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既然课堂是以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 有效的课前预设策略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二)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我们鼓励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我们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進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
(三)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目前尽管已得到同行们的认同,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不准,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为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现代课堂倡导生成。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地执行教案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成长方形。”师:“那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调控教学流程。因此课堂会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二)活化教学方法
1. 教法的选择
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学法的选用
虽然执教前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详细考虑,但很难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与吸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对学生的基础估计偏高,全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学生在二月份天数这个难点上卡壳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及时进行调控,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年历,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讨论,顺利解决了这个难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调整课堂练习
1. 增减练习的数量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每位同学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 调控练习的要求
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如一道应用题有时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并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自己比较满意的解法,有时可要求学生只要列式不要解答,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
3. 变换练习形式
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变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还要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来节省时间,有时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变换练习形式,有利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金航,朱德全.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相关:理想样态与实现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6).
作者简介:
梁林,四川省江油市,四川省江油市双河初级中学。
关键词: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 有效的课前预设策略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二)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我们鼓励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我们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進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
(三)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目前尽管已得到同行们的认同,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不准,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为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现代课堂倡导生成。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地执行教案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成长方形。”师:“那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调控教学流程。因此课堂会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二)活化教学方法
1. 教法的选择
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学法的选用
虽然执教前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详细考虑,但很难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与吸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对学生的基础估计偏高,全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学生在二月份天数这个难点上卡壳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及时进行调控,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年历,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讨论,顺利解决了这个难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调整课堂练习
1. 增减练习的数量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每位同学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 调控练习的要求
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如一道应用题有时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并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自己比较满意的解法,有时可要求学生只要列式不要解答,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
3. 变换练习形式
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变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还要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来节省时间,有时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变换练习形式,有利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金航,朱德全.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相关:理想样态与实现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6).
作者简介:
梁林,四川省江油市,四川省江油市双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