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百川纸业公司的厂房,一卷卷数百公斤的白纸依次堆放在一起。从表面上看,这些纸同普通白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些是可以用来生产票据的无碳原纸。
“使用它们不需要复写纸就可以多联复写。”百川纸业公司总经理王宏亮解答了《经济》记者的疑问。
自2003年建设特种纸工业园开始,在短短6年时间内,山东泰安百川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拥有员工上千人,7条生产线、1个加工车间、1座日处理能力24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年生产能力12万吨的特种纸生产企业。
以特取胜以“小”搏“大”
面对纸业大市场,百川纸业选择了特种纸这个细分“小”市场,成功把“小”市场做成了“大”文章。
山东是造纸大省,同业竞争激烈。作为一个“年轻”的竞争者,百川纸业后来居上,在纸业市场分得一杯“羹”。本着“特种纸、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建设和经营策略,百川赢得了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先机。
“特种纸属于细分市场,虽然市场需求量小,但因技术含量高而附加值高,利润丰厚。公司在前期已拥有的轻型纸、字典纸、成型纸、羊皮纸、纱管纸等品种基础上,2007年针对特种纸市场需求趋旺的形势,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投入280.75万元的新品开发、试制资金,相繼开发成功了不锈钢衬纸、缠卷绝缘纸、无碳原纸、果袋纸等新纸种。”王宏亮向《经济》记者介绍。
百川纸业认为,纸业开发的切入点应该是:大市场中占小市场,小市场中占大市场。也就是说,在整个造纸行业的大市场中,只涉足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而在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中,做大市场,并形成清晰、成熟的发展原则:一是立足于真正脱离煤炭,真正面向市场,有持久的生命力;二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三是立足于产业链的延伸,能进行集团化作业,形成拳头产品,不开发“孤岛”产品。
与此同时,他们定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是上先进的羊皮纸生产线,积累经验,锻炼员工;在第一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迈出第二步,上信息记录纸、原纸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第三步是建设百川纸业工业园。
在特种纸市场,品牌效应尤为明显。
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百川纸业在前期取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争创金国名牌活动,推动产品质量与销售服务工作不断升级,特种纸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上海艺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就是用百川的纸张印刷的。”王宏亮高兴地对记者说。
公司坚持以质取胜,创出了“百川”、“百叶青”、“三羽”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20多个省市区,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设立了多家办事处。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百川羊皮纸已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百川轻型纸在北京、上海等地销售量居同行业排头。
增效节能循环经济
最初,百川人对照业内浆耗、电耗、水耗、汽耗等先进水平时,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标准,但经过设备挖潜、工艺改造,百川在某些环节降耗指标已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对于多数纸机来说,生产过程中每断一次头浪费的成本费用大约在2万元左右,因此,控制断头率可以降低成本;而纸机运转车速的提高,是另一个提效节能的途径:在一个车间里,如果将运行车速由58米提高到65米,产量可以增加12%,而水、电、汽的消耗却不升反降。我们尝到了技改挖潜的甜头,在设备安装选型时立足长远,选择低能耗设备,并采用变频调速装置。”王宏亮告诉记者。
科学发展,生态优先,污泥造纸,污水循环使用。
用污泥造纸,这乍听起来好似天方夜谭。记者在百川纸业一车间就看到一堆从造纸污水中回收的造纸污泥、废浆以及收购的废旧纸箱经过一系列环节的处理后,在纸机末端竟呈现出一筒筒本色板纸。既减少污染,又变废为宝。
王宏亮向记者介绍说:“百川纸业污废水综合利用项目是与公司配套的节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各车间产生的废水部分会用于生产,其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用于生产和绿化。2007年公司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24000立方米/天,实现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利用,年可节约清水850万立方米、取水费1020万元、污水外排费259.26万元;而外供水则可获取430万元的效益。这有效保护了‘南水北调’工程区域水源,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和环保事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期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更多地回收造纸污水中的细小纤维,为了彻底利用这些回收物,百川引入了“造纸污泥处理回用技术”,实现了对污泥和细小纤维改性和改良后全部回用于本色板纸生产,除色泽稍深外,对成品纸质量并未造成其他影响。如今,这一技术已在百川公司“安家落户”,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污泥添加量达到了10%~15%,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厂家7%~8%的添加比例,每年可消耗污泥15000吨。仅此一项,每吨本色板纸就降低成本约150元。
外塑形象 内固根基
百川纸业人在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对内力求提升,对外主动出击,实现了公司产能、质量、品种的全面提高。
闯市场。百川人明白,企业“闭门造车”只会离市场越走越远。为摸清市场脉搏,百川人主动出击,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各类大型纸业博览会、展销会以及产品标准制定等各类行业专门会议,在提高百川纸业知名度、创企业品牌的同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并及时将其整理反馈到生产层,指导和改进生产作业。
在了解掌握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还派人到欧洲、韩国、日本等造纸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进行考察,参观先进的造纸生产厂家和造纸机械生产厂家,与德国专家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德国专家定期来公司指导、探讨造纸技术,使公司与国际造纸市场实现了对接。
强内质。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百川纸业人立足内在质量的提升,确定了“富有百川特色,同类质量第一,生产成本最低”的生产原则。在工艺设计上努力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造纸技术,使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最好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原料结构、各类助剂使用以及水、电、蒸汽的消耗等,实行了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使成本保持在国内较低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固根基。为奠定创建百年纸业基础,公司以质量为根本,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在建立初期就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公司每个员工、每项业务、每个工序都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做到凡事有落实、有考核、有监督。积极推行管理创新,积极开展工作流程设计,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了适合公司自身管理要求的先进管理平台。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于2005年通过了IS09000、IS014000、OHSASl8000“三位一体”认证,实现了企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
