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南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对靶蛋白的去乙酰化作用发挥生理学效应.在心血管系统中,SIRT1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与自噬等过程.SIRT1的活性异常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糖尿病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IRT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为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制订临床防治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吲哚类化合物凭借其显著的生理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对于吲哚类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些新型抗癌药物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雌激素受体、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拓扑异构酶等靶点发挥作用.本文按不同靶点的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吲哚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型化、集成化、效率高、试剂消耗量小等特点,在细胞水平药物筛选及仿生器官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材料和制作技术,以及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微流控芯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细菌屏障对黏膜的保护作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微生物群在人体的各个角落发挥作用.一方面有益菌增强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菌群失调导致炎症等疾病的产生.大量研究证明了益生菌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的功效,因此益生菌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被用作佐剂.本文总结了益生菌在不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展望了益生菌在未来取代抗菌药物的可能性.
目的 探讨千金黄连丸(QHW)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QHW提取物中小檗碱和梓醇的含量.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并给予过量维生素D2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QHW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的影响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壁的形态的影响.采用巨噬细胞诱导泡沫细胞模型,研究QHW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探讨QHW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机制.结果 QHW提取物能显著调节血脂水平,与模型组比,高剂量组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H
目的 建立人体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邻位阿托伐他汀和对位阿托伐他汀浓度测定的LC-MS-MS法.方法 血浆中目标成分采用叔丁基甲基醚:乙酸乙酯(1 ∶1,V/V)萃取,以阿托伐他汀-d5、邻位阿托伐他汀-d5、对位阿托伐他汀-d5为内标,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流动相A为5 mmol·L-1的乙酸铵(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 5 mmol·L-1的乙酸铵(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采用ESI+MRM方式进行离子监测,阿托
目的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肝爽颗粒中无机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关指纹图谱,为产品的质量均一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硝酸为消解试剂,Ge、In元素为内标,采用ICP-MS法定量测定肝爽颗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Heatmaps图谱,Pearson相关系数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质量均一性进行评价.结果 肝爽颗粒中无机元素以K、Mg、Na、Ca、Al、Fe、Mn为主,且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Cu、As、Cd、H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并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中,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重要治疗策略,一定程度提高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与抗高血压药物效果反应也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疾病机制的研究,并探讨了肠道菌群与常用一线降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为改善高血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骨疏灵(GSL)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8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15 mL·min-1;进样量为2μL;检测波长为260 nm.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GSL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色谱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26.0软件对12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同时
低氧对高原地区人类生命活动影响显著,研究低氧环境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变化,可以为高原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综述了药动学参数以及代谢产物暴露量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改变,并提出了高原地区需要对患者给药方案进行重新评估的建议.
目的 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美国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共20个季度的PCSK9抑制剂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挖掘到以alirocumab和evolocumab为首要怀疑药品的ADE报告分别为12 341例和69 462例.将PT信号强度与出现频次前20位信号进行分析,alirocumab最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