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一座中国革命里程碑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是一排三层西式公寓楼房中的一间,这排公寓1920年由英国人建成。1927年8月7日,尚处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一次中央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为了近距离触摸那段光荣的历史,我们再次来到了这座淡黄色的公寓,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血雨腥风中的紧急会议
  91年后的今天,步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一楼的陈列展厅,“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陈列”的铜铸浮雕出现在眼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国民党中央虽在舆论上谴责蒋介石并继续国共合作,但其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汪精卫等日益右倾动摇,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缺乏警惕,对汪精卫集团妥协退让的主张占据上风。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暴露反革命真面目;8月1日起全面搜捕并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动口号震惊国内,当时舆论称“较南京政府之清党似犹过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分共”宣告了大革命的失败。敌人凶残地镇压屠杀,使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损失。党员数量从57000余人锐减到10000余人,大量党组织、工会、农会被破坏。很多党员在严峻的时局面前茫然无措,看不到斗争的方向。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脱党、退党甚至叛变投敌。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需要召开紧急会议来肃清党内的错误路线,健全党的领导机构并解决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8月3日,临时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并确定时间、地点、议程,通知各地党组织派代表前来开会。但当时时局紧张,交通不便,召集代表非常困难。北方、广东等地代表赶不过来,即便是相对较近的江西代表,到达武汉时,会议也已经结束。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记载:当时“不得已只能尽在武汉的中央执监委员,青年团中央委员及湖北、湖南、上海的负责同志开会。”最终,会议于8月7日在汉口俄租界召开。与会的20余人中有李维汉、瞿秋白等10名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王荷波、杨匏安,共青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两位外国同志(纽曼和洛蜀莫娃)也参加了会议。
  由于开会时反动派疯狂抓捕屠杀共产党员,整场会议都在秘密状态下进行。根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秘书的邓小平是会议唯一的工作人员,他负责食宿和安全工作。出于保密需要,代表们进入会场后不能出去,会议进行时不能鼓掌;时值武汉的盛夏,会场所有门窗都必须关闭以防声音外传;代表们中午在会场内用餐,只能供应面包、肉制品罐头和清水;房屋女主人洛蜀莫娃(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蜀莫夫的夫人)全程负责望风。此次重要会议仅开了一天,但结束后,为避免反动军警发觉,邓小平花了3天时间才分批安排代表们离场。所有人都走后,邓小平则最后一个撤离。
  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
  走上纪念馆二楼,便是复原会场。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间里,摆放了一张三屉桌子,十来张板凳,看上去十分简单。然而在1927年8月7日,就在这个房间里,20多名年轻的共产党人通过了一系列会议决议,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记录,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的发言次数达7次,为参会发言者中最多。而他发言的重点,也是会议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确定了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
  关于土地革命,毛泽东批评了之前中央对土地问题的忽视和犹豫,他说:“农民要革命,接近农民的党也要革命,但上层的党部则不同了。我曾将我的意见在湖南作了一个报告,同时向中央也作了一个报告,但此报告在湖南发生了影响,对中央则毫无影响。广大党内外的群众要革命,党的指导者却不革命。”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革命新阶段主要的社会经济内容,决定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
  关于军事斗争,毛泽东直接切中要害:“从前我们骂中山(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指马日事变后湖南近十万工农武装围攻许克祥,但被陈独秀下令撤退),可说是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功载史册,彪炳千秋
  在复原会场里,悬挂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八七会议会址”馆名和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市委领导同志陪同下莅临纪念馆参观的合影。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处于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瞿秋白说,“当时共产党简直是在溃散的状态之中,他将党营救出来”、“没有他,共产党简直要亡党的”。
  八七会议把农民土地问题作为新时期革命工作的中心问题对待。在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曾多次讨论土地问题,但由于牵涉到国民政府政权和军队的经济基础,往往引发无休止的争论,最终妥协搁置,直到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明确地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当作新时期的中心问题,完成了党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会议作出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决定,是党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反映出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就是武装的革命派与武装的反革命之间的残酷斗争。八七会议后,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相继组织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近百次武装起义。起义后坚持下来的革命武装,大多活动在位于数省边界、距离反革命势力統治的中心城市较远的偏僻农村地区,这为后来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力挽狂澜的壮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能力与勇气,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
