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整合教育部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改”要求,开展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探索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以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诊改方向与市场发展创新性等方面为切入点,建立阶段性课程教学诊改目标体系,提出阶段性教改计划,制订具有可执行的建设任务,使校内教学诊改工作与市场专业发展趋向保持一致。同时,基于诊改过程,遵循“决策指挥—工作支撑—服务模式—质量生成—效果控制”的诊改原则,设计多级课程自我诊断指标,提供诊改工作时效数据支撑。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诊改方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1-0022-02
结合教育市场内有关部门提出的《相关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建设须知》中,56号文件要求:为了顺应新教改的发展,各个高校需要将诊改工作从局部向整体延伸。目前针对教学诊改工作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大部分高校已根据校内教学实际工作情况,对教学诊改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调整。[1]为此在本文的实践研究中,应将诊改工作的侧重点放置于課程项目化建设中,将以本文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成以实践教学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构建者,提高学生对教学诊改工作的认知。并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完善课程教学方案,包括多元化形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工具等。
一、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
(一)设计阶段性课程教学诊改目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按照“五横五纵”教学质量保障框架,设计阶段性课程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将“常态纠正”与“阶段教学计划”全面融合,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诊断方向与市场发展创新性等方面,实施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此起到改善教学现状的目的[2]。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如上图所示。
如上述图所示,按照标准化教学安排,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结合教改新要求,收集教学活动实施中产生的动态化数据。根据教学要求与目标标准,对教学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保障,并针对课程教学中潜在的问题,提出阶段性教改计划。[3]例如:设计评价教学、控制教学表格;安排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听审,整合多位教师的意见,对课程教学提出修改意见;引入校外专家与教授,根据高校校内教学环境,给予校内课程建设专业化点评,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同时还可借鉴有关高校的成功诊改工作实例,参照其工作实施模式,对校内课程教学诊改工作提出调整。
在完善教学诊改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校内课程教学目标链,以“十三五”会议为基准目标,制订具有可执行能力的建设任务。[4]如下表1所示。
如上述表1所示,以阶段性诊改工作为基础工作目标,在实现基础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与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制订并调整下一阶段的诊改工作目标。假定专业在市场的发展相对良好,在下一阶段目标建设中,应加大实践项目在综合课程中的占比,并适当安排学生参与就业培训,为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5]。假定行业在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下坡趋势,可重新调整课程教学任务,适当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方向,使校内教学与市场专业发展趋向保持一致。
(二)基于诊改过程建立课程自我诊断指标
在完善课程诊改教学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诊改过程,建立课程自我诊断指标。首先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细化诊改对象,将综合诊改目标分为:高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市场5个方面,并坚持按照:决策指挥—工作支撑—服务模式—质量生成—效果控制的诊改工作方向。深入寻找不同控制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控点,分析在不同层面上对应的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个人。
在建设课程自我诊断目标过程中,需要从多个层面考虑,例如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课程设计的专业性、课程是否隶属于相同专业、是否符合高校专业课程办学定位等。因此建立指标时,以“五个纵坐标”为自我诊断的一级指标,以课程标准为自我诊断的二级指标,并在诊改工作中明确地掌握不同指标在诊断中的内涵,了解数据的实际来源与学生需求。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述表2中信息,在建立课程教学诊改工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自我诊断指标设立的标准,并以目标达成度与任务完成度作为依据,对教学诊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并采用搭建信息反馈平台的方式,确保获取诊断信息的及时性,以此实现对诊改工作的支持。
二、教学实践效果
以教育市场内某高职院校为教学诊改工作实施试点单位,应用上述提出的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经过1个学年的实践研究,对高校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合有关调查数据,教学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其一,在完善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后,高校对校内现有教学设备进行了翻新与养护,增加了专业教学仪器与设备的数量,并根据课程教学需求,搭建了多媒体教学屏幕等设备。对学生开展调查后,大部分学生表示经过教学诊改工作,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其二,诊改决策平台的建设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可在学习中与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使传统课程教学展示出对外的开放性,使其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教育部门对教学的传统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其三,设计课程自我诊断指标,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根据不足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解决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不但树立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总体来说,本文提出的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实现了为教育产业铺设道路的作用。
三、结束语
课程教学“诊改”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务,需要高校联合有关部门,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与市场发展的切合点,并以此为依据逐步完善教学工作。尽管本文提出教学诊改策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实现教育产业与经济市场的协同发展,仍然需要在后期的教学中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调整高校特色化办学定位为主要方向,精准分析学生就业需求,协调管理教学任务,统筹规划教学活动,并延伸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平台,以此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总结整改经验,巩固整改成果,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副校长赵恒华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总结暨2019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9,19(4):93-98.
[2]王小明,秦涛.地方政府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30项审核评估政策文本的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3):48-52.
[3]师玉生,林荣日,安桂花.审核评估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职责与功能扩展研究:甘肃省四所本科院校教学督导规程的文本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20,36(2):107-116.
