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可以是创客,看看家里的孩子们,他们的创造力是如此惊人。”克里斯·安德森对《中外管理》表达他对创客的认同。
作为创客理论的提出者,在安德森看来,创客的概念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创客才开始真正彰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一次到访中国还是在十几年前。对于安德森而言,彼时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工厂,长长的流水线,随处可见的产业工人。如今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走访深圳和上海大量的自发性创客平台型企业时,安德森看到,创客的实践如今在堪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发展势头渐猛。
“不可否认,现在中国的创客依然还是由很多大企业自身来推动的,比如海尔,它的推动非常有效,而且未来更多独立创客的诞生将成为核心潮流。”安德森认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创客的出现正是其中最有效的推动力。但他也诚恳地表示,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人们在职场中本来就非常忙碌,缺乏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精力来做创造。这也许是创客理论在中国落地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桌面制造”的时代
安德森的外公豪瑟先生,就是早期的典型创客。他白天是公司里的工程师,晚上回到家就是一个发明家。不过,豪瑟先生虽然有26项专利,但只有自动喷灌系统这一项实现了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而由此诞生的“穆迪喷雨器”虽然获得了市场好评,但豪瑟先生从中获得的收益也非常有限。
安德森认为,纵观整个工业革命的历史,发明者和创新者往往获利甚少。核心就在于旧有体制中,制造是核心,发明和创新只是辅助。
即便是在20年前,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很多工业创新者依然要依靠自己的陌生拜访来打动厂家,让它们试试自己的新产品,而效果常常不佳。即使最终创意产品能够实现量产,也与最初设计人的利益相关度不高了。
在工厂和流水线模式无比强盛的往昔,个体往往是渺小的,而这种忽视和压抑,也使得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缺乏源动力。
但就在十多年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顶峰,一切发生了质的改变。市场需求由于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而抛弃了原有的标准化产品,工厂开始没落,创意开始崛起,人们不再迷恋钢铁森林,而需要更加鲜活的思想和创意。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实业制造的难度不断降低,这不是一个生产的时代,而是一个创意的时代。”安德森表示,互联网无处不在,你可以轻松获得各种资源和渠道。“桌面制造”使得个人化的生产制造轻易实现。比如:3D打印机诞生之后,你只需要上传你的设计文件到云端,就可以得到制作好的成品,不必自己拥有生产工具,依然能操控整个流程,从而实现商业利益的变现。
人人都是“企业家”
身为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从提出长尾理论开始,安德森就一直探索这个未来的趋势,即:人人都可以是企业家,每个家庭都是生产车间。
这个结论,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也曾经提出,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并没有人当真。就连安德森自己,虽然对外公的遭遇唏嘘不已,但直到5年前,他才从个人经历中获得灵感,提炼出了创客理念。
当时,他和一些孩子用乐高玩具加一些其他的工具来做无线飞机模型,最终做出了可以飞起来的玩具飞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些焊接的工作需要完成,于是开始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并且形成了网络社区。
后来这个网络社区里的一员,开始小规模生产他们发明的玩具飞机,并开始销售。4年半以后,安德森发现,那个人的公司每年已经能够产生500万美元的收入。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该辞职了。如今,他已离开《连线》杂志,成为自己这一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建立了自己的3D Robotics公司,这是一家发展迅速的空中机器人制造企业。
他觉得自己的经历不仅启发了他后来提出创客理论,也很好地说明了创客的运作模式。他多次强调,“创客运动”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不是简单的DIY(Do it yourself),而是DIT(Do it together),就是大家一起来做。因为某种兴趣和爱好,一个人或者多人的创意在一个开放平台上获得了来自相关领域人士的支持,最终完成从创意到设计再到生产和实现商业利益的过程。
可以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创意和生产能够通过人人合作共享的模式被重新改写,如今最热的众筹也是从资金层面上实现了“共同完成”。在美国,过去的几年里,每年都有上千个创客项目在众筹网站上筹得上亿资金。在安德森眼中,如今的创客活动好比是1985年掀起的个人电脑革命——在自家车库中诞生的发明,向有史以来的统治秩序发起颠覆性的挑战。而乔布斯的创新历程以及后续的创业过程,毫无疑问正像是一种早期的创客行为。
令安德森感到十分兴奋的是,现在不仅创客理论为大众逐渐接受,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也让他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目前,全球有1000个可以分享生产设备的“创客空间”。同时,在美国专业为创客服务的网络市场Etsy平台上,每年有100万左右的卖家销售自己的产品,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而鉴于“创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就开始推行一项全新的举措,之后4年中在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化制造工具,志在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和发明家。
中国的未来属于“个体化商业”
从世界聚焦回中国,在安德森看来,从阿里巴巴初创开始,他与马云接触时,就感觉到了创客发展的无限可能性。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就是为工厂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简化了企业与工厂的合作流程,向小公司甚至普通人打开了制造的大门,全球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利用中国的工厂车间进行生产。
这个模式推广的10年,正是中国制造发生巨变的10年。中国的制造业也早已走出低价生产、批量销售的模式,转而走向定制化、高端化乃至智能化。这个历程,也间接印证了创客理论的核心,即互联网和高科技技术发展给予传统产业的全新变革与颠覆。
在他眼中,虽然目前中国商业的主角依然是很多大型企业,但未来更多的是小型企业乃至个体化的商业时代。对于大企业而言,内部将通过不断裂变孵化出众多创客群体,整个组织架构会更加灵活、松散与开放,创客将不再是小众和另类,而是代表全新的未来。
