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绽奇葩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千年前的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通过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将远古文明跨时空传递。斗转星移,千年后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不断拓展党员学习教育途径,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党员教育常态化,让这片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融汇聚的中心地带辉映出信息时代的“智慧之光”。
  开办“空中课堂”,学习教育在掌上
  刚刚完成党建APP的入户宣传,春光乡温室村的大学生村官李耀一回到村部,便立刻拨通了一名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农村党员的电话:“王叔,我知道您天天在外面跑运输,不能按时参加村里组织的集中学习。现在好了,咱们区里开发了一个手机软件,叫‘宣化智慧党建’,里面有党建动态、党员风采、电教远教、红色教育、党建知识等板块,随时打开就能学习。您赶紧抽时间下载一下。我给您把二维码发过去了啊!”
  为了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学习教育覆盖面,宣化区委组织部投入二十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开发制作了“宣化智慧党建”手机APP,与宣化党建网及共产党员、宣化党建、宣化精准脱贫等党建微信公众号一并大力推广。功能强大的新媒体方阵集中向党员群众推送重要的党建新闻和时事热点,改变了以往党员学习教育“开会、读报、念文件”的旧模式,将时间化零为整,使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


  建立“手机支部”,组织生活渠道畅
  “每位1—5月份入党的同志请注意,近期我们将组织召开一个座谈会。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自己入党时的情景和成为党员的心路历程,请大家做好发言准备哦。”这是区委组织部党支部微信群里推送的一则通知。利用微信“短平快”的特点,区委组织部将党支部微信群打造成了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和组工干部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小微信的“大喇叭”作用,激发出了支部党建的新活力。
  为切实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延伸“三会一课”活动内容,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全区各党(总)支部借助微信平台喜闻乐见、方便快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优势,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集中展示先进党员风采,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微讨论”“微发言”,交流“微体会”“微心得”,把各级支部微信群打造成了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大舞台,开辟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新空间。
  打造“网络考场”,党员干部学习忙
  “自从区里要求每名干部都要按照要求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起,我每天干完工作后,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进行学习,不然网上测试就考不过了。不过,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也确实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区人社局干部秦思佳感慨道。
  为实现干部工作和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宣化区在全区大力推广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兼具灵活性、针对性、互动性三個特点,是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趋势,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数字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对广大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的新型平台。为确保人人参加学习、个个接受教育、全员获得提高,该平台还制定了最低学时标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参加网络培训时间不低于50学时,科级及以下干部每人每年不低于80学时。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修课为15学时,科级及以下干部的必修课为25学时。网络学习平台的投入使用,使全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宣化区在“互联网+党建”模式上蹚出了路子,狠下了真功,为宣化“科学转型走新路、跨越提升促崛起” 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边境县吉木乃县,有这样一位扎根牧区的远教人,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忱,为牧区远教事业的发展开垦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拓荒路”。他,就是吉木乃县远程中心干部安艳勇。  从头越 前路攻关无限  每一个“半路出家”的远教工作者,都要经历苦练专业技能的打基础阶段,安艳勇也不例外。2011年,他从奎屯市考进了吉木乃县远程办。原先就有电脑维护工作经验的他当时自信满满,但和县远程办主任的第一次谈话就
期刊
辽宁省盖州市现有终端站点241个,其中乡镇站点2个,村级站点221个,街道站点2个,城镇社区站点14个,农村社区站点2个。在组织系统积极构建各项工作新常态的新形势下,远教工作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如何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加支部活力的问题。为此,盖州市委组织部对全市部分终端站点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了抽样调研。  一、当前我市农村远程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盖州市贯彻落
期刊
编者按:党员教育工作应如何进行创新,才能切合实际、满足实需、指导实践,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辽宁省抚顺市以“微”入手、从“微”突破、化“微”为实,让“微”力量成为助推全市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又一时代源泉。  自媒体、多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众多“媒体新概念”汇聚成了一股时代巨潮,正涌入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引导着人们的思维、阅读、学习等产生了势不可挡的变化。面对基层党员群众的媒体阅读习惯正发生深刻变
期刊
2016年6月,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即将结束三年的援藏工作。在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中山市农业局援藏干部黄丽萍仍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  字幕:2016年6月28日,距援藏队撤出还有21天  同期:黄丽萍(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墨脱县农牧局副局长):2013年7月22号(我)来到这。在没来之前我知道这边比较落后,只听说这边路非常艰险、非常难走,但是不知道落后成这个样子。不是有四句话
期刊
走进湖南省醴陵县孙家湾村,只见簇新的村居林立,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卉,不少人的家门口都摆着辆小汽车,你遇上的每一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开怀的笑。这里就像一座安逸的大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说起孙家湾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村民们都说,是因为他们有位好书记叶志钢,还有他推广的远程教育。  在村站点找到了依然忙碌的叶书记,说起孙家湾的变化,他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原本孙家湾村很穷,我上任以来,全力发展村集体
期刊
古人云“文无定法”,讲的是写文章应该不拘一格。文章如此,专题片也是如此。党建专题片的创作者无不在极力追求精致优美的高品质与推陈出新的好创意,因而我们才有幸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由于专题片和纪录片各自拥有鲜明的风格特点,一般而言,担负着宣教作用的党建人物专题片不太适合做成纪录片。但有时候,在党建专题片中恰当地融入纪录片典型的“纪实元素”,也会为党建专题片增添一抹亮色。  《墨脱路 墨脱情》是一部由
期刊
河北省孟村县有个小村庄——王林村,村党支部书记叫王春。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平时很少叫他“王书记”,却更爱叫他“远教迷”。这是为啥?“为啥?”王春说,“就因为我喜欢远程教育,没事儿就张罗大伙儿来站点学习,所以他们才这么叫我。”  王林村不大,耕地也不太多,在过去垄沟刨食、靠天吃饭的时候,村民的日子就不太好过。王春打当上村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想让村民的日子真正富起来。可王林村的自然条件也就这样了,致
期刊
屈指算来,我在党员电教的工作岗位上已然挥洒了五载汗水,虽然说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我内心之中积淀的对这份工作的感受却有很多。回望来时路,可以说是既有风雨,也见彩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一路走来的心境,我想就是这句吧——“不为辉映只为爱”。  初出茅庐万事难  2012年,我从安徽歙县电视台调进了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来之前,很多人就给我打起了预防针:“电教跟电视不同,想干好可不容易,尤其是拍电教片,更
期刊
我向来信奉“每一次拍摄都是又一次成长”这句话,因此每部专题片杀青之时,我都会努力去盘点一番,想想“经历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拍摄《郝建秀小组的“火车头”精神》,我自感是经历最多的,也是理解最深的,更是收获最宝贵的。毕竟,一种激励了国人半个多世纪的精神,就这样在我的镜头下具象成影像符号,提醒着我们:原来有一种精神会穿越时代而长青,时至今日仍感动你我——这种精神,就是郝建秀小组的“火车头”
期刊
我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可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我们是大学生,却成长在田野里;我们是村干部,却满身书卷气;我们来自象牙塔,却和“泥腿子”打成一片;我们像“体制内”,却又是“编制外”。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虽是长河浪花,但也有独有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故事,我们经历过的酸甜苦辣,也标注着我们在这个时代中的独特坐标。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一员,我一直想把我们的想法说出来,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