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文体的写作,任何人写文章都想要自己的作品成为上乘之作,在现实社会中产生极高的社会影响,那么就必须重视写作中结构这一要素的重要作用。
一、结构的任务和意义
“结构”一词,借用于建筑学。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指的是文章作品的组织构造,是内容上的分布与组合,即通常所说的“谋篇与布局”,结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文章“言之有序”。具体地说:结构就是研究文章怎样开头,怎样安排主体,怎样进行结尾,全篇文章,作品分作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大致怎样进一步划分,怎样安排好文章的先后顺序,怎样处理好主次详略,从开头直到结尾,须保持何种逻辑联系,何种思维方式等。结构的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文章的全局,从全局上影响文章的整体命运。正如同金刚石和石墨的差异完全取决于结构一样,文章写作的成败也在全局上取决于结构安排上的好坏。文章的材料即使完全相同,但如果结构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是绝不会相同的。有些写作者喜欢信笔写作,拼凑文章,不在乎结构的意义,这是很不妥当的,是写不好文章的。笔者认为:谁不重视结构或不认真锻炼结构的能力,谁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应该首先认清结构的意义,结构是直接表现在文章中的形式,是写作的框架,文章的思想内容布局在框架的写作过程中具体的用语言文字体现出来,显示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有了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才能够获得实际活动的区域和相互组合的格局。
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形式上,结构是文章的“架子”。二是在内容上,结构是文章的“骨骼”。三是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是文章表述上的“蓝图”。
二、结构的原则
1.结构要为写透主题服务。将主题写透彻是一切文章写作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写作者需要调动一切有效的手段。结构作为最重要的手段自然应该为此目的服务。进行谋篇布局“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整个谋篇布局要求抓住纲领,使千万条道路通向同一个目标,使千万种考虑汇入一致的结论。这个目标,这个结论,便是主题。
2.结构要正确体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主题要正确反映事物并且令人信服,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结构必须正确地体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写作者要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突出,这便是作品的结构。如记叙性文章,必须有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议论性文章必须有一个“论题——论点——论据——论证的结尾的结构。”总之,记叙文、论证文、说明文都要准确地揭示或介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联系和特点。安排结构首先要体现上述的正确要求,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正确的要求,势将会出现思维上的混乱和表述上的悖情逆理,其结果必然反常而荒谬。
3.结构要适应各种体裁的特色。文章体裁从总体面貌上影响结构,结构的安排必须从整体面貌上适应体裁的特色。首先是各大类体裁的整体面貌,其次是各大类中的小种体裁的整体面貌,在这两点上结构都必须适应其应有的体裁特色。
三、结构的要求
1.完整、紧凑。所谓完整,指整体中应有的一切部分都完备齐全,不残缺,无疏漏。所谓紧凑,指整体中具有的一切部分都密切连接,不枝蔓、无多余。如:议论文的结构,应有中心、论点部分、论据部分和论证部分,缺少了某个部分便不完整,相互之间连接不密切或者出现了多余的部分便不紧凑。又如: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结构也必须做到完整紧凑。鲁迅先生《药》这篇文章是四个部分,而不是三个部分或五个部分,四个部分密切相连,所以完整而紧凑,如果随便改变结构必将遭到破坏。
2.清晰、自然。所谓清晰,指的是整体中各部分安排得井井有条,头绪分明,不芜杂,无含混;所谓自然,指一切都顺理成章,“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丝毫不带牵强和雕琢的痕迹。清晰和自然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对于表象之内的“真”的准确把握。认清这个本质有利于清晰,顺着这个“真”去写有利于自然。所以追求本质的真实,再加上努力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清晰并非难事,自然也不是不可高攀的境界。
3.统一、和谐。所谓统一,指全篇主旨集中一贯,不冲突,无游离;所谓和谐,指的是通篇配合匀称协调,没有失比例,没有不融洽的地方。任何形体要想引起人们的美感,自身必须具有统一、和谐的属性。
四、结构的内容
1.开头和结尾。这两个部分较难处理。因为一方面“头”和“尾”
身”相对而言,是与“身”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完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与“身”截然分离。要处理好开头与结尾的关系,必须从它们在整体的表述中的根本任务来认真考虑。开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就是要自然地引起正文,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地引起他事的发生者。能够自然地引起正文,开头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贯彻两个指导思想。
