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迪恩·曼德尔(Gideon Mendel)是一位南非摄影师,1959年出生于约翰内斯堡,后迁居伦敦。自1980年代开始摄影以来,吉迪恩始终将镜头对准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其拍摄于1993年前后关注非洲艾滋病患者的项目《艾滋病患眼中的世界》(Though Positive Eyes)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关注度。
《洪水淹没的世界》(Drowning World)是吉迪恩目前正在进行的拍摄项目名称。从2007年开始,他将注意力投向世界各地因气候变暖而频频发生的洪水灾害,用影像展示气候变暖这一严峻的世界环境问题。作品共涉及英国、海地、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曾经发生过的洪水灾难。
用痕迹叙事
这个项目包含多个系列的作品,《洪水线》(Floodlines)是其中极富特点的一组。洪水过后,吉迪恩将镜头对准人们密集视线下的盲区,用饱含感情而又冷静的目光,凝视洪水线如何爬上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
安静的画面,空荡的镜头,放大的细节——在图像画面中,我们见不到人的踪迹,可浸泡在洪水中的窗帘、半倾的书柜、发泡的墙纸等一系列我们无比熟悉的细节却无一不在讲述着遭受灾难时,人的存在状态,以及曾经温馨生活的痕迹。
对于吉迪恩而言,摄影除了具有审美功能,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我深信摄影不仅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更是一项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效工具。我希望通过影像将重要的社会问题呈现在人们眼前,并对人们产生影响,迫使人们进行思考并做出改变。”
用留白陈述
在《洪水线》这组作品中,吉迪恩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头。画面中空无一人,但在这些图像中,我们很容易捕捉到人的痕迹,而基于这种痕迹,人们能模糊想象出这里曾经的模样。空旷的场景,冷僻的角落,静默的对象,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舒缓而静默的氛围,使观者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适当的留白可以营造一种虚实相生的空间魅力,为作品增加张力,同时也能激发观者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空镜头也是如此,拍摄者往往通过在场的静物来呈现不在场的人,一个个稳定舒缓的空镜头将观者拉回一个独特的时空,这里,观者可以凝视,可以联想,可以思考。吉迪恩以一种客观的距离和冷静的态度凝视社会事件的现场,同时又将无限的感情释放在画面空间之中。因此,当我们看向那空荡冷清的空间时,总能获得满满的心绪。
在这组作品中,吉迪恩以一种并不明显的方式来表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洪水落下之后,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墙壁上深深浅浅的洪水痕迹却一直留在那里,这些痕迹并不明显,每每看到却触目惊心。“在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偶然注意到这些痕迹并为之吸引,于是我将这组作品单独作为一个系列,并以洪水线为主题命名。我喜欢通过这种不明显的方式来呈现事件。”
《洪水线》这组照片基本上由禄来胶片相机拍摄而成。吉迪恩说,禄来相机很慢也很重,但是他喜欢透过禄来相机的镜头去看向拍摄对象,因为这种慢速的拍摄方式能够让他自己也慢下来,去思考眼前发生的一切。“我希望对大家而言,洪水的消息不只是转眼就抛在身后的新闻事件,而是慢下来去看,去思考环境问题,并做出改变。”
没有旁观者
当从宏观的维度去表现灾难时,我们很容易被其宏大的场面所震撼,但同时也会不自觉地置身事外,认为那些惊天动地的不幸只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值得同情的偶然事件。而事实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在发生细微变化,灾难的发生并非出自偶然。
吉迪恩对于洪水事件的叙述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一直试图让摄影成为一种带有摄影师个性的言说方式,引起观者的共鸣,并在更深意义上对人们产生影响。”拍摄这组作品时,他并没有刻意去表现灾难的宏大场面或过分渲染悲情,而是用真实的细节和冷静的视角为事件降温,引导观者做一个思考者,真正参与到事件中来。
在《洪水线》中,吉迪恩将大量的真实细节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给观者,迫使观者做一个观察者。浸湿的照片,剥落的墙壁,起泡的墙纸……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和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很容易获得一个熟悉的世界。吉迪恩正是通过真实细节的力量,将观者移情于照片中的洪水世界,希望人们将“局外人”的同情转化对洪水的思考以及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担忧。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没有人能够作壁上观。“国际范围内,关于气候变化的议题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拒绝承认我们的气候正在逐渐朝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变化。我希望通过《洪水淹没的世界》,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我很担忧,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将要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只知道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世界各地日渐频发的洪水将会对人们的生存造成威胁。”
吉迪恩·曼德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非始自《洪水淹没的世界》,早在他从事摄影工作之初,他就因报道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和南非艾滋病人的生活现状而获得国际上多方关注。
吉迪恩强调,做摄影并不只是为了拍出悦目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摄影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这是他对摄影的坚定信仰。“我坚信摄影不只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效工具。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打破国界的藩篱,将全球性问题放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让人们都能有所思考,让我们的世界有所改观。”