百川奔流,目的是辽阔深邃的大海。百川纸业用自己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江河奔流的壮阔。
“使用它们不需要复写纸就可以多联复写。”百川纸业公司总经理王宏亮解答了《经济》记者的疑问。
自2003年建设特种纸工业园开始,在短短6年时间内,山东泰安百川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拥有员工上千人,7条生产线、1个加工车间、1座日处理能力24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年生产能力12万吨的特种纸生产企业。
以特取胜以“小”搏“大”
面对纸业大市场,百川纸业选择了特种纸这个细分“小”市场,成功把“小”市场做成了“大”文章。
山东是造纸大省,同业竞争激烈。作为一个“年轻”的竞争者,百川纸业后来居上,在纸业市场分得一杯“羹”。本着“特种纸、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建设和经营策略,百川赢得了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先机。
“特种纸属于细分市场,虽然市场需求量小,但因技术含量高而附加值高,利润丰厚。公司在前期已拥有的轻型纸、字典纸、成型纸、羊皮纸、纱管纸等品种基础上,2007年针对特种纸市场需求趋旺的形势,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投入280.75万元的新品开发、试制资金,相繼开发成功了不锈钢衬纸、缠卷绝缘纸、无碳原纸、果袋纸等新纸种。”王宏亮向《经济》记者介绍。
百川纸业认为,纸业开发的切入点应该是:大市场中占小市场,小市场中占大市场。也就是说,在整个造纸行业的大市场中,只涉足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而在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中,做大市场,并形成清晰、成熟的发展原则:一是立足于真正脱离煤炭,真正面向市场,有持久的生命力;二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三是立足于产业链的延伸,能进行集团化作业,形成拳头产品,不开发“孤岛”产品。
与此同时,他们定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是上先进的羊皮纸生产线,积累经验,锻炼员工;在第一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迈出第二步,上信息记录纸、原纸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第三步是建设百川纸业工业园。
在特种纸市场,品牌效应尤为明显。
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百川纸业在前期取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争创金国名牌活动,推动产品质量与销售服务工作不断升级,特种纸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上海艺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就是用百川的纸张印刷的。”王宏亮高兴地对记者说。
公司坚持以质取胜,创出了“百川”、“百叶青”、“三羽”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20多个省市区,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设立了多家办事处。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百川羊皮纸已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百川轻型纸在北京、上海等地销售量居同行业排头。
增效节能循环经济
最初,百川人对照业内浆耗、电耗、水耗、汽耗等先进水平时,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标准,但经过设备挖潜、工艺改造,百川在某些环节降耗指标已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对于多数纸机来说,生产过程中每断一次头浪费的成本费用大约在2万元左右,因此,控制断头率可以降低成本;而纸机运转车速的提高,是另一个提效节能的途径:在一个车间里,如果将运行车速由58米提高到65米,产量可以增加12%,而水、电、汽的消耗却不升反降。我们尝到了技改挖潜的甜头,在设备安装选型时立足长远,选择低能耗设备,并采用变频调速装置。”王宏亮告诉记者。
科学发展,生态优先,污泥造纸,污水循环使用。
用污泥造纸,这乍听起来好似天方夜谭。记者在百川纸业一车间就看到一堆从造纸污水中回收的造纸污泥、废浆以及收购的废旧纸箱经过一系列环节的处理后,在纸机末端竟呈现出一筒筒本色板纸。既减少污染,又变废为宝。
王宏亮向记者介绍说:“百川纸业污废水综合利用项目是与公司配套的节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各车间产生的废水部分会用于生产,其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用于生产和绿化。2007年公司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24000立方米/天,实现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利用,年可节约清水850万立方米、取水费1020万元、污水外排费259.26万元;而外供水则可获取430万元的效益。这有效保护了‘南水北调’工程区域水源,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和环保事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期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更多地回收造纸污水中的细小纤维,为了彻底利用这些回收物,百川引入了“造纸污泥处理回用技术”,实现了对污泥和细小纤维改性和改良后全部回用于本色板纸生产,除色泽稍深外,对成品纸质量并未造成其他影响。如今,这一技术已在百川公司“安家落户”,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污泥添加量达到了10%~15%,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厂家7%~8%的添加比例,每年可消耗污泥15000吨。仅此一项,每吨本色板纸就降低成本约150元。
外塑形象 内固根基
百川纸业人在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对内力求提升,对外主动出击,实现了公司产能、质量、品种的全面提高。
闯市场。百川人明白,企业“闭门造车”只会离市场越走越远。为摸清市场脉搏,百川人主动出击,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各类大型纸业博览会、展销会以及产品标准制定等各类行业专门会议,在提高百川纸业知名度、创企业品牌的同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并及时将其整理反馈到生产层,指导和改进生产作业。
在了解掌握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还派人到欧洲、韩国、日本等造纸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进行考察,参观先进的造纸生产厂家和造纸机械生产厂家,与德国专家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德国专家定期来公司指导、探讨造纸技术,使公司与国际造纸市场实现了对接。
强内质。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百川纸业人立足内在质量的提升,确定了“富有百川特色,同类质量第一,生产成本最低”的生产原则。在工艺设计上努力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造纸技术,使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最好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原料结构、各类助剂使用以及水、电、蒸汽的消耗等,实行了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使成本保持在国内较低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固根基。为奠定创建百年纸业基础,公司以质量为根本,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在建立初期就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公司每个员工、每项业务、每个工序都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做到凡事有落实、有考核、有监督。积极推行管理创新,积极开展工作流程设计,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了适合公司自身管理要求的先进管理平台。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于2005年通过了IS09000、IS014000、OHSASl8000“三位一体”认证,实现了企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
百川奔流,目的是辽阔深邃的大海。百川纸业用自己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江河奔流的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