(1)准,开头要扣住题目定准主题,定准基调。写文章本是为了表现主题。正文的主要任务即是将主题展开写深写透,但它必须先获得一个突破口,一个着力点。开头要想自然地引起正文,必须从主题上为正文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使正文能够顺势而下,浩荡推进。如:《白杨礼赞》你要赞美白杨树,那你开头便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于是正文便能够顺势而下“不平凡”之势,滔滔地赞美这种树实在不平凡……。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基调。无论何种文体,概莫能外。或庄严,或沉幽,或悲壮,或诙谐,或轻快,或爽朗,或辛辣,或宽容,或讲实际,或求浪漫,或重在理性思辨,或意在解释说明……一种基调必须从开始就定准确。如:《白杨礼赞》的基调是热情洋溢,《背影》的基调是质朴而深沉,《药》的基调是悲,基调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它实际是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2)快,开头快入题,快引起正文。想说事就“言归正传”,想说问题,就“提出问题”;想讲道理,就“开宗明义”;想反驳,就“单刀直入”;想说一件小事就说那件小事。总之,“开门见山”即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这是在形式上和精神上都贯彻了快的指导思想。结尾的根本任务是:起到收束全文完成主题的作用,将正文收束起来,便主题得到有力的传递,达到“圆合美”的好结尾。 2.段落和层次。结构的主要内容是“段”和“线”。段分为“结构段”和“自然段”;线分为“线索”和“脉络”。结构段通常称为层次,有时也称为部分,意义段、逻辑段、大段,用这些名称来表明,它是文章的大单位,它反映文章内容上表现的次序,是作者思维展开的一个步骤,反映出事物发展的规律阶段或客观矛盾的一个侧面。安排结构还可以用数字、小标题和隔行来作标志。
段落和层次的安排,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安排,记叙性文体结构的安排常采用以下四种方式:(1)按照事件发展的阶段来安排。(2)按照材料性质的分类来进行安排。(3)按照作者观察点的换位来进行安排。(4)按照作者情感发展的变化来进行安排。
议论性文体结构的安排,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总分式,也称作“纲举目张”式。这是议论文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它的完整性表现为“总——分——总”,首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注:举纲)再将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注:张目)结论是总结全篇,回顾中心论点,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分——总,最后达到的结论是回顾中心论点。”(2)递进式。这种方式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由如登楼入室,逐层前进,最后抵达顶层的内室。(3)并列式。这种方式按平等并列的关系来安排结构段。各部分论述事物或矛盾的某一个侧面,彼此的先后顺序有调动的可能,不像总分,分总,递进那样的严格要求。采用这种方式的总是一些较为单一简短的议论文,如;杂感、漫谈、随笔之类等。
3.线索和脉络。线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线索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串连全部情节的“线”;广义的线索则是指各类作品乃至一切文章中串连全部材料和内容的线。从写作的实际出发,我们取广义线索的概念。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将那些显露的线称为线索,将那些不显露的线称为脉络。
记叙性文章常用的线索形式有:(1)以事件作为线索。记叙事件的文章常以所记叙的中心事件作为主要线索串连全部情节和场面。(2)以“文眼”为线索。即全篇以某个“词”或“词组”为线索,有时就在题目中标出,也可以说是以题眼为线索。(3)以“物”为线索。在许多记叙文中常以具体的物为线索。如:莫泊桑的《项链》以项链为线索。鲁迅先生的《药》以“人血馒头”为线索等。(4)以“我”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我”无论只充当见证人,或扮演主人公角色,都是全篇的线索。
关于议论文、说明文的线索与脉络。说明文、议论文,它们也都是贯串全篇的线,这线指的是“逻辑线”,即事物本身所包含的“道理”或“特点”。因此一般不显露于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脉络”。
4.过渡和照应。这两个写作要素作用于使文章畅通,内容密切连贯,从而更能有效地表现主题。过渡是指相邻的部分上下衔接,像“桥梁”;照应是指相隔的部分前后呼应,像“遥感”。
过渡安排于两种“大转换”之间。(1)内容上的大转换。记叙性文体的事件、情节、时间、空间等实际内容在进行大的转换时,其交接之间往往需要安排过渡,这就将上下文的内容紧紧地勾连在一起,使文气贯通畅达,主题也更加分外鲜明了。
议论性文体的论点和论据,总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和分论点等内容在进行大的变换转折时,也往往于交接之间必须安排过渡,通过这个过渡,作者总的见解和现实的种种表现便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内容前后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方式上的大转换。各类文体在表述思想
