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旅游景观下的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思考

来源 :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实施研学旅行活动的前提是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活动的效果与方向.由朱传世所著的《研学旅行设计》一书对研学旅行系统、开展方向、建设措施等进行详细分析与介绍.本文围绕着该书相关信息进行研读,从中获取启示,更深一步提出基于自然旅游景观下的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教育领域提供价值性参考.
其他文献
“十三五”期间,生态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扶贫方式在我国扶贫工作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在具有一定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贫困地区,生态旅游成为当地生态扶贫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贫困地区多地处偏远山区,旅游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状况的组合状况多有不同,传统相对单一的旅游开发模式,可能有助于贫困地区在国家扶贫的战略时限内如期实现脱贫,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不利于脱贫的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状况的组合状况分类指导,进而创新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的
期刊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党共识.社区是基层群众的基础结构,同时也是社会生态治理的基本单元.《新时代绿色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是作者刘建雄高级工程师十余年来社区生态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宝贵理论成果,它既是对绿色社区1.0版本的总结,也是新时代向绿色社区2.0版本的推进升级.
期刊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不争事实,南极冰川融化,印度高温天气,加州和澳洲的大火等,都给地球生物造就了各种灾难,而在全球肆虐至今不止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生态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是平等的存在,休戚与共.要应对环境危机,我们要构建起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普及环境教育,提升环境意识,形成环境生态伦理.
期刊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促使人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间的存在关系,寻求生态建设和经济增效间的发展、F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取向,为人们缓解环境危机,开拓生态保护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基于原理论的内涵与观点转化而来,是在稳定经济发展脚步的基础上,更加贴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性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社会体制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期刊
作者在编写期间系统了解了儒释道所提出的“自然”思想理念,并在书中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根据实践发展与应用,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儒家生态意识,另一方面是指历史上的环境保护内容.从儒家生态意识角度来看,不管是提出的哲学基础,还是生态系统理论等内容,都属于现代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根本.而从实践发展角度分析可知,本书主要将先秦和秦汉时期看作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掌握当时基本生态状态的同时,依据国家制度明确了儒家生态意识在我国古代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进
期刊
在多主体、多领域教育要素的融合下,生态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生态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力求在思想与行动上提高生态化发展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也在不断加快生态化发展思路的转变,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价值实现的内驱动力,进而加快教育资源与教育主体的有机统一.
期刊
当前,数字影像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数字电影到家庭电视,近乎每个与视听相关的领域,都有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影像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许多行业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影像呈现以及处理方面都获得了较大提升.本文将结合由王国燕和张致远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影响文化导论》一书,梳理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关行业的数字影像发展案例,思考数字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当前,全球存在着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永续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书由张剑所著,是《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中的一册,该书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来探究生态问题,洞悉生态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策略,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光明前景,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期刊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明显.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引导社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科学、合理谋划经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等多部文件进行指导.《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监测预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一书的作者及其所在单位也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证工作.
期刊
近年来,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现象频发,人们已经深刻感受到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生态环境问题一跃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论文和专著也接连问世.不同于过去局限于伦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理论,学者万希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以社会整体结构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探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展开的社会批判及其理论建构,并且指出这些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的反生态性的特点,以此来论证生态系统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形式.这种以社会制度贯穿始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