发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意识还很淡薄,工程伦理能力非常薄弱,但接受工程伦理教育的意愿是很强烈的。因此,面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现状以及我国在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形势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构建合适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三、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
(一)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中
我国新工科专业主要是指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正是新工科的专业之一。根据我国新工科建设需要,立足工学生岗位胜任力要求,结合“大国工程”,遵循工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围绕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能力等展开,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企事业单位差异,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以此,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使所培养的人才在面对工程实践时,能够解决复杂的伦理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特别是工程现场开发(或实施)能力、项目需求与数据分析、公文写作能力、管理培训能力等素质的逐渐养成。因此,订单培养、企业植入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方式就可引进来。
(二)科学设计工程伦理模块化课程教育体系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是需要根植于学生专业学习始终的。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重新设置。
1.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开设工程伦理相关的必、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决定着人才的知识架构,面对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因此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一是将工程伦理学导论纳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课中;二是邀请资深专家、企业人员开展工程伦理方面的选修课程,达到专业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重的育人目的。
2. 在专业课(含专业平台课)、实践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工程伦理案例、伦理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让同学深入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有通识教育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课及集中实践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高校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因此,本文重点在专业群平台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程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让专业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更紧密。表1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平台课
在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授课中,主要增加两部分关于工程伦理的内容:一是探讨工程伦理的内涵;二是分析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将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即责任伦理与伦理责任、利益分配与公正、环境伦理与环境正义三个方面。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
在专业课的授课中,重点增加以下两部分关于工程伦理的内容:一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二是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及部分相关案例分析,如大数据引发的数字身份新问题、从个人信息到隐私保护的伦理思考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环境,模拟真实的生产场景,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真实的工程伦理案例当中。通过实践,重点引导学生提高防范工程伦理风险的意识,当面对伦理抉择时,能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做出客观理智的选择。
3.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多样,课程之间的类型、特点都不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区别对待。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一定是从注重知识到知识、能力、素养的互融。以下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1)基于课程特点构建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中的相关问题,与网络信息伦理密切相关。鉴于本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仅关注学生知识到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方面。因此,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如图4所示。
(2)围绕教学目标重整工程伦理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深入挖掘本课程中蕴含的工程伦理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核心内容与课程内容结合,把课程目标“下沉”到教学模块中。
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模块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在信息技术相关行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如嫦娥四号、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我国北斗导航等介绍,展现中国制造、中国智慧大国风范,增强大学生立志投身于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学习中。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模块树立行业自信:在讲授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时,列举中国在上述领域的智慧创造:光量子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等,用电影、现实中的实例告诉学生,中国在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由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从事信息行业的自信。
信息安全模块重点培养了学生具备正确处理工作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的能力:在讲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隐患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工程伦理案例《网约车发展之路》,通过此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一是让学生理解责任伦理在信息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二是了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特点及其引发的安全危机、责任缺失、社会风险、监管困境、利益分配冲突等多种新型倫理问题;三是掌握创新企业在决策、管理、部署、运营中正确处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提高运用这些原则和规范的能力;四是能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用安全、责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节俭等道德和伦理原则处理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伦理新问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培养工匠精神:在进行程序设计时,能够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并能创新算法。
(3)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坚持传授与启发相统一,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工科人才。
(三)构建新工科人文教育模式,助力打造校园文化
工程伦理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教育,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中人文精神(尤其是工程伦理教育)是欠缺的,因此要构建新工科人文教育模式。第一,将工程伦理作为新生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每年邀请行业知名学科带头人为新生讲述《工程导论》和为学之道,让同学们认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建造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第二,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将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之中,有目的地将学生培养成懂工程科学、技术、管理和文化的现代工程师;第三,定期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收看科学大讲堂等活动,并侧重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种伦理要求纳入其中;第四,搭建“第三课堂”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建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教育实施效果的有力手段之一。现阶段,国内关于工程伦理教育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等教育上[5-6]。目前,只有悉尼协议与我国高职三年教育的培养目标较为接近,它是一种针对学制三年的工程技术专家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协议[7]。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悉尼协议》毕业生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方法,来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评价体系。
(五)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能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一,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意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了解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典型案例,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实施工程伦理教学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行业需求的人才;第二,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培训、系列专题讲座、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通过学习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服务于培养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现代工程师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美]查尔斯·E·哈里斯,等.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丛杭青,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秋辉.课程思政背景下工学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以南京地区理工类院校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孙秀桂,李霞.地方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及评价体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4):80-84.
