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人们非常重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电力安装人员的职业素养关系到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电力安装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无法保障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施工人员的素质
电力设备安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在电力设备施工体系中,包括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人员,负责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把关和整体质量的控制;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负责电力设备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电力设备安装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完备的安装施工技术知识,也要了解有关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该具有现场施工管理的能力。电力设备的施工人员是具体施工负责人,不仅要有一定专业技术,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认真履行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任务,严格把好第一道质量把关。
(二)方法因素
施工单位采取的施工方法关系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方法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安装效率和施工成本。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全面的考虑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方法,保证施工方法符合规章标准。
(三)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环境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中,环境因素对施工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对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的温湿度进行把控,或者常见的恶劣天气对电力设备的影响。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与管理环境大部分也是可以控制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创建一个合理的环境,使现场安装和施工人员最大限度地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二、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控制材料和设备
要想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需要利用优良的材料和设备。电力企业在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调查市场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同供应商的信息,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此外电力企业需要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使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向电力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保障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电气企业接收材料和设备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标准检查材料的质量,如果发现了不合格的材料,需要立即向供应商退回,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混入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电缆敷设质量控制。在这一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电缆的敷设应避免交叉混乱,并通过微机数据库管理完成对电缆敷设路径、顺序等的优化。接电线、火线等的颜色应保持一致。其次,对于线管的选择来说,施工人员应结合敷设电线的数量、直径等来进行选择,避免管内敷设电线数过多导致问题产生。最后,若在敷设过程中出现接线不牢固或线芯裸露在外等问题时,施工人员应使用接线钳对这种状况做进一步的处理。
(2)对高压开关柜安装的质量控制。在这一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在安装开始之前,应对开关柜金属框架接地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中不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安装工作。其次,应对盘柜、安全连锁装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其中不存在损坏问题。
(三)工程施工工序与技术的质量控制
在电力安装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通常都配备相应的安装情况检查制度,伴随不同阶段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工作人员率先进行自我安装检查与相互质检,后续派请相关的技术安装质检人员进行近一步核查。工程监理要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根据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质量的监控严格要求。每阶段的安装工序通过管理人员质检审核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
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術有较高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日常针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内容通常包括,绘制电力安装施工图纸及审核、施工技术权责的分布、安装技术交底、施工技术核查、电力安装整体工程验收等。施工单位对于技术的管控细化到施工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权责分工明确的状况下才能合理进行安装施工工作。施工日记用于记录安装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记录内容通常作为后期项目质量核查的参考资料。安装技术交底工作是针对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熟知每个施工人员所掌握的安装技术水准及类型,对于施工人员负责的施工环节也要牢记于心。
(四)电力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竣工验收环节是施工环节最后的质量控制阶段。竣工验收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能够使电力设备以后的运行更加平稳和长久。同时,也避免了重新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在电力设备的安装施工竣工验收中,要安排电力设备施工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调试和运转状态,包括电力设备的振动值、温度上升趋势和最大工作运行温度等,都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做好最终的统计。最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专业负责人签字归档,以便在后期做资料的整理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应该对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以后的电力设备施工积累经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中,除所有的安装数据和调试实验数据要满足国家的统一标准之外,还要根据电力工程所在地的环境,比如温度和湿度,有无频发的特殊天气和地质灾害等情况,再详细制定验收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不同地区、特点的电力工程施工要求,确保当地的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
(五)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电力安装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电力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为了顺利落实工程施工,需要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和责任,如果发生问题可以及时确定第一责任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分配不同的责任,有效协作不同岗位的人员,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根据电力安装工程性质,建立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建立质量保证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完善质量考核机制,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
(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除了确保这部分人员能熟练掌握电力安装专业知识以外,施工单位仍应通过培训过程的开展来促进这部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培训人员可以结合现有实例向施工人员说明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并通过考核及绩效挂钩等形式确保施工人员都能在电力安装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这部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从目标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入手,针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也应以这些内容为主,进而确保质量管理人员能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发挥自身职能,达到提升此类工程整体质量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电力工程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电力安装的质量管控工作较为复杂,且难度比较高,但这并不是电力安装质量监管部门管理松懈的理由,其在质量控制中要严格把控每个施工步骤,为电力企业的施工建设提供有力的质量控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雅曼.浅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9(03):19.
