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质灾害防治进行一系列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技术建议
中图分类号:S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185-01
地质灾害,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分别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当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会产生地质灾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发生地域以及灾害程度难以预测,但可以明确的是地质灾害发生次数越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在发生地质灾害时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所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在各地都引起重视。
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危害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地势的地区均存在,所以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些不同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一)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面的土体和岩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出现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地震和降水,一旦出现地震或者是很大的降水就会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一旦出现山体滑坡将会对山下的住户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轻则对他们的居住地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山体滑坡容易出现的地区都是高差比较大的地方或者是靠近湖泊河流的地方,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如果在这些地方施工就要注意滑坡的出现,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崩塌
陡坡上面的岩石或者是岩体的下部空虚,经受不住上面的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崩塌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人为的原因,在修公路或者是进行一些其他的工程的挖掘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严重的灾难,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泥石流
泥石流的出现是由于降水或者是冰雪融化在沟谷或者山坡上产生的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混合颗粒流。产生泥石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人们乱砍乱伐,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石块的整理,这样就很容易在大量降水的情况下产生泥石流,泥石流一旦出现就会给居住在地势低的居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四)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缝等,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的地区出现了这种地质灾害。产生这种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发地下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和地表岩溶活动等引起的。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要先调查周边的情况,防止出现地面变形。
二、防治措施及应对技术
(一)生活中加强观察、预警与物资储备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生物活动、自然变化的观察,像蚂蚁活动、蜻蜓、燕子、犬类的表现异常都可能是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的前兆。处于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要对当地地质部门发布的消息提起重视,并经常查看。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应急食品、药品的储备,在灾害发生时具有一定的能量补充以及饮用水支持,通过药具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二)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完善的监测预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是利用预警监测体系对相关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反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一旦监测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那么预警系统便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小灾害为人们所带来的损失。
(三)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
当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到监测预警信息的时候,应该及时根据监测的数据结果对该区域的灾情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预测,如果预测到灾害的危险等级比较高且波及范围也比较广的话,应该采取搬迁措施以减轻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害,同时也更好地确保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大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灾后的土地整理和地质环境合理利用进行一定的考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结合,进一步达到防灾减灾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双重目的。
(四)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我国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破坏性三大主要特点,那么想要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害,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条件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方案当中应该包含对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应急处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关应急设备的配置。这样一来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便可以第一时间严格按照相关的科学流程来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少一切人员和财物损失。
(五)灾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在滑坡的防治过程中,可以在滑坡发生前做好预警,通过路障的设置或排水沟的挖掘,有效阻断滑坡进入居民区域或农田,降低水流冲刷力诱发滑坡的可能性,降低损失。若不幸在山上遭遇滑坡灾害,尽量垂直于滑坡方向向高处奔跑,切忌顺随滑坡方向奔跑,这种意识是不可取的。尽量避开山区坡体进行挖掘作业,从而避开地下水活动,降低滑坡发生概率。
(2)在崩塌可能发生前,要对隐患区域进行及时的预警与撤离,在对山体陡坡的防护中要注意消除崩塌威胁。做好撤离工作,根据不同的坡度,由专业人员进行勘测,在勘测过程中对不同的坡度进行灵活处理与分析。
(3)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注意泥石流的突发性以及高速性。地质灾害管理机构要在泥石流多发地段提前做好预防,加大草木的种植,稳固土壤,过滤混合物中的泥沙,减缓泥石流行进的速度及冲击力,降低泥石流引发的损失。预先挖掘出泄流渠道,用于对泥石流的分流、引流,从而避免阻塞道路及河床,進一步降低损失。同时,也要注意对泥石流频发地区道路桥梁的增高与加固,避免泥石流冲击桥面行人及车辆,避免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阻断道路联系。
(4)注意对不稳定坡面的加固与维护。在较为陡峭的山坡地段,路段施工要避免与坡面有过多的接触,减少对破面的改造,降低施工时产生的震动。如果一定要使坡面产生运动,则要在施工前做好勘测与模拟工作,并做好加固,尤其应注重对新岩层的加固,以提升坡面稳定性,降低滑坡概率。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害,损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防治技术逐渐的被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本低,效果明显,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还能保障人们居住的环境。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型的防治技术将会出现并应用到防治过程中去,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屈百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2] 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10).
[3] 齐林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讨[J].西部资源,2015(03).
