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健康对照、1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和12例MAS患儿急性期和治疗后5d和3个月外周血中NK细胞数及其杀伤活性、穿孔素、颗粒酶B、γ干扰素(IFN-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和SoJIA对照比较,MAS治疗前和治疗后5dNK细胞计数、杀伤活性、穿孔素
【机 构】
: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健康对照、1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和12例MAS患儿急性期和治疗后5d和3个月外周血中NK细胞数及其杀伤活性、穿孔素、颗粒酶B、γ干扰素(IFN-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和SoJIA对照比较,MAS治疗前和治疗后5dNK细胞计数、杀伤活性、穿孔素和颗粒酶B降低(P<0.05),治疗前分泌IFN-γ、TNF-α增加(P<0.05).治疗后3个月NK细胞计数和分泌IFN-y、TNF-α与健康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NK细胞杀伤活性、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仍低于健康对照和SoJIA对照(P<0.05).结论 NK细胞杀伤活性低下和分泌IFN-γ、TNF-α增加参与MAS发生.免疫治疗逐渐恢复NK细胞数目,减少IFN-γ和TNF-α分泌,但杀伤活性和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降低是MAS患儿持续存在的NK细胞功能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 对2009年从中国云南省1名脑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Echo30云南分离株KM/A363/0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了解该株病毒的遗传特性。方法设计针对Echo30引物,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Geneious和Mega5.1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其系统进化分析,应用RDP3和SimPlot3.5.1重组软件对序列进行重组分析。结果该
为了反映我国在重大传染病方面的研究现状,本刊曾邀请包括闻玉梅院士在内的14位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撰稿,于2013年第33卷第1期组织出版了重大传染病专刊(重点号)。该重点号的出版引起了许多业内专家针对难点问题的讨论,这正迎合了我们出版该期的初衷---为研究者搭建一个专业技术讨论平台。正是因为重点号的刊出,一年来,本刊收到一些结核病研究方面的不同观点和见解。因此,将这个至今未能克服的“古老”而“热点”
目的 制备人A组轮状病毒VP4结构蛋白N端的刺突蛋白VP8卵黄抗体IgY,并检测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以轮状病毒VP4基因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VP8 DNA序列。将VP8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 上,形成重组质粒pET28a-VP8,转化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完成VP8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VP8包涵体蛋白经纯化和蛋白复性后,与弗氏佐剂混匀免疫产蛋鸡,收集鸡蛋,用
肾移植术后引发恶性肿瘤的因素较多,除个体差异、遗传、环境和药物等因素外,HLA的抗原频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否有关,目前甚少报道,本研究对此做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研究对象为具有HLA分型的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共计10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5例.肾移植术后肿瘤患者划分为4组,第1组为40例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第2组为19例膀胱肿瘤;第3组为14例其他泌尿系肿瘤(肾透明细胞癌3例,输尿管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机体后主要有两种结局:急性自限性和慢性持续性。机体能否清除病毒,取决于感染者的年龄和免疫状态。免疫功能健全的成年人感染后大多呈现为自限性。儿童、免疫力缺陷的成年人或者母婴传播多表现为持续性感染。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是清除HBV的关键因素,并且与肝脏的炎症和疾病的进展有关[1]。目前人们对HBV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应答还不完全清楚。本
产碳青霉烯酶尤其是A类中的KPC酶和B类中的金属酶(M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有研究认为NDM-1金属β-内酰胺酶可导致细菌严重的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传递[2],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菌株进行检测,发现了一株产NDM-1的阴沟肠杆菌,现报道如下。
为加强支原体研究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该领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亚洲支原体学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暨第六届亚洲支原体学术会议”拟于2014年8月22—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届时将有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交流,欢迎国内外从事支原体相关研究、临床检验与诊疗、相关疾病防治及动植物检验检疫等相关工作的专家和同仁踊跃投稿参加。
目的:应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 MLVA)技术,初步探讨广东地区羊种3型布鲁氏菌的基因多态性特征分布。方法采用MLVA-16分型技术对广东地区患者分离的羊种3型布鲁氏菌株进行PCR 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并应用Bio Numerics(Version 5.0
结核病( tuberculosis , TB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然而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中,仅1/3的人群会被感染,其余暴露人群通过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在感染人群中,只有10%的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1],这提示遗传因素在决定宿主个体对MTB的易感中起着
目的 制备鉴定去甲肾上腺素完全抗原为制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抗去甲肾上腺素(NE)单克隆抗体提供条件。方法分别用戊二醛法(GA)和碳化二亚胺法(EDC)在pH4.5和pH9.0条件下将NE与载体蛋白(BSA、OVA)耦联制备完全抗原,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SDS.PAGE和FeCl,显色反应3种方法进行鉴定;完全抗原腹腔注射小鼠并监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3种方法鉴定结果表明NE完全抗原制备成功,与p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