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实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托。在史实中包含着很多历史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如果在教育中运用得当,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者很容易在理科的课程上通过解题的方式活跃、思考起来,可是到了历史学习上却“动”不起来。历史充满了魅力,《百家讲坛》受到大众热捧,正是说明历史的魅力所在。历史学科并没有一个公式型的定律,学习者不是通过运算,而是通过表达、讨论的活动来学习。教育者必须要在课程中铺垫好大量的历史史实,才能让学习者有话可说、有疑可问。学习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可以以形象思维教导为主,故教育者提供的史料最好是有生动细节的史料,以便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探索历史、思考历史的兴趣与热情。
历史细节是指构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最小组成单位,具体表现为历史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历史文物或图片。历史细节的讲述要用在关键之处。讲一个历史事件,细节的运用一般是在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而不是事件的背景;讲一个历史人物,细节的运用一般是在他的重要事迹中,而不是他的籍贯、出身、学历等上面。因为历史细节“细微”这一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容易被忽略。而目前的教科书内容概括性较强,也是教育者缺乏细节讲授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版第六分册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一课为例,对运用历史细节讲授让学习者感受历史、激发兴趣进行探讨。
一、用历史细节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苏冷战的开始》这一课讲述的历史内容为学习者非常不熟悉的世界史,又是距离学习者生活很远的大国政治史,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本内容,难免会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选择历史材料上,教育者可以以人为切入口,通过“人”的表现来联系国家的对策。如果把人的故事讲活了,就能把这段史实讲活了。对此,笔者尝试从“三巨头”的照片历史细节来引导学习者认识美苏关系变化。
美苏冷战的两个关键国家是美国与苏联,国家意志的体现往往与领袖有重要的关系,教育者可以以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的雅尔塔会议作为导入内容,由于这是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解过的内容,所以会较为熟悉。教育者通过熟悉的材料引出新的问题,如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的关系看起来怎么样,以此引出美苏英之间的旧怨。
(一)苏联眼中的美英形象
二战即将结束时出现的“伯尔尼事件”中,让斯大林开始怀疑:美英德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很有可能又会联合在一起对付苏联。之后,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伤亡,广岛死亡20万人,长崎死亡14万人,让原本叫嚣要本土作战的日本人,顿时没了声音,几天后就宣布投降。这个事件震慑了日本朝野,也让斯大林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原子弹不是投放在广岛和长崎,而是投放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后果不堪设想。这种种迹象,让苏联越发不安,苏联加紧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主要是东欧),使这些国家成为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屏障。苏联率先在东欧架起了一道防御性的“铁幕”。
(二)美英眼中的苏联形象
苏联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富有政治经验的丘吉尔的注意,丘吉尔随即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指出苏联将东欧作为势力范围,而且苏联共产党还在向西欧渗透。意大利共产党人数从1943年1月1.5万人,至1949年6月发展为224万,6年间增长了60倍。法国共产党在议会中占据了30%的席位。这样的情况让丘吉尔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
在这段史料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学习者关注一个细节,丘吉尔的这个演说并不是在英国发表的,而是在美国发表的。原因有二,第一,英国实力下降,需要美国帮助。第二,美国地缘上是美洲国家,所以对欧洲的事务不够敏感,需要英国给美国提个醒。丘吉尔发表演说后在美国受到了英雄般的对待,也说明英美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都认为苏联的扩张威胁到了美苏的利益。一年之后,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同意通过“遏制苏联”的国策。
二、用历史细节解释要点并识记
二战即将结束到战后的两年,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从合作正式进入对抗。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开启了一种对抗新模式,即冷战模式。教育者通过历史细节引导学习者认识什么是冷战模式。
“杜鲁门主义”作为美国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国策被制定下来,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具体如何操作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国务卿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在1949-1950年期间,美国通过对西欧各国的金融、技术等各种形式合计13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西欧在短短5年之内就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同时遏制了共产主义在西欧的蔓延。以法国共产党的发展为例,1946年,法国共产党共有187名议员,占30%的席位。到了1955年,法国共产党在议会中只剩下10个席位了。通过“杜鲁门主义”等历史细节,教育者引导学习者认识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能够把西欧紧紧团结在一起,1949年美国、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代表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组织。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任何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对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攻击,其他缔约国有义务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通过这个历史细节,教育者可以让学习者意识到北约组织实质上是个军事防御组织,重在防御。
