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估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判断、纠错等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综合、概括的能力,它已逐渐成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的渗透估算知识,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技能
一、小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估算的教学意义没有正确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大多都是使用笔算,对数学的教学往往都是运用精准的计算方法,教学大纲要求也是如此。因此,大部分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准计算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估算的重要性,计算大多数都是以精准计算为主,只给学生渗透一点估算的知识,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是用精准计算还是用估算,导致学生对此估算的学习不够深入,只是根据课本相关的知识,粗略的学习,甚至是一带而过,使原本重要的内容,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二)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
由于教育者缺乏对估算教育的正确认识,继而导致学生也没有应用估算的意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估算,学生在学校的数学学习大多数都是以精准计算为主,但是对估算内容强调过少,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是用精准计算的方法还是用估算。比如在估算11×491时,因为题目当中有“估算”二字,学生都知道11×491≈10×500,但是在解决问题“491名学生去游乐场游玩,票价11元每人,只有5000元钱,请问钱够吗?”绝大多数学生因为问题中没有“估算”、“大约”等词汇,选择运用精算得出结果比较,虽然方法正确,但是极大的降低了计算速度。
二、小學估算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一)体验价值,形成估算意识
养成良好估算习惯,一要培养学生有估算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知识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热情就尤如火山喷发之势空前高涨。例如在教学面积时:估计本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的学生估一估长再估一估宽,然后长乘宽,求出面积;有的同学用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估出的是平方分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并体验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养成估算习惯
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需要老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估算情境,进行估算训练。教材中估算题材很丰富,无论是计算、应用题,还是空间图形、量的计量,只要老师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细节,随时、随“材”都可以进行估算训练。 如教学“阿姨带了100元钱到超市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阿姨带的钱够,买哪三样东西阿姨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了一些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箱牛奶39元,一袋巧克力25元,一个玩具汽车10元,一瓶洗发水38元,一条被套58元,一件衣服52元……估计买一箱牛奶、一瓶洗发水和一件衣服大概需要多少 钱?40+40+50=130(元),130元超过100许多,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不够,学生运用估算很快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填补了以往教学的空白,还有机地训练了学生估算技能。
(三)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
由于估算的结果是近似值,就要允许有误差。这就为体现不同的估算方法,锻炼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口算、估出答案,均应予以肯定。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18×22≈( ),估算方法一:18≈20、22≈20、20×20=400;估算方法二:18≈20、22×20=440;估算方法三:22≈20、18×20=360。三种估算方法都应予以鼓励。提倡以快、灵为原则,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不拘一格的思考,标准答案应提供一个误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在整个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要多交流,要明白估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简单认为估算结果越精确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方法。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图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
(四)掌握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思维是跳跃式的,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最精确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正和尝试。优化估算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使他们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提供充分的估算训练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技能技巧,养成先估后算的习惯,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估算练习机会。
2、估算与口算、笔算相结合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估算以口算为基础,它离不开口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估算与口算笔算有机配合,能有效提高计算的精确率和速度,而且估算对精确计算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估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作为小学教师,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能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在课堂上要重视估算的教学和应用,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就要开始培养她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教会他们有效的利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技能
一、小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估算的教学意义没有正确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大多都是使用笔算,对数学的教学往往都是运用精准的计算方法,教学大纲要求也是如此。因此,大部分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准计算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估算的重要性,计算大多数都是以精准计算为主,只给学生渗透一点估算的知识,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是用精准计算还是用估算,导致学生对此估算的学习不够深入,只是根据课本相关的知识,粗略的学习,甚至是一带而过,使原本重要的内容,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二)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
由于教育者缺乏对估算教育的正确认识,继而导致学生也没有应用估算的意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估算,学生在学校的数学学习大多数都是以精准计算为主,但是对估算内容强调过少,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是用精准计算的方法还是用估算。比如在估算11×491时,因为题目当中有“估算”二字,学生都知道11×491≈10×500,但是在解决问题“491名学生去游乐场游玩,票价11元每人,只有5000元钱,请问钱够吗?”绝大多数学生因为问题中没有“估算”、“大约”等词汇,选择运用精算得出结果比较,虽然方法正确,但是极大的降低了计算速度。
二、小學估算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一)体验价值,形成估算意识
养成良好估算习惯,一要培养学生有估算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知识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热情就尤如火山喷发之势空前高涨。例如在教学面积时:估计本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的学生估一估长再估一估宽,然后长乘宽,求出面积;有的同学用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估出的是平方分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并体验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养成估算习惯
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需要老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估算情境,进行估算训练。教材中估算题材很丰富,无论是计算、应用题,还是空间图形、量的计量,只要老师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细节,随时、随“材”都可以进行估算训练。 如教学“阿姨带了100元钱到超市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阿姨带的钱够,买哪三样东西阿姨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了一些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箱牛奶39元,一袋巧克力25元,一个玩具汽车10元,一瓶洗发水38元,一条被套58元,一件衣服52元……估计买一箱牛奶、一瓶洗发水和一件衣服大概需要多少 钱?40+40+50=130(元),130元超过100许多,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不够,学生运用估算很快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填补了以往教学的空白,还有机地训练了学生估算技能。
(三)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
由于估算的结果是近似值,就要允许有误差。这就为体现不同的估算方法,锻炼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口算、估出答案,均应予以肯定。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18×22≈( ),估算方法一:18≈20、22≈20、20×20=400;估算方法二:18≈20、22×20=440;估算方法三:22≈20、18×20=360。三种估算方法都应予以鼓励。提倡以快、灵为原则,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不拘一格的思考,标准答案应提供一个误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在整个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要多交流,要明白估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简单认为估算结果越精确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方法。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图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
(四)掌握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思维是跳跃式的,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最精确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正和尝试。优化估算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使他们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提供充分的估算训练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技能技巧,养成先估后算的习惯,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估算练习机会。
2、估算与口算、笔算相结合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估算以口算为基础,它离不开口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估算与口算笔算有机配合,能有效提高计算的精确率和速度,而且估算对精确计算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估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作为小学教师,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能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在课堂上要重视估算的教学和应用,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就要开始培养她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教会他们有效的利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