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采用紫外光纳秒闪光光解手段研究了光核酸酶维生素K3(VK3)的激发态性质, 发现了VK3三重态在285 nm处新的吸收峰. 通过对VK3氧化损伤鸟嘌呤核苷酸(dGMP)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证实了二者之间发生了基于激发态VK3分子的电荷转移氧化反应, 获得了电荷转移反应产物阴阳离子自由基生成的动态光谱学证据. 关键词 维生素K3 三重态 鸟嘌呤核苷酸 电荷转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紫外光纳秒闪光光解手段研究了光核酸酶维生素K3(VK3)的激发态性质, 发现了VK3三重态在285 nm处新的吸收峰. 通过对VK3氧化损伤鸟嘌呤核苷酸(dGMP)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证实了二者之间发生了基于激发态VK3分子的电荷转移氧化反应, 获得了电荷转移反应产物阴阳离子自由基生成的动态光谱学证据.
关键词 维生素K3 三重态 鸟嘌呤核苷酸 电荷转移
其他文献
摘要 以Mn(OH)2作为反应前驱体, LiOH为锂化剂, (NH4)2S2O8为氧化剂, 采用原位氧化插层反应方法, 在缓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出层状正交结构LiMnO2.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核磁共振(7Li-NM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使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单一相、晶型较好、纯度较高的样品. 电化学测试表
摘要 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期间, 在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进行了气溶胶采样, 经过成分分析和理论计算, 得出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光学特性. 与其他沙尘模型相比, 源于中国沙漠的沙尘气溶胶复折射指数偏低,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性较弱, 散射较强, 前向散射偏弱, 后向散射偏强. 将其作为中国和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模型的代表, 模拟了东亚-北
上一期介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说到伏尔泰对科学的贡献,人们自然会想到他是牛顿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热情宣传者;不过更应该被人记住的是,伏尔泰对牛顿科学著作的理解离不开一位法国贵妇,这位贵妇就是他的情人夏特莱侯爵夫人(Marquise du Ch?telet,1706—1749)。本期就聊一点夏特莱夫人的故事。 夏特莱夫人原名加布里埃·艾
摘要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电解池,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相比为1(=Vo/Vw)时可质子化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W/DCE)上的转移反应,确定了它们的亲油性.该系统是将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滴在银/氯化银电极上,然后将1,2-二氯乙烷溶液覆盖在水溶液的表面,再与有机相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构成常规的三电极系统.由不同pH值下测得的循环伏安图计算出了阿米替林、苯海拉明和苯海索3种药物离子在W/DCE
摘要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可溶和纤维化的Aβ1-40,,对神经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游离Ca2+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可溶和纤维化的Aβl-40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均是浓度依赖的.可溶的Aβl-40只有当其浓度达到3μmol/L时才能使膜的通透性增加,而纤维化的ABl.40的毒性作用远远强于可溶性的Apl.40,当浓度为1 μmol/L时,即有明显作用.当其浓度达到3μmol/L时,不但细胞
摘要 对妊娠期瘦素的分泌及其调节机制进行探讨.将100只3月龄雌性金黄仓鼠分成16组,每组6—7只,每天采血样用于测定其妊娠期的瘦素分泌.实验结果表明,瘦素于妊娠第9天开始显著升高,于妊娠第12天达到高峰.为验证不同生殖阶段的血清是否对瘦素分泌有不同影响,将不同生殖阶段抽提与未抽提类固醇激素的血清加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发现动情期及妊娠期的血清均可刺激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瘦素分泌,动情期抽提与未抽提
摘要 通过LA-PCR方法, 从玉米材料中获得了完整的C4 型pepc基因. 与GenBank中玉米C4 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表明, 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8.96%, mRNA同源性达99.38%, 蛋白质的氨基酸推测序列同源性为99.38%. 在DNA水平, 两者之间有49处碱基差
摘要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作母本与陆地棉单节显性系1(Gl2Gl2gl3gl3)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延缓形成性状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陆地棉)F1三元杂种. 种间三元杂种高度不育, PMC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 = 52 = 41.45Ⅰ+ 4.38Ⅱ + 0.55Ⅲ + 0.04, 二价体交叉值为1.19. 用Gl2Gl2gl3gl3作
摘要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对出露于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岔信子岩体、小苇沙河岩体和龙头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确认它们形成于印支期,年龄为203-217 Ma.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时期形成的岩体主要包括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两大岩石类型,前者来自于基性下地壳或者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后者来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且岩浆源区存在石榴石残留相.尽管上述两类岩石的源区不同,但它们具有完全一致的形
摘要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们Jmi(eslon mimic initiation)是从丫射线诱变的籼稻品种中籼3037的后代中发现的,属于起。始型的类病变突变体.无菌培养、台盼蓝染色及遮光实验表明,该突变体受光照控制细胞自主性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Jmi;和93—11杂交的F2群体对Jmi基因进行初步遗传定位,发现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8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两个微卫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