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2012-2015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总体协同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子系统内部各主体以及子系统间长期处于不协同状态。基于此,本文从提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的科研能力,完善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协调 创新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1-0001-08
一、引言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动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促进创新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关键性措施。区域产业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但是,创新系统结构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导致我国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商业化率低,从而制约了我国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是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未来与方向,是创新驱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区域协同,区域协同的核心是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能够加强创新和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科学评价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对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raczyk等(1998)在其著作《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政府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中认为区域创新是创新在区域层面的实现,是依托区域创新背景,合理有效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区域主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1]Carbonaran(2004)通过研究地理集群中的创新过程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地理上相互联系和分工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围绕创新所形成的区域性创新网络和结构。[2]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3]盖文启(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组织之间通过相互协同合作,与整个区域创新环境相融合所形成的系统。[4]魏江(201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治理机制,为实现知识沟通交流、创新合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和制度规范。[5]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是特定区域内各种与创新有直接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度和政策网络。
关于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整合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6]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协同度,[7]可以用来反映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合作创新状况。[8]Nelson&Win-ter(2005)认为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复合属性,而不仅仅是纯技术类的创新。[9]Tidd(2006)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指出,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之间的良好协同。[10]陈劲(2012)认为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两个主要特点,即创新系统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既是统一的又是动态变化的。[11]区域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在区域内部联动发展,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效益最大化,[12]为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区域协同创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低级区域协同创新与高级区域协同创新。低级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内各地区充分进行产学研联动,推动新技术的不断产出、更新与擴散,加快新技术向生产力转变,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科技创新等级的不断提高。高级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内各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协同发展,从而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整体区域效益最大化。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水平评价的视角较多,方法也不尽相同。Hugo Pinto等(2010)用因子分析法,将区域协同创新评价指标归纳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状况4个方面,并对欧盟175个地区的创新水平进行测评。[13]孟庆松、韩文秀(2000)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对教育-经济-科技复合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14]樊华(2006)等运用该模型并进一步扩展,验证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15]。胡晓瑾、解学梅等(2010)基于协同理念,从知识创造、创新协同、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经济绩效5个维度,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贺灵(201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开发、创新资源保障、知识转移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能力系统,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水平进行了探讨。
综上,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成果,但有关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同时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本文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力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1.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它由若于个子区域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主体共同组成的价值创造体系。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功能就是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协同和子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整合协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效益产出。
在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中,各个主体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彼此支撑、互为因果,是各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存在和运转的内在动力,只有各个子系统内部实现协同创新,区域产业才能实现整体协同创新。各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内部主体间利益诉求如下: (1)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知识创造主体根据自身科研价值和科研定位的诉求,会选择进行创新研发活动,并寻求政府、企业研发经费的投人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2)企业等成果转化主体根据自身获得市场利润的诉求,会产生强烈的创新需求,进而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研发成果的商业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获得较为客观的创新收益。在此期间,企业还会积极寻求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合作,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企业主导着整个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
(3)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辅助主体根据自身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诉求(政府)和获得利益的诉求(金融机构),会与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尽可能为知识创造和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创新辅助主体提供的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是各个子系统实现交互协同的基础和关键。
2.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评价模型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设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为L={L1,L2,……Ln},其中Li是系统L的第i个子创新系统,i=1,2…,n,且Li={Li1,Li2,…Lik},即Li由若干序参量组成。L的复合协同机制由Li相互影响及相互协同作用形成,Li在研究总系统协同创新水平时是指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在研究各区域产业子系统内部协同创新水平时是指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等。当序参量Lij=(j=1,2,…k)与系统的协同性呈正相关时,Lij取值越大,系统的创新有序程度就越高;当Lij=(j=1,2,…k)与系统的协同性呈负相关时,Lij取值越大,系统的创新有序程度就越低。
