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注重实践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论题,对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专业内涵作了阐释;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论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视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实践 教学 现状 方法
一.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专业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环境艺术设计”,但专业名称一直称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这8个字,就是俗称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城市规划、园林景区设计、小区与建筑企业、设计院的。具有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养护与管理、园林生态学等方面的能力。并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牢固掌握城市园林专业必须的专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城市园林设计、管理、经营、销售及生产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环艺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课题练习上都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特别是没有注重实践性教学过程。
1.课程内容设计有待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多注重几何计算和公式,实践环节没有纳入计划。对一些需要学生重点感悟和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很少提及。而且课堂教学很多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二维模型制作,对于各种设计工艺鲜有提及。
2.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构成课程通常安排在本科一年级教学中,许多学校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和专业素描、专业色彩课并行。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没有安排专门实践的过程。构成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合理,并且各种构成类型被分成单独的各个教学模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等),模块之间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把构成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学习。
3.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般性介绍讲授构成理论,然后布置做授课理论相对应的图形构成练习。抽象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思维。
4.实践教学设备和投入资金不足。尽管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其相应的实验投入资金几乎没变。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课本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1.调整课程体系。可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列表,让授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重视实践课的教学与指导。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
2.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组织基本的设计语言符号,这个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新观念的基础上的。只能运用基本的设计语言,才能超出想象之外。这种教育过程要求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比的耐心,同时还要熟悉学生的个性、喜好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授课者和设计思维的启发者,不仅要确立标准的设计语言,还要在设计过程中铸造人的职业品行。
3.空间教学在构成实践中的运用。空间教学指以塑造建筑空间为设计造型的主要关注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更为接近建筑学科本体特征的教学模式。如一项经典的以空间为核心的练习是设置三乘三的九个相同的立方体作为基本网格,在此网格线上摆放一定数目的灰卡纸板,以一整套预设的形体和结构要素来进行练习,围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种基本的空間组织。它既反映模数比例和形体空间等形式结构关系,又包含装配建造等具体建筑要素。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设计人才,毕业的学生成为设计师。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完成各类设计任务,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设计作品。环境艺术设计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因而设计的过程离不开实践环节。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实践 教学 现状 方法
一.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专业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环境艺术设计”,但专业名称一直称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这8个字,就是俗称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城市规划、园林景区设计、小区与建筑企业、设计院的。具有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养护与管理、园林生态学等方面的能力。并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牢固掌握城市园林专业必须的专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城市园林设计、管理、经营、销售及生产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环艺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课题练习上都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特别是没有注重实践性教学过程。
1.课程内容设计有待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多注重几何计算和公式,实践环节没有纳入计划。对一些需要学生重点感悟和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很少提及。而且课堂教学很多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二维模型制作,对于各种设计工艺鲜有提及。
2.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构成课程通常安排在本科一年级教学中,许多学校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和专业素描、专业色彩课并行。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没有安排专门实践的过程。构成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合理,并且各种构成类型被分成单独的各个教学模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等),模块之间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把构成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学习。
3.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般性介绍讲授构成理论,然后布置做授课理论相对应的图形构成练习。抽象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思维。
4.实践教学设备和投入资金不足。尽管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其相应的实验投入资金几乎没变。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课本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1.调整课程体系。可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列表,让授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重视实践课的教学与指导。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
2.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组织基本的设计语言符号,这个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新观念的基础上的。只能运用基本的设计语言,才能超出想象之外。这种教育过程要求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比的耐心,同时还要熟悉学生的个性、喜好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授课者和设计思维的启发者,不仅要确立标准的设计语言,还要在设计过程中铸造人的职业品行。
3.空间教学在构成实践中的运用。空间教学指以塑造建筑空间为设计造型的主要关注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更为接近建筑学科本体特征的教学模式。如一项经典的以空间为核心的练习是设置三乘三的九个相同的立方体作为基本网格,在此网格线上摆放一定数目的灰卡纸板,以一整套预设的形体和结构要素来进行练习,围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种基本的空間组织。它既反映模数比例和形体空间等形式结构关系,又包含装配建造等具体建筑要素。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设计人才,毕业的学生成为设计师。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完成各类设计任务,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设计作品。环境艺术设计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因而设计的过程离不开实践环节。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