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国画的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创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荷花的特色。
  难点:创作有意境的荷花艺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毛毡、调色盘、墨碟、水桶。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毛毡、调色盘、墨碟、水桶。
  四、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五、教学过程
  (一)曲院风荷,我来赏。
  循环播放音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烘托氛围,做好人文铺垫。
  1. 启发感受:
  动听的吟诵让我们感受到了荷花婉约的美,怪不得许多文人墨客也对它情有独钟。(按课件,放视频)看,同学们这些荷花美吗?
  2.荷花的造型、色彩特点:
  生:美。
  师:美在哪儿?
  生:荷花的色彩很好看。
  师:是啊,它的色彩真美啊。(板书:色彩)
  师:除了色彩,你们还能发现其他的美吗?
  生:荷花的姿态很美,各种各样。
  师:是的,它的造型也很美。(板书:造型)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一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示课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欣赏各种不同的荷花,感受荷花的色彩美和姿态美,导入课题。】
  (二)作业分享,我来评。
  1.作品分享。
  PPT分享学生课前预习时创作的荷花作品。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并总结国画画荷花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师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
  师:之前同学用神奇的画笔描绘了荷花,接下来一起欣赏你们初次体验的作品。(出示学生的作品),谁来评一评(评价指向如何表现荷花在造型和色彩的特征)?你来评。
  生:X号作品色彩太脏了。
  师:你真棒,知道从色彩上来评价。还有吗?
  生:这个荷花的叶子和荷花长在了同一个枝干上……
  师:你的眼睛真亮,画面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结构关系,画的过程也要注意观察结构。
  生:色彩太单调。荷叶的色彩有深绿和浅绿,荷花杆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那我们如何调出这些颜色呢?
  生:枝干是绿色的,我们可以用藤黄加花青调出来。
  2.教师示范,讲解用笔、调色的方法。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做针对性的示范:毛笔蘸水不滴水,笔尖蘸色调淡色,笔尖再蘸色,侧锋左右两笔画花瓣,中锋笔尖画莲蓬,清洗毛笔调淡墨,侧锋用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画荷叶。
  (教师在学生的分享中,画出荷花)
  【设计意图:学生观图谈感受,讨论探讨,心有所悟,在亲身尝试中获得经验,又观教师笔法、用墨的示范,并用话语引导学生的心语,感受国画画荷的基本表现技巧,领悟笔画造型语言。】
  (三)技法运用,我来练。
  师:通过刚才的分享,我们对荷花的结构和色彩等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用三分钟时间再体验一次。
  【设计意图:在3分钟内,根据第一次尝试和观看教师的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尝试,解决国画的用水用墨及荷花的技法问题和结构问题。】
  (四)大师作品,我来品。
  1.欣赏同学作品。
  (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上,分享2张作品,肯定其中的优点)
  师:请大家放下手里的笔,眼睛看大屏幕。这是画的最快的作品,你们发现在色彩和结构上哪些改进了?
  生:这幅作品上色彩有了深浅的变化。
  师:真棒,你已经掌握了水在国画中神奇的作用。
  生:这幅画的造型很美。
  师:你觉的它的造型美在哪里?(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比如这里的有高……有前……
  师:掌声送给他。
  2.欣赏大师作品,品味意境美。
  师:所有的创作都源于自然,大师的作品是如何取法于自然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欣赏一组图片,比较照片与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画面中的取舍变化)
  师:大家对比大师的画和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张作品跟照片比多了朵花骨朵,……
  师:猜猜看,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看来,大师是觉得风雨里的这朵荷花特别孤单,给它找了一个伴。
  (引导学生说出意境,只要是意境就行)
  师:这样的添加真的很温暖。
  师:第二幅图呢?……
  生:荷叶没有了。
  师:是啊,这样的“舍”表现了画家的心境。
  (出示残荷图)
  生:这样真又一种怎样的意境?