定义1: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
μi(Lij)=(Lij与系统协同度正相关)(Lij与系统协同度负相关)
由上定义式可知,μiLij∈[0,1],其值越大,Lij对创新系统有序度的拉动越大。在实际系统中,时常会出现Lij过大或過小的情况,但总可以调整Lij取值范围[αij,βij]使有序度的值满足其定义式。其中,αij、βij是为了在计算μi(Lij)过程中不出现0值而调整之后的Lij上下限。
从总体上看,子创新系统Li对整个系统的有序效应可以通过μi(Lij)的集成来实现。系统的整体有序性从理论上讲不仅取决于各序参量数值的大小,也取决于各序参量之间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系统结构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组合形式决定了集成法则。本文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集成,即:μi(Li)=
可以看出:μi∈[0,1],μi(Lij)的取值越大,(Li)对系统的有序效应越强,即在保持系统有序运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则会低。
定义2:复合系统区域创新协同度。假定复合区域创新系统从t0时刻随时间演变到t1时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从μi0(Li)变化到μi1(Li),其中i=1,2…,n,则定义E为复合区域创新系统在时间段t1-t0内的协同度。
式中,θ=
复合系统区域创新协同度E∈[-1,1],E的取值越大,代表复合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E取正值的条件是参数0为正,即min[μi1(Li)-μi0>0时,系统协同度为正。系统创新的协同度由系统内部所有创新子系统共同决定,若一个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增加幅度较大,而另一个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小幅上升或者下降,则系统将处于不协同状态,此时只能取负值,即E∈[-1,0]。
四、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实证分析
成德绵经济带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成德绵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增强成德绵经济带带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下文以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构建相应的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对成都、德阳、绵阳3个子系统及整个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1.指标评价体系
结合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立足于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在坚持指标选择科学、数据可得的前提下,本文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普通高等学校数、专利申请量等12个指标分别构建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总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在协同创新总系统指标体系中,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当量、县以上科研机构科研经费筹集额等代表着创新的投入。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代表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与供给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直接反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它们代表了新知识、新技术在市场上进行转化的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资也会源源不断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市场。 在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将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当量、普通高等学校数、县以上科研机构科研经费筹集额作为知识创造主体的序参量;将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序参量;将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作为创新辅助主体的序参量。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根据上面指标体系,本文从《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科技年鉴》及成德绵3市相关统计年鉴中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16.0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化处理,以2011年为基期,分别对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总系统、子系统2012~2015年的协同水平进行计算。
(1)各子系統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将成都、德阳、绵阳3个子系统无量纲数据代入公式①,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序参量的有序度。将各序参量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②,即可得到各子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③就可得到3个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水平(详见表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变化趋势和差异情况分别如下:
第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在2012~2014年逐步上升,也是成德绵经济带中协同度最高的城市。2013和2014年这两年的协同度超过了0.5,协同情况较为优良。2015年,成都创新子系统协同度较大幅度下降,并落后于绵、德两地,表明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在2015年处在一个调整转型期之中。由表1可知,成果转化主体有序度不高导致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不协同,反映了系统协同创新存在着“木桶效应”,即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中任何一个主体有序度不高都将影响甚至决定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创新水平。
第二,德阳与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12~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4年出现下降,2014~2015年又开始回升。从2013年起,德阳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开始超过绵阳,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协同度起伏较大反映了绵阳、德阳两地协同创新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协调性差的状态。为此,要找到根源,探寻提升路径,推动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不断提升。
第三,在3个主体中,只有知识创造主体的有序度逐年上升,其它两个主体的有序度均存在波动,这说明知识创造主体的发展是协调有序的,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发展的协调度水平既不高也不稳定。即:成都、德阳和绵阳3市的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等环节趋于不断完善,而成果的转化环节和政府、金融机构等对创新活动的支持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总系统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将整个经济带无量纲数据带入公式①,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将序参量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②,即可得到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有序度带入公式③,就得到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详见表2)。
从表2和图2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整体处于协同状态(协同度值为正)。2012~2014年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稳步上升,在2015年处出现了小幅度回落,这是因为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影响下,整个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高技术服务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开始发力,逐步成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建立分工协同、紧密承接、错位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结构体系,“雁群形态”的产业布局思路开始着力构建和梯度推进。
虽然2012~2015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协同度水平较低,均低于0.5。在2015年,德阳创新子系统与绵阳创新子系统自身均处于协同状态(协同度为正值),而且,德阳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达到了0.6569,是一个非常好的协同状态。但是,由于成都创新子系统出现了不协同,使得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出现了回落,这表明成、德、绵3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不够稳定,系统内部各个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配置,整个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进程依然缓慢。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由若干子系统交互协同构成,是一个具有复杂内部性的系统。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不是创新资源在各产业间进行简单流动和单纯合作,而是各个子系统的相关产业在不同创新制度与环境中均能实现协同创新。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不高,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区域行政障碍导致创新子系统的分离。因此,打破行政壁垒,建立高层次的区域行政协同架构,是实现创新资源在各创新子系统中真正无障碍流动的关键。
