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凝聚实现中国梦智慧力量的重要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文化因素占经济增长方式中50%的份额,即经济的一半是文化,这足以说明企业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这些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们所接受。
当前有关企业文化的表述,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看起来,这个总和的说法几乎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方面,涉及了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等。这个体系认为企业文化是分为精神层、行為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通过不断的积累、沉淀、建设,最终达到内化于心、物化于质、外化于行的终极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企业开展各种活动来搭建起平台、形成载体,其中,读书活动就是这个平台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项目。天华公司10余年持续不断的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碰撞、共同辨析,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基本的理念观念、基本的行为规则,让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心中,转化为自觉行为,进而实现企业价值,让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这条道路上找到一个可资借鉴的好方法。
内化于心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推崇的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企业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级判断。只有当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也只有当大数员工凝聚在价值观周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如何让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呢?一是领导者注入价值观;二是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三是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四是对共同价值观的强化。这四方面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过程中,领导的示范作用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宣传教育。如何宣传?主动的说服教育容易让员工反感,潜移默化才能润物无声。天华公司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选择了读书活动这个好方式,让员工学习《你在为谁工作》、《提升自己的价值》、《基业长青》等书籍,用书中的事例感化员工,之后班组、车间再组织讨论,进而组织全公司的演讲比赛,同时将员工撰写的优秀读后感编辑成集——《一脉心香》、《垒土》,让受到的启发通过这些形式引发员工共鸣的同时,带给员工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员工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认同、归属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使企业内部人人克尽职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内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一直是众多企业想要破解的难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人”,特别是中国人,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国人有着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但也存在着小富既安、知足长乐等消极因素。对于国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我们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化来感化人、鼓舞人、提升人,简单的讲就是“以文化人”。天华公司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选择让员工读《没有任何借口》、《做一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员工》等,然后组织讨论。实际上,我们平时也经常提起,人与人之间差异不在能力,而在态度。这样的内容,既突出了读书的重点,也形成了一根读书管道,读书人的思想、思维在同一个问题中交流讨论,就更容易产生共振共鸣,也容易收到“四书解我”的效果。除此之外,还从读书活动中引申出以“培养和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使命是干部的任务还是员工的任务”为题的辩论赛,让大家在辩论中明道理、聚正能量,对待工作的态度从“要我做好”到“我要做好”转变,在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震撼中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自内而外地发挥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实现管理目标。
在通过学习别人成功案例和经验来提升、教化人的同时,天华公司还组织广大员工编写公司20年来的《发展史》,让大家在一编、一读、一学的过程中,重温前辈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例激励大家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团结协作、坚韧拼搏”的企业精神传承下去。
物化于质
大部分人认为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思想、精神、意识等虚化的层面,很少将它与实实在在的物质联系起来。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哲学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属性,也烙上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在将企业文化物化的过程中,执行者是人,是企业的员工,将员工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的过程,就是将企业团队层面的意识培育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生产力资源,并有效地进行聚集、发散和利用的程过。为了更有效地完成好转化过程,天华公司组织员工学习《现场5S管理》、《做最好的员工》、《做最好的中层》等书籍,促使员工增强质量、安全、环保意识,使公司成立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大的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公司产品也多年蝉联省名牌产品称号。不管是公司管理还是产品都折射出“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宗旨,亦体现出“诚信天华、效率天华、品质天华、和谐天华”的企业追求目标。
外化于行
企业文化是否落地生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员工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看得见的,而理念是看不见的,我们正是通过员工的习惯,来判断员工的理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员工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好每一件能够做好的事,从基础教育做起,从小事做,从基本的文明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培养教育定格在坚持上,不懈地努力,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有收获,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能在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上体现。从2004年天华公司倡导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起,员工们散漫的工作习惯在学习和之后的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慢慢得以纠正、改变,原来逛一圈的现场巡检,变成了每位员工到现场用眼看、用鼻闻、用耳听、用手摸的一个细致观察、检查的过程,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让事故发生率大大下降,绝大多数隐患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2006年天华组织学习《现场5S管理》后,大家逐渐养成了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好习惯,企业面貌大为改观,企业也获得了“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等荣誉;后来组织学习的《办法总比问题多》、《执行力》等等,让员工们逐渐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高效快速的行为习惯,团队竞争力大大加强,使企业在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时得到高度赞赏,并被其称作为全球合作样板企业进行推广。企业也在员工日益凸显的好行为、好习惯中提炼出了员工行为理念“勇气催人奋进、智慧成就辉煌、细节决定成败”,为创新、丰富企业文化增添了内涵。
