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希杰先生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他说:南京人吃“盒饭”,新加坡人却吃“饭盒”,而这个“饭盒”是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的! “盒饭”属于偏正式结构,偏正式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之所以叫“偏正式”,就是因为“偏”(修饰语)在前,“正”(中心语)在后,这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书桌”“牛皮纸”“火车”等等。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汉语中,我们也能见到个别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现象,如:“流星雨”“雪花”等。在这里,我们试图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归类。
一、外因——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和方言的影响
1.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
我们注意到,偏正式的倒装有很多都出现在南方,特别是两广和福建一带。如:
花红药业——“红花”药业(广西的一个制药公司)
东江市场——在江东的市场(桂林的一个市场)
我们知道,中国南方属于百越地带,语言情况很复杂,和中原地区的古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拟测,古越语中就有很多语言成分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今天的越南语、侗语、壮语等可以说就是一个例证。随着中原人不断地南下和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汉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土语。但是,这些古越语作为一种底层语言,在今天的汉语中多少还能看到一点痕迹。我们今天能在一些官话区看到“东江市场”和“花红药业”这样的偏正式倒装,应该说就是古越语在汉语中的一种残留。
2.方言的影响
在今天汉语的某些方言中,还大量保留着这种偏正式的倒装。如在闽南话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闽南话 普通话
历日 日历
业产 产业
人客 客人
鞋拖 拖鞋
牛公 公牛
鸡母 母鸡
从历时的层面看,这些词语应该也是古越语遗留下来的。唐宋时期,中原的汉语大规模地进入福建以后和当地的古越语发生激烈的碰撞,汉语取代了当地的土语,并相对稳定地流传了下来。因此,今天的福建话不仅是古汉语的一块活化石,而且我们还能从这块化石中看到当初它形成时其它语言遗留下来的影子。
但是从共时的层面看,方言中的这些因素对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也可能有一定影响。虽然说普通话是强势语言,它有一种向心力逐渐地缩小各种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距离,但是语言之间的渗透毕竟是相互的,今天的普通话中吸收了不少粤语的成分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而除了方言以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语言也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如侗语、壮语、藏语、京语等。这些方言和语言跟普通话相互交融,就必然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普通话。因此我们不妨设想,汉语中偏正式的“倒装”有可能就是受这些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王希杰先生说新加坡人吃“饭盒”,是否是因为新加坡有很多两广福建一带的移民,他们在造词的时候多少受到了这些南方语言的影响呢?
二、内因——汉语音节结构的影响和比喻义的固化
1.汉语音节结构的影响
在汉语中,有很多三音节的合成词,而在这些三音节合成词中,偏正式又占了绝对优势。从音节上看,偏正式的三音节合成词大多数都是2+1的格式,如:“斑马线”“敬老院”“持久战”“龙卷风”等。这是因为语法结构的扩展方式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在三音节合成词中,作为语法核心结构的中心语一般都相对简单,而修饰语会比较复杂一点。也就是说,中心语占一个音节,修饰语占两个音节,这样修饰语可以多一层组合,使修饰手段更丰富一点,如“斑马”又是偏正式,“敬老”是述宾式,“持久”是并列式等。这样,2+1的格式就会形成一种造词的惯性,在造某些新词的时候,如果修饰语是一个音节而中心语是两个音节,人们为了追求“顺口”,就会把它们“倒转”过来,如:
流星雨——像雨一样的流星
猪肉枣——像枣一样的猪肉
豆腐脑儿——像脑一样的豆腐(这里“脑儿”作为一个儿化音节)
虽然这些词不符合语法规律,但是由于它符合人们在语音结构上的习惯,因此在语言中很快固定并流传开来,这也可以说是语法屈从于语音的例子。
2.比喻义的固化
