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水彩“当代性”的思考

来源 :艺术观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画从上世纪初传入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水彩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经历了对水彩画传统的传承,又担负着时代的创新使命,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日臻成熟、渐入佳境。进入21世纪以来,水彩画因其语汇的宽泛性、通俗性、简便性等特征,正在被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所接受、改造和演绎,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当今已进入“读图时代”,水彩画作为视觉艺术正在被重新诠释,当代水彩也因之被赋予新的内涵。水彩画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随着语境的改变,其本身的审美功能、文化内涵、精神特质、语言特征相继发生变化。如何对水彩画进行人文的、历史的、文化的思考,成为当代水彩画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对传统的反思
  
  “传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要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艺术形态, 是一种文化上的共同心理习惯。”
  西方人认为,传统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美国人认为,传统就是昨天,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水彩画也有传统,尤其是促使其稳步发展成熟的文化背景,如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就形成了水彩画的传统。
  事实上,中国水彩的传统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西方水彩画(主要是英国水彩画)写实传统的延续;二是整个20世纪以来,中国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对西方水彩传统的学习、借鉴外,又糅合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而进行的创新探索。中国水彩的百年进程基本就围绕这两条主线来进行。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在这种传统的背景下,结合当代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探索,其实就是对中国水彩传统的延续。
  