企业文化也蕴含管理属性。管理要讲制度,但不能讲制约,在制度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人性化来弥补,在人性不可控的时候,需要制度化来约束。制度不是一开始设定就一层不变的,它是一个持续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是随着企业发展和新情况的发生而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制度的健全也是基于员工不断改变、提升的工作作风、行为习惯这个前提,向着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进发而调整、修订的,这考量着管理团队的战略眼光、前瞻性和敏锐性。管理团队的高素质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创新,针对这一群体,天华公司也专门购回《做最好的中层》、《领导力》等书籍让管理人员学习,以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从天华公司十余载开展读书活动的实践中,不难看出读书活动对企业文化“内化心于,物化于质,外化于形”的积极影响。但天华公司和目前国内多数企业一样,在读书活动中学习、引进的思想、理念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反而忽视了学习、借鉴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精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中庸与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统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主张义利共生的价值取向。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的中心理念和价值观,投射到现代管理功能、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的架构上,能够显现出发挥人性、挖掘潜力的管理特色,弥补西方管理的弱点和不足。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应该有天然的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管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国人的头脑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到企业文建设上,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所以,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企业应增加国学内容,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这样才能“水土相符”,让企业文化具中国特色,发挥出更大作用。
天华公司深入持久开展读书活动的实践证明,读书活动不仅能提升员工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还能在打造团队精神,提升企业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牵引和有力支撑。只有持续不断的将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才能使企业文建设事半功倍取得高效,从而发挥出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增速”,为实现员工梦、企业梦、中国梦“添力”。
作者简介:刘静(1972-),女,重庆江津人,汉族,大专,政工师,现任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
当前有关企业文化的表述,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看起来,这个总和的说法几乎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方面,涉及了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等。这个体系认为企业文化是分为精神层、行為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通过不断的积累、沉淀、建设,最终达到内化于心、物化于质、外化于行的终极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企业开展各种活动来搭建起平台、形成载体,其中,读书活动就是这个平台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项目。天华公司10余年持续不断的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碰撞、共同辨析,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基本的理念观念、基本的行为规则,让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心中,转化为自觉行为,进而实现企业价值,让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这条道路上找到一个可资借鉴的好方法。
内化于心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推崇的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企业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级判断。只有当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也只有当大数员工凝聚在价值观周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如何让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呢?一是领导者注入价值观;二是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三是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四是对共同价值观的强化。这四方面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过程中,领导的示范作用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宣传教育。如何宣传?主动的说服教育容易让员工反感,潜移默化才能润物无声。天华公司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选择了读书活动这个好方式,让员工学习《你在为谁工作》、《提升自己的价值》、《基业长青》等书籍,用书中的事例感化员工,之后班组、车间再组织讨论,进而组织全公司的演讲比赛,同时将员工撰写的优秀读后感编辑成集——《一脉心香》、《垒土》,让受到的启发通过这些形式引发员工共鸣的同时,带给员工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员工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认同、归属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使企业内部人人克尽职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内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一直是众多企业想要破解的难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人”,特别是中国人,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国人有着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但也存在着小富既安、知足长乐等消极因素。对于国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我们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化来感化人、鼓舞人、提升人,简单的讲就是“以文化人”。天华公司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选择让员工读《没有任何借口》、《做一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员工》等,然后组织讨论。实际上,我们平时也经常提起,人与人之间差异不在能力,而在态度。这样的内容,既突出了读书的重点,也形成了一根读书管道,读书人的思想、思维在同一个问题中交流讨论,就更容易产生共振共鸣,也容易收到“四书解我”的效果。除此之外,还从读书活动中引申出以“培养和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使命是干部的任务还是员工的任务”为题的辩论赛,让大家在辩论中明道理、聚正能量,对待工作的态度从“要我做好”到“我要做好”转变,在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震撼中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自内而外地发挥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实现管理目标。