(2)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呈波动发展趋势,是因为某些主体有序度在特定情况下出现下降或快速上升所致。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由内部各个主体的有序度共同决定,各主体之间的有序性会影响子系统协同创新产出,各子系统中主体有序度不够直接制约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2.政策建议
(1)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的科研能力。努力推进区域内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化改革,使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分别朝着产业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研发部门可以依托区域高校和各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科技研发联盟,使新知识、新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创造和革新,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子系统的科研能力。
(2)完善企业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优化企业内部的创新结构,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扩散,完善创新企业的技术链,积极寻求融资渠道,确保企业的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建立健全自身人力资源体系,通过改革薪酚}福利制度等将企业与人才两者的利益挂钩,增强人才创新力和向心力。其次,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环境(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的协同,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收益率,完善创新企业的价值链。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建设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做好区域协同创新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符合区域子系统实际发展需求的协同合作制度。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展开多方位合作,提升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創新水平,保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raczyk,Hans Joachim,Philip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M].London:Routledge,1998.
[2]Carbonaran.Innovation Processes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a CognitiveApproach [J].Echnovatio,2004,(01).
[3]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讨论[J].科研管理,2000, (02).
[4]盖文启.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J].学术研究,2002,(01).
[5]魏江.层次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建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 (S1).
[6]孙玲.协同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7][14]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04).
[8]汪良兵,洪进,赵定涛,徐中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J].系统工程,2014,(03).
[9]王萍,刘思峰.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园区自主创新优势与能力研究[J].企业经济,2008,(05).
[10]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致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6, (S1).
[1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 (02).
[12]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01).
[13]吴海燕,杨武,雷家.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最新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1,(05).
[15]樊华,陶学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报,2006,(04).
[16]胡晓瑾,解学梅.基于协同理念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2).
[17]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
[关键词]区域协调 创新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1-0001-08
一、引言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动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促进创新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关键性措施。区域产业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但是,创新系统结构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导致我国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商业化率低,从而制约了我国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是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未来与方向,是创新驱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区域协同,区域协同的核心是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能够加强创新和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科学评价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对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raczyk等(1998)在其著作《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政府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中认为区域创新是创新在区域层面的实现,是依托区域创新背景,合理有效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区域主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1]Carbonaran(2004)通过研究地理集群中的创新过程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地理上相互联系和分工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围绕创新所形成的区域性创新网络和结构。[2]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3]盖文启(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组织之间通过相互协同合作,与整个区域创新环境相融合所形成的系统。[4]魏江(201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治理机制,为实现知识沟通交流、创新合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和制度规范。[5]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是特定区域内各种与创新有直接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度和政策网络。
关于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整合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6]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协同度,[7]可以用来反映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合作创新状况。[8]Nelson&Win-ter(2005)认为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复合属性,而不仅仅是纯技术类的创新。[9]Tidd(2006)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指出,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之间的良好协同。[10]陈劲(2012)认为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两个主要特点,即创新系统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既是统一的又是动态变化的。[11]区域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在区域内部联动发展,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效益最大化,[12]为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区域协同创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低级区域协同创新与高级区域协同创新。低级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内各地区充分进行产学研联动,推动新技术的不断产出、更新与擴散,加快新技术向生产力转变,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科技创新等级的不断提高。高级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内各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协同发展,从而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整体区域效益最大化。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水平评价的视角较多,方法也不尽相同。Hugo Pinto等(2010)用因子分析法,将区域协同创新评价指标归纳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状况4个方面,并对欧盟175个地区的创新水平进行测评。[13]孟庆松、韩文秀(2000)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对教育-经济-科技复合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14]樊华(2006)等运用该模型并进一步扩展,验证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15]。胡晓瑾、解学梅等(2010)基于协同理念,从知识创造、创新协同、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经济绩效5个维度,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贺灵(201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开发、创新资源保障、知识转移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能力系统,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水平进行了探讨。
