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随着阅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的加大,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重的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适应时代选拔人才的需要。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使阅读教学更科学、更有效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阅读的独立性。
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2.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爱读、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首先,要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其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3.教师要巧妙设疑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疑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教师要利用文章中的矛盾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这是因为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教《孔乙己》这课时,在同学们读完全文,了解到孔乙已是个受封建教育毒害极深、穷困潦倒且迂腐麻木的人物形象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孔乙已是个可怜的人,应该被大家同情,为什么课文里多次写到大家在‘笑’孔乙已?这里不但有酒店的老板,甚至还有那些同样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酒店的小伙计及‘短衣帮’们。”问题一提出,课题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是孔乙已的动作、语言惹人好笑,有的说是黑暗的社会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最后统一认识:作者在本文中除了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外,还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要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1.要以说引读。
在班里,由喜欢阅读的学生介绍报纸、杂志中出现的一些好文章,通过“先行者”的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讲一讲书中的故事,让阅读面广的学生“出尽风头”。选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讨论的良好习惯,在讨论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和美化。定期举行精彩片断朗诵会 ,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积累一些语言,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要以写引读。
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看杨修的死?”“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冒险生活给了你什么人生启迪?”,“从《朝花夕拾》中你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读读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你对历史中的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看法?”,“《爱莲说》中的周敦颐与陶渊明有何异同?”等,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这样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学生就需要读大量的文章。
3.要以展示阅读成果来强化阅读。
当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延伸阅读之后,许多学生开始有表达的欲望:对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对文章的艺术方面评头论足。老师在此时恰当引导,把他们写的读后感、随笔整理出来,在学习园地中展览。学生在展览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学习。每半个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并由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展览学生阅读成绩的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了语言。每月出一期“得意之作展”。将学生认为最满意的习作,经过认真的修改,用方格纸工整地抄写出来,再经过筛选,把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
4.要以生活引读。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疑问、困惑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如有的学生意志浅薄,控制不住自己,教师要引导他去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从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从而坚定生活的信念。有个别学生觉得学校生活苦,没有意思,思想消极,教师应引导他读读残疾人女作家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再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感想,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会浓厚起来。
通过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阅读教学除了具有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职能外,还兼具汲取、丰富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认识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写作水平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在氛围中同学自由交流、互相竞争,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阅读局面。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欣赏水平、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重的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适应时代选拔人才的需要。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使阅读教学更科学、更有效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阅读的独立性。
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2.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爱读、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首先,要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其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3.教师要巧妙设疑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疑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教师要利用文章中的矛盾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这是因为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教《孔乙己》这课时,在同学们读完全文,了解到孔乙已是个受封建教育毒害极深、穷困潦倒且迂腐麻木的人物形象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孔乙已是个可怜的人,应该被大家同情,为什么课文里多次写到大家在‘笑’孔乙已?这里不但有酒店的老板,甚至还有那些同样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酒店的小伙计及‘短衣帮’们。”问题一提出,课题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是孔乙已的动作、语言惹人好笑,有的说是黑暗的社会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最后统一认识:作者在本文中除了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外,还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要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1.要以说引读。
在班里,由喜欢阅读的学生介绍报纸、杂志中出现的一些好文章,通过“先行者”的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讲一讲书中的故事,让阅读面广的学生“出尽风头”。选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讨论的良好习惯,在讨论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和美化。定期举行精彩片断朗诵会 ,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积累一些语言,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要以写引读。
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看杨修的死?”“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冒险生活给了你什么人生启迪?”,“从《朝花夕拾》中你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读读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你对历史中的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看法?”,“《爱莲说》中的周敦颐与陶渊明有何异同?”等,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这样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学生就需要读大量的文章。
3.要以展示阅读成果来强化阅读。
当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延伸阅读之后,许多学生开始有表达的欲望:对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对文章的艺术方面评头论足。老师在此时恰当引导,把他们写的读后感、随笔整理出来,在学习园地中展览。学生在展览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学习。每半个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并由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展览学生阅读成绩的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了语言。每月出一期“得意之作展”。将学生认为最满意的习作,经过认真的修改,用方格纸工整地抄写出来,再经过筛选,把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
4.要以生活引读。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疑问、困惑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如有的学生意志浅薄,控制不住自己,教师要引导他去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从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从而坚定生活的信念。有个别学生觉得学校生活苦,没有意思,思想消极,教师应引导他读读残疾人女作家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再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感想,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会浓厚起来。
通过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阅读教学除了具有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职能外,还兼具汲取、丰富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认识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写作水平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在氛围中同学自由交流、互相竞争,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阅读局面。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欣赏水平、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