我们说,偏正式结构是前偏后正,但究竟什么是修饰语,什么是中心语 ,有时候却不那么容易说清楚。比如“钢板”这个词,按照语法规律,它的解释应该是“用钢材做成的板”,但《现代汉语词典》却解释成“板状的钢材”。这两种解释从语义上说其实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但从语法上说却恰恰相反。类似的结构还有:“面条”“粉丝”“粉条”“铁丝”“钢筋”“银圆”“金条”“金砖”“茶砖”“雪花”“雪片”“浪花”“瀑布”“云海”“云彩”“泪珠”“冰棒”等等。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示质地和原料的词在前面,而表示形状的词在后面。有人认为,按照汉语造词的规律,表示质地和原料的语素应该作为中心词放在后面,而表示形状的语素应该作为修饰语放在前面,因此这类词应算作“倒装”的偏正式。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么多偏正式的“倒装”,它们的出现应该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词的第二个语素都是一个比喻义,比如,“雪花”的意思是“像花一样的雪”,“茶砖”的意思是“像砖头一样的茶叶”。这个喻体作为合成词的构词语素,已经固化为词义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语素是带着比喻义进入合成词的,我们可以理解为“雪形成的花朵”或者“用茶叶做成的砖头”,“花朵”和“砖”本身就是比喻义。这样理解,可能更符合汉族人的语感,因为它符合汉语“前偏后正”的构词模式。那么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像“流星雨”“猪肉枣”这样的词,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流星形成的雨”和“猪肉做成的枣”呢?一个词的形成,因素应该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流星雨”和“猪肉枣”之类词在构词的时候,可能受到了语音结构的制约和比喻义固化趋势等多方面的影响。但“肉枣”这个词,就只能理解为比喻义的固化了。
三、结语
认知主义语言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律都可以从认知角度去寻找原因,而语法规律中的例外,就更应该有其特殊的理据。在汉语中,“前偏后正”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法规律,但是我们在这中间发现了一些例外,并试图去解释它。从历时的角度看,偏正式的“倒装”可能来源于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从共时的角度看,它可能是受某些南方方言的影响。另外,从语言本身来看,2+1的三音节合成词的音节结构对构词方式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汉语中,有一部分构词语素的比喻义在构词的时候被固化了,成了“偏正式”中的“正”,而质地和原料却成了偏正式中的“偏”。对于这样的词,究竟是“偏正式”还是偏正式的“倒装”,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其实一种语言现象本来就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乔姆斯基提出了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对于汉语中偏正式的“倒装”,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如何去理解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形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黎海情,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一、外因——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和方言的影响
1.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
我们注意到,偏正式的倒装有很多都出现在南方,特别是两广和福建一带。如:
花红药业——“红花”药业(广西的一个制药公司)
东江市场——在江东的市场(桂林的一个市场)
我们知道,中国南方属于百越地带,语言情况很复杂,和中原地区的古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拟测,古越语中就有很多语言成分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今天的越南语、侗语、壮语等可以说就是一个例证。随着中原人不断地南下和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汉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土语。但是,这些古越语作为一种底层语言,在今天的汉语中多少还能看到一点痕迹。我们今天能在一些官话区看到“东江市场”和“花红药业”这样的偏正式倒装,应该说就是古越语在汉语中的一种残留。
2.方言的影响
在今天汉语的某些方言中,还大量保留着这种偏正式的倒装。如在闽南话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闽南话 普通话
历日 日历
业产 产业
人客 客人
鞋拖 拖鞋
牛公 公牛
鸡母 母鸡
从历时的层面看,这些词语应该也是古越语遗留下来的。唐宋时期,中原的汉语大规模地进入福建以后和当地的古越语发生激烈的碰撞,汉语取代了当地的土语,并相对稳定地流传了下来。因此,今天的福建话不仅是古汉语的一块活化石,而且我们还能从这块化石中看到当初它形成时其它语言遗留下来的影子。
但是从共时的层面看,方言中的这些因素对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也可能有一定影响。虽然说普通话是强势语言,它有一种向心力逐渐地缩小各种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距离,但是语言之间的渗透毕竟是相互的,今天的普通话中吸收了不少粤语的成分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而除了方言以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语言也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如侗语、壮语、藏语、京语等。这些方言和语言跟普通话相互交融,就必然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普通话。因此我们不妨设想,汉语中偏正式的“倒装”有可能就是受这些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王希杰先生说新加坡人吃“饭盒”,是否是因为新加坡有很多两广福建一带的移民,他们在造词的时候多少受到了这些南方语言的影响呢?
