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目
【出 处】
:
当代中国史研究
【发表日期】
:
2008年3期
其他文献
1962年11月至1963年1月,赫鲁晓夫利用保加利亚共产党八大、匈牙利共产党八大、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十二大、意大利共产党十大和德国统一社会党六大相继召开的机会,从公开指名攻击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发展到公开指名攻击中共。1962年12月至1963年3月《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我党的观点,标志着20世纪中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开论战的开始。
2007年11月22日,由俄新社和中国记协联合举办的俄罗斯“中国年”2007俄文新闻报道评奖活动落下帷幕。评委会授予俄罗斯著名记者、中国问题专家欧福卿(弗谢沃罗德·奥弗钦尼科夫)专门奖项,以表彰他在近50年的时间里对俄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对加深和巩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应俄新网的请求,欧福卿在颁奖仪式结束以后,接受了俄新网记者黄轶男的独家采访。本刊摘载于此,以供参阅。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期基本结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及湖南、湖北等省部分内陆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形成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主要表现为局部个别现象,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因此直到1972年之前,我国并未制定和实施系统的环境保护政策,只在相关法规中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的职责和内容。
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维护其最低生活需要所建立的扶贫制度,是社会保护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它的变迁和演进反映出社会理念与制度水平的提升。
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国防;妥善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周恩来认为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采取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灵活应变的方针;不断提高部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水平。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