一、结构的任务和意义
“结构”一词,借用于建筑学。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指的是文章作品的组织构造,是内容上的分布与组合,即通常所说的“谋篇与布局”,结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文章“言之有序”。具体地说:结构就是研究文章怎样开头,怎样安排主体,怎样进行结尾,全篇文章,作品分作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大致怎样进一步划分,怎样安排好文章的先后顺序,怎样处理好主次详略,从开头直到结尾,须保持何种逻辑联系,何种思维方式等。结构的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文章的全局,从全局上影响文章的整体命运。正如同金刚石和石墨的差异完全取决于结构一样,文章写作的成败也在全局上取决于结构安排上的好坏。文章的材料即使完全相同,但如果结构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是绝不会相同的。有些写作者喜欢信笔写作,拼凑文章,不在乎结构的意义,这是很不妥当的,是写不好文章的。笔者认为:谁不重视结构或不认真锻炼结构的能力,谁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应该首先认清结构的意义,结构是直接表现在文章中的形式,是写作的框架,文章的思想内容布局在框架的写作过程中具体的用语言文字体现出来,显示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有了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才能够获得实际活动的区域和相互组合的格局。
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形式上,结构是文章的“架子”。二是在内容上,结构是文章的“骨骼”。三是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是文章表述上的“蓝图”。
二、结构的原则
1.结构要为写透主题服务。将主题写透彻是一切文章写作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写作者需要调动一切有效的手段。结构作为最重要的手段自然应该为此目的服务。进行谋篇布局“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整个谋篇布局要求抓住纲领,使千万条道路通向同一个目标,使千万种考虑汇入一致的结论。这个目标,这个结论,便是主题。
2.结构要正确体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主题要正确反映事物并且令人信服,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结构必须正确地体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写作者要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突出,这便是作品的结构。如记叙性文章,必须有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议论性文章必须有一个“论题——论点——论据——论证的结尾的结构。”总之,记叙文、论证文、说明文都要准确地揭示或介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联系和特点。安排结构首先要体现上述的正确要求,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正确的要求,势将会出现思维上的混乱和表述上的悖情逆理,其结果必然反常而荒谬。
3.结构要适应各种体裁的特色。文章体裁从总体面貌上影响结构,结构的安排必须从整体面貌上适应体裁的特色。首先是各大类体裁的整体面貌,其次是各大类中的小种体裁的整体面貌,在这两点上结构都必须适应其应有的体裁特色。
三、结构的要求
1.完整、紧凑。所谓完整,指整体中应有的一切部分都完备齐全,不残缺,无疏漏。所谓紧凑,指整体中具有的一切部分都密切连接,不枝蔓、无多余。如:议论文的结构,应有中心、论点部分、论据部分和论证部分,缺少了某个部分便不完整,相互之间连接不密切或者出现了多余的部分便不紧凑。又如: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结构也必须做到完整紧凑。鲁迅先生《药》这篇文章是四个部分,而不是三个部分或五个部分,四个部分密切相连,所以完整而紧凑,如果随便改变结构必将遭到破坏。
2.清晰、自然。所谓清晰,指的是整体中各部分安排得井井有条,头绪分明,不芜杂,无含混;所谓自然,指一切都顺理成章,“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丝毫不带牵强和雕琢的痕迹。清晰和自然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对于表象之内的“真”的准确把握。认清这个本质有利于清晰,顺着这个“真”去写有利于自然。所以追求本质的真实,再加上努力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清晰并非难事,自然也不是不可高攀的境界。
3.统一、和谐。所谓统一,指全篇主旨集中一贯,不冲突,无游离;所谓和谐,指的是通篇配合匀称协调,没有失比例,没有不融洽的地方。任何形体要想引起人们的美感,自身必须具有统一、和谐的属性。
四、结构的内容
1.开头和结尾。这两个部分较难处理。因为一方面“头”和“尾”
身”相对而言,是与“身”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完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与“身”截然分离。要处理好开头与结尾的关系,必须从它们在整体的表述中的根本任务来认真考虑。开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就是要自然地引起正文,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地引起他事的发生者。能够自然地引起正文,开头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贯彻两个指导思想。
