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只有转变观念和教学行为: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说教讲解转变为情感启发;由“独作学习”变为“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新《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为教育的创新开辟出一片天空。
【关键词】初中政治 转变观念 教学行为 创造性
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过去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的学习倾向,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及共同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变“照本宣科”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课本就是课堂中所有教学行为的依据和根本,是课堂教与学的主宰,教学就要从教材出发,最后回归到课本上知识的条条框框中。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成为了围绕课本展开讲授和学习的奴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一直被制约和压抑,教学成为了“照本宣科”的勾勾划划、背背考考,课堂的生命活力和吸引力丧失殆尽。而新课程的实施,对这一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彻底的冲击和改变。“新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和形式选择上注意了弹性和开放性,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拓展的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为其搭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有着足够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教教材”的观念,主动确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开发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这就需将生活气息引进课堂,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从教材的知识追求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心理和道德震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促进其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如我在讲授初中《为正义高歌》中的“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引入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四各场景:“(1)小张符合优秀班干部的条件,可是我们刚刚闹了矛盾,我该不该投他一票呢?我…….(2)上学要迟到了,偏偏又遇到了红灯,附近正好又没有警察,我……(3)我的好哥们小李被三班的人给打了,小李放学后要我帮他复仇,我……(4)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有两个社会青年正拦住一个七年级的同学好像在威胁着什么。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时候,我给予点拨:做一个正义感的人一定要为人正直,无私无畏;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要尊重他人的利益,尤其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生命,讲哥们义气不是正义感的表现;我们要机智勇敢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鄙视和制止那些非正义的行为。边总结边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了知识结构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课本内容时,学生们不自觉的发出了“哦”的感叹。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材的知识,达到了“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境界。
当然,新教材本身设计的就具有很强的生活化气息,课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不容置疑的:“小故事、小漫画、图表、名词点击、说一说、算一算、查一查、填一填、试一试……但是这些只是停留和拘泥于课本之上的,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的需要,以课本为知识载体,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拓展课堂的教学空间,这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才能发挥教材本身对知识的引领作用。
二、变“单调说教”为“以情化教”
基于旧的教学观念,知识的讲解和接受都是直截了当,并且把教材看成权威和定律,这必然带来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单调和呆板,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摧残和打击,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采取与其心其情相切合的方法,以情化人,以理动人,得到其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借助情感的催化剂,就更容易激起思想共振,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教育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觉地行为要求和心理道德品质。
如我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以一首《烛光力的妈妈》开始,并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集体诗朗诵:让学生谈一谈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中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自己做没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一件事;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关爱;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等等。学生的情绪变得很激动,有的甚至是含泪讲述,纷纷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和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心。于是我就顺机安排了那一周的周六回家之后,一定要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的“课后作业”,学生们后来几乎都在自己的日记本中记下这次“难忘的一课”。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引导的目的就已经完全达到了。
所有,改变过去的那种冷冰冰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用温情融化心理坚冰,用交流沟通彼此距离,就能将课堂变成温馨的心灵家园,在情感的交融中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三、变“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
在新课程下,为了赋予课堂以生成性,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权,展现自我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就显得局面活跃热闹。可是许多的教师在落实新的课改理念过程中南辕北辙,误以为新课堂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而已。那好,我就“照着葫芦画个瓢”,也采取很多的手段就是:先分小组,再有唱、有跳,有朗诵,有讨论,有争辩,还要有小品表演……场面甚是热闹(尤其是在举行公开课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为了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为了显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合作探究,而不管知识的教学是否有需要就用,结果往往是课上高高兴兴,课后脑袋空空。
可见,我们应具有一双看透这种“热闹”的“慧眼”,就应将授课的目的和知识的呈现方式有机结合,由注重课堂热闹的表象转变为注重对知识深层次的体验感悟和引导。
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关键是做好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这两者要尽可能的兼有启发性和思维深度,有冲突但又有学生拓展发挥的空间,有讨论的必要性,虽浅显但需一跃才可得。才能促进由“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如在初二年级的授课内容里,我设计过关于公平的、承担责任的两难问题;发展非公有制和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讨论问题;环境保护和发展当地经济的矛盾冲突问题;科技引进和自主创新孰轻孰重的问题;反对霸权和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与普通职业比较的问题等等。课堂的气氛热烈但不跑题,问题集中但又有思想的多维性。并且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过程中,能准确的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均取得了思想的教学效果。以上这些教学行为的转变前提应该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轉变。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使课堂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但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愿我们在新《思想品德》课程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灵感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政治 转变观念 教学行为 创造性