[4]徐晶颖,应然,洪婷,等.中医药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工作、科研成绩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6):157-159.
[5]孙昳昊.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苏职大会计专业中外合作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2):7-8,12.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诊改方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1-0022-02
结合教育市场内有关部门提出的《相关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建设须知》中,56号文件要求:为了顺应新教改的发展,各个高校需要将诊改工作从局部向整体延伸。目前针对教学诊改工作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大部分高校已根据校内教学实际工作情况,对教学诊改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调整。[1]为此在本文的实践研究中,应将诊改工作的侧重点放置于課程项目化建设中,将以本文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成以实践教学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构建者,提高学生对教学诊改工作的认知。并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完善课程教学方案,包括多元化形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工具等。
一、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
(一)设计阶段性课程教学诊改目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按照“五横五纵”教学质量保障框架,设计阶段性课程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将“常态纠正”与“阶段教学计划”全面融合,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诊断方向与市场发展创新性等方面,实施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此起到改善教学现状的目的[2]。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如上图所示。
如上述图所示,按照标准化教学安排,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结合教改新要求,收集教学活动实施中产生的动态化数据。根据教学要求与目标标准,对教学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保障,并针对课程教学中潜在的问题,提出阶段性教改计划。[3]例如:设计评价教学、控制教学表格;安排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听审,整合多位教师的意见,对课程教学提出修改意见;引入校外专家与教授,根据高校校内教学环境,给予校内课程建设专业化点评,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同时还可借鉴有关高校的成功诊改工作实例,参照其工作实施模式,对校内课程教学诊改工作提出调整。
在完善教学诊改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校内课程教学目标链,以“十三五”会议为基准目标,制订具有可执行能力的建设任务。[4]如下表1所示。
如上述表1所示,以阶段性诊改工作为基础工作目标,在实现基础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与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制订并调整下一阶段的诊改工作目标。假定专业在市场的发展相对良好,在下一阶段目标建设中,应加大实践项目在综合课程中的占比,并适当安排学生参与就业培训,为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5]。假定行业在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下坡趋势,可重新调整课程教学任务,适当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方向,使校内教学与市场专业发展趋向保持一致。
(二)基于诊改过程建立课程自我诊断指标
在完善课程诊改教学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诊改过程,建立课程自我诊断指标。首先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细化诊改对象,将综合诊改目标分为:高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市场5个方面,并坚持按照:决策指挥—工作支撑—服务模式—质量生成—效果控制的诊改工作方向。深入寻找不同控制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控点,分析在不同层面上对应的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个人。
在建设课程自我诊断目标过程中,需要从多个层面考虑,例如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课程设计的专业性、课程是否隶属于相同专业、是否符合高校专业课程办学定位等。因此建立指标时,以“五个纵坐标”为自我诊断的一级指标,以课程标准为自我诊断的二级指标,并在诊改工作中明确地掌握不同指标在诊断中的内涵,了解数据的实际来源与学生需求。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述表2中信息,在建立课程教学诊改工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自我诊断指标设立的标准,并以目标达成度与任务完成度作为依据,对教学诊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并采用搭建信息反馈平台的方式,确保获取诊断信息的及时性,以此实现对诊改工作的支持。
二、教学实践效果
以教育市场内某高职院校为教学诊改工作实施试点单位,应用上述提出的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经过1个学年的实践研究,对高校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合有关调查数据,教学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其一,在完善教学诊改目标体系后,高校对校内现有教学设备进行了翻新与养护,增加了专业教学仪器与设备的数量,并根据课程教学需求,搭建了多媒体教学屏幕等设备。对学生开展调查后,大部分学生表示经过教学诊改工作,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其二,诊改决策平台的建设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可在学习中与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使传统课程教学展示出对外的开放性,使其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教育部门对教学的传统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其三,设计课程自我诊断指标,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根据不足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解决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不但树立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总体来说,本文提出的课程教学工作诊改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实现了为教育产业铺设道路的作用。
三、结束语
课程教学“诊改”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务,需要高校联合有关部门,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与市场发展的切合点,并以此为依据逐步完善教学工作。尽管本文提出教学诊改策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实现教育产业与经济市场的协同发展,仍然需要在后期的教学中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调整高校特色化办学定位为主要方向,精准分析学生就业需求,协调管理教学任务,统筹规划教学活动,并延伸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平台,以此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总结整改经验,巩固整改成果,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副校长赵恒华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总结暨2019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9,19(4):93-98.
[2]王小明,秦涛.地方政府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30项审核评估政策文本的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3):48-52.
[3]师玉生,林荣日,安桂花.审核评估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职责与功能扩展研究:甘肃省四所本科院校教学督导规程的文本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20,36(2):107-116.
[4]徐晶颖,应然,洪婷,等.中医药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工作、科研成绩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6):157-159.
[5]孙昳昊.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苏职大会计专业中外合作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2):7-8,1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