[2]魏晓杰.基于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57.
关键词: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施工人员的素质
电力设备安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在电力设备施工体系中,包括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人员,负责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把关和整体质量的控制;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负责电力设备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电力设备安装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完备的安装施工技术知识,也要了解有关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该具有现场施工管理的能力。电力设备的施工人员是具体施工负责人,不仅要有一定专业技术,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认真履行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任务,严格把好第一道质量把关。
(二)方法因素
施工单位采取的施工方法关系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方法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安装效率和施工成本。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全面的考虑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方法,保证施工方法符合规章标准。
(三)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环境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中,环境因素对施工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对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的温湿度进行把控,或者常见的恶劣天气对电力设备的影响。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与管理环境大部分也是可以控制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创建一个合理的环境,使现场安装和施工人员最大限度地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二、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控制材料和设备
要想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需要利用优良的材料和设备。电力企业在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调查市场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同供应商的信息,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此外电力企业需要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使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向电力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保障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电气企业接收材料和设备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标准检查材料的质量,如果发现了不合格的材料,需要立即向供应商退回,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混入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电缆敷设质量控制。在这一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电缆的敷设应避免交叉混乱,并通过微机数据库管理完成对电缆敷设路径、顺序等的优化。接电线、火线等的颜色应保持一致。其次,对于线管的选择来说,施工人员应结合敷设电线的数量、直径等来进行选择,避免管内敷设电线数过多导致问题产生。最后,若在敷设过程中出现接线不牢固或线芯裸露在外等问题时,施工人员应使用接线钳对这种状况做进一步的处理。
(2)对高压开关柜安装的质量控制。在这一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在安装开始之前,应对开关柜金属框架接地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中不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安装工作。其次,应对盘柜、安全连锁装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其中不存在损坏问题。
(三)工程施工工序与技术的质量控制
在电力安装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通常都配备相应的安装情况检查制度,伴随不同阶段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工作人员率先进行自我安装检查与相互质检,后续派请相关的技术安装质检人员进行近一步核查。工程监理要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根据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质量的监控严格要求。每阶段的安装工序通过管理人员质检审核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
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術有较高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日常针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内容通常包括,绘制电力安装施工图纸及审核、施工技术权责的分布、安装技术交底、施工技术核查、电力安装整体工程验收等。施工单位对于技术的管控细化到施工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权责分工明确的状况下才能合理进行安装施工工作。施工日记用于记录安装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记录内容通常作为后期项目质量核查的参考资料。安装技术交底工作是针对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熟知每个施工人员所掌握的安装技术水准及类型,对于施工人员负责的施工环节也要牢记于心。
(四)电力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竣工验收环节是施工环节最后的质量控制阶段。竣工验收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能够使电力设备以后的运行更加平稳和长久。同时,也避免了重新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在电力设备的安装施工竣工验收中,要安排电力设备施工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调试和运转状态,包括电力设备的振动值、温度上升趋势和最大工作运行温度等,都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做好最终的统计。最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专业负责人签字归档,以便在后期做资料的整理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应该对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以后的电力设备施工积累经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中,除所有的安装数据和调试实验数据要满足国家的统一标准之外,还要根据电力工程所在地的环境,比如温度和湿度,有无频发的特殊天气和地质灾害等情况,再详细制定验收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不同地区、特点的电力工程施工要求,确保当地的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
(五)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电力安装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电力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为了顺利落实工程施工,需要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和责任,如果发生问题可以及时确定第一责任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分配不同的责任,有效协作不同岗位的人员,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根据电力安装工程性质,建立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建立质量保证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完善质量考核机制,顺利落实电力安装工程。
(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除了确保这部分人员能熟练掌握电力安装专业知识以外,施工单位仍应通过培训过程的开展来促进这部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培训人员可以结合现有实例向施工人员说明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并通过考核及绩效挂钩等形式确保施工人员都能在电力安装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这部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从目标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入手,针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也应以这些内容为主,进而确保质量管理人员能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发挥自身职能,达到提升此类工程整体质量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电力工程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电力安装的质量管控工作较为复杂,且难度比较高,但这并不是电力安装质量监管部门管理松懈的理由,其在质量控制中要严格把控每个施工步骤,为电力企业的施工建设提供有力的质量控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雅曼.浅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9(03):19.
[2]魏晓杰.基于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