[4] 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技术建议
中图分类号:S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185-01
地质灾害,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分别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当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会产生地质灾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发生地域以及灾害程度难以预测,但可以明确的是地质灾害发生次数越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在发生地质灾害时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所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在各地都引起重视。
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危害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地势的地区均存在,所以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些不同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一)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面的土体和岩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出现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地震和降水,一旦出现地震或者是很大的降水就会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一旦出现山体滑坡将会对山下的住户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轻则对他们的居住地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山体滑坡容易出现的地区都是高差比较大的地方或者是靠近湖泊河流的地方,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如果在这些地方施工就要注意滑坡的出现,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崩塌
陡坡上面的岩石或者是岩体的下部空虚,经受不住上面的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崩塌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人为的原因,在修公路或者是进行一些其他的工程的挖掘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严重的灾难,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泥石流
泥石流的出现是由于降水或者是冰雪融化在沟谷或者山坡上产生的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混合颗粒流。产生泥石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人们乱砍乱伐,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石块的整理,这样就很容易在大量降水的情况下产生泥石流,泥石流一旦出现就会给居住在地势低的居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四)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缝等,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的地区出现了这种地质灾害。产生这种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发地下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和地表岩溶活动等引起的。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要先调查周边的情况,防止出现地面变形。
二、防治措施及应对技术
(一)生活中加强观察、预警与物资储备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生物活动、自然变化的观察,像蚂蚁活动、蜻蜓、燕子、犬类的表现异常都可能是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的前兆。处于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要对当地地质部门发布的消息提起重视,并经常查看。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应急食品、药品的储备,在灾害发生时具有一定的能量补充以及饮用水支持,通过药具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二)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完善的监测预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是利用预警监测体系对相关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反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一旦监测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那么预警系统便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小灾害为人们所带来的损失。
(三)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
当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到监测预警信息的时候,应该及时根据监测的数据结果对该区域的灾情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预测,如果预测到灾害的危险等级比较高且波及范围也比较广的话,应该采取搬迁措施以减轻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害,同时也更好地确保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大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灾后的土地整理和地质环境合理利用进行一定的考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结合,进一步达到防灾减灾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双重目的。
(四)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我国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破坏性三大主要特点,那么想要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害,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条件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方案当中应该包含对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应急处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关应急设备的配置。这样一来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便可以第一时间严格按照相关的科学流程来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少一切人员和财物损失。
(五)灾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在滑坡的防治过程中,可以在滑坡发生前做好预警,通过路障的设置或排水沟的挖掘,有效阻断滑坡进入居民区域或农田,降低水流冲刷力诱发滑坡的可能性,降低损失。若不幸在山上遭遇滑坡灾害,尽量垂直于滑坡方向向高处奔跑,切忌顺随滑坡方向奔跑,这种意识是不可取的。尽量避开山区坡体进行挖掘作业,从而避开地下水活动,降低滑坡发生概率。
(2)在崩塌可能发生前,要对隐患区域进行及时的预警与撤离,在对山体陡坡的防护中要注意消除崩塌威胁。做好撤离工作,根据不同的坡度,由专业人员进行勘测,在勘测过程中对不同的坡度进行灵活处理与分析。
(3)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注意泥石流的突发性以及高速性。地质灾害管理机构要在泥石流多发地段提前做好预防,加大草木的种植,稳固土壤,过滤混合物中的泥沙,减缓泥石流行进的速度及冲击力,降低泥石流引发的损失。预先挖掘出泄流渠道,用于对泥石流的分流、引流,从而避免阻塞道路及河床,進一步降低损失。同时,也要注意对泥石流频发地区道路桥梁的增高与加固,避免泥石流冲击桥面行人及车辆,避免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阻断道路联系。
(4)注意对不稳定坡面的加固与维护。在较为陡峭的山坡地段,路段施工要避免与坡面有过多的接触,减少对破面的改造,降低施工时产生的震动。如果一定要使坡面产生运动,则要在施工前做好勘测与模拟工作,并做好加固,尤其应注重对新岩层的加固,以提升坡面稳定性,降低滑坡概率。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害,损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防治技术逐渐的被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本低,效果明显,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还能保障人们居住的环境。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型的防治技术将会出现并应用到防治过程中去,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屈百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2] 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10).
[3] 齐林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讨[J].西部资源,2015(03).
[4] 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