  二、对“当代性”的探索实践
  
   关于水彩的现代性探索,艺术大师林风眠早在1928年就提出水彩画的“三性”(民族性、时代性、个性),在当时可谓高瞻远瞩,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现实意义,以这“三性”为标尺,怎么探索都不为过。在当代水彩探索中,也正是暗合了这个规律。
   (1)对民族性的扬弃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倾向,是深深地注入在每个民族血液之中的难以改变的“基因组”,每当这个民族陷入被动的境地时,这种精神就会自发地进行反拨。从艺术人类学角度来解读,民族性是人类理性精神长期的历史积淀,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并非表现为简单的、外在的行为。稍有不同的是,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是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脉有着深切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要通过一定的研究和学习来获得的。
  民族性的提出是针对文化“殖民主义”而言的,它曾经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座右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世纪曾掀开了探讨水彩画“民族性”的高潮,出了很多大家,如阳太阳、王肇民、古元、余忠志、程及等,举办了很多水彩展览。如1997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打出的旗号是“观念更新”和“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水彩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保持住水彩艺术自身特点而又创造性地运用民族绘画的较为本质的内在思维方式和造型规律,使二者的融合更为和谐,这是水彩艺术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关键。”(林木语)然而,这种双重标准很难并存的,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最终必然导致“观念更新”淹没在“民族化”的汪洋中。
  民族性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内在体现,并非简单的外在形式符号。狭义上的民族性在当代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主张一种开放的民族性观点。我想中国水彩该是我们关注当代人和当代社会的时候了,因为当代性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门槛,也是水彩探索一直欠缺的品性,只有对民族性观念从根本上扬弃,才能真正更新观念,才是当代中国水彩真正的出路。
   (2)对当代性、实验性的探索
   类进化的历史本来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实验而构成,问题是对于当代水彩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实验些什么?又为什么要实验?这些价值内核如果不触及,那么前卫也好,实验也罢,都只会沦为一种形式的空壳,而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心灵深处,撞击不出思想的火花。
  “中国水彩在审美趋向和价值评判上,确实少了社会批评意识、文化批评意识。至于当代实验艺术中艺术家个人化的文化态度和人格变异的实验,如对于艺术的社会禁忌、身体和情感极限的突破,对于艺术概念自身的解构,对于知识分子心理意识的自我解体等等,这些探索在近些年来中国水彩画的创作中同样近乎空缺。”
   在当今世界水彩画坛,如果仅仅以技术标准来衡量,无疑中国水彩是世界一流的,很少有外国人会把水彩画到像我们那样写实和精彩的程度,这一点毫不夸张。然而从艺术层面来看,技术只是手段,它永远无法完全替代艺术而独立存在。当代人应该借助水彩语言关注当代社会和生活,应该“与时俱进”,这才是当代水彩的价值所在,但遗憾的是,这种时代性正是当代中国水彩所缺少的品质。
  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水彩的“当代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阶段。中国油画和中国水墨近几年在这方面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进展很大,但水彩长期不受关注,“现代化”才刚刚起步。很多水彩界的人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致命弱点,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推动当代中国水彩的现代发展,那就是如何参照西方现代艺术,挖掘民族艺术,进而关注与描述开放时代中国人的命运,去发现这个扑朔迷离的现实条件下更加隐秘的人性问题与艺术问题,并最终发展出一种真正与人类血肉交织的新的艺术形态。
  (3)当代意识的形成
  贡布里希在谈到艺术的时代性时说“美的观念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这说明艺术中所有的规范都是主观的。一个永恒不变的完善世界的观念,在艺术中和宗教中一样都是梦想,艺术家所剩的唯一价值就是对自己忠诚。”
  当代画家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应该对自身的观念不断更新,当代水彩要实现其当代价值,应该在当代语境下进行重建。
   水彩画要创新,首先要建立当代意 识。水彩画家只有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捕捉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增强自身修养,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对自己民族艺术有深切地把握,即要有“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和当代思潮同步,增强对当代艺术的参与意识,才不至于落伍。
  其实,当代意识与老一辈艺术家所谈的“艺术源于生活”并不矛盾,过去人有过去的生活特点,比如描绘劳苦大众、歌颂劳动人民和讴歌自然美等,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如表现都市消闲、网络生活、现代生存状态等,问题不在于描绘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只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真诚地投入自己熟悉的、具有时代感的生活内容,作品就会有时代感。当然,艺术并非惟“新”是好,作为水彩,并非只有加入到“赶时髦”的队伍行列才能反映出当代人的生活。如前所述,当代文化是多元并存的,允许各种艺术潮流的同时并存,这和艺术的本质并不矛盾。当代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保持艺术的鲜活度和生命力。
  (4)当代语言的探索
   对中国民族艺术的借鉴,不应该只停留在材料、工具、技法等外在形式上,而是要上升到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吸取其中的精神内核,使之外化成具体的、可视的艺术语言和形象。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还可以打破具象与抽象的界限,总之不囿于习惯的定式思维。在对当代的关注中要触及到由艺术思潮所引发的传统与革新、东方与西方传统相对立的双重结构。
   中国艺术有着很好的用线传统,从半坡的人面网纹到殷墟的帛画,从“曹衣出水”到“吴带当风”,从敦煌飞天到永乐宫壁画,从石鼓文到狂草,中国人在无尽的线条中找到了自信。
  中国艺术有着很好的用水传统。从对水的理解:智者乐水(孔子)、上善若水(老子),到中国绘画以水墨入画,几千年的水墨画传统造就了中国画家的用水经验。
  中国艺术有着很好的用色传统。独特的用色理念:由阴阳五行说引发的“五色”是对天地自然的最高解释,“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等,这些都是西方人无法企及的,同时又是画水彩的要旨。
  当代水彩语言的探索可以概括为:对传统绘画(写实)观念的突破;对造型语言的探索;对绘画媒材的拓展。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探索,画家可以逐渐寻找到一个不同于自己以往作画的方法和形式,获得全新的绘画语言。
  (5)当代体制的建立
  当代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展览机制、市场机制、评判标准、价值尺度等。现行的管理机制有很多缺陷,需要完善,其着眼点应该放在有利于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摒除过多的人为因素上。从现行的展览机制来看,水彩画借鉴了油画的运作方式,以官方两年一届的展览为基本运作方式,有人把这称为“双年展”,其说法略有不妥。目前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双年展”,其操作方式大同小异,从现实情况看并非如此相像的那么学术,往往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虽然在2004年的“北京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有几位水彩画家参展并获奖,但是水彩的影响力还很有限。学术展览值得提倡,尤其是带有学术界定的专项展,如广州美院举办的“2006水彩本体语言—中国当代水彩邀请展”,就很有学术价值。水彩画需要自己的策展人,才能真正在探索中求得发展。在“读图时代”的今天,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专业水彩网站的建立正在成为水彩展示的新趋势,如“中国水彩网”、“中国西部水彩网”等,为水彩展示开辟了一个新舞台,成为展览机制的有效补充。
  在市场机制方面,水彩画不像油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这些方面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运作方式,并且趋于成熟,尤其是与商业化市场的接轨,使自身完成了现代转型的过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而水彩则不同,走向商业化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被市场完全接纳。商业化是当代艺术的又一特征,也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也是当代艺术的必由之路。翻开艺术史,无论是伦勃朗还是齐白石,没有人能拒绝市场的诱惑,而且商业化和艺术性似乎并不矛盾,国外画家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借鉴。中国水彩在这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尝试,如2006上海崇源水彩拍卖、深圳华奇水彩拍卖都搞了专场拍卖,并取得不俗的业绩。从水彩画家的社会处境来看,经济地位影响社会地位,艺术家并不是以贫穷为标志的,一个良性的艺术循环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中国水彩当代性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以当代意识的形成、当代语言的探索和当代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前提的。水彩画只有在艺术表现力的增强、干预社会力度的加大、本体语言多样化的形成、当代意识的确立、当代价值的转换之后,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也才能是确立它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
  
