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以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活用语文教材,优化课程资源。首先,打通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调整编排顺序,突出课程资源;借助网络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拓宽课堂空间,拓展课程资源。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被动地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充分使用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时、因地制宜地活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就以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活用语文教材,优化课程资源。
一、打通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
传统课程观认为,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学科之间没有整合的必要,致使许多教师教哪门学科就只是讲授与该学科有关的内容,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对已掌握的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涉及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如果不将其进行整合,恐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学期,笔者在打通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薄壳结构”的建筑为什么能够承担那么大的重量不太理解,笔者联想到苏教版第八册科学书的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正好讲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课上笔者把科学书上关于“薄壳结构”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讲解“薄壳结构”的原理是由于“蛋壳”面上的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起到抵抗巨大压力的作用,学生豁然开朗。又如教学《燕子》一课,课文结尾写道:“听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笔者引导学生猜想:“这是一首什么歌呢?”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是《春天在哪里》,有的说是《小燕子》,还有的说是《春来了》……于是笔者打开录音机,播放这几首事先准备好的歌曲,让学生跟着磁带一起唱。课上童声嘹亮、春意浓浓,音乐和语文在这节课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当然,打通了学科界限之后,落脚点还得放在语文教学上,前者讲解完“薄壳结构”的原理后,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其他“人类的老师”及原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后者在唱完赞美春天的歌曲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诵交流。总之,语文课得上出语文味,其他学科只是教师烹饪语文课这道菜的调料而已。
二、调整编排顺序,突出课程资源
教材的编排顺序是专家们精心编排的,包含了一种教育理念,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的,不应该随意进行调整。但专家在编排内容的时候不一定对教材出版以后发生的各类状况做出完全充分的预计,有时教者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往往会对课程内容起到突出强化的作用。如教材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这首儿童诗时,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按照教材原先的编排,这节课是学生开学第一天就上的,而笔者的教学设想是:将此课调整至3月12日植树节这天讲授,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果然,3月12日前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植树节或多或少都有些宣传报道。这天课上,笔者让学生谈谈植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学生都结合这两天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了解到的资讯进行讲述,有理有据;还有学生说这首诗歌号召我们少先队员去植树,正好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就应该行动起来种植几棵树,把环境保护落实在行动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练习5》的“口语交际”这课中,要求学生“学做节目主持人”。笔者把这课的教学时间调整至“六一”儿童节前,在班里搞“庆六一节目主持人大赛”,模仿“挑战主持人”等选秀节目,由学生评委会海选出8位选手参加决赛。有特殊的节日气氛的烘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台下的观众都有很大的收获。学生在节目主持、评委评判、观众提问等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如果在平时讲授这一课,则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二要在对学生有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千万不可随意调整,破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免弄巧成拙。
三、借助网络优势,挖掘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确,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经遍布周围环境,学校网络资源发达,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办公室都可以轻松上网,网络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信息资源,它不但充实了我们自己的学习,而且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纵观本册教材,有的课文如果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则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课前,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解决,如《燕子》这篇课文的注脚写道:“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有学生就有疑问了,既然题目为“海燕”,为什么要写燕子?海燕和燕子可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呀?于是她从网上搜索得知: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流落海外时因眼前的海燕联想起家乡的燕子而不免生出怀念故土之情所作,文中花大量笔墨工笔描写了家乡的燕子,《燕子》正是节选了这一段。这位学生恍然大悟,课上还把她的收获与其他同学分享。另一类是课上,《习作6》要求学生就列举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习作。以往这类习作课都在教室里上,但问题是学生要就多个问题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习作中难以把这么多杂乱的语言形成有条理的文字。于是笔者决定把学生带到电脑室,人手一机,借助学校bbs论坛让学生在每个问题的主题帖下面跟帖,这样每位学生就每个问题都有发言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参与积极性。第二节课,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许多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了不少优秀习作。还有一类在课后,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后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学完《特殊的葬礼》这课后,有学生问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到底有没有消失呢?笔者引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答案,学生经过搜索知道了:早在1986年,这条瀑布就消失了;而且中国最大的黄果树瀑布的流量也在逐年减少,科学家预测:终有一天,它也会重蹈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厄运。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在网络搜索中得到了增强,这节课也由课上延伸到了课外。
四、拓宽课堂空间,拓展课程资源
传统的语文课堂空间局限在教室里,狭小的地理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培养。笔者的做法是结合教材内容,把语文课堂搬到更合适上课的地方,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特定的空间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的第二部分是“爱护图书”,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图书馆,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破旧不堪的书,让学生描述一下书的外形,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这本书,控诉曾经破坏过它的借阅者。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有些学生正是这本书要控诉的对象。笔者带着学生在图书馆里走一圈,学生发现图书被破坏的现象极为普遍,从他们惊讶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受震撼,进而提出愿意为这些受到伤害的图书治病。于是笔者和学生约定下节语文课带着剪刀、胶水等文具来修补图书。
第二天的语文课,笔者和学生再次来到图书室,饶有兴致地修补图书,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不爱惜图书的不良后果。学生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爱护图书,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学校图书室里借的。又如《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剧本,笔者把课堂搬到了学校的舞蹈房,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排练这出独幕剧。学生在背诵台词、揣摩语气、演练表情、编排动作中对公仪休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钦佩不已,对管家及其主人的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舞蹈房这个特殊的表演场合,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表现欲,就连那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两节课中也有上佳表现,其效果恐怕是在教室里上课很难达到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被动地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充分使用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时、因地制宜地活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就以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活用语文教材,优化课程资源。