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过去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的学习倾向,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及共同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变“照本宣科”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课本就是课堂中所有教学行为的依据和根本,是课堂教与学的主宰,教学就要从教材出发,最后回归到课本上知识的条条框框中。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成为了围绕课本展开讲授和学习的奴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一直被制约和压抑,教学成为了“照本宣科”的勾勾划划、背背考考,课堂的生命活力和吸引力丧失殆尽。而新课程的实施,对这一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彻底的冲击和改变。“新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和形式选择上注意了弹性和开放性,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拓展的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为其搭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有着足够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教教材”的观念,主动确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开发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这就需将生活气息引进课堂,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从教材的知识追求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心理和道德震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促进其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如我在讲授初中《为正义高歌》中的“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引入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四各场景:“(1)小张符合优秀班干部的条件,可是我们刚刚闹了矛盾,我该不该投他一票呢?我…….(2)上学要迟到了,偏偏又遇到了红灯,附近正好又没有警察,我……(3)我的好哥们小李被三班的人给打了,小李放学后要我帮他复仇,我……(4)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有两个社会青年正拦住一个七年级的同学好像在威胁着什么。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时候,我给予点拨:做一个正义感的人一定要为人正直,无私无畏;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要尊重他人的利益,尤其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生命,讲哥们义气不是正义感的表现;我们要机智勇敢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鄙视和制止那些非正义的行为。边总结边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了知识结构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课本内容时,学生们不自觉的发出了“哦”的感叹。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材的知识,达到了“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境界。
当然,新教材本身设计的就具有很强的生活化气息,课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不容置疑的:“小故事、小漫画、图表、名词点击、说一说、算一算、查一查、填一填、试一试……但是这些只是停留和拘泥于课本之上的,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的需要,以课本为知识载体,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拓展课堂的教学空间,这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才能发挥教材本身对知识的引领作用。
二、变“单调说教”为“以情化教”
基于旧的教学观念,知识的讲解和接受都是直截了当,并且把教材看成权威和定律,这必然带来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单调和呆板,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摧残和打击,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采取与其心其情相切合的方法,以情化人,以理动人,得到其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借助情感的催化剂,就更容易激起思想共振,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教育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觉地行为要求和心理道德品质。
如我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以一首《烛光力的妈妈》开始,并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集体诗朗诵:让学生谈一谈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中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自己做没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一件事;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关爱;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等等。学生的情绪变得很激动,有的甚至是含泪讲述,纷纷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和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心。于是我就顺机安排了那一周的周六回家之后,一定要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的“课后作业”,学生们后来几乎都在自己的日记本中记下这次“难忘的一课”。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引导的目的就已经完全达到了。
所有,改变过去的那种冷冰冰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用温情融化心理坚冰,用交流沟通彼此距离,就能将课堂变成温馨的心灵家园,在情感的交融中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三、变“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
在新课程下,为了赋予课堂以生成性,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权,展现自我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就显得局面活跃热闹。可是许多的教师在落实新的课改理念过程中南辕北辙,误以为新课堂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而已。那好,我就“照着葫芦画个瓢”,也采取很多的手段就是:先分小组,再有唱、有跳,有朗诵,有讨论,有争辩,还要有小品表演……场面甚是热闹(尤其是在举行公开课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为了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为了显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合作探究,而不管知识的教学是否有需要就用,结果往往是课上高高兴兴,课后脑袋空空。
可见,我们应具有一双看透这种“热闹”的“慧眼”,就应将授课的目的和知识的呈现方式有机结合,由注重课堂热闹的表象转变为注重对知识深层次的体验感悟和引导。
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关键是做好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这两者要尽可能的兼有启发性和思维深度,有冲突但又有学生拓展发挥的空间,有讨论的必要性,虽浅显但需一跃才可得。才能促进由“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如在初二年级的授课内容里,我设计过关于公平的、承担责任的两难问题;发展非公有制和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讨论问题;环境保护和发展当地经济的矛盾冲突问题;科技引进和自主创新孰轻孰重的问题;反对霸权和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与普通职业比较的问题等等。课堂的气氛热烈但不跑题,问题集中但又有思想的多维性。并且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过程中,能准确的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均取得了思想的教学效果。以上这些教学行为的转变前提应该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轉变。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使课堂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但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愿我们在新《思想品德》课程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灵感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