[6]罗莉丽,樊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工程伦理教育评价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40-45.
[7]悉尼协议解析[EB/OL].[2020-09-17].http://www.xnxyyjy.cn/html/guojijiegui/xinixieyi/650.Html.
基金项目:该文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1年度科硏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工科专业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GXHZW20201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夏德玲(1989-),女,汉族,山东莒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刘殿红(1969-),女,汉族,山东阳谷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9-0184-06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bviously lacking.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suggests adjus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ing engineering ethics modular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the new engineering humanities education pattern, establish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ing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to analyz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mechanism.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工程倫理教育是指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实施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伦理意识,并能自觉遵循伦理规范和应对工程伦理问题,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1-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信息、通信和技术行业(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的系统集成公司和非IT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 在工作过程中, 他们经常会面临与顾客、企业、环境等各方利益和责任的问题[3]。因此,如何切实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水平, 是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符合国家课程思政大政方针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的载体。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4],明确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科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可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和研究,破解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困境,重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职业教育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新范式
通过调研,顶层设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五位一体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模型,形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新范式,将有效补充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体系,理论意义显著。
(三)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李伯聪教授曾指出,“没有与伦理无关的工程,所有的工程活动不但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其内就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网络技术人才,大部分都在施工现场担任技术或管理的工作,他们经常会面临与客户(雇主)、公司、环境等的利益伦理、责任伦理和技术伦理。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必然的、紧迫的。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分析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8级、2019级、2020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就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意识、能力和接受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教育意愿进行调研。共发放354份问卷,回收33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5%。
(一)工程伦理意识的调研
在问及“如何看待大数据技术带来的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及数据鸿沟等伦理问题”时,仅有3.6%(12人)选择“危害性大,应确立相应的技术、职业等伦理原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有82.8%(274人)选择“若有危害,是国家、企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另有13.6%(45人)选择“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此项调查表明,3.6%的工程伦理意识强,82.8%的工程伦理意识淡薄,另有13.6%的工程伦理意识缺失,不具备从事ICT相关行业的工作。工程伦理意识缺失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容易造成不恰当的工程决策(见图1)。
(二)工程伦理能力的调研
在问及“某企业网络进行升级换代,你作为现场实施工程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具了工程图,且找专家论证过这是最優的可行方案,但是老板觉得这样实施公司不赚钱,让你修改工程规划图,你是否修改”时,有79.5%(263人)选择“修改”, 17.5%(58人)选择“不修改”,3%(10人)选择“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打算”(见图2左)。
在问及“假设你是某大型国有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接触到企业大量的核心机密,某一天你的同学让你将企业核心信息卖给他,并声称不会告发你,如果你不给就将你的个人信息发到网上,你是否会给他”时,有72.8%(241人)选择“将企业核心机密给他”,15.4%(51人)选择“不将企业核心机密给他,并会报警”,11.8%(39人)选择“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打算”(见图2右)。
此项调查表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时,大部分同学(80%以上)不能够做出对社会、他人、环境等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三)工程伦理教育意愿的调研
在问及“你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了解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时,通过网络(含网站、论坛、微博、聊天软件等)占75.8%,电视占15.3%,广播占4.7%,报纸占1.9%,其他为2.3%,专业教育为0;在是否需要接受信息与大数据伦理教育一项中,94.3%(312人)选择了是,4.5%(15人)选择无所谓,1.2%(4人)选择否。这些数据表明,工程伦理教育还未被列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但是94.3%的学生是愿意接受工程伦理教育的(见图3)。
通过以上调研,发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意识还很淡薄,工程伦理能力非常薄弱,但接受工程伦理教育的意愿是很强烈的。因此,面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现状以及我国在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形势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构建合适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三、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
(一)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中
我国新工科专业主要是指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正是新工科的专业之一。根据我国新工科建设需要,立足工学生岗位胜任力要求,结合“大国工程”,遵循工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围绕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能力等展开,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企事业单位差异,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以此,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使所培养的人才在面对工程实践时,能够解决复杂的伦理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特别是工程现场开发(或实施)能力、项目需求与数据分析、公文写作能力、管理培训能力等素质的逐渐养成。因此,订单培养、企业植入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方式就可引进来。
(二)科学设计工程伦理模块化课程教育体系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是需要根植于学生专业学习始终的。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重新设置。
1.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开设工程伦理相关的必、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决定着人才的知识架构,面对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因此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一是将工程伦理学导论纳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课中;二是邀请资深专家、企业人员开展工程伦理方面的选修课程,达到专业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重的育人目的。