面对美国的步步计划,苏联方面也开始了组织应对,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苏联的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聯成立了政治军事同盟“华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分庭抗礼,同时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防御等领域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目的。
通过以上历史细节的展现,教育者可以让学习者对“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北约”、“华约”有更加具象的印象,完成课程对这几个知识点的识记要求。通过以上对美苏之间对抗细节的讲述,教育者让学习者试着归纳出冷战的概念。学习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练习归纳定义的能力。教育者再出示书上讲述的冷战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的大规模战争之外的全面对抗。学习者对照自己归纳的定义和书上呈现的定义,进行完善和修正,学习下定义的能力。
三、用历史细节引发学习者思考
朝鲜战争中,苏联一开始不愿意派兵出征朝鲜半岛,到苏联只向中国志愿军提供空军援助,苏联的飞行员不穿本国军装,而穿着中国志愿军的军装这个细节,教育者让学习者思考苏联这样做的原因。中美在朝鲜战场上陷入胶着状态,美军的总指挥艾克阿瑟将军想改变这种困境,向杜鲁门总统要求向中国发射核武器,但遭到拒绝这些细节中,让学习者思考美国又为什么这么做。再让学习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苏两国没有直接交手,都采用了冷战的手段进行对抗,而没有采用热战的手段。教育者让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育者引导或学习者的讨论可以得出:美苏两国实力不相伯仲,不敢轻易动手。而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史实,则说明了核武器的出现已预示着大国间热战对抗的作战方式改变。
四、结语
关注历史细节,可以加强学习者对历史的感受,既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又能够让历史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乐,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细节决定成败”有其一定的道理。当然,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忽略细节还不至于造成教学的失败。然而,注重细节,一定有利于教育的成功,值得教育者的关注。
(定西市体育运动学校)
学习者很容易在理科的课程上通过解题的方式活跃、思考起来,可是到了历史学习上却“动”不起来。历史充满了魅力,《百家讲坛》受到大众热捧,正是说明历史的魅力所在。历史学科并没有一个公式型的定律,学习者不是通过运算,而是通过表达、讨论的活动来学习。教育者必须要在课程中铺垫好大量的历史史实,才能让学习者有话可说、有疑可问。学习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可以以形象思维教导为主,故教育者提供的史料最好是有生动细节的史料,以便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探索历史、思考历史的兴趣与热情。
历史细节是指构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最小组成单位,具体表现为历史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历史文物或图片。历史细节的讲述要用在关键之处。讲一个历史事件,细节的运用一般是在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而不是事件的背景;讲一个历史人物,细节的运用一般是在他的重要事迹中,而不是他的籍贯、出身、学历等上面。因为历史细节“细微”这一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容易被忽略。而目前的教科书内容概括性较强,也是教育者缺乏细节讲授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版第六分册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一课为例,对运用历史细节讲授让学习者感受历史、激发兴趣进行探讨。
一、用历史细节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苏冷战的开始》这一课讲述的历史内容为学习者非常不熟悉的世界史,又是距离学习者生活很远的大国政治史,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本内容,难免会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选择历史材料上,教育者可以以人为切入口,通过“人”的表现来联系国家的对策。如果把人的故事讲活了,就能把这段史实讲活了。对此,笔者尝试从“三巨头”的照片历史细节来引导学习者认识美苏关系变化。
美苏冷战的两个关键国家是美国与苏联,国家意志的体现往往与领袖有重要的关系,教育者可以以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的雅尔塔会议作为导入内容,由于这是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解过的内容,所以会较为熟悉。教育者通过熟悉的材料引出新的问题,如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的关系看起来怎么样,以此引出美苏英之间的旧怨。
(一)苏联眼中的美英形象