  采访时,我们正好碰到一群青年党员在馆内进行主题党日活动。一个个年轻的面孔,在馆内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历史和现实交汇到了一起——91年前,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共产党人,奋力在危亡中拯救革命;91年后,新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其他文献
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出色,人们往往会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赋予其一切美好的品质,甚至认为他的朋友、家人都很不错。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称之为“美即好”效应,即按照现有的了解去猜测和判断与之相关的特性,从而形成完整的印象。  生活中人们常会无意识地利用“美即好”效应,这无可厚非。若在考察干部过程中也受此效应干扰,作出错误判断,影响的将是人民的利益。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大凡人
期刊
近日,某地出台政策,要求帮扶单位驻村干部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党组织关系必须转到所驻村居,并且规定帮扶干部要坚持“5天4夜”吃住在村。此项政策一出,私下论者纷纭。有人感叹,此规定不近人情,自己“不可能”做到。  这些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近人情”的群众路线之举。要求驻村干部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这是为了避免干部一心挂两头,让干部能集中精力“真扶贫、扶真贫”;党组织关系必须转到所驻村居,这既能
期刊
如今,基层有些地方,牌子越挂越多,制度越挂越多。每年做牌子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有时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您觉得“牌子满墙”,到底值不值?  是“牌子”更是责任  牌子多一个 责任多一分  关于“牌子满墙”,必须要辩证看待,若只是挂牌子不干事,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禁止,但这种情况在我所处的基层政府里是不存在的。现在我的职务是民政干事,民政办有优抚、有民政、有慈善、有残联,这样的牌子多挂一个
期刊
人们常说:“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这是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的至理名言。要想做一个受民众敬重的公仆,就必须要有拒食“诱饵”的自觉性和识破“诱饵”的能力。  以慎权之心识破“诱饵”。权力是导致不法分子抛掷“诱饵”的导火索,权力既是为民服务的工具,也可成为满足私欲的机器。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在位时“门庭若市”,下台后“无人问津”?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权力在作祟。不法
期刊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跃出天际,黎明的微光洒落在江面上。南渡江畔,寥寥的炊烟早已升起,三五成群的身着中国葛洲坝集团红色工装的职工正奔赴工地现场。  2016年7月以来,我们这支年轻的党员先锋队坚守在项目上,确保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项目部党总支加强对党员先锋队的常态化管理,形成了固化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党员先锋队的战斗力。“一定要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先锋队员的突击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大
期刊
在黄石市黄石港區胜阳港街道办事处天桥社区,有群“闲不住”的老党员。  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迎着五月的春风,天桥社区第四支部的“60后”老党员们前往金湖乡参观学习,重温“红旗渠”精神。  金湖乡镇到姜硚村的沿途,满街尽是一排排西式建筑和一栋栋豪华别墅。下车后,再看姜硚村的临街水渠,也都是清一色的亭式长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曾经的洪水泛区,通过兴水库、挖水渠,创建了农村崭新的面貌。这群来自城市
期刊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广袤的襄州田野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  峪山镇大坡村林永贵家新建的红薯窖前,围坐着好几个人。村民老杜正在说话:“老林这红薯窖建对了!我去年80平米的窖,窖了4万斤红薯,翻过年多卖了一两万块钱。”他伸出两个手指。  林、杜两家是邻居,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杜家去年建窖搞红薯错时销售收益不错,这让林家动了心,赶在农忙之前也建了一个70平米的红薯窖。今天在场的都是来给老林帮忙的隔壁邻居
期刊
党员生活:您能否谈谈,如今的党员干部学习八七会议精神的重要意义?  王玲:八七会议是在中国共產党成立以来中央召开的所有会议中,惟一一次在历史转折的危机关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短短一天的时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的重要会议。  我们希望通过参观陈列展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一些不同方式,让党员干部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为了解救民族危难而不畏艰难险阻,前赴后
期刊
北宋《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埃及人认为,蓝莲花,长在最寒冷最险要的绝壁上,象征纯洁与理想,代表坚韧与挺拔。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这堂微党课,要讲讲我一直寻找的心灵深处那朵蓝莲花。  2011年,我担任我们支行综合管理部的党支部书记。支部党员平均年龄有46岁,有些同志的党龄比我的工龄还长。如何抓好基层党建,让党员“活”起来,让支
期刊
当汽车驶向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是“每天不一样”的厂区建设工地,大家纷纷为厂房修建的“加速度”感到震撼。这个投资总额460亿元,创下我省单次投资规模最大的显示面板项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落地生根”。  5月30日上午,武汉市国税局科研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杨斌率该所党支部党员代表一行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局税源管理五科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重温入党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