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建设小流域田园综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聚焦山区小流域绿色发展,打破镇村区域界限,整合盘活生态资源与农村资产要素,借力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小流域田园综合体,统筹解决了困扰县域水土保持规模发展难、系统治理难、产业升级难、群众参与难问题,走出了一条融生产园区、生态景区、生活社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了“荒山变园林、农民变工人、社区变景区”的历史性嬗变,赋予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时代特征.小流域田园综合体作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创新实践,是市场化新型经营主体借助工商资本下乡对区域生态、业态、形态的重塑重组,其根本内涵是激活市场活力、释放生态红利、共享绿色福利,在规范与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政府层面的规划引领、项目扶持、平台监管和社会层面的协同治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不能缺位.
其他文献
弃渣场选址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关键内容,若选址不合理,则弃渣场可能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弃渣场选址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新时期国家对弃渣场选址及合规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弃渣场选址不仅要考虑弃渣场场地条件,还要考虑下游防护对象、限制性条件等因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规划设计及监测的实践,在弃渣场选址时,从本体、受体、外部影响三个因素,即弃渣场场地条件、下游防护对象、限制性条件因素,对影响弃渣场选址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加
随着建设项目“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更多事项改为承诺,水土流失防治的许多法定工作转由项目法人自我、主动承担,不作为、不诚信守约者将面临行政处罚、信用惩戒、问责等,水土保持管家服务应势而生,成为突出需求.水土保持管家机构和团队应具备熟知法律与标准,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多专业高层次的团队实力,较强的学习和培训能力等.管家服务应以项目主人的责任意识,担负起项目法人的管理工作;以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开展专业化的精准服务;以时效第一的工作部署,事先防控;以尽心竭力的工作,防范水土流失隐患和风险.
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区域面积171.3万m2,生态修复面积119.6万m2,生态修复工程与场平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历时13年.草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和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初期,草本植物生长快速,可保持水土,为后续乔灌木生长及野生植物繁衍创造相对较好的立地条件.在矿山群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中,技术上难易程度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的研发与创新应用,使生态修复难度较大的治理区最终均实现了复绿.草本植物在水径矿山群生态修复中的创新性应用包括组合喷草技术、植物营养体喷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