安德森认为,也许整个时代正迎来如亚当·斯密预设的最理想状态——充分实现自我,充分实现分工,让财富充分增长。
作为创客理论的提出者,在安德森看来,创客的概念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创客才开始真正彰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一次到访中国还是在十几年前。对于安德森而言,彼时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工厂,长长的流水线,随处可见的产业工人。如今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走访深圳和上海大量的自发性创客平台型企业时,安德森看到,创客的实践如今在堪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发展势头渐猛。
“不可否认,现在中国的创客依然还是由很多大企业自身来推动的,比如海尔,它的推动非常有效,而且未来更多独立创客的诞生将成为核心潮流。”安德森认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创客的出现正是其中最有效的推动力。但他也诚恳地表示,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人们在职场中本来就非常忙碌,缺乏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精力来做创造。这也许是创客理论在中国落地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桌面制造”的时代
安德森的外公豪瑟先生,就是早期的典型创客。他白天是公司里的工程师,晚上回到家就是一个发明家。不过,豪瑟先生虽然有26项专利,但只有自动喷灌系统这一项实现了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而由此诞生的“穆迪喷雨器”虽然获得了市场好评,但豪瑟先生从中获得的收益也非常有限。
安德森认为,纵观整个工业革命的历史,发明者和创新者往往获利甚少。核心就在于旧有体制中,制造是核心,发明和创新只是辅助。
即便是在20年前,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很多工业创新者依然要依靠自己的陌生拜访来打动厂家,让它们试试自己的新产品,而效果常常不佳。即使最终创意产品能够实现量产,也与最初设计人的利益相关度不高了。
在工厂和流水线模式无比强盛的往昔,个体往往是渺小的,而这种忽视和压抑,也使得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缺乏源动力。
但就在十多年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顶峰,一切发生了质的改变。市场需求由于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而抛弃了原有的标准化产品,工厂开始没落,创意开始崛起,人们不再迷恋钢铁森林,而需要更加鲜活的思想和创意。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实业制造的难度不断降低,这不是一个生产的时代,而是一个创意的时代。”安德森表示,互联网无处不在,你可以轻松获得各种资源和渠道。“桌面制造”使得个人化的生产制造轻易实现。比如:3D打印机诞生之后,你只需要上传你的设计文件到云端,就可以得到制作好的成品,不必自己拥有生产工具,依然能操控整个流程,从而实现商业利益的变现。
人人都是“企业家”
身为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从提出长尾理论开始,安德森就一直探索这个未来的趋势,即:人人都可以是企业家,每个家庭都是生产车间。
这个结论,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也曾经提出,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并没有人当真。就连安德森自己,虽然对外公的遭遇唏嘘不已,但直到5年前,他才从个人经历中获得灵感,提炼出了创客理念。
当时,他和一些孩子用乐高玩具加一些其他的工具来做无线飞机模型,最终做出了可以飞起来的玩具飞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些焊接的工作需要完成,于是开始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并且形成了网络社区。
后来这个网络社区里的一员,开始小规模生产他们发明的玩具飞机,并开始销售。4年半以后,安德森发现,那个人的公司每年已经能够产生500万美元的收入。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该辞职了。如今,他已离开《连线》杂志,成为自己这一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建立了自己的3D Robotics公司,这是一家发展迅速的空中机器人制造企业。
他觉得自己的经历不仅启发了他后来提出创客理论,也很好地说明了创客的运作模式。他多次强调,“创客运动”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不是简单的DIY(Do it yourself),而是DIT(Do it together),就是大家一起来做。因为某种兴趣和爱好,一个人或者多人的创意在一个开放平台上获得了来自相关领域人士的支持,最终完成从创意到设计再到生产和实现商业利益的过程。
可以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创意和生产能够通过人人合作共享的模式被重新改写,如今最热的众筹也是从资金层面上实现了“共同完成”。在美国,过去的几年里,每年都有上千个创客项目在众筹网站上筹得上亿资金。在安德森眼中,如今的创客活动好比是1985年掀起的个人电脑革命——在自家车库中诞生的发明,向有史以来的统治秩序发起颠覆性的挑战。而乔布斯的创新历程以及后续的创业过程,毫无疑问正像是一种早期的创客行为。
令安德森感到十分兴奋的是,现在不仅创客理论为大众逐渐接受,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也让他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目前,全球有1000个可以分享生产设备的“创客空间”。同时,在美国专业为创客服务的网络市场Etsy平台上,每年有100万左右的卖家销售自己的产品,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而鉴于“创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就开始推行一项全新的举措,之后4年中在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化制造工具,志在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和发明家。
中国的未来属于“个体化商业”
从世界聚焦回中国,在安德森看来,从阿里巴巴初创开始,他与马云接触时,就感觉到了创客发展的无限可能性。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就是为工厂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简化了企业与工厂的合作流程,向小公司甚至普通人打开了制造的大门,全球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利用中国的工厂车间进行生产。
这个模式推广的10年,正是中国制造发生巨变的10年。中国的制造业也早已走出低价生产、批量销售的模式,转而走向定制化、高端化乃至智能化。这个历程,也间接印证了创客理论的核心,即互联网和高科技技术发展给予传统产业的全新变革与颠覆。
在他眼中,虽然目前中国商业的主角依然是很多大型企业,但未来更多的是小型企业乃至个体化的商业时代。对于大企业而言,内部将通过不断裂变孵化出众多创客群体,整个组织架构会更加灵活、松散与开放,创客将不再是小众和另类,而是代表全新的未来。
安德森认为,也许整个时代正迎来如亚当·斯密预设的最理想状态——充分实现自我,充分实现分工,让财富充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