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数学学习规律 优化数学课堂过程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看到教师急功近利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得出结论后,又急于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应当还给学生“慢”的权利,让学生回顾得出结论的过程,感悟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适时等候思考问题的时间;适度留有展示真实想法的时间;精心创造感受认知冲突的时机等方面,来尊重学生“慢”的权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定制衣服讲求立等可取,加工食品力求速成,铁路运输不断追求高速,就连教育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速成班,似乎人们最想要的就是加快速度,缩短时间,达到高效。
  1.从现在教学现状来看
  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像小弹簧一样一下子举手或是脱口而出报出结果,教师无不喜悦。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好的,气氛是热烈的。然而,仅仅气氛活跃,而没有凝神思考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会是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课堂。
  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教学现象,很多年轻教师平时教学中或者公开课中常常为了追求一节课内容丰富,往往都是这样操作的。虽然现在的教学都在否定“重结论轻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但是当我们急功近利地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得出结论后,往往急于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应当留给学生“慢一拍”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回顾形成结论的过程,感悟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从学生的需要来看
  学生悟出一个道理,养成一个学习习惯,思维的训练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浸透的,一点一滴培养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需慢一点,给孩子们一个悟的过程,一段悟的时间!
  然而,现在大多数的课堂情况是,教师们在提问后,听到学生的回答,差不多没有任何的停顿。网上调查表明,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只有少于12%的时间里他们会等待3秒钟以上。在学生回答以后,低于1%的时间里教师们大约会等待3秒钟以上。在90%的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几乎就不在等待了,通常会打断学生的回答。
  二、为什么需要“慢”的权利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常常是“在探索某个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往往是从已知领域出发,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逐步完成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这个转化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的,而且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内化的。学生在思考时,不仅是需要把某些储存的信息检索出来,还需要运用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综合、转化、归类等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在体验中感悟、升华。作为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数学结论的探索过程,还需要重视给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时空,这就需要还给学生“慢一点”的权利。
  美国学者罗威(Rowe)曾经做过有关提问时间的实验。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至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现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时间延长;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學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少;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
  可见,学生的认知是需要过程的。特别是当老师通过提问和组织学生交流,启发他们思维时,往往需要给孩子们“慢一拍”的权利。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数学课堂中,应当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1]但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是依靠老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老师设计一些活动、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想象、对话、练习等手段获得。数学课堂固然需要引导学生获得结论性知识,但是教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取得满意的学习结论,而在于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都得到发展。三维目标的实现仅仅靠“快”是行不通的。
  片面追求“快”,教师仅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静态知识,那只是让学生谋求个体发展有了一些基础,并不能使学生发展可持续。关注知识习得过程的数学教学应当是一种主动创造性的教学,它能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究、理解中获得一种对数学思考的能力,获得一种创造精神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中得到一些新的体验、发现新的天地——知识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人生联系起来的。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慢”一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悟的时空,引向超乎知识、结论的视野,引向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智慧生长的历程,努力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如何尊重学生“慢”的权利
  黄光荣指出:“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对数学的心灵感悟,这才是接近数学、走进数学、研究数学和发现数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源泉。” [2]数学教师是数学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知识习得的规律,关爱学生将知识的理解上升到科学认识世界的境界。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尊重学生“慢”的权利呢?
  1.适时等候思考问题的时间
  许多年轻老师教学时都会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马上举手,这对于资质比较好的学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是有困难的。一位教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提问停顿2秒,只有一两个人回答;当提问停顿5秒至少会有4到5人回答,当提问停顿12秒后就会有十几人回答了。
  成人的大脑听到问题后尚且要有一个判断思考的过程,更何况孩子呢?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做到提出一个问题后能适时等待一会儿。
  2.适度留有展示真实想法的时间
  评价教学效果不在于老师教的好,而在于学生学得怎样,“以学论教”,把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放在首位才是最重要的。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在本节课有效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经历了怎样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即行为的参与程度,思维的参与程度,情感的参与程度;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即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进步。课堂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思考的方法也会有差别的,教师应当适度留给学生可以展示真实想法的时间。
  3.精心创造感受认知冲突的时机
  依据数学知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往往是“曲线”最短。有的教学内容,不要直接给学生看,而是先让学生经历一个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所要教学的内容,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不直接出示,看起来教学进度慢了一拍,但是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感受认识认知冲突后,原本需要反复讲解的内容就可以不必多说了。这是因为只有当学生自己遇到困难了,感受到学习的需要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探究和操作之中遇到的困难多了,才会增强求知的欲望,合作探究的信念,才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这样才会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有一个再次的提高。
  综上所述,追求高效的课堂需要“慢一点”的艺术。“慢”,能让学生从容适应;“慢”能使提问更加有效;“慢”,能让智慧更多生成。把“慢”的权利还给学生吧,这样的课堂会更精彩!
其他文献
从1988年8月来到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担任音乐编辑工作到现在,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了,期间,我曾经创作和编辑录制了不少音乐作品和广播文艺节目,留下很深印象的好作品不多,但有一首创作歌曲和以这首歌曲编辑录制的音乐专题节目《她用心灵来歌唱》,却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1996年6月2日7点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里,播出了一首由吴莉作词、卢劲松作曲、罗帅演唱的歌曲《希望的绿洲》。我作为这首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历史与社会课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课堂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师生实际等因素整合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以发挥它们的优势和整体功能。本文着重探讨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教学方法 优化整合 教学效率  随着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教育、体育、学校、家长、学生等六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导致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的两大主要症结——高考和
期刊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他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承担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人们赞美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有良好的认知水平;热爱职业热爱学生
期刊
摘要:一个七年级的、单亲家庭的女学生,为能让父亲带她走,既偷老师的钥匙、又偷老师出的考试题。为教育其他学生,学校准备严肃处理。班主任考虑到了诸多因素,希望领导与她一起给该学生一个改错的机会。后来这位女同学的思想和成绩都得到了转变。  关键词:问题学生 改错机会健康成长  岁月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叹时间的珍贵,深藏在心中的一个故事,总是让我的内心难以平静。  去年的一天中午,作为七年级班主任的我,路过同
期刊
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语言朴实、道理浅显,但意味深长。先生用极其浅显易懂的语言对教育的目的、对教师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关爱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读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  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中说道“每一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先生把学科教学形象地比作车轮的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高效独立的阅读者。那么一个高效独立的阅读者必须拥有很强的阅读能力(reading ability)。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的绝佳战场。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战场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听了全县诸多同行此类课型的公开课后认为课堂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期刊
摘要:教育的内核是“使人成为人”。本文试图从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感恩文化、文化自助餐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高效的新路子!  关键词: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感恩文化、文化自助餐  湖北麻城博达学校自2002年6月创办以来,推崇“德育立校”,倡导“读书励志”,成绩喜人!不到九年,先后评为“湖北五星级民办学校”、“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期刊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高考政治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因而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以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浅谈一下备课必须做到“几个备”:  1、备教学大纲。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期刊
文章摘要: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利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恰当的电教、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兴趣;重视操作激发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合理的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能牢固的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