一、打通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
传统课程观认为,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学科之间没有整合的必要,致使许多教师教哪门学科就只是讲授与该学科有关的内容,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对已掌握的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涉及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如果不将其进行整合,恐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学期,笔者在打通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薄壳结构”的建筑为什么能够承担那么大的重量不太理解,笔者联想到苏教版第八册科学书的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正好讲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课上笔者把科学书上关于“薄壳结构”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讲解“薄壳结构”的原理是由于“蛋壳”面上的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起到抵抗巨大压力的作用,学生豁然开朗。又如教学《燕子》一课,课文结尾写道:“听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笔者引导学生猜想:“这是一首什么歌呢?”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是《春天在哪里》,有的说是《小燕子》,还有的说是《春来了》……于是笔者打开录音机,播放这几首事先准备好的歌曲,让学生跟着磁带一起唱。课上童声嘹亮、春意浓浓,音乐和语文在这节课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当然,打通了学科界限之后,落脚点还得放在语文教学上,前者讲解完“薄壳结构”的原理后,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其他“人类的老师”及原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后者在唱完赞美春天的歌曲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诵交流。总之,语文课得上出语文味,其他学科只是教师烹饪语文课这道菜的调料而已。
二、调整编排顺序,突出课程资源
教材的编排顺序是专家们精心编排的,包含了一种教育理念,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的,不应该随意进行调整。但专家在编排内容的时候不一定对教材出版以后发生的各类状况做出完全充分的预计,有时教者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往往会对课程内容起到突出强化的作用。如教材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这首儿童诗时,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按照教材原先的编排,这节课是学生开学第一天就上的,而笔者的教学设想是:将此课调整至3月12日植树节这天讲授,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果然,3月12日前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植树节或多或少都有些宣传报道。这天课上,笔者让学生谈谈植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学生都结合这两天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了解到的资讯进行讲述,有理有据;还有学生说这首诗歌号召我们少先队员去植树,正好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就应该行动起来种植几棵树,把环境保护落实在行动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练习5》的“口语交际”这课中,要求学生“学做节目主持人”。笔者把这课的教学时间调整至“六一”儿童节前,在班里搞“庆六一节目主持人大赛”,模仿“挑战主持人”等选秀节目,由学生评委会海选出8位选手参加决赛。有特殊的节日气氛的烘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台下的观众都有很大的收获。学生在节目主持、评委评判、观众提问等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如果在平时讲授这一课,则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二要在对学生有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千万不可随意调整,破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免弄巧成拙。
三、借助网络优势,挖掘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确,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经遍布周围环境,学校网络资源发达,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办公室都可以轻松上网,网络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信息资源,它不但充实了我们自己的学习,而且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纵观本册教材,有的课文如果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则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课前,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解决,如《燕子》这篇课文的注脚写道:“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有学生就有疑问了,既然题目为“海燕”,为什么要写燕子?海燕和燕子可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呀?于是她从网上搜索得知: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流落海外时因眼前的海燕联想起家乡的燕子而不免生出怀念故土之情所作,文中花大量笔墨工笔描写了家乡的燕子,《燕子》正是节选了这一段。这位学生恍然大悟,课上还把她的收获与其他同学分享。另一类是课上,《习作6》要求学生就列举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习作。以往这类习作课都在教室里上,但问题是学生要就多个问题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习作中难以把这么多杂乱的语言形成有条理的文字。于是笔者决定把学生带到电脑室,人手一机,借助学校bbs论坛让学生在每个问题的主题帖下面跟帖,这样每位学生就每个问题都有发言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参与积极性。第二节课,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许多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了不少优秀习作。还有一类在课后,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后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学完《特殊的葬礼》这课后,有学生问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到底有没有消失呢?笔者引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答案,学生经过搜索知道了:早在1986年,这条瀑布就消失了;而且中国最大的黄果树瀑布的流量也在逐年减少,科学家预测:终有一天,它也会重蹈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厄运。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在网络搜索中得到了增强,这节课也由课上延伸到了课外。
四、拓宽课堂空间,拓展课程资源
传统的语文课堂空间局限在教室里,狭小的地理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培养。笔者的做法是结合教材内容,把语文课堂搬到更合适上课的地方,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特定的空间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的第二部分是“爱护图书”,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图书馆,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破旧不堪的书,让学生描述一下书的外形,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这本书,控诉曾经破坏过它的借阅者。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有些学生正是这本书要控诉的对象。笔者带着学生在图书馆里走一圈,学生发现图书被破坏的现象极为普遍,从他们惊讶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受震撼,进而提出愿意为这些受到伤害的图书治病。于是笔者和学生约定下节语文课带着剪刀、胶水等文具来修补图书。
第二天的语文课,笔者和学生再次来到图书室,饶有兴致地修补图书,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不爱惜图书的不良后果。学生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爱护图书,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学校图书室里借的。又如《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剧本,笔者把课堂搬到了学校的舞蹈房,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排练这出独幕剧。学生在背诵台词、揣摩语气、演练表情、编排动作中对公仪休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钦佩不已,对管家及其主人的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舞蹈房这个特殊的表演场合,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表现欲,就连那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两节课中也有上佳表现,其效果恐怕是在教室里上课很难达到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