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实践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只有转变观念和教学行为: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说教讲解转变为情感启发;由“独作学习”变为“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新《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为教育的创新开辟出一片天空。
  【关键词】初中政治 转变观念 教学行为 创造性
  
  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过去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的学习倾向,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及共同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变“照本宣科”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课本就是课堂中所有教学行为的依据和根本,是课堂教与学的主宰,教学就要从教材出发,最后回归到课本上知识的条条框框中。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成为了围绕课本展开讲授和学习的奴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一直被制约和压抑,教学成为了“照本宣科”的勾勾划划、背背考考,课堂的生命活力和吸引力丧失殆尽。而新课程的实施,对这一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彻底的冲击和改变。“新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和形式选择上注意了弹性和开放性,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拓展的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为其搭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有着足够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教教材”的观念,主动确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开发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这就需将生活气息引进课堂,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从教材的知识追求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心理和道德震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促进其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如我在讲授初中《为正义高歌》中的“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引入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四各场景:“(1)小张符合优秀班干部的条件,可是我们刚刚闹了矛盾,我该不该投他一票呢?我…….(2)上学要迟到了,偏偏又遇到了红灯,附近正好又没有警察,我……(3)我的好哥们小李被三班的人给打了,小李放学后要我帮他复仇,我……(4)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有两个社会青年正拦住一个七年级的同学好像在威胁着什么。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时候,我给予点拨:做一个正义感的人一定要为人正直,无私无畏;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要尊重他人的利益,尤其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生命,讲哥们义气不是正义感的表现;我们要机智勇敢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鄙视和制止那些非正义的行为。边总结边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了知识结构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课本内容时,学生们不自觉的发出了“哦”的感叹。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材的知识,达到了“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境界。
  当然,新教材本身设计的就具有很强的生活化气息,课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不容置疑的:“小故事、小漫画、图表、名词点击、说一说、算一算、查一查、填一填、试一试……但是这些只是停留和拘泥于课本之上的,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的需要,以课本为知识载体,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拓展课堂的教学空间,这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才能发挥教材本身对知识的引领作用。
  
  二、变“单调说教”为“以情化教”
  
  基于旧的教学观念,知识的讲解和接受都是直截了当,并且把教材看成权威和定律,这必然带来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单调和呆板,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摧残和打击,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采取与其心其情相切合的方法,以情化人,以理动人,得到其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借助情感的催化剂,就更容易激起思想共振,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教育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觉地行为要求和心理道德品质。
  如我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以一首《烛光力的妈妈》开始,并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集体诗朗诵:让学生谈一谈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中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自己做没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一件事;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关爱;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等等。学生的情绪变得很激动,有的甚至是含泪讲述,纷纷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和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心。于是我就顺机安排了那一周的周六回家之后,一定要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的“课后作业”,学生们后来几乎都在自己的日记本中记下这次“难忘的一课”。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引导的目的就已经完全达到了。
  所有,改变过去的那种冷冰冰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用温情融化心理坚冰,用交流沟通彼此距离,就能将课堂变成温馨的心灵家园,在情感的交融中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三、变“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
  
  在新课程下,为了赋予课堂以生成性,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权,展现自我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就显得局面活跃热闹。可是许多的教师在落实新的课改理念过程中南辕北辙,误以为新课堂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而已。那好,我就“照着葫芦画个瓢”,也采取很多的手段就是:先分小组,再有唱、有跳,有朗诵,有讨论,有争辩,还要有小品表演……场面甚是热闹(尤其是在举行公开课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为了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为了显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合作探究,而不管知识的教学是否有需要就用,结果往往是课上高高兴兴,课后脑袋空空。
  可见,我们应具有一双看透这种“热闹”的“慧眼”,就应将授课的目的和知识的呈现方式有机结合,由注重课堂热闹的表象转变为注重对知识深层次的体验感悟和引导。
  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关键是做好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这两者要尽可能的兼有启发性和思维深度,有冲突但又有学生拓展发挥的空间,有讨论的必要性,虽浅显但需一跃才可得。才能促进由“独作学习”为“合作探究”。如在初二年级的授课内容里,我设计过关于公平的、承担责任的两难问题;发展非公有制和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讨论问题;环境保护和发展当地经济的矛盾冲突问题;科技引进和自主创新孰轻孰重的问题;反对霸权和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与普通职业比较的问题等等。课堂的气氛热烈但不跑题,问题集中但又有思想的多维性。并且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过程中,能准确的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均取得了思想的教学效果。以上这些教学行为的转变前提应该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轉变。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使课堂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但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愿我们在新《思想品德》课程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灵感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班主任,98年毕业后就一直在湟源从事着教育工作,算一算也“革命奋战”13个年头了。和广大的一线班主任一样,我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得到锻炼,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提高。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
【摘 要】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许多高校对宏观的办学理念到微观的教学方法的各个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育管理实现了从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但如何以人为本,进一步激发高校发展的内部活力,由科学化管理转为文化管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化管理 活力  教育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传递精神、信念和知识,高校管理制度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原理的理解,提高了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社会实际和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一、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地理案例的选择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
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尽力扩大词汇量,积极拓宽知识面。   词汇量偏低会制约学生阅读速度。每年中考都会出现超出考纲的词汇,
摘要:计算机教学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两大种类型。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或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辅导,便可得以消化。然而,计算机实践课程则不同,学生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课程内容也灵活多变,更富有趣味性,这势必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开启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方法,使得内容的展开更加形象直观。本文就计算机实践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进行一些阐述。从而,使得
【摘 要】戴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数评论都认为她是个浅薄、虚荣、自私的女人。本文试图通过文本中男人的视角分析戴西这一人物,重新解读被歪曲了的这一女性形象。  【关键词】黛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 女性形象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迷茫一代的成员之一,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为其奠定了文坛的地位,被称作爵士时代的一
美术课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在城镇,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远不如大城市那样与其他学科并重,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他们读学前班时,班里有100%的学生都喜欢画画。当他们到三年级时,喜欢美术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90%,再到五年级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教师应具备何种素养,就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教师素养;现代教育意识;信息技术;研究技能    【Abstract】 The mightiness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extended into the reconstructio
本人从事校长工作多年,对搞好学校管理有一定认识。本人认为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一个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面貌,校长的行为关系到学校发展。走在校长的岗位上,时时事事处处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校长身体力行,对教师而言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校长首先要自己做得正,上梁正,下梁才不歪;校长正,副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积累知识,体验情感,培养语感。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加强朗读训练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语文知识教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