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不倒的墙?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407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纸户口不仅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也带来的城乡重大差别,成为中国城乡差异最集 中的体现,"乡下人"要想取得城市户口,非常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 制。
  户口,几十年来像一堵墙,横亘在农村和城市人口之间,难以逾越,演绎出千千万万悲 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如今,它正被褪下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的传统色彩,逐步与市场经济接 轨,并将朝着实现公民权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价值取向的现代户籍制度迈进。
  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率 低、农产品供给不足做出的理性抉择,与当时实施的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计划配给 制度是一致的。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物价补贴、生活保障等 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 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一纸户口 不仅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它带来的城乡重大差别,成为中国城乡差异最集中的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 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赋予户口的诸多不合理功能的逐渐剥离和脱钩(如住房等),为变革原有 户籍管理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量农民进城搞经济建设,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户籍管理制 度的变革。
  198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开始 出现松动。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从"农转非指标控制放松"到小城镇户籍基本放开,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户籍管 理制度改革。各大中城市改革的措施也纷纷出台。
  现在户口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已大大削弱,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 限制还在。目前提出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措施依然附加了一些条件,有人称之为进入城市的 "买路钱"。实际上户籍制度改革难以一步到位,要进行彻底的改革,需要彻底剥离附加在 原有户籍上的利益要素,需要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的配套。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等。人们有理由相信,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催生出崭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迁徙的自由 度会越来越大,伴随这一过程的必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发展南宁文化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
闸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认真贯彻闸北卫生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纲要精神,努力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卫生事业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
广西是中国第三大侨乡,具有对接东盟国家的人文亲缘优势,有华人华侨300多万,大部分在东盟各国定居。广西籍华侨向以其自身的勇敢、智慧和勤劳,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令人欣喜。与此同时,用高耗能和低廉的劳动力倾力打造的“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却屡屡遭受各种技术壁垒的狙击。据统计,2004年,中国遭遇的贸易壁垒涉案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