在通过学习别人成功案例和经验来提升、教化人的同时,天华公司还组织广大员工编写公司20年来的《发展史》,让大家在一编、一读、一学的过程中,重温前辈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例激励大家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团结协作、坚韧拼搏”的企业精神传承下去。
物化于质
大部分人认为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思想、精神、意识等虚化的层面,很少将它与实实在在的物质联系起来。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哲学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属性,也烙上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在将企业文化物化的过程中,执行者是人,是企业的员工,将员工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的过程,就是将企业团队层面的意识培育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生产力资源,并有效地进行聚集、发散和利用的程过。为了更有效地完成好转化过程,天华公司组织员工学习《现场5S管理》、《做最好的员工》、《做最好的中层》等书籍,促使员工增强质量、安全、环保意识,使公司成立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大的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公司产品也多年蝉联省名牌产品称号。不管是公司管理还是产品都折射出“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宗旨,亦体现出“诚信天华、效率天华、品质天华、和谐天华”的企业追求目标。
外化于行
企业文化是否落地生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员工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看得见的,而理念是看不见的,我们正是通过员工的习惯,来判断员工的理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员工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好每一件能够做好的事,从基础教育做起,从小事做,从基本的文明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培养教育定格在坚持上,不懈地努力,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有收获,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能在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上体现。从2004年天华公司倡导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起,员工们散漫的工作习惯在学习和之后的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慢慢得以纠正、改变,原来逛一圈的现场巡检,变成了每位员工到现场用眼看、用鼻闻、用耳听、用手摸的一个细致观察、检查的过程,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让事故发生率大大下降,绝大多数隐患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2006年天华组织学习《现场5S管理》后,大家逐渐养成了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好习惯,企业面貌大为改观,企业也获得了“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等荣誉;后来组织学习的《办法总比问题多》、《执行力》等等,让员工们逐渐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高效快速的行为习惯,团队竞争力大大加强,使企业在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时得到高度赞赏,并被其称作为全球合作样板企业进行推广。企业也在员工日益凸显的好行为、好习惯中提炼出了员工行为理念“勇气催人奋进、智慧成就辉煌、细节决定成败”,为创新、丰富企业文化增添了内涵。
企业文化也蕴含管理属性。管理要讲制度,但不能讲制约,在制度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人性化来弥补,在人性不可控的时候,需要制度化来约束。制度不是一开始设定就一层不变的,它是一个持续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是随着企业发展和新情况的发生而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制度的健全也是基于员工不断改变、提升的工作作风、行为习惯这个前提,向着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进发而调整、修订的,这考量着管理团队的战略眼光、前瞻性和敏锐性。管理团队的高素质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创新,针对这一群体,天华公司也专门购回《做最好的中层》、《领导力》等书籍让管理人员学习,以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从天华公司十余载开展读书活动的实践中,不难看出读书活动对企业文化“内化心于,物化于质,外化于形”的积极影响。但天华公司和目前国内多数企业一样,在读书活动中学习、引进的思想、理念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反而忽视了学习、借鉴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精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中庸与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统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主张义利共生的价值取向。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的中心理念和价值观,投射到现代管理功能、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的架构上,能够显现出发挥人性、挖掘潜力的管理特色,弥补西方管理的弱点和不足。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应该有天然的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管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国人的头脑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到企业文建设上,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所以,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企业应增加国学内容,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这样才能“水土相符”,让企业文化具中国特色,发挥出更大作用。
天华公司深入持久开展读书活动的实践证明,读书活动不仅能提升员工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还能在打造团队精神,提升企业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牵引和有力支撑。只有持续不断的将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才能使企业文建设事半功倍取得高效,从而发挥出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增速”,为实现员工梦、企业梦、中国梦“添力”。
作者简介:刘静(1972-),女,重庆江津人,汉族,大专,政工师,现任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