综上,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成果,但有关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同时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本文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力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1.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它由若于个子区域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主体共同组成的价值创造体系。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功能就是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协同和子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整合协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效益产出。
在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中,各个主体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彼此支撑、互为因果,是各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存在和运转的内在动力,只有各个子系统内部实现协同创新,区域产业才能实现整体协同创新。各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内部主体间利益诉求如下: (1)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知识创造主体根据自身科研价值和科研定位的诉求,会选择进行创新研发活动,并寻求政府、企业研发经费的投人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2)企业等成果转化主体根据自身获得市场利润的诉求,会产生强烈的创新需求,进而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研发成果的商业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获得较为客观的创新收益。在此期间,企业还会积极寻求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合作,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企业主导着整个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
(3)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辅助主体根据自身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诉求(政府)和获得利益的诉求(金融机构),会与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尽可能为知识创造和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创新辅助主体提供的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是各个子系统实现交互协同的基础和关键。
2.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评价模型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设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为L={L1,L2,……Ln},其中Li是系统L的第i个子创新系统,i=1,2…,n,且Li={Li1,Li2,…Lik},即Li由若干序参量组成。L的复合协同机制由Li相互影响及相互协同作用形成,Li在研究总系统协同创新水平时是指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在研究各区域产业子系统内部协同创新水平时是指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等。当序参量Lij=(j=1,2,…k)与系统的协同性呈正相关时,Lij取值越大,系统的创新有序程度就越高;当Lij=(j=1,2,…k)与系统的协同性呈负相关时,Lij取值越大,系统的创新有序程度就越低。
定义1: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
μi(Lij)=(Lij与系统协同度正相关)(Lij与系统协同度负相关)
由上定义式可知,μiLij∈[0,1],其值越大,Lij对创新系统有序度的拉动越大。在实际系统中,时常会出现Lij过大或過小的情况,但总可以调整Lij取值范围[αij,βij]使有序度的值满足其定义式。其中,αij、βij是为了在计算μi(Lij)过程中不出现0值而调整之后的Lij上下限。
从总体上看,子创新系统Li对整个系统的有序效应可以通过μi(Lij)的集成来实现。系统的整体有序性从理论上讲不仅取决于各序参量数值的大小,也取决于各序参量之间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系统结构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组合形式决定了集成法则。本文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集成,即:μi(Li)=
可以看出:μi∈[0,1],μi(Lij)的取值越大,(Li)对系统的有序效应越强,即在保持系统有序运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则会低。
定义2:复合系统区域创新协同度。假定复合区域创新系统从t0时刻随时间演变到t1时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从μi0(Li)变化到μi1(Li),其中i=1,2…,n,则定义E为复合区域创新系统在时间段t1-t0内的协同度。
式中,θ=
复合系统区域创新协同度E∈[-1,1],E的取值越大,代表复合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E取正值的条件是参数0为正,即min[μi1(Li)-μi0>0时,系统协同度为正。系统创新的协同度由系统内部所有创新子系统共同决定,若一个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增加幅度较大,而另一个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小幅上升或者下降,则系统将处于不协同状态,此时只能取负值,即E∈[-1,0]。
四、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实证分析
成德绵经济带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成德绵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增强成德绵经济带带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下文以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构建相应的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对成都、德阳、绵阳3个子系统及整个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1.指标评价体系
结合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评价模型,立足于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在坚持指标选择科学、数据可得的前提下,本文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普通高等学校数、专利申请量等12个指标分别构建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总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在协同创新总系统指标体系中,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当量、县以上科研机构科研经费筹集额等代表着创新的投入。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代表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与供给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直接反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它们代表了新知识、新技术在市场上进行转化的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资也会源源不断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市场。 在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将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当量、普通高等学校数、县以上科研机构科研经费筹集额作为知识创造主体的序参量;将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序参量;将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作为创新辅助主体的序参量。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根据上面指标体系,本文从《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科技年鉴》及成德绵3市相关统计年鉴中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16.0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化处理,以2011年为基期,分别对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总系统、子系统2012~2015年的协同水平进行计算。