2. 在专业课(含专业平台课)、实践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工程伦理案例、伦理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让同学深入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有通识教育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课及集中实践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高校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因此,本文重点在专业群平台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程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让专业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更紧密。表1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平台课
在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授课中,主要增加两部分关于工程伦理的内容:一是探讨工程伦理的内涵;二是分析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将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即责任伦理与伦理责任、利益分配与公正、环境伦理与环境正义三个方面。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
在专业课的授课中,重点增加以下两部分关于工程伦理的内容:一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二是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及部分相关案例分析,如大数据引发的数字身份新问题、从个人信息到隐私保护的伦理思考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环境,模拟真实的生产场景,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真实的工程伦理案例当中。通过实践,重点引导学生提高防范工程伦理风险的意识,当面对伦理抉择时,能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做出客观理智的选择。
3.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多样,课程之间的类型、特点都不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区别对待。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一定是从注重知识到知识、能力、素养的互融。以下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1)基于课程特点构建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中的相关问题,与网络信息伦理密切相关。鉴于本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仅关注学生知识到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方面。因此,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如图4所示。
(2)围绕教学目标重整工程伦理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深入挖掘本课程中蕴含的工程伦理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核心内容与课程内容结合,把课程目标“下沉”到教学模块中。
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模块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在信息技术相关行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如嫦娥四号、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我国北斗导航等介绍,展现中国制造、中国智慧大国风范,增强大学生立志投身于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学习中。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模块树立行业自信:在讲授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时,列举中国在上述领域的智慧创造:光量子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等,用电影、现实中的实例告诉学生,中国在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由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从事信息行业的自信。
信息安全模块重点培养了学生具备正确处理工作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的能力:在讲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隐患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工程伦理案例《网约车发展之路》,通过此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一是让学生理解责任伦理在信息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二是了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特点及其引发的安全危机、责任缺失、社会风险、监管困境、利益分配冲突等多种新型倫理问题;三是掌握创新企业在决策、管理、部署、运营中正确处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提高运用这些原则和规范的能力;四是能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用安全、责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节俭等道德和伦理原则处理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伦理新问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培养工匠精神:在进行程序设计时,能够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并能创新算法。
(3)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坚持传授与启发相统一,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工科人才。
(三)构建新工科人文教育模式,助力打造校园文化
工程伦理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教育,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中人文精神(尤其是工程伦理教育)是欠缺的,因此要构建新工科人文教育模式。第一,将工程伦理作为新生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每年邀请行业知名学科带头人为新生讲述《工程导论》和为学之道,让同学们认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建造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第二,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将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之中,有目的地将学生培养成懂工程科学、技术、管理和文化的现代工程师;第三,定期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收看科学大讲堂等活动,并侧重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种伦理要求纳入其中;第四,搭建“第三课堂”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建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教育实施效果的有力手段之一。现阶段,国内关于工程伦理教育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等教育上[5-6]。目前,只有悉尼协议与我国高职三年教育的培养目标较为接近,它是一种针对学制三年的工程技术专家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协议[7]。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悉尼协议》毕业生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方法,来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伦理教育评价体系。
(五)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能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一,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意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了解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典型案例,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实施工程伦理教学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行业需求的人才;第二,提升教师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培训、系列专题讲座、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通过学习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服务于培养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现代工程师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美]查尔斯·E·哈里斯,等.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丛杭青,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秋辉.课程思政背景下工学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以南京地区理工类院校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孙秀桂,李霞.地方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及评价体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4):80-84.
[6]罗莉丽,樊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工程伦理教育评价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40-45.
[7]悉尼协议解析[EB/OL].[2020-09-17].http://www.xnxyyjy.cn/html/guojijiegui/xinixieyi/650.Html.
基金项目:该文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1年度科硏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工科专业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GXHZW20201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夏德玲(1989-),女,汉族,山东莒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刘殿红(1969-),女,汉族,山东阳谷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