(1)准,开头要扣住题目定准主题,定准基调。写文章本是为了表现主题。正文的主要任务即是将主题展开写深写透,但它必须先获得一个突破口,一个着力点。开头要想自然地引起正文,必须从主题上为正文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使正文能够顺势而下,浩荡推进。如:《白杨礼赞》你要赞美白杨树,那你开头便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于是正文便能够顺势而下“不平凡”之势,滔滔地赞美这种树实在不平凡……。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基调。无论何种文体,概莫能外。或庄严,或沉幽,或悲壮,或诙谐,或轻快,或爽朗,或辛辣,或宽容,或讲实际,或求浪漫,或重在理性思辨,或意在解释说明……一种基调必须从开始就定准确。如:《白杨礼赞》的基调是热情洋溢,《背影》的基调是质朴而深沉,《药》的基调是悲,基调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它实际是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2)快,开头快入题,快引起正文。想说事就“言归正传”,想说问题,就“提出问题”;想讲道理,就“开宗明义”;想反驳,就“单刀直入”;想说一件小事就说那件小事。总之,“开门见山”即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这是在形式上和精神上都贯彻了快的指导思想。结尾的根本任务是:起到收束全文完成主题的作用,将正文收束起来,便主题得到有力的传递,达到“圆合美”的好结尾。 2.段落和层次。结构的主要内容是“段”和“线”。段分为“结构段”和“自然段”;线分为“线索”和“脉络”。结构段通常称为层次,有时也称为部分,意义段、逻辑段、大段,用这些名称来表明,它是文章的大单位,它反映文章内容上表现的次序,是作者思维展开的一个步骤,反映出事物发展的规律阶段或客观矛盾的一个侧面。安排结构还可以用数字、小标题和隔行来作标志。
段落和层次的安排,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安排,记叙性文体结构的安排常采用以下四种方式:(1)按照事件发展的阶段来安排。(2)按照材料性质的分类来进行安排。(3)按照作者观察点的换位来进行安排。(4)按照作者情感发展的变化来进行安排。
议论性文体结构的安排,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总分式,也称作“纲举目张”式。这是议论文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它的完整性表现为“总——分——总”,首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注:举纲)再将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注:张目)结论是总结全篇,回顾中心论点,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分——总,最后达到的结论是回顾中心论点。”(2)递进式。这种方式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由如登楼入室,逐层前进,最后抵达顶层的内室。(3)并列式。这种方式按平等并列的关系来安排结构段。各部分论述事物或矛盾的某一个侧面,彼此的先后顺序有调动的可能,不像总分,分总,递进那样的严格要求。采用这种方式的总是一些较为单一简短的议论文,如;杂感、漫谈、随笔之类等。
3.线索和脉络。线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线索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串连全部情节的“线”;广义的线索则是指各类作品乃至一切文章中串连全部材料和内容的线。从写作的实际出发,我们取广义线索的概念。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将那些显露的线称为线索,将那些不显露的线称为脉络。
记叙性文章常用的线索形式有:(1)以事件作为线索。记叙事件的文章常以所记叙的中心事件作为主要线索串连全部情节和场面。(2)以“文眼”为线索。即全篇以某个“词”或“词组”为线索,有时就在题目中标出,也可以说是以题眼为线索。(3)以“物”为线索。在许多记叙文中常以具体的物为线索。如:莫泊桑的《项链》以项链为线索。鲁迅先生的《药》以“人血馒头”为线索等。(4)以“我”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我”无论只充当见证人,或扮演主人公角色,都是全篇的线索。
关于议论文、说明文的线索与脉络。说明文、议论文,它们也都是贯串全篇的线,这线指的是“逻辑线”,即事物本身所包含的“道理”或“特点”。因此一般不显露于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脉络”。
4.过渡和照应。这两个写作要素作用于使文章畅通,内容密切连贯,从而更能有效地表现主题。过渡是指相邻的部分上下衔接,像“桥梁”;照应是指相隔的部分前后呼应,像“遥感”。
过渡安排于两种“大转换”之间。(1)内容上的大转换。记叙性文体的事件、情节、时间、空间等实际内容在进行大的转换时,其交接之间往往需要安排过渡,这就将上下文的内容紧紧地勾连在一起,使文气贯通畅达,主题也更加分外鲜明了。
议论性文体的论点和论据,总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和分论点等内容在进行大的变换转折时,也往往于交接之间必须安排过渡,通过这个过渡,作者总的见解和现实的种种表现便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内容前后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方式上的大转换。各类文体在表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