(1)各子系統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将成都、德阳、绵阳3个子系统无量纲数据代入公式①,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序参量的有序度。将各序参量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②,即可得到各子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③就可得到3个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水平(详见表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变化趋势和差异情况分别如下:
第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在2012~2014年逐步上升,也是成德绵经济带中协同度最高的城市。2013和2014年这两年的协同度超过了0.5,协同情况较为优良。2015年,成都创新子系统协同度较大幅度下降,并落后于绵、德两地,表明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在2015年处在一个调整转型期之中。由表1可知,成果转化主体有序度不高导致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不协同,反映了系统协同创新存在着“木桶效应”,即知识创造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中任何一个主体有序度不高都将影响甚至决定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创新水平。
第二,德阳与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12~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4年出现下降,2014~2015年又开始回升。从2013年起,德阳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开始超过绵阳,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协同度起伏较大反映了绵阳、德阳两地协同创新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协调性差的状态。为此,要找到根源,探寻提升路径,推动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协同度不断提升。
第三,在3个主体中,只有知识创造主体的有序度逐年上升,其它两个主体的有序度均存在波动,这说明知识创造主体的发展是协调有序的,成果转化主体、创新辅助主体发展的协调度水平既不高也不稳定。即:成都、德阳和绵阳3市的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等环节趋于不断完善,而成果的转化环节和政府、金融机构等对创新活动的支持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总系统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将整个经济带无量纲数据带入公式①,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将序参量的有序度带入公式②,即可得到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有序度带入公式③,就得到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详见表2)。
从表2和图2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整体处于协同状态(协同度值为正)。2012~2014年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稳步上升,在2015年处出现了小幅度回落,这是因为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影响下,整个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高技术服务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开始发力,逐步成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建立分工协同、紧密承接、错位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结构体系,“雁群形态”的产业布局思路开始着力构建和梯度推进。
虽然2012~2015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协同度水平较低,均低于0.5。在2015年,德阳创新子系统与绵阳创新子系统自身均处于协同状态(协同度为正值),而且,德阳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达到了0.6569,是一个非常好的协同状态。但是,由于成都创新子系统出现了不协同,使得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出现了回落,这表明成、德、绵3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不够稳定,系统内部各个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配置,整个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进程依然缓慢。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由若干子系统交互协同构成,是一个具有复杂内部性的系统。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不是创新资源在各产业间进行简单流动和单纯合作,而是各个子系统的相关产业在不同创新制度与环境中均能实现协同创新。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不高,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区域行政障碍导致创新子系统的分离。因此,打破行政壁垒,建立高层次的区域行政协同架构,是实现创新资源在各创新子系统中真正无障碍流动的关键。
(2)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呈波动发展趋势,是因为某些主体有序度在特定情况下出现下降或快速上升所致。区域产业创新子系统协同度由内部各个主体的有序度共同决定,各主体之间的有序性会影响子系统协同创新产出,各子系统中主体有序度不够直接制约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2.政策建议
(1)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的科研能力。努力推进区域内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化改革,使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分别朝着产业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研发部门可以依托区域高校和各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科技研发联盟,使新知识、新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创造和革新,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子系统的科研能力。
(2)完善企业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优化企业内部的创新结构,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扩散,完善创新企业的技术链,积极寻求融资渠道,确保企业的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建立健全自身人力资源体系,通过改革薪酚}福利制度等将企业与人才两者的利益挂钩,增强人才创新力和向心力。其次,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环境(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的协同,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收益率,完善创新企业的价值链。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建设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做好区域协同创新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符合区域子系统实际发展需求的协同合作制度。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展开多方位合作,提升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創新水平,保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raczyk,Hans Joachim,Philip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M].London:Routledge,1998.
[2]Carbonaran.Innovation Processes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a CognitiveApproach [J].Echnovatio,2004,(01).
[3]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讨论[J].科研管理,2000, (02).
[4]盖文启.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J].学术研究,2002,(01).
[5]魏江.层次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建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 (S1).
[6]孙玲.协同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7][14]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04).
[8]汪良兵,洪进,赵定涛,徐中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J].系统工程,2014,(03).
[9]王萍,刘思峰.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园区自主创新优势与能力研究[J].企业经济,2008,(05).
[10]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致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6, (S1).
[1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 (02).
[12]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01).
[13]吴海燕,杨武,雷家.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最新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1,(05).
[15]樊华,陶学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报,2006,(04).
[16]胡晓瑾,解学梅.基于协同理念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2).
[17]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