  三、当代水彩的价值取向
  
   当代水彩在建立自信时,容易走向另外一种极端,即过分夸大了水彩本体语言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分强调本体语言反映出的是对画种本身的不自信,在强化作为表达方式的水彩语言本身时,却使表达本身囿于技术的樊篱而不能自拔,同时也抬高了水彩作为艺术语言自由表达的门槛,最终淡化了表达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毋庸置疑,艺术的价值在于本身所能承载的精神的、文化的含金量。换言之,一件艺术品,仅仅有技术含量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精神的、文化的含量。因此,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这也是检验艺术品价值含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代水彩正在走向多元化,多元化是水彩画在新语境下的价值体现。我同意关维兴先生的一句话:“水彩不管往里面引进什么,但最终必须还是水彩的,才有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当代水彩本体语言探索的“底线”,如果冲破了这个底线,水彩就可能走向终结,这是应该警惕的。
  
   结语
  
  在艺术方面从来就没有预言家,因为没有人会知道艺术家在想什么。水彩画要获得当代的发展,却是历史的必然。水彩画的发展必然逃不脱时代的影响,必然要面对当代社会和当代人,只有正视这样的现实,以积极的状态去面对,才会取得较大的发展。
  没有人能预言明天的水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水彩的话语权必然掌握在那些既对传统文脉有深厚理解,又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使命有清醒认识、善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勇于探索、充满自信的那些水彩艺术家的手里。
其他文献
靳秀红,山西临汾市人,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任职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副教授,二级美术师,山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擅长油画、水彩和水粉 。  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来向各大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撰写的论文及作品多次发表并获奖,水彩作品《脊梁》获山西艺术院校精品展一等奖,《晌午》获山西十一届水彩画展铜奖,《无声》获山西十二届水彩画展优秀奖,《枣林暮歌》
期刊
赵铁军1956年生于辽宁,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1年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现任教于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员。1996年水彩画《米亚罗》入选全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油画和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作品展览并获奖。
期刊
陈俊杰,先后毕业于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油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漆画高研班。现为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画展并获奖。  漆画《矿工之一》入选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览(中国美协主办)  漆画《矿工之三》入选2007(中国)漆画展暨国际漆画邀请展(中国美协主办)  油画《古城》获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金奖  油画《黄河船夫》获全国硕士研究生美展优秀奖 
期刊
湖南理工学院  前言  1999年春天,台北市现代戏曲文教协会邀请我前去为“歌仔戏编导培训班”讲课。我本来不敢答应,因为当时我虽然学习写戏已近三十年,但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的编剧理论修养;同时长年蜗居村野,很少外出与人交流,口才很差,上不了讲台。后来盛情难却,想想自己年过知命,何不趁此机会,回顾一下写戏的历程,总结一下写戏的体会,跟台湾的同行交流一番,抛砖引玉,不怕贻笑大方。于是同年年底,我在台
期刊
邓远清,女,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任教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4年9月至今任教于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期刊
李茂盛,1971年生于吉林省抚松县。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攻读东北师大美术学院水彩系研究生,2006年获硕士学位。  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会员。  水彩《溢》获2005年“鲁艺杯”全国美术师范院校教师作品展优秀奖。2005年  《素描人体》获《吉林省首届素描展》优秀奖。(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2005年  水彩《懒洋
期刊
许愿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06级学生。  E-mail:[email protected]
期刊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对新奇、刺激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果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切入点或相关的素材信息上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一定会相当期待,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所以在课堂素材组织的时候我们更应当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借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动画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谈谈
期刊
宿光明,汉族。1972年11月出生,吉林省长白山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白山市美协会员。现为光明艺术工作室书画师,影像师、设计师。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共辅导了百余名学生考入美术院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并多次获奖。  1998年、2004年参加吉林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
期刊
王海宾,1978年5月生于广东广州。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系装饰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广东培正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