二战即将结束时出现的“伯尔尼事件”中,让斯大林开始怀疑:美英德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很有可能又会联合在一起对付苏联。之后,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伤亡,广岛死亡20万人,长崎死亡14万人,让原本叫嚣要本土作战的日本人,顿时没了声音,几天后就宣布投降。这个事件震慑了日本朝野,也让斯大林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原子弹不是投放在广岛和长崎,而是投放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后果不堪设想。这种种迹象,让苏联越发不安,苏联加紧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主要是东欧),使这些国家成为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屏障。苏联率先在东欧架起了一道防御性的“铁幕”。
(二)美英眼中的苏联形象
苏联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富有政治经验的丘吉尔的注意,丘吉尔随即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指出苏联将东欧作为势力范围,而且苏联共产党还在向西欧渗透。意大利共产党人数从1943年1月1.5万人,至1949年6月发展为224万,6年间增长了60倍。法国共产党在议会中占据了30%的席位。这样的情况让丘吉尔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
在这段史料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学习者关注一个细节,丘吉尔的这个演说并不是在英国发表的,而是在美国发表的。原因有二,第一,英国实力下降,需要美国帮助。第二,美国地缘上是美洲国家,所以对欧洲的事务不够敏感,需要英国给美国提个醒。丘吉尔发表演说后在美国受到了英雄般的对待,也说明英美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都认为苏联的扩张威胁到了美苏的利益。一年之后,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同意通过“遏制苏联”的国策。
二、用历史细节解释要点并识记
二战即将结束到战后的两年,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从合作正式进入对抗。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开启了一种对抗新模式,即冷战模式。教育者通过历史细节引导学习者认识什么是冷战模式。
“杜鲁门主义”作为美国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国策被制定下来,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具体如何操作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国务卿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在1949-1950年期间,美国通过对西欧各国的金融、技术等各种形式合计13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西欧在短短5年之内就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同时遏制了共产主义在西欧的蔓延。以法国共产党的发展为例,1946年,法国共产党共有187名议员,占30%的席位。到了1955年,法国共产党在议会中只剩下10个席位了。通过“杜鲁门主义”等历史细节,教育者引导学习者认识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能够把西欧紧紧团结在一起,1949年美国、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代表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组织。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任何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对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攻击,其他缔约国有义务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通过这个历史细节,教育者可以让学习者意识到北约组织实质上是个军事防御组织,重在防御。
面对美国的步步计划,苏联方面也开始了组织应对,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苏联的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聯成立了政治军事同盟“华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分庭抗礼,同时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防御等领域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目的。
通过以上历史细节的展现,教育者可以让学习者对“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北约”、“华约”有更加具象的印象,完成课程对这几个知识点的识记要求。通过以上对美苏之间对抗细节的讲述,教育者让学习者试着归纳出冷战的概念。学习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练习归纳定义的能力。教育者再出示书上讲述的冷战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的大规模战争之外的全面对抗。学习者对照自己归纳的定义和书上呈现的定义,进行完善和修正,学习下定义的能力。
三、用历史细节引发学习者思考
朝鲜战争中,苏联一开始不愿意派兵出征朝鲜半岛,到苏联只向中国志愿军提供空军援助,苏联的飞行员不穿本国军装,而穿着中国志愿军的军装这个细节,教育者让学习者思考苏联这样做的原因。中美在朝鲜战场上陷入胶着状态,美军的总指挥艾克阿瑟将军想改变这种困境,向杜鲁门总统要求向中国发射核武器,但遭到拒绝这些细节中,让学习者思考美国又为什么这么做。再让学习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苏两国没有直接交手,都采用了冷战的手段进行对抗,而没有采用热战的手段。教育者让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育者引导或学习者的讨论可以得出:美苏两国实力不相伯仲,不敢轻易动手。而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史实,则说明了核武器的出现已预示着大国间热战对抗的作战方式改变。
四、结语
关注历史细节,可以加强学习者对历史的感受,既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又能够让历史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乐,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细节决定成败”有其一定的道理。当然,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忽略细节还不至于造成教学的失败。然而,注重细节,一定有利于教育的成功,值得教育者的关注。
(定西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