  (出示一张大师冬日残荷的绘画)
  师:你看见这副冬日残荷图,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生:冰冷、凄凉、孤独……
  教师小结:是的,这种感觉也许就是画家最真实的心情。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原来大师在创作的时候,是通过角度的选择、画面的取舍、虚实的变化等,表现了荷花别样的美。
  【设计意图:欣赏名家名作,对比观察,互动交流,教师提炼美学特征:柔美、空灵、宁静和虚实相间的意境美。】
  (五)美丽荷花,我来画。
  第三次创作(完成作品)
  师:接下来,让我们学着大师,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荷花图。
  一起来看创作要求,你们可以挑战不同的级别。
  作业要求:
  小荷尖尖:用中国画的形式创作一幅荷花图;
  初发芙蓉:添加小物使画面更加生动;
  傲然怒放: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意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特点,明确分层作业要求,让学生尝试分级挑战。】
  (六)荷花寓意,我来解。
  师:请同学们将作品粘贴在画卷中。根据今天所学知识,为你喜欢的作品点赞。
  以画卷的形式展示作品,学生自由欣赏,自由点评,分享。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作品粘贴在长卷上,让学生自由地游走中间,交流自己的感想, 对传统中国画的一种文化学习、人文感受】
  (七)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用国画的形式展现了荷花的美。其實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表现它独特的美。(展示作品)为什么这么多人钟爱“荷花”呢?我们来寻找答案,(展示年年有余的年画)表达人们希望生活过得更加富裕。荷花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用更多的方式去表现荷花的美!
  六、板书设计
  (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21世纪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只有综合性、现代化的人才方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脑美术”是连接美术与信息技术间的桥梁,它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以“美”促“术”、以“术”育“美”,从而达到“艺”“术”互联。在小学期间进行电脑美术学习,不仅能达成课程整合,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  在《会动的画》课堂中,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创新教学模式,将美术课从“美术教室”转移到“计算
期刊
劉华玉 《沁园春长沙》  天长市可艺美术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其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书法的学习影响深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铭文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风俗和观念。对青铜器中“四大国宝”铭文的赏析,且能在书法临摹学习、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对我国悠久的青铜器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解,并且主动学习和传承,深爱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并深感自信和自豪。  教
期刊
21世纪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只有综合性、现代化的人才方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脑美术”是连接美术与信息技术间的桥梁,它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以“美”促“术”、以“术”育“美”,从而达到“艺”“术”互联。在小学期间进行电脑美术学习,不仅能达成课程整合,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  在《会动的画》课堂中,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创新教学模式,将美术课从“美术教室”转移到“计算
期刊
胡书博  2009年7月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是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小男孩,是瓯海实验小學前汇校区四(1)班的学生。我有许多爱好,如画画、踢足球、打篮球、跳街舞、下棋、看书等。  从小,我就对大自然感兴趣,大自然那绝妙杰作深深的吸引了我。6岁的时候妈妈就送我去米开朗国际美术中心学画画,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这个可以用笔可以在纸上宣泄情感的艺术方式。从那以后,画画是我的课余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件事了,每当我
期刊
王砚娇 《鱼儿游》  浦江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師:曹幼娟
期刊
吴佳颖  我叫吴佳颖,今年10岁,是瞿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和辅导下,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学习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刻苦的学习,各科都能取得好的成绩,今年我还入选了大队委干部。  在生活中我能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我喜欢绘画,唱歌,围棋......在绘画方面还获得第五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中荣獲绘画类“明星奖”。  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德·智·体·
期刊
摘 要: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第一堂课就给予学生正确的“书法观”,让学生知道书法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知道书法不仅是技法,更是艺术、是文化的传承。笔者以自己所带的书法兴趣小组为例,展开楷书教学的探索,帮助学生更认真、更科学地学习书法。  关键词:技法 文化 传承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
期刊
摘 要:杭州半山,地处皋亭。昔日农耕时代,半山蚕事盛行,而蚕的天敌之一就是老鼠,为了蚕事顺利,半山先民自制了双面泥猫从而起到保护蚕桑的作用。本课以“半山泥猫“为载体,通过类比、结合微课等信息技术,层层递进地带领学生从中挖掘出半山文化中温润、含蓄、义利并重的特点。  关键词:递进式 挖掘 地方文化资源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半山地区倪姓小姑娘为救赵构而牺牲。赵构立国后将她封为“半山娘娘”。当地蚕
期刊
释文: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司空圖 《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