《洪水淹没的世界》(Drowning World)是吉迪恩目前正在进行的拍摄项目名称。从2007年开始,他将注意力投向世界各地因气候变暖而频频发生的洪水灾害,用影像展示气候变暖这一严峻的世界环境问题。作品共涉及英国、海地、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曾经发生过的洪水灾难。
用痕迹叙事
这个项目包含多个系列的作品,《洪水线》(Floodlines)是其中极富特点的一组。洪水过后,吉迪恩将镜头对准人们密集视线下的盲区,用饱含感情而又冷静的目光,凝视洪水线如何爬上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
安静的画面,空荡的镜头,放大的细节——在图像画面中,我们见不到人的踪迹,可浸泡在洪水中的窗帘、半倾的书柜、发泡的墙纸等一系列我们无比熟悉的细节却无一不在讲述着遭受灾难时,人的存在状态,以及曾经温馨生活的痕迹。
对于吉迪恩而言,摄影除了具有审美功能,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我深信摄影不仅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更是一项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效工具。我希望通过影像将重要的社会问题呈现在人们眼前,并对人们产生影响,迫使人们进行思考并做出改变。”
用留白陈述
在《洪水线》这组作品中,吉迪恩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头。画面中空无一人,但在这些图像中,我们很容易捕捉到人的痕迹,而基于这种痕迹,人们能模糊想象出这里曾经的模样。空旷的场景,冷僻的角落,静默的对象,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舒缓而静默的氛围,使观者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适当的留白可以营造一种虚实相生的空间魅力,为作品增加张力,同时也能激发观者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空镜头也是如此,拍摄者往往通过在场的静物来呈现不在场的人,一个个稳定舒缓的空镜头将观者拉回一个独特的时空,这里,观者可以凝视,可以联想,可以思考。吉迪恩以一种客观的距离和冷静的态度凝视社会事件的现场,同时又将无限的感情释放在画面空间之中。因此,当我们看向那空荡冷清的空间时,总能获得满满的心绪。
在这组作品中,吉迪恩以一种并不明显的方式来表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洪水落下之后,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墙壁上深深浅浅的洪水痕迹却一直留在那里,这些痕迹并不明显,每每看到却触目惊心。“在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偶然注意到这些痕迹并为之吸引,于是我将这组作品单独作为一个系列,并以洪水线为主题命名。我喜欢通过这种不明显的方式来呈现事件。”
《洪水线》这组照片基本上由禄来胶片相机拍摄而成。吉迪恩说,禄来相机很慢也很重,但是他喜欢透过禄来相机的镜头去看向拍摄对象,因为这种慢速的拍摄方式能够让他自己也慢下来,去思考眼前发生的一切。“我希望对大家而言,洪水的消息不只是转眼就抛在身后的新闻事件,而是慢下来去看,去思考环境问题,并做出改变。”
没有旁观者
当从宏观的维度去表现灾难时,我们很容易被其宏大的场面所震撼,但同时也会不自觉地置身事外,认为那些惊天动地的不幸只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值得同情的偶然事件。而事实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在发生细微变化,灾难的发生并非出自偶然。
吉迪恩对于洪水事件的叙述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一直试图让摄影成为一种带有摄影师个性的言说方式,引起观者的共鸣,并在更深意义上对人们产生影响。”拍摄这组作品时,他并没有刻意去表现灾难的宏大场面或过分渲染悲情,而是用真实的细节和冷静的视角为事件降温,引导观者做一个思考者,真正参与到事件中来。
在《洪水线》中,吉迪恩将大量的真实细节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给观者,迫使观者做一个观察者。浸湿的照片,剥落的墙壁,起泡的墙纸……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和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很容易获得一个熟悉的世界。吉迪恩正是通过真实细节的力量,将观者移情于照片中的洪水世界,希望人们将“局外人”的同情转化对洪水的思考以及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担忧。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没有人能够作壁上观。“国际范围内,关于气候变化的议题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拒绝承认我们的气候正在逐渐朝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变化。我希望通过《洪水淹没的世界》,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我很担忧,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将要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只知道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世界各地日渐频发的洪水将会对人们的生存造成威胁。”
吉迪恩·曼德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非始自《洪水淹没的世界》,早在他从事摄影工作之初,他就因报道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和南非艾滋病人的生活现状而获得国际上多方关注。
吉迪恩强调,做摄影并不只是为了拍出悦目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摄影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这是他对摄影的坚定信仰。“我坚信摄影不只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效工具。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打破国界的藩篱,将全球性问题放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让人们都能有所思考,让我们的世界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