二、内因——汉语音节结构的影响和比喻义的固化
1.汉语音节结构的影响
在汉语中,有很多三音节的合成词,而在这些三音节合成词中,偏正式又占了绝对优势。从音节上看,偏正式的三音节合成词大多数都是2+1的格式,如:“斑马线”“敬老院”“持久战”“龙卷风”等。这是因为语法结构的扩展方式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在三音节合成词中,作为语法核心结构的中心语一般都相对简单,而修饰语会比较复杂一点。也就是说,中心语占一个音节,修饰语占两个音节,这样修饰语可以多一层组合,使修饰手段更丰富一点,如“斑马”又是偏正式,“敬老”是述宾式,“持久”是并列式等。这样,2+1的格式就会形成一种造词的惯性,在造某些新词的时候,如果修饰语是一个音节而中心语是两个音节,人们为了追求“顺口”,就会把它们“倒转”过来,如:
流星雨——像雨一样的流星
猪肉枣——像枣一样的猪肉
豆腐脑儿——像脑一样的豆腐(这里“脑儿”作为一个儿化音节)
虽然这些词不符合语法规律,但是由于它符合人们在语音结构上的习惯,因此在语言中很快固定并流传开来,这也可以说是语法屈从于语音的例子。
2.比喻义的固化
我们说,偏正式结构是前偏后正,但究竟什么是修饰语,什么是中心语 ,有时候却不那么容易说清楚。比如“钢板”这个词,按照语法规律,它的解释应该是“用钢材做成的板”,但《现代汉语词典》却解释成“板状的钢材”。这两种解释从语义上说其实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但从语法上说却恰恰相反。类似的结构还有:“面条”“粉丝”“粉条”“铁丝”“钢筋”“银圆”“金条”“金砖”“茶砖”“雪花”“雪片”“浪花”“瀑布”“云海”“云彩”“泪珠”“冰棒”等等。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示质地和原料的词在前面,而表示形状的词在后面。有人认为,按照汉语造词的规律,表示质地和原料的语素应该作为中心词放在后面,而表示形状的语素应该作为修饰语放在前面,因此这类词应算作“倒装”的偏正式。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么多偏正式的“倒装”,它们的出现应该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词的第二个语素都是一个比喻义,比如,“雪花”的意思是“像花一样的雪”,“茶砖”的意思是“像砖头一样的茶叶”。这个喻体作为合成词的构词语素,已经固化为词义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语素是带着比喻义进入合成词的,我们可以理解为“雪形成的花朵”或者“用茶叶做成的砖头”,“花朵”和“砖”本身就是比喻义。这样理解,可能更符合汉族人的语感,因为它符合汉语“前偏后正”的构词模式。那么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像“流星雨”“猪肉枣”这样的词,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流星形成的雨”和“猪肉做成的枣”呢?一个词的形成,因素应该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流星雨”和“猪肉枣”之类词在构词的时候,可能受到了语音结构的制约和比喻义固化趋势等多方面的影响。但“肉枣”这个词,就只能理解为比喻义的固化了。
三、结语
认知主义语言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律都可以从认知角度去寻找原因,而语法规律中的例外,就更应该有其特殊的理据。在汉语中,“前偏后正”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法规律,但是我们在这中间发现了一些例外,并试图去解释它。从历时的角度看,偏正式的“倒装”可能来源于古越语在汉语中的残留;从共时的角度看,它可能是受某些南方方言的影响。另外,从语言本身来看,2+1的三音节合成词的音节结构对构词方式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汉语中,有一部分构词语素的比喻义在构词的时候被固化了,成了“偏正式”中的“正”,而质地和原料却成了偏正式中的“偏”。对于这样的词,究竟是“偏正式”还是偏正式的“倒装”,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其实一种语言现象本来就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乔姆斯基提出了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对于汉语中偏正式的“倒